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打击乐图谱

合集下载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指南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指南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学习指南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专门喜爱的一种活动,操作乐器、为乐曲伴奏,正好迎合了幼儿好操作的本性,然而配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来支撑的。

为了确保学习质量,建议你在学习前能够先认真阅读本学习指南,了解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以及知识储藏等内容,这将对你的学习有关心!一、学习目标1.明确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和教育内容2.熟悉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常用的变通总谱3.掌握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用方法和一般流程4.能够选择一首乐曲或歌曲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流程并进行试教二、学习要点〔一〕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1.让幼儿享受参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欢乐2.开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3.开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存一定的音乐语汇〔二〕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1.与乐器有关的知识技能2.与配器有关的知识技能3.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4.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三〕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选择1.音乐:节奏鲜亮、旋律优美、结构工整,并为儿童所喜爱。

2.乐器:音色要好;大小重量要适中,便于幼儿演奏;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开展。

3.配器方案: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且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乐曲编配步骤1.熟悉音乐;2.揣摩音乐情绪、风格,分析音乐节奏和结构特点;3.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4.试奏和调整;5.记谱和转换乐谱;〔五〕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一般流程1.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引导幼儿观赏音乐;3.认识图形,匹配乐器;4.教师指挥,徒手练习;5.教师指挥,乐器合奏;6.交换乐器,再次演奏;7.幼儿指挥,集体合奏;8.改变方案,整体表演。

三、问题与探究1.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是什么?2.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有哪些?3.制作图形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找出“先整体后分部〞、“累加〞两种打击乐整体教学模式的不同点?5.为某个年龄班选择一首歌曲或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流程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试教。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铃鼓》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铃鼓》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铃鼓》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课程让孩子们充实起来。

其中,音乐课是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培养节奏感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中班阶段,幼儿园通常会引导孩子们接触打击乐器,其中一首经典的打击乐曲就是《铃鼓》。

《铃鼓》是一首简短而活泼的打击乐曲,曲调欢快动听,富有节奏感。

孩子们可以通过敲打铃鼓,体验到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的魅力。

在幼儿园音乐课上,孩子们通常会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铃鼓,老师会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铃鼓,以及如何与其他小组合作演奏。

打击乐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孩子们能够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敲打铃鼓需要孩子们掌握一定的节奏以及手部和眼部的配合,这对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打击乐器也能够锻炼孩子们的精细动作能力,增强他们的手部灵活性和精细触觉。

其次,打击乐器演奏培养了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通过敲击铃鼓,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变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同时,孩子们还能通过和其他小组配合演奏,锻炼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此外,打击乐曲《铃鼓》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在音乐课上,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发挥,探索不同的节奏和演奏方式,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通过自由的表现,孩子们能够培养自信心和个性,同时也让他们在欢乐的音乐氛围中快乐成长。

对于幼儿园中班来说,打击乐曲《铃鼓》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种教育和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方式。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孩子们能够培养手眼协调、音乐感知、团队合作以及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能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陶冶情操。

在幼儿园中班打击乐活动中,选择《铃鼓》作为演奏曲目,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课活动,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做各角色身体模仿动作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2.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师:玛丽闯关的时候还有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看玛丽是按什么路线闯关的。

4.创编玛丽的动作,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

(合乐练习A段)(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

(合乐练习B+A段)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

(合乐完整练习)二、随乐进行“超级玛丽”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乐趣师: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了,记住,乌龟来了千万不能动哦!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师:听!闯关成功了吗?(尾音显示成功)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武器”,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游戏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乐,用圆舞板和小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当武器闯关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打击乐《小红帽》教案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打击乐《小红帽》教案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打击乐《小红帽》教案歌曲中班音乐打击乐《小红帽》PPT课件教案歌曲包含了PPT课件,参考教案,歌曲,活动目标是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认识木鱼,同时探索快速演奏铃鼓的方法。

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

2.认识木鱼,同时探索快速演奏铃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节奏和音量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乐曲《小红帽》,能较为熟悉地随乐曲有节奏地说语音总谱。

2.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3.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教师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总谱,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活动过程:一、小红帽图片导入师:小朋友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当,好不容易才被猎人救回来。

今天小红帽又要去外婆家了,这次在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二、根据故事,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型。

1.完整的听音乐想象故事情节。

播放歌曲《小红帽》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样的。

2.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讲述故事,并出示节奏谱。

播放第一节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快乐的走走、跑跑。

引出节奏型X一X一XXX一。

幼儿学习打出节奏。

播放第二段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紧张。

引出节奏型XXXXXXXXXXXXXXXX,幼儿学习。

播放第三段音乐后,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大灰狼掉进陷阱里了,小红帽得救了。

引出节奏型X一X一X一X一XXXXXXXX,幼儿学习。

3.听音乐、看节奏谱,完整拍打节奏。

师:请小朋友们听音乐,看节奏把小红帽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来吧!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身体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现在我听音乐,看节奏,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吧!三、初步学习看图谱和指挥,打击乐曲。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1.阿拉木汗蓝
2.狮王进行曲大班
3.大中国蓝
4.瑶族舞曲蓝
5.卡门序曲红
带把大碰钟
6.匈牙利舞曲红
先倾听音乐→然后分析音乐的结构→最后设计图谱
二、静态要素提供 活动名称呈现 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采蘑菇的小姑娘》
活动目标呈现:
l.在欣赏教师的舞蹈动作中感受乐曲欢快 活泼的旋律和舞曲风格,并从中了解乐曲 结构。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语音总谱)
(三)图形总谱 1.了解图形总谱的相关知识 2.学习图形总谱的演奏方法 3.学习图形总谱的创编方法
土耳其进行曲(图形总谱)一
,——碰铃(三角铁)、大鼓 ● ——圆舞板、木鱼 波浪线——铃鼓(串铃、沙球)
土耳其进行曲二
儿童使用图形谱
铃鼓
小红帽图谱
提供乐曲或歌曲名称
(二)乐器
音色要好;大小重量要适中,便于幼儿 演奏;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 能力的发展。
(1)3-4岁:铃鼓、串铃、沙球、圆舞 板、碰铃
(2)4-5岁:木鱼、蛙鸣筒、小钹、小 锣
(3)5-6岁:双响筒、三角铁或捏奏圆 舞板、擦奏小钹
(三)配器方案ຫໍສະໝຸດ 1.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其一,适合幼儿使用乐器的能力;
请同学们依次设计: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去幼儿园试教的同学必须把设计好的方案做成PPT, 下次课的时候展示给大家看,也可用设计好的图 谱来教同学们演奏。(别忘了带上音乐哦)
五、完整方案形成
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要求:
1.在呈现完整方案时,要说明如何利用素材实现 活动目标的,整个活动过程的基本框架。
5、故事导入
6、韵律活动导入

幼教知识-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加沃特舞曲

幼教知识-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加沃特舞曲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加沃特舞曲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在熟悉节奏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看打击乐图谱为乐曲伴奏。

2、在演奏中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乐器,并协调配合地进行打击乐演奏,体验合作表演带来乐趣。

3、发展幼儿分析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活动准备:1、《加沃特舞曲》光盘。

2、节奏儿歌图谱,打击乐图谱。

3、圆舞板,碰铃,铃鼓,沙锤。

4、幼儿已熟悉《加沃特舞曲》及节奏儿歌。

活动过程:叙:(一)导入部分:复习节奏儿歌、看节奏谱说儿歌(1)师:昨天我们一学了一首节奏儿歌还记不记得?儿歌的名字叫什?好,现在咱们一起来说一遍。

(2)儿看节奏谱说儿歌。

(3)评价:哪位小朋能告诉我,刚才这一遍说的好不好?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议:孩子们对儿歌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在第一遍说的就很整齐。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于是我在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孩子们的自我评价练习,努力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评价的能力。

2、分组说节奏儿歌(1)师:说的真不错,现在我们要分4组:蹦跳的小兔子、采蘑菇的小兔子、做鬼脸的小兔子、大灰狼。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坐到相应位置,分角色来说儿歌。

(2)分析评价:怎么能够说得更整齐?议:分组练习时发现幼儿说的不整齐,原因在于有一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针对此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想办法,之后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不表演的时候要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也可以在心里跟着其他组小朋友一起说,当你的前一组读最后一句时,你就要做准备了。

在提出要求后,又练习了一遍,由于有了方法,这次说的比较整齐了。

3、分组听音乐说儿歌(1)师:我们刚刚分组表演,能认真听别的小朋友说儿歌时,就能很整齐,现在再加上音乐来表演好吗?(2)分析评价:怎么能够合上音乐,节奏不赶快?议:节奏儿歌的练习是采用的逐步递进的方式,在难度不断增强的同时,孩子们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A 段说的比较整齐,B段第二乐句后半句总是赶快。

幼儿园音乐说课稿《打击乐》含反思

幼儿园音乐说课稿《打击乐》含反思

小朋友园音乐说课稿《打击乐》含反思小朋友园音乐说课稿《打击乐》含反思适用于小朋友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小朋友熟悉节奏谱,通过敲击乐器培育小朋友的合作意识,通过唱歌熟悉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惜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快来看看小朋友园音乐说课稿《打击乐》含反思教案吧。

说课:《头发、肩膀、膝盖、脚》是小朋友特别熟识的歌曲,本节活动,我采纳了打击乐的形式。

活动中用颜色、外形各异的卡片来代替节奏谱,运用柯达依的教学方式教授小朋友学习看谱演奏;活动通过让小朋友分组敲击乐器,培育小朋友演奏时看指挥,以及小朋友在演奏时的合作意识;通过演唱歌曲请小朋友熟悉自己的身体,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也要爱护其他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目标:1、通过敲击乐器培育小朋友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小朋友熟悉节奏谱。

3、通过唱歌熟悉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惜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预备: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

活动建议:1、老师与小朋友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熟悉身体器官。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惜我们的身体,平常在走路、嬉戏的时候要当心,不要损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当心不能损害别的小朋友好吗?3、出示节奏谱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很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外形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图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根据歌曲中的挨次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嬉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

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外形,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头发、肩膀月牙串铃膝盖、脚圆形砂锤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5、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听音乐演奏。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上学期)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上学期)

大班打击乐活动:拔根芦柴花(上学期)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执教:万洁教材分析:《拔根芦柴花》是一首著名的江苏民间乐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整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 XX |,变化节奏是|XX XX |和|X-|--|,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 X|,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不仅是适合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训练,也是开阔幼儿音乐视野的优秀欣赏教材。

幼儿基础分析:打击乐活动是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节奏感在打击乐活动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本次教学活动中使用了铃鼓、碰铃、圆弧板三种打击乐器,大班幼儿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正确演奏乐器方法及基础,对2/4拍节奏也有一定的认识,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打击乐活动中,他们很乐意表现自我,但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演奏中会忽略个体的意识,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做到。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掌握乐曲的节奏特点。

2.集体讨论、设计配器方案,用乐器进行轮奏、合奏。

3.在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音量、音色与乐曲和谐一致,体验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拔根芦柴花》2.芦柴花PPT3.图谱一份4.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5.经验准备:观看过芦苇制品、了解芦苇的作用, 欣赏过《拔根芦柴花》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芦花导入,揭示主题。

导入语:孩子们,你们可曾见过这种花?小结:每当芦苇花开的时节,小河边、池塘里开满了芦苇花,可美啦!这些芦苇花还可以做成各种有用的东西,于是,农民伯伯忙着收割啦!二、欣赏乐曲,感受旋律特点。

1.视听乐曲,初步感受旋律的优美。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芦柴花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问:你们听过吗?听完以后,你们感觉如何?小结:这是既是一首江苏民歌也是一首劳动歌曲,表达了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