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容》教案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容》说课稿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诚实与宽容》是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明白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实与宽容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思考人生价值观。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因为诚实而受到误解,或者因为宽容而受到欺负的情况。
因此,他们对诚实与宽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明白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他人。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明白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难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他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实与宽容的重要性。
2.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诚实与宽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诚实与宽容的场景,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诚实与宽容。
2.理论讲解:讲解诚实的意义,明确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讲解宽容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诚实与宽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分享彼此的体会和感悟。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生活中诚实与宽容的场景,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实与宽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与宽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诚实的意义:做人基本原则、赢得信任、尊重、友谊等。
2.宽容的意义:与人相处融洽、增进彼此了解、学会尊重他人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
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等不诚信行为。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
2.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如何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3.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实践操作活动,如诚信承诺、诚信宣传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诚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考试作弊、欺骗家长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诚信的?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个诚信承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要践行的诚信承诺,如不再作弊、诚实待人等,并签字留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和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的内容。
本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在复杂情境中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在复杂社会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关于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也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但是对于诚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如何在诚信两难中遵循诚信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因此需要我们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
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
(三)知识目标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诚信无价(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践行诚信四、课型:新授课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诚信,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将诚信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基于此目的,我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考试作弊”为本源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例如有的学生诚实地参加考试,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因此诚实的同学因成绩不如意受到批评,而作弊的反而因高分得到了夸奖,我及时捕捉了学生的心理,增设环节,让他们展开讨论“作弊的好处和坏处”,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交融中更加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懂得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容》教学设计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诚实与宽容”,属于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诚信的含义与表现、诚信的重要性、宽容的含义与表现、宽容的重要性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诚信和宽容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诚信和宽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
学生可能对诚信的理解局限于不撒谎、不作弊等方面,对宽容的理解可能局限于不与他人发生冲突、包容他人的缺点等方面。
学生可能对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和宽容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诚信和宽容的含义,理解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诚信和宽容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诚信待人、宽容他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的品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体现诚信和宽容。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诚信和宽容的含义,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和宽容,培养学生的诚信和宽容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和宽容品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诚信和宽容的含义,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和宽容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和宽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诚信和宽容的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教学场地: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诚信和宽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和宽容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诚实守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从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入手,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为学生过诚实的生活,健康和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作好饿铺垫作用。
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诚实的内涵,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将知识内化为行为。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事物尤其是自我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的信任,对事物的概念模糊,行为不得当。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举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能力目标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
(三)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重要性;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四、课型:新授课五、板书设计:诚实守信六、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根据新教材的设计意图,德育渗透要搞活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明确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才能进一步开展好教与学的关系。
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本课中,珍惜个人诚信记录与学生生活有些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这方面我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讲述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能以诚实守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活动分享后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权衡利弊的情况。
但是无论何时,诚实守信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
在面对剐蹭汽车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或者掩盖事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活动2: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在考试中发现了同桌作弊,你会如何处理?活动分享后小结:在考试中作弊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
如果我们发现同桌作弊,我们应该勇于站出来,举报这种行为。
这不仅是对自己诚实守信的表现,也是对公平正义的维护。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举报,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交流后小结:诚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中体现。
我们需要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勇于承担责任。
活动2: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思考,下列事件是否应该记入诚信记录?1.将军欺骗士兵说,援兵就要赶到,以此鼓舞士气,并取得了胜利;2.孩子拒不吃药,父亲告诉孩子药很好吃,最终孩子得以康复。
你遇到过哪些不好说真话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交流后小结: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诚信具有复杂性和情境性,践行诚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坚守善的原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诚实守信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诚实守信》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诚实守信》教案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知识目标: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诚信无价。
教学难点:饯行诚信。
教学方法:表演,辨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活动一:看书41页,回答:你怎样看待小方的言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行为?(一)诚信无价教师点播: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心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活动二:阅读教材42页,回答: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教师点拨: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活动三:阅读教材42页下,回答书中问题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教师点拨: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二)、饯行诚信活动四:教材44页上,回答:1、你是否咱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教师点拨: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选择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教案

⼋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教案诚实守信【学习⽬标】1.认识诚信重要性,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树⽴诚信意识,拥有诚信智慧,践⾏诚信要求,⾃觉做⼀个诚信的⼈。
【学习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拥有诚信的智慧。
⼀、情景导⼊⽣成问题⼀家旅馆门⼝,⼀个⾐衫褴褛、⾯黄肌瘦的⼩男孩在卖⽕柴。
⼀位绅⼠拿出⼀先令买⼀盒⽕柴,可男孩没有零钱找。
于是,他让绅⼠稍等⽚刻,⾃⼰去换零钱。
绅⼠等了⼀会⼉,不见男孩回来,就⾛了,深夜了,另⼀个男孩来旅馆找绅⼠,他对绅⼠说:“先⽣,我哥哥没法给你钱了,他在换零钱的路上,双腿被⼀辆马车撞断了,⽕柴和钱也丢了,医⽣说他活不成了,这四便⼠是他找给你的零钱。
”是什么品质促使卖⽕柴的⼩男孩实现其承诺?这⼀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师:是啊,诚信是做⼈的美德,在⽣活中我们要讲信⽤、守诺⾔、诚实不欺。
⾃主预习梳理新知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
诚信是⼀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的重要性:①诚信是⼀个⼈安⾝⽴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形资产和标识;②诚信促进社会⽂明、国家兴旺。
3.践⾏诚信:①树⽴诚信意识;②运⽤诚信智慧;③珍惜个⼈的诚信记录。
⼆、新授:合作探究⽣成能⼒探究⼀诚信⽆价活动(⼀) ⼈⽆信不⽴学⽣阅读教材P42上⾯探究与分享“⼀诺千⾦”的故事,探讨:(1)从上⾯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2)举⼀个⽣活中类似的例⼦,与同学分享。
⼩结:诚信是⼀个⼈安⾝⽴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社会的“通⾏证”。
活动(⼆)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学⽣阅读教材P42下⾯的探究与分享,探讨:(1)结合教材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2)孔⼦说:“君⼦喻于义,⼩⼈喻于利。
”结合教材案例,谈谈你对孔⼦这句话的理解。
⼩结: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形资产和标识。
⼀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活动(三) 诚信促进社会⽂明、国家兴旺有⼈说,诚信对个⼈和企业⾮常重要,对⼀个国家⽽⾔⽆实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诚实与宽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一主备人黄仕秀使用学生
课题诚实与宽容授课时间第四周星期二需 2 课
时
资源运用情况可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印刷份数
过程设计
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宽容和尊重,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二、自学自练——提问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一、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浮,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究信用。
二、诚实和信任有何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与信任是一株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三、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标志,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诚实守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不讲诚信,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言而有信,方可得到他人的信任。
(3)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
为人之道。
诚实守信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四、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2)言而有信,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应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3)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讲诚信就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4)明辨是非,诚信考试,不违纪作弊;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敢于担责。
(5)当然,诚信也要讲智慧。
首先,诚信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其次,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三、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
1.为什么要相互尊重
(1)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也不是自卑的理由。
(2)尊重是公德之本,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怎样做到相互尊重
四、要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具体而言:在家里对父母既要亲近又要尊重;在学校与老师既要相处融洽又要尊重;与同学
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协商合作;以尊重的态度与不相识的人交往,注意礼让,不使用侮辱性语音;在公共场所意识到他人在场,不做妨碍他人的事。
五、要尊重社会:尊重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
六、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七、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四、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宽容
(3)什么是宽容
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4)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人各有别,需要互相宽容。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品德修养等存在差异,需要我们互相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
(2)宽容是一种美德。
我们为人宽容,就能理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3)宽容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真诚的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得以提升,他也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方法。
(4)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宽容能使对方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也能使自己远离烦恼,获得心灵的安宁与满足。
(5)怎样做到宽容
(1)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
(2)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3)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4)宽容自己、悦纳自己。
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5)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
宽容,是有原则的。
我们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五、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4)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具有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背景的人交谈和沟通,养成开放的心胸和态度,学会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往。
(5)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如何与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习俗与文化。
(1)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文化存在差异,不分优劣,各有千秋,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全球化不等于标准化、单一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
(3)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沟通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别,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文化与习俗。
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4)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保护本民族的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了解源远流长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珍惜、保护和学习外来文化,当然,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真题演练】
(1)“你吃的放心,我赚的安心。
你吃的长寿,我赚的长久”。
这是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所挂的对联。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①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②经营者只要诚实就能成功
③经营者要尊重和维护消赞者的台法权益
④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6)同学之间性格不同,特点各异,各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有缺点和不足。
所以要想和睦相处,首先需要大家() A饶恕别人 B学会宽容
C强调个性 D消除个性
三、合作探究——解质疑
活动1:(1)道德模范朱邦月在朋友临终前作出承诺,照顾朋友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单腿残疾的朱邦月20年如一日,照顾得了绝症、生活不能自理的母子三人。
(2)某班社会调查小组对九年级60名同学进行“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其中哄骗过家长和老师的5人,考试作弊的6人,抄袭过作业的8人,不守承诺的6人,和家长发生过冲突的6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答案:
活动2: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
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
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答案:对还是错:
理由:
四、当堂训练——写反思
完成考前精练(综合本P8—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