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张富清》观后感
民族英雄张富清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

民族英雄张富清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张富清,今年95岁,他把赫赫战功隐瞒了64年,随着他的事迹被公开报道,他的故事也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张富清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张富清事迹观后感(1)初春的鄂西武陵山区,乍暖还寒。
在来凤县城一栋普通居民楼里,穿着一件旧棉袄的张富清老人坐在客厅里的火炉旁烤着火。
如果不是去年11月份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张富清拿出泛黄的“报功书”还有几枚奖章,几乎没人知道这位95岁的老人是一名特等功臣。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告别军旅,本色不改。
张富清转业后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功绩和获得的荣誉隐瞒不宣,而是主动要求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绩。
浴血疆场功勋卓著1924年,张富清出生在陕西汉中市洋县。
1948年3月份,24岁的张富清参加西北野战军,在二纵359旅718团二营六连当战士。
老人说,他来到部队后,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永丰战役。
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担任突击连。
那天拂晓,他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
他第一个跳下城墙,与敌人展开激战。
“我端着冲锋枪,对着敌人一阵猛射,一下子把距离近的七八个敌人全部歼灭。
”说起这段战斗经历,老人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等我回过神来,才感觉头顶有血往下流,用手一摸,一块头皮翻了起来。
这才意识到,一颗子弹刚刚擦着我的头皮飞过,头顶上永远留下了一条浅沟。
”张富清老人说。
击退外围敌人后,张富清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把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1个炸药包码放在里面,将碉堡炸毁。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张富清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
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可突击组的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有回来。
回想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战友,张富清老人老泪纵横。
张富清老人说,当年他的身体很瘦弱,但他多次参加突击组打头阵。
“一冲上阵地,满脑子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写心得体会学习能够让我们整理出自己对事的看法,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之后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他用自我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细细品读张富清同志的动人事迹,在他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背后,仅有一条腿的他,用笔直、挺拔的“站”姿,写就了一名...员“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人生故事。
“站”姿中彰显着不怕困难、顽强不屈的坚毅品格。
“我还有一条右腿,还能够站起来”。
生活中,张富清在88岁时被截肢,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经过不断地练习,最终在90岁时成功站了起来;在工作中,从战争年代理解最危险的任务,头皮被砸翻了起来也坚持前进炸毁敌人碉堡,到建设时期与大家手挖肩抬打通公路,老英雄应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不屈不挠、坚韧刚毅的品格,正是在推进脱贫攻坚、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学习老英雄应对困难永不低头的精神,就要以奋斗和拼搏的姿态,应对生活道路上的艰辛和不易,梦想征途中的曲折和坎坷,以愈是艰险愈向前的决心与勇气,迎难而上,向着目标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奋勇前进,谱写出新时代的壮丽乐章。
“站”姿中展现着清正廉洁、秉公用权的赤诚初心。
“我没有本事,也没有力量给你们找工作。
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
”在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时,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辞去公职;在国企有招工机会时,张富清动员儿子下放林场当知青。
四个子女,两个县干部,一个医院职工,没有一人在父亲任职过的单位工作。
张富清始终用...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清正、清廉的品质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辉。
学习老英雄一心为公、不求私利的“无我”境界,就要牢记公权力是为人们服务的,时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在筑牢拒腐防变道德长城的同时,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切实做到“清白做人,清正为官”。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当我们备受到启迪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心得体会开头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1最近有一位老英雄刷爆朋友圈,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今年95岁的张富清老人。
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战功,退役后他又主动选择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工作,60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在工作岗位上不改军人本色、奉献一生。
阅读完他的人生经历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下面我将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我对英雄精神的理解。
一、关键词:平凡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英雄,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往日的荣耀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张富清选择了平凡。
如果不是去年底参加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张富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多场战役战斗,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
连张富清的儿子从未见过父亲的这些军功章。
一张“特等功”报功书,是1948年发出的,也是在这一年,张富清加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中特别提到,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是突击连,“他第一个带头跳下了4米高的城墙”。
永丰战役,是为了配合淮海战役,由西北野战军发起,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和两个战友在深夜跳下城墙,与敌人殊死搏斗。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张富清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
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但突击组的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有回来。
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他戴上勋章拍下照片后,将所有勋章封存,也将自己的赫赫战功封存,这一封存就是60多年。
60余年,张富清一直过着平凡又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说:“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许多都牺牲了……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呢!”二、关键词:奉献转业后的张富清,本打算回陕西老家,但当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穷的贫困山区需要支援建设时,他听从党的号召,带着妻子去了恩施来凤县,从此,他乡变故乡。
时代楷模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时代楷模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时代楷模张富清事迹体会张富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烈士。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空军白衣天使”,因其在重大医疗事故中挽救无数生命而被誉为“最美的天使”。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张富清无私奉献、将生命奉献给病人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张富清救治过的一位病人曾说:“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好军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
”这句话,让我折服。
张富清精通外科、妇产科、眼科等多个专业,他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军人和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张富清深深懂得,一个人的一生最高级的幸福是奉献,是履行自己的担当与使命。
在他看来,不救那个无名的生命,不妨碍他向党掌握的标准要点而无能为力的行动,更不可能撕去他这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名号。
他的行动为后来者树立起了榜样,激励着我们共同奋斗。
张富清的精神是一份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时刻需要去珍惜,去学习,去努力实践。
在今天,我们已拥有了前人创造的基础条件,我们有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为国为民奉献,捐献自己的力量和热血。
在学习张富清精神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牢记“军人与人民,心连心,全民与全军,共奉献”的口号,用我们的行动和实践去演绎中国梦的新篇章。
2、学习张富清的故事张富清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一个伟大的军人和医师。
他无私奉献,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军医,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兢兢业业地为战士们治病救人。
1951年因多次表现出色被列为空军特技表演队飞行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天空中“白衣天使”。
1953年7月14日,国民党当局在福建长汀县鸡冠山七三团斗争中,投掷了一个地雷,造成大量伤亡。
张富清得知这一消息后,义无反顾地赶赴现场,带领志愿者深入敌人控制的区域担任行动医生,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开展救援。
在他的带领下,救援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许多伤员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榜样4张富清事迹观后感精选

榜样4张富清事迹观后感精选5篇榜样4张富清事迹观后感近日,在党员活动中观看了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让我万分敬佩和感动。
他一直以来默默的深藏功与名在来凤县工作,默默无名与普通退休干部一样。
但是,连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
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发挥榜样力量。
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
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
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
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铭记家国一体。
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
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
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动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学习张富清事迹,就要永远干字当头。
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
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
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
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时代楷模张富清对我的启发

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时代楷模张富清对我的启发为党分忧,为人民谋幸福,是任何时代的共产党员都应有的选择。
95岁的张富清坚定地认为,在人生的诸多岔路口,他选择了最应该走的那条路——跟着党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篇一)观看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后,让我万分敬佩和感动。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60多年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连他家人都不清楚,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
一心为国,造福一方。
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复员转业后的人民好公仆。
军人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那里搬,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扎根来凤30年,为民造福,带领群众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共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张富清同志在采访中说到“牺牲的战友没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显摆战功。
”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过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时遗忘了初心和使命,丢失了公仆情。
心系退役军人、服务退役军人,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为退役军人解决眼前的问题,把退役军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心系国家,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为同危害国家事业的敌对势力斗争,为国家事业无限奋斗。
心系工作,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思想态度、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力量,确保担当作为。
让我们以张富清为榜样,学习榜样精神,以榜样为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市中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篇二)优秀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其成长规律既有共性,亦富有特殊性。
今日,在观看战斗英雄张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迹后,让我十分敬佩、感慨。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2022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2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2022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篇1近日,每每点开学习强习软件,都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赞扬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曾经参与过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与退伍老兵的交谈中,他们讲起过去的战事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曾经物质匮乏的生活、满目疮痍的年代已只能从老一辈同志的口中慢慢感悟了,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过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战争背后的残酷,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勋章们身后的血与泪,在阅读张富清同志的光辉事迹时,满怀敬畏的从他的过去中看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领悟到红色共和国的深刻含义。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作为战功赫赫的战争英雄,张老没有利用光辉的过去为自己、为子女、为家人谋取过一分名与利,张老夫妻二人仍住在80平米的单位分房中,在此次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之前,张老的家人甚至只知道“他曾当过兵”。
许是见过太多的反腐信息报道,对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党性,这样的坚守,我们心生敬意。
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老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要从张老身上学习的闪光点。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对党忠诚,面对工作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温暖送进群众的心中,像张老学习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初心—为人民服务。
2022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事迹观后感5篇_功成不必在我_功成必定有我

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事迹观后感5篇_功成不必在我_功成必定有我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事迹观后感5篇_功成不必在我_功成必定有我【张富清事迹观后感1】2018年12月3日下午,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健全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由此揭开了父亲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
平地一声惊雷起!红色包裹里的报功书和军功章,让武陵山区的来凤县城沸腾了。
在此之前,熟识张富清的人,知道他在88岁高龄截肢后,靠假肢、支架又站了起来;交往多一些的人,也只晓得他是离休的老革命,工作期间廉洁奉公、勇于担当,可能是个南下的工农干部;就连几个子女,也只是知道父亲当过兵,仅此而已。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出生于1924年的老人,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里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这位90多岁的老人,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从戎:尖刀突击,屡立战功194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
同年3月,农民出身、当过长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1948年6月,张富清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
7月,他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消灭了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下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9月,已经是班长的张富清,在临皋负责搜索,发现敌人后,迅即占领敌人外围最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迅速消灭了敌人。
……“打了多少仗,我也说不清了。
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有战斗,只是大与小的区别。
”95岁的张富清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
张富清带领一个三人突击组,翻越永丰城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楷模——张富清》观后感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
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
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3枚奖章,一张特等功报功书,一本记录着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的立功证书。
这些凝聚着鲜血和勇气的赫赫战功,被压在箱底60余年。
因为当地信息采集需要如实报告自己的情况,张富清才愿意将它们曝光在人前。
可以想象,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是如何的奋不顾身。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他用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华章,体现了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一心为国,造福一方。
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复员转业后的人民好干部。
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
里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张富清抱定这样的一种信念扎根来凤30年,为官一任,张富清认真工作深藏功名,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张富清同志把党的事业、党员责任和群众利益看得很重,总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他把把金钱名利、个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作为基层的年轻党员,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年轻人就要有青年人的朝气,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要不论身披何种荣誉头戴何种光环,不论何时何地,都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不忘艰苦奋斗的党员本色,始终以国家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扎根社区把工作踏踏实实的做好,社区工作是最好接触群众的,我要和群众多接触,多学习,更好的服务群众,张富清老人 60 年的默默奉献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哪里困难就往那里去,不懈奋斗,把青春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潮流中。
化建社区
叶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