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抗日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团结抵抗侵略者

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团结抵抗侵略者

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团结抵抗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团结抵抗侵略者的力量。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合作模式和重要成果三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

一、历史背景抗日战争以前,早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存在着许多分歧,特别是在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问题上,两党存在严重对立。

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国共两党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有效地对抗外敌。

因此,在中共中央的倡导下,两党开始尝试合作,这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基础。

二、合作模式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

一是政治合作,即双方在政治上进行合作,共同对外抗战。

这种合作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存在,国共两党共同组建了抗日民主政府,实现了政党的统一。

二是军事合作,即双方在军事上进行合作,共同组建抗日军队,共同作战。

在此期间,两党通过合作成立了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战役。

三是情报合作,即双方在情报收集和交流方面进行合作,共同破译日本的情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敌人的威胁。

三、重要成果国共两党的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势力。

国共两党通过合作,形成了兵力集中、情报通畅、指挥协调的抗日军队,对日本军队进行了有力的阻击和反击。

二是有效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合作过程中,两党通过联合扩大农民和工人的力量,推进了土地改革和工会运动,加强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和战斗力。

三是有效地推进了民主进程。

在合作过程中,两党共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团结抵抗侵略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国共两党的合作不仅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势力,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民主的发展。

抗日战争历经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为日后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共两党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取得的合作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全面抗战。

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的合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两个党派共同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有效的合作。

本文将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形式、合作的原因以及合作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形式共产党与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展现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首先,两党在军事上进行了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积极合作,共同组织了抗日游击战争,为中国人民抵御日寇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政治层面上,共产党与国民党也开展了深入合作。

两党共同组建了国共合作政府,形成了对外统一战线,共同抵挡外敌入侵。

最后,在抗战期间,两党加强了信息交流和情报共享,有效地消除了矛盾和分歧,保持了内部的团结。

二、合作的原因共产党与国民党能够展开合作,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

首先,两党在共同抵抗外敌入侵的大背景下,意识到合作是必要的。

他们共同面对的是来自日本的残酷侵略,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强大的敌人。

其次,党内的一些重要人物也认识到,只有团结一致、合作抗战,才能增加中国的胜利机会。

最后,合作对于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分歧,凝聚全国力量,实现国家的团结也有着重要作用。

只有共产党与国民党紧密合作,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合作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合作使中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寇。

面对强敌,共产党与国民党团结合作,形成了抗战的强大合力。

其次,合作促进了战争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分配。

共产党与国民党通过合作与协商,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资源,支持了战争的进行。

最后,合作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使革命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日后的政治取得了重要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而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合作模式以及合作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一、历史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当时的中国正面临日本侵略的严峻形势。

而国共两党在抗击民族危机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和责任,这也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前提。

二、合作模式1. 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了各方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这包括与旧民主主义力量、各地方政权以及其他抗日团体的合作。

通过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有效地凝聚了抗战力量,形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合力。

2. 提供军事支援国共两党通过派出人员参加军事行动、组建军队以及提供物资等方式,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支援。

例如,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共同组成了中国军队的主力。

双方合作配合,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3. 政治协商国共两党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就国家前途、抗战方针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统一。

例如,召开了重要的南京政治协商会议,就国共合作和共同抗战达成了重要共识。

这种政治协商为国共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三、合作的影响1. 构建了强大的抗战力量国共合作使得中国抗日战争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指挥体系,形成了庞大的民族统一战线,有效地凝聚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力量,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促进了国共关系的改善国共合作使得两党之间的互信逐渐增强,通过共同的斗争,国共两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3. 形成了民族精神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成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中国人民以及各界人士共同抗击侵略者,形成了众志成城、团结抗战的强大力量,培育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步骤。

一、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是二十世纪初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侵略,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这种局面下,中国革命的力量无比薄弱,必须有同心协力的合作才能改变现状。

这就有了国共合作的背景。

国共合作的要点是民主革命,即反对内外压迫、恢复民族尊严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革命。

国共两党合作以后,才得以共同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反动势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打击和反抗力量,具备了逐步发展的条件。

二、国共合作的意义国共合作的意义非常重要:首先,国共两党联合起来,推动了革命发展,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将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也大大增强。

再次,国共合作打开了抗日战争的大门,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发挥自身的力量,完成对日本侵略者的七年抗争。

可见,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民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契机。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最炽热的一页,长达八年的大规模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以中国军民联合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全国人民共同战斗的中坚力量。

八年的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付出后才得以实现。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革命面临着强大敌人的挑战,经过了一个复杂和从容的战略进程,中国革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政治、经济乃至军事,都是在不断地挑战与磨难中前进。

然而,到1945年,战斗胜利的消息传来,东方的天空上终于冉冉升起了一轮朝日,中国人民经过困难,终于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

四、国共合作和抗日胜利的意义国共合作和抗日胜利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主义的政治基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国共两党在这场战争中的合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个政党之间的合作,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的体现。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在面对共同敌人时,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

因此,两党在抗战初期便达成了合作共识,共同抵制日本的侵略行径。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两党高层之间的合作,更是两党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合作。

无论是在军事行动上,还是在政治斗争上,两党都紧密合作,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在军事行动上,国共两党相互协作,共同组建了抗日军队。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抗日军,中国国民党也组建了国民革命军。

两党的军队在战场上互相支援,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毛泽东、蒋介石等领导人通过密切合作,确保了军队的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这种军事上的合作为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斗争上,国共两党通过合作共识,共同推动了国家的抗战进程。

两党在政治上相互谅解,尊重彼此的利益和立场,共同制定了抗战的政策和战略。

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中国国民党的抗战政权,同时也在解放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

两党通过政治斗争的合作,使中国人民在团结一致的力量下,成功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合作,国共两党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两党共同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的经济,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两党也共同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

然而,国共两党的合作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双方在一些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上存在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党的合作。

但是,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妥协,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两党的合作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抗日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合作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的结果。

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是指中共和国民党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共同进行抗战,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的历史事件。

在这段时期,国共两党联合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日本侵略者的战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国共合作不仅表明了两党的政治智慧,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精神,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其一,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在于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

在此之前,中共与国民党存在着严重的内战状态,两党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然而,外来侵略使得中共和国民党都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够有效对抗侵略者。

通过国共合作,两党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这种抵抗意识成为了后来中国民众面对艰难困苦的强烈拼搏的基础。

其二,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在于形成了有效对敌的战略战术。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建立了统一战线,成立了抗战的最高决策机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简称抗统),并在抗统的指导下筹建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和政权机构。

通过合作,两党统合了各自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力量,形成了有效对敌的战略战术。

这一合作对于筹备、组织抗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抗战局面打下了基础。

其三,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在于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声威和影响力。

通过国共合作,中共积极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扩大,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共的先进作风、坚定立场以及领导力在抗战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在于加强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认同,为以后其他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段时期的合作不仅是中共与国民党迈向和平、独立、统一的重要步骤,更是一次顽强、英勇、智慧的全民族抗战,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 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北伐战争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2.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 国民党正面战场 •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 形式:大会战 • 典型:台儿庄战役
• 共产党敌后战场 •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 形式:敌后游击战 • 典型:百团大战
• 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国共合作抗日
两个政党 两个战场 两条抗战路线 两次重大战役 两位指挥者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台儿庄战役 4.重要战役: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国民党正面战场会战概况
名 称
淞沪会战


日军 中国军队
30万 70万
1937年8月~11月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1937年9月~11月
1938年2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14万
24万 35万 32万
28万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国共合作抗日
重温历史
一、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年 7月 7日 . 1、时间:1937 _______________. 地点:宛平城,卢沟桥。 全面侵略中国 的战争; 2、性质:日本挑起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后持续_____ 6个 星期。 30多万人,其中有19万人被集体屠杀。 2、遇难人数:达______ 3、手段:集体枪杀、砍头、剖腹、挖心、砍剁四肢、焚 烧、活埋、 军犬撕咬等。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对共产党军队的改编
红军主力
南方八省红军 和游击队
八路军 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将红军改为国 民革命军?(92页议一议)
八路军臂章
5. (2014·四川广安·22)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 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 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 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 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6.(2014·黑龙江大庆·13)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 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 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 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 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新四军臂章
八路军一一五师
师长林彪
八路军一二〇师 师长贺龙
八路军一二九师
师长刘伯承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赣、闽、粤、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 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 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国共两党采用遇事商量、相 互支援、相互配合的方式合作抗 日,对当时的局面有何意义?
百团大战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雷战
铁道游击队
地道战
特点: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墙根下 别有洞 天!
床板 下有跷 蹊?!
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 利说明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
二、难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意义
教法设想
讲解,讲述,引导
学法
设想
阅读、讨论、思考
导学流程
教学流程(内容梗概)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境创设)
个性设计和评价
一学
二探
三评
四展
环节一:
学生自主学习
环节二: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
环节三: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环节四:
拓展延伸
环节五:
小结
环节六:
李宗仁
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
3、意义(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的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3、第一段,回答如下问题)
A.目标: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B.规模:兵力共计105个团,20多万人;战线长达2000多公里。
C.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能力;通过学生讲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情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思想意识。
3、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引导学生边听边结合教材归纳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作用)第一、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有300万军队,国民党由发动剿共内战转向联共抗日,这对抗日战争的前面展开有重要意义。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的政党,没有广大工农劳动阶级的支持和合作,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第三,国共合作的实现,也使国民党内反蒋派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其他一些党派也表示拥护政府抗战和国共合作抗日。这样,举国上下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四、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
1、1938年底以后,日军怎样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的背景)
(提示学生阅读96页第一段小字,答出:“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百团大战
1940.8
华北
八路军
彭德怀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板书)
(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92页中的内容)
1.为什么称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归纳总结)
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大革命,因此,抗战时期的合作被称为第二次合作
1、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布置练习
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诱发性导语,想象当时的场面由此提问,导入新课)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你知道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吗?(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近3000个
4、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
(指导学生根据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得出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
激发热情,提高(中共和八路军)威望
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中国人民有打败任何外来侵略者的勇气和能力,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教师小结、过渡:这次战役是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军的进攻,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由第五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取得。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组织了百团大战。
教后
反思
八年级历史学科
备课人:备课组长:课时安排:1课时主讲人:
课题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得出结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著名的会战(阅读教材,勾出答案)
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1、战前形势?
(指导学生观察《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形势图》挂图,先在图中找到台儿庄的位置,然后根据图例观察日军进攻的方向,推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而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让学生感受中国军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3)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〇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日寇对徐州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徐州会战中,腾县失守,台儿庄危机.
(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台儿庄本是一个小镇,为什么在这发生了大规模的战役?)
重点强调台儿庄地理位置对中日双方的战略意义
2、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春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