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3例

懒言, 自汗 等气 虚者 加黄 芪 2 4 g 、 炒 白术 1 2 g 、 党参 1 6 g 。肝气 不舒 加 热 内蕴 、 痰 湿 内生 、 瘀 血 阻滞 , 而 最终 形成 痰瘀 互 结为 其基 本 病机 。 郁金 1 2 g 、 佛手 8 g 、 玫瑰花 8 g 。 血 瘀加 丹 参 2 O g 、 红花 l o g 、 桃仁 1 0 g 、 病位 在肝 脾二 脏 , 亦 可累 及胆 胃肾 , 治 以大柴 胡汤 加 味 。大柴 胡汤 元胡 1 0 g 。每 日 1 剂, 水煎 , 分2 次 温服 , 4 周1 个疗 程 , 治疗 期适 量 原方 出 自《 伤 寒论 》 , 张仲 景 用 以治 疗 阳 明 、 少 阳合 病 之证 , 在原 方 运动 , 限 制高 脂饮 食 。 基 础 上加 陈皮 、 茯苓 、 生 山楂 、 决 明子 、 香附, 共 奏舒 肝运 脾 、 理气 化
超 显 示肝 区光 点 密集 增 粗 , 回声增 强 , 小 血 管 显示 不 清 , 肝后 缘 回 脂 检查 均恢 复正 常 。
声 衰减 ; 或C T检查 肝密 度普 遍 减低 。③ 肝功 能 检查 血清 丙 氨 酸氨 5 讨 论 基 转移 酶 ( A T L ) , 天冬 氨 酸氨 基转 移 酶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T ) 轻 度 升 高 。④ 血检 胆 非酒 精性 脂 肪肝 是 由多 种病 因引起 的肝 细胞 内脂质 积 聚过 多 固醇 ( C H O) 甘油 三酯 ( T G) 增高 。 的一种 疾病 。 正常 肝 内脂肪 的含 量 占肝重 的 5 %, 其 中主要 为磷脂 ,
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初探

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初探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临床常见肝病,我国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并低龄化。
发病机制未明,现有西医常用治疗药物均有其局限性。
大柴胡汤为治疗肝胆疾病的中医经典名方。
本文将以经典方为依据,以“浊”为重点,探讨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NAFLD疏、清、通、降的辩治思路,以利于经方推广到临床运用中。
【关键词】大柴胡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浊病【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348-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无饮酒史,以肝脏细胞脂肪贮积和变性为病理特征的疾病,病情严重时更可发展为成肝硬化或肝细胞肝癌等恶性疾病[1]。
2014年,中国NAFLD男女各发病率已攀至24.8%、13.1%[2]。
2015年儿童的发病率将高达9.03%[3]。
NAFLD不但影响肝脏功能,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身体机能与生活质量[4]。
NAFLD发病率高且预后差,促使成为医学领域有待攻破之难题。
1.发病机制NAFLD发病机制尚未清晰,其机制可能是与遗传、代谢、炎症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连。
学术界普遍认同“二次打击”学说。
在发病过程中,肝内超于正常负荷的游离脂肪酸在线粒体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引起氧化应激,同时激活一系列炎症通路,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长时间的炎症浸润最终导致肝小叶纤维化。
尽管许多研究证实NAFLD与炎症、胰岛素拮抗、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相关,但确切机制仍然未明。
加之NAFLD临床上无特定明显症状,常常只有病情恶化时候患者才发现,因此NAFLD的早期发现以及治疗的研究尤为关键。
2.西医治疗目前用于治疗NAFLD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有氧运动与节食。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能增强肌细胞和游离脂肪酸的氧化能力,加速线粒体运输和氧化,阻断脂肪合成,从而缓解NAFLD。
枳实消痞丸及大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本研究用枳实消痞丸及大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92例,均为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29~58岁,平均(43.18±3.91)岁;病程0.6~4.1年,平均(2.39±0.40)年。
研究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26~59枳实消痞丸及大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任天飞(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内三科,河南 南阳 474250)[中图分类号]R256.49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0)01-0017-02[摘 要]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及大柴胡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方法: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
两组均用常规干预及枳实消痞丸,研究组加用大柴胡汤。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AST及AL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TG及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枳实消痞丸及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好。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枳实消痞丸;大柴胡汤膝、益母草各25g,山楂28g。
头痛严重加全蝎6g,瘀血严重加丹参、红花各12g,失眠梦多加夜交藤12g,茯神10g,酸枣仁10g。
加水煎取400mL,早晚分服,1日1剂。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对头痛程度进行评估,满分10分,头痛越严重评分越高[5]。
头痛症状缓解时间。
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半年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大于等于90%,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受影响。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董湘玉教授是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身科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她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尤其擅长利用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她总结了许多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下面将结合董湘玉教授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大柴胡汤的加减理论及临床应用。
一、大柴胡汤的基本理论大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所载的名方之一,由张仲景创制。
方中主药为柴胡,辅以半夏、人参、甘草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和胃理气的作用,适用于肝郁脾胃不和所致的疾病。
董湘玉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柴胡汤具有舒肝解郁、调整情绪、改善抑郁症和焦虑症症状的独特功效。
结合临床病情,她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二、大柴胡汤加减的临床经验1.加减原则在使用大柴胡汤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时,董湘玉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减:(1)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如肝郁气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胁痛、妇科病、食欲减退等,应加减逍遥散以舒肝疏情;肝郁脾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胁痛、纳差、面色萎黄等,应加减柴胡益气汤以健脾化痰。
(2)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减: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比如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如出现胸闷、头晕、情绪不稳等症状,可加入黄芩、柴胡等清热利湿药物;如患者肝气郁结明显,可加入丹参、郁金、当归等疏肝解郁药物。
(3)斟酌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伴随症状等斟酌用药,比如老年患者肝郁化火,可配伍栀子、石膏等清热泻肝火之品;年轻女性患者情绪不稳、经期不调,可配伍当归、川芎、熟地等滋阴调经之药。
2.加减实例以经典大柴胡汤为基础,董湘玉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以下几种加减方剂:(1)舒肝解郁型:加减逍遥散柴胡 10克,枳壳 6克,川芎 10克,白芍 10克,当归 10克,甘草 6克,生姜 3片,大枣 5枚此方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常见症状为情绪低落、胁痛、妇科病、食欲减退等。
经方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经方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跟王付大师学用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习《伤寒杂病论》理论研究,结合临床经验,跟师抄方,分析医案,全面继承和发扬仲景文化,学经方,用经方,传承经方,发展经方。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首届杰出弟子传承人刘丹
【王付大师医案】
案例一
赵某,女,52岁,焦作人。
主诉有多年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即中度脂肪肝)、高脂血症病史,近因头晕目眩、胁肋不适而前来诊治。
刻诊:胁肋胀痛,胁下堵塞,胸闷,夜间痛甚,不思饮食,头晕头沉,口苦,舌质红夹瘀紫,苔黄腻,脉沉涩。
辨为湿热瘀郁证,治当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给予茵陈五苓散、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桂枝12g、茯苓12g、牡丹皮12g、白芍12g、桃仁12g、茵陈蒿30g、猪苓10g、泽泻12g、白术10g、柴胡12g、炙甘草12g、枳实12g、山楂24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胁下堵塞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头晕目眩好转,以前方6剂。
四诊:诸证较前均有好转,以前方治疗30余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3服,治疗半年,复查血脂正常,彩超复查仅有轻度脂肪肝。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头晕头沉、苔黄腻辨为湿热,再根据胁下堵塞、胸闷辨为气郁,因夜间痛甚、舌质红夹瘀紫辨为瘀血,又因头晕头沉辨为湿遏,以此辨为湿热瘀郁证。
方以茵陈五苓散泻湿清热,以四逆散疏肝理气,
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山楂活血消食降脂。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遵义经方研究所
勤求仲景博识经方。
柴胡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临床观察

较前 降低 ( < .5 ,除肝功能 ( L 、A T、G P 00 ) AT S GT)外,治疗组下 降较对照组 明显 ( < . I 症状积分 ,治疗组较前有 明 P 00 o 床 5 显 下降 ( < .5) P 0 ,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 ( > .5 o结论 :柴胡温胆汤能有 效治疗非酒精 性脂 肪肝 患者 。 0 P 00 【 关键词 】 柴胡温胆汤;非酒精 性脂肪肝;中 医
l is T H, G , -lao n dcii l y tm soei ai t wee b evd Reut Af r et e tte wogo p f ae t i d (C T )B ut su da l c mpo cr p t ns r sre . sl: t a n,h ru s t ns p r n n as n e o s et m r t op i wi T AS h t AL , LGG , C te ee o G a d —lao n ons erae ( 00 )i dt nt l e fn t n( L , L a d T , T T H, vl f n ut su d it dcesd . , a io v ru c o A T AS n hl T B r p 5 n d i oi i GG ) te ra dgopd cesds nf at P 00 )T e l i ly po oe fh et ru erae i ic t P 0 5, hc h et u erae g ic l < . . h i c t e r i i n y( 5 c n a s tm s r o e a dgo pd cesds nf a l < . )w i m c t t e r g i n y( 0 h o te o t l ru os icn ieec 00 )C n ls n T e h iu n a cc o s f cient an fh n o go pn i f at f rn eP> .5. o c i : h a dnd ot nwa et et g c r n g i d f uo C h We e i e v i r i NAF D. L 【 y r s C a u n a eo t n NA L T M Kewod 】 h i dndc c o ; F D; C h We i
?大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肪肝验案

大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肪肝验案本文出自王付教授《王付教授经方医案》曾某某,女,55岁自诉:患有慢性胆囊炎、脂訪肝病史,近因胁痛,腹胀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脘腹及胁部张满,胆区疼痛,因情绪异常加重,不欲饮食,大便不调,喜食热食,日苦,日干欲饮水,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中医辨证:脾虛胆热证。
治疗原则:温脾益气,清利胆热。
治疗方剂:大柴胡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加味生半夏24g,柴胡24g,黄芩12g,生姜15g,白芍12g,积实10g,大黄3g,大枣12枚,茯苓24g,桂枝10g ,白术12g,山楂15g,炙甘草10g 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
二诊:口苦减轻,饮食好转,又以前方6剂继服。
三诊:脘腹部胀满大减,大便通畅,又以前方6剂继服。
之后复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訪肝有的仅有疲乏感,尤其是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
中重度脂防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滅退、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方中柴胡、黄芩同用,清调少阳;大黄、枳实同用,内泻热结;半夏配生姜和胃调中;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大枣和中益气,诸药同用,功能清少阳,泻里热。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具有良好的脂类代谢调节功能,可为治疗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的专方。
苓桂术甘汤是健脾利水的方子,具有很好的祛痰化饮的功能,脂肪肝的患者往往是痰湿体质,而苓桂术甘汤健脾利痰化饮,是针对脂肪肝患者的良方。
此患者有院腹部胀满,不欲饮食辨为脾胃气虚,再根据胁痛及口苦、口干辨为胆热,因胸胁胀闷与情绪变化有关而辨为气郁。
以此选用大柴胡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加味,方中茯苓健脾益气,桂枝温胃醒脾通阳,白术健脾益气燥湿柴胡、黄芩清透郁热,大黄泻下郁热,半夏、生姜辛开苦降、降逆和中,积实行气降逆,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和胃降血脂,大枣、炙甘草益气和中。
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4例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4例疗效观察王学武;王东;万智;哈力甫【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4例予西药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B超积分及血脂变化.结果 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超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0(032)008【总页数】3页(P1129-1131)【关键词】脂肪肝;中药疗法【作者】王学武;王东;万智;哈力甫【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老年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0.4%R575.505.31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炎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摄入酒精<40 g/周)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
根据其临床症状、发病特点,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胁痛、积聚、痰浊等范畴,认为本病责之于痰、湿、瘀,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发表时间:2015-12-28T13:54:11.4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作者:万军
[导读]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增加使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节节攀升,呈年轻化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3440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增加使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节节攀升,呈年轻化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
因此开展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值得深入研究,2013年2 月至2015年5月,笔者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30例,疗效颇佳,并设对照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本院肝病科门诊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 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中医辨证符合痰湿瘀滞、肝郁血热型脂肪肝,排除酒精性、妊娠性、药物性脂肪肝等。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0—62岁,病情属轻度8例,中度15例,重度7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24—60岁,病情属轻度5例,中度16例,重度9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治疗同时都进行心理疏导,督促其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改变饮食结构、戒烟酒、适当有氧运动、正常作息等,消除不良情绪;并且停止使用其它影响疗效的药物。
治疗组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5克、枳实、赤芍、郁金各12克,茯苓10克,生山楂30克。
水煎服,1日1 剂。
对照组口服水林佳胶囊(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2粒/次,3次/天,口服。
两组疗程均连服2 个月。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症状(重点观察胁肋胀痛、头身困重、情志易怒、脘腹痞闷等)及舌脉的前后变化;肝脏超声影像;肝功及血脂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疗效标准【2】。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血脂各项指标及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重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或中度、轻度脂肪肝恢复为正常,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血脂下降。
有效:症状减轻,影像学检查重度脂肪肝恢复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血清转氨酶好转,血脂下降。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影像学检查脂肪肝程度及血清转氨酶、血脂无改善。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
3.3%;从统计结果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经Ridit分析,t=-2.316,P=0.02(P<0.05)
2.2两组患者肝功疗效比较:从表中看出,在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 9
3.3%,而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 33.3%,经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2.4两组患者B超结果疗效评定: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脂肪肝为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的一种肝脏病理学改变。
调查显示,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饮酒过多、生活紧张、生活节凑加快、运动和锻炼减少是脂肪肝发病的基本病因。
各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病率高达25%,其中约1.5%—8%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结合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应多从痰、湿、瘀、热立论,病位在肝,病机为痰湿瘀滞、肝郁血热,据此以《金匮要略》的大柴胡汤加减。
方中柴胡清肝通络,陈皮、半夏燥湿化痰,黄芩、龙胆草清热祛湿,枳实、赤芍、郁金理气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山楂化瘀消脂通络,共奏燥湿化痰、清肝通络功效,用于治疗脂肪肝、高血脂等,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肝脏,2006,11:68-70.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