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临床分析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200例分析

侧 阴 囊不 对 称 , 双侧 隐睾 阴囊 空 虚 、 陷 。 瘪 若并 发 腹股 沟 斜疝 时, 活动 后 患侧 出现 包 块 , 胀痛 不 适 , 重 时 可 出现 阵 发性 伴 严 腹痛 、 吐 、 呕 发热 ; 隐 睾 发 生扭 转 , 隐 睾 位 于 腹股 沟 管或 若 如 外 环 处 , 主要 表 现 为 局 部疼 痛 性 肿 块 , 则 患侧 阴囊 内无 正 常 睾丸 , 胃肠 道症 状较 轻 。 传统 的治 疗 方法 为 开放 式 手术 , 给患
术 后 腹腔 镜 组 服用 抗 生 素 1d抗 感染 . 放 式 手术 组 使 开 用 4d抗 生 素抗 感染 。
14疗 效 判 定 标 准 .
参 照 H rsni 效 标 准 判 定[: 丸 位 于 阴囊 底 部 , oaa l疗 3睾 1 比 健 侧稍 小 2 %~ 0 , 0 1% 超声 检 查 显示 血运 正 常 , 萎缩 , 良 无 为 好; 睾丸 位 于 阴囊 中部 以上 , 体积 约 为健 侧 2 %左 右 , 0 超声 检 查 显 示 血运 正 常 , 萎 缩 , 一 般 ; 丸 明显 萎 缩 , 声 检 查 无 为 睾 超 显 示仅 有部 分 血运 , 较差 。 观 察两 组 患儿 的手术 时 间 、 为 并 出 血 量 、 发症 发 生率 、 院时 间 的差别 。 并 住 15统计 学处理 . 采 用 S S 30统 计 软 件 处 理 数 据 ,计 数 资 料 用 ) 检 P S1. ( 验 , 量 资料 采 用 t 计 检验 , P 00 以 < .5为 差异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初步报告

C r so d ga to: A GJ n E m iyhn y hocm. or pn i u rHU N a , - a : j @ a o. c e n h i le o n
【 枷 c】O j te oepoetep sii yadte p ui e et f rpo hds nci rn t be i T xlr h os l r r et f c o y t c ii i h de cv bi i h a t c e r m l
Te h i
I 删
0 f 删
0pd-nm edn de ib tnu b i li l prlp ∞ p f eoud cnet ss ym sm i as g -o jm 0y e tt l n e taa e
HU ANG i Y F n L N in xn Y X n b o U U Ha , Ha, E e & I Ta - i, i- a, o HAN  ̄ -i -,GU Z e g h i XU K we, l O h n - u。 e— i JANG C u ,Y I h n AO o — h n , E n l n DONG n Z Y u s eg XI We -i , a We . HANG a- i, ANG il De at n f C ixa HU ja . p r 1 me to
b a sm ic ig — ota a soy yt nu bl a s l pr l r cp.Mea l ic u e2 0 coe, t f 3pt ns 1 r i l ne p o t ̄s neJn 0 9t O tbr a o l a et (4 l S o ta o 1 i
d mi a p r t . h si d t e s e ma i o d v s eswee f l y fe , n f rt a , h o g h n o n t o e e T e t t a h p r t c r e s l l o a e sn c r l re a d a t h t tr u h t e i - u l e g ia a a , h e t a u ld o ta d f e o t e o tro a c hmma o c t m. a t b o p i n u n c n l t e t s s w s p l u n x d t h u e fs r o l i e i fs r u o Atls,a s r t o l e s t r e wo n . R∞l 船 Al t e o e t n e e s c e su .a d i cu i g 1 a e fd c i e a d i uuet u d n h l 】 l p r i s w r u c sf 1 n n l d n c s so e l n h a o 1 n f ain o cy tr h d s i t f r p o c i im,a d 2 c s s o rh e t my b c u e o siu a y o lsa T e a e a e t x o n a e fo c ic o e a s f t t lr h p p a i . h v r g i e c me o l cn h o a a n ts Ch n e e- p t a  ̄ n o e ai n t a 7 7 mi ,a e- fp a ig t e t c rw s 3 mi u e . a n l t u i W 5 2 mi , p r t me w s 1  ̄ n v r r s me s o i a e b e dn s 3  ̄ 2 m1 p s p rt e h s i lsa i a .  ̄ . d y .N o lc t n c u rd g l e i g wa 0 1 . o t e ai o p t ty t o v a me W 3 5 1 1 a s o c mp ia i s o c re s o a tro e t n a d t o we k ae o sg i c t c rwa p e r d a e u i c li cso d te tsi f p r i n w e s ltrn in f a a sa p a e tt mb l a iin a e t e a o in s h i n n h s
微型腹腔镜治疗未触及睾丸的小儿隐睾12例报告

【 关键词 】 隐睾 ; 睾丸固定下降术 ; 微型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R 7 2 6 .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3 2 — 0 1 8 2 — 0 2
隐睾是常见 的小儿先天 性畸形疾病 。多需要手术 治疗 ,近 年来腹 腔镜在不 能触及睾丸 的隐睾 。传统 的睾丸下 降固定术在
管 表面 的纤 维包膜及周 围筋膜 。充分 游离松解精 索血管和输精 管 周围组织 ,松 解 的程 度可上至 肾下极 、下至 内环 。小心 向膀
如 果隐睾位 于腹腔 内环 E l 上方 ,予 电凝 刀尽量靠近 远端横断睾 S t e p h e n s 的理论 ,故不可 盲 目切 断睾 丸引带 ,但尽 量不 采用腹 股沟 区的多次分期手术 。因为在多次手术松解下降睾丸 的患儿 ,
睾丸均下降到阴囊底部 ,术后 1 年睾丸发育 同对侧无 明显差别 ,
无 睾丸萎缩等术后并发症发生。
治疗未 触及 的小儿 隐睾时存 在探查睾丸 困难 ,睾丸 下降不完全 3 讨 论 等缺点 ,腹 腔镜下能 够在腹腔 内探 查腹膜后及 腹股沟管 内存 在 4 " , J L 腹腔镜 视野清 晰,范围广 ,在不能触 及的隐睾诊 治中 的睾丸 ,近年来笔者所在 医院对 1 2例未触及的4 dL 隐睾进行腹
腔镜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法
准确可靠 ,且 能够进一步处 理睾丸 ,避免 了大切 口开腹 探睾丸
所 造成 的创伤 [ 2 - 3 ] o虽然高位隐睾可以通过 B超 、C T、MR 1 等检
查来明确诊断 ,但 由于睾丸的密度 ,回声 与周 围组织很难 区分 , 造成其准确 性不高通过腹 腔镜观察精 索的走 向,从 而在 精索远 端找到 睾丸 ,其准确率 达 9 5 %~ 1 0 0 % 】 。随着腹腔镜微 创技术 的发展 ,小儿 隐睾在临床治 疗 中逐渐采用 腹腔镜微 创技术 ,腹
11例小儿高位隐睾腹腔镜诊治分析

和患侧髂 前上 棘与脐 连线 中点 分别 置入 5 mToa m r , c
经此孔置 入器 械进行 相 应 的操 作 , 先探 查 精 索及 首
31 高位 隐睾 的诊 断 .
虽 然 高位 隐 睾可 以通 过 B
内环 口闭合情况 , 根据 精 索 走 向 , 再 寻找 睾 丸 , 若无 睾 丸存 在 , 探 查先 结 束 。 若 睾 丸严 重 萎 缩 , 行 则 则 腹 腔镜下 睾丸 切 除 术 , 果 睾 丸 存 在 且 发 育 尚可 , 如
维普资讯
浙江 实 用 医学 20 O 8年 2月 第 1 3卷第 l 期
53
1 例 小 儿 高 位 隐睾 腹腔 镜 诊 治 分 析 1
金见祥 周 学东
( 绍兴 市人 民 医院, 江 绍兴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t J 高位 隐睾 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中的应用。方 法 ]L ,
股沟管 , 则睾 丸 位 于腹 股 沟 管 内 ; 如果 腹 股 沟 管 内
( 下转第 6 5页)
皮 肤肉膜 间 隙 固定 。如 果 睾 丸 位 置 太 高 或 精 索 太
维普资讯
浙 江实 用 医 学 2 0 2月 第 1 第 1 08年 3卷 期
则 在 内环 口处作腹 膜 “ ” 切 开 , 别游 离 精 索和 一 字 分
超 ,T M I 检 查 来 明 确 诊 断 , 由于 睾 丸 的 密 C ,R 等 但
度, 回声 与 周 围 组 织 很 难 区 分 , 成 其 准 确 性 不 造
高_ 。现在通 过腹 腔 镜观 察 精索 的走 向 , 而在 精 4 J 从
索远 端 找到睾 丸 , 位 置 可 以从 肾下 极 至腹 股 沟 内 其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6篇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6篇篇1一、引言隐睾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发育异常现象,指的是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内。
隐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育能力受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隐睾的治疗。
本文旨在分享我院14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病例报告,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经验。
二、病例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自XXXX年至XXXX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隐睾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XX岁至XX岁之间,平均年龄为X岁。
所有患儿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隐睾。
其中,左侧隐睾9例,右侧隐睾5例。
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包括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找到未降的睾丸,并将其牵引至阴囊底部固定。
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XX分钟至XX分钟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XX分钟。
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
2. 治疗效果术后随访X至X年,所有患儿的睾丸均成功下降至阴囊内,且位置固定,无复发。
此外,患儿的生育能力均得到保留。
3. 并发症情况术后共有X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X例为轻度感染,X例为皮下气肿。
经对症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其次,腹腔镜手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及腹股沟区的结构,有利于寻找未降的睾丸,并进行精确的牵引固定。
此外,腹腔镜手术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可以同时进行处理,提高了手术效率。
2. 手术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气腹时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其次,在寻找未降的睾丸时,要仔细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
最后,在固定睾丸时,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及力度,以确保睾丸能够稳定地下降至阴囊内。
腹股沟可触及睾丸的小儿隐睾的腹腔镜治疗体会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inguinal palpable undescended testes in children Wu
【摘要 】 目的 探讨 腹腔镜技 术在小 儿腹股沟可 触及隐 睾 中的应用 。方法 对 23例 26侧 腹 股沟可触及 睾丸 的隐睾患 儿进行腹腔 镜睾丸下 降 固定术 治疗 。其 中左 侧 隐睾 8例 ,右侧 隐睾 l2例 ,双侧 隐睾 3例 。结果 23例 中有 20例 隐睾患者 经腹腔镜 手术均 能分离到 足够长度 的精索 及 输精管 ,使 睾丸 能通过腹 股沟管顺 利 降至 阴囊 中而 I期 完成手 术 。术后 随访 6月 睾丸发 育 良 好 ,睾 丸无 回缩 ,均 未出现睾 丸萎缩 、腹 股沟斜疝及 鞘膜积 液等并 发症 。3例 转为腹股 沟开放 性手 术 。结论 腹 腔镜治疗 腹股 沟可触及 的隐睾方法 可行 ,疗效 满意 。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 我 院对 23例 26侧 腹股 沟可 触 及睾 丸 的 隐睾 患儿 进
作者 单位 :510120 广东 广州 中 山大 学 附属孙 逸 仙纪 念 医 院 lbJL ̄b科
通讯作 者 :邓 小耿 ,E-mail:dengxiaogeng@yahoo.con.cn
452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 12月第 10卷第 6期 Lingnan Modem Clinics in Surgery,Dec.2010,Vo1.10 No.6
· 临 床 研 究 ·
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效果观察

可继续下降, 1 以后睾丸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 但 岁 减少 …。高位隐睾是指查体未扪及 睾丸的隐睾 , 即 睾丸位于腹腔 内肾下极 至腹股沟内环 口上方, 占 约 隐睾患儿的 2 %。目前 , 0 国内高位隐睾通常用激素
测定 、 丸 血 管 造 影 、 声 、 T或 MR 和 手术 探 查 睾 超 C I
院。
6 8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卷 第 01 l
精管 , 使睾丸无张力的到达阴囊底部并 固定 , 疗效满
意 , 中创 伤 小 、 术 出血 少 、 后 恢 复 快 , 得 临 床 推 术 值
转, 可造成睾丸萎缩 。
参考 文献 :
[ ]施诚仁 . 1 新生儿外科学 [ . M] 上海 : 上海科 学普及 出版社 ,0 2 2 0
少许 , 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 隐睾 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疗效满意。
高位隐睾是指查体未扪及睾丸的隐睾 , 即睾丸
位 于腹 腔 内肾下 极 至腹股 沟 内环 口上方 。20 07年 6 月 ~ 0 1 1月 , 们采 用腹 腔 位 隐睾 固定术 治疗 21年 我
2 结 果
结果 2 6例患儿经腹腔镜探查确诊 为高位 隐睾。手术均获成功 , 手术 时间 6 0—10r n 平均 7 i。术 中出血量 8 i , a 0m n 关键词 : 腹腔镜 ; 高位 隐睾 ; 小儿 中图分类号 :6 7 R 9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号 :0226 2 1 )00 6 -2 10 .6 X(0 1 5 - 80 0
行腹腔镜 隐睾 固定术治疗d J 高位隐 ,L
睾 2 。经脐孔置入 1 5m rcr 探查腹腔 。在左 、 8例 个 m Toa, 右腹直肌外侧置入两个 5m rcr在腹腔 内离断睾丸 m Toa, 引带 , 将精索血管和输精管表面的腹膜切开 , 充分游离精 索血管 和输精管 , 使睾 丸无 张力 的到达 阴囊 底部并 固定。
腹腔镜在未触及睾丸的隐睾52例应用体会

1 . 体位 :头低足高位 ,身体向头侧 l。 斜 ,患侧抬 高 .4 2 5倾
1。 5。使肠管上移侧移 , 以利显露出盆腔。 1 . 手术步 骤 : .5 2 脐窝下 切开 05o . m长切 口, 置入 V rs 气 ees 腹针 。 建立气腹( O 压力 1~ 4m , C2 0 1 m Hg流量 3Umi)穿刺 n。 5m rcr m Toa 进入腹腔 , 入 0腹腔镜观察盆腔 内环 口处 , 放 。 检 查有无睾 丸。如需腹 腔内操作 . 于左右下腹部各再切 0 l . eI 5 T 切口, 穿刺 5mi Toa 进入腹腔 , 入操作器械 。首先从 内 l rcr l 插
腿分 开 , 呈髋 外展位时 , 能于腹股 沟 区及 附近部位 触及睾 未
丸 。术前常规行腹股沟 区及 阴囊部位彩色多普勒超 声探查 , 均未于腹股 沟区、 阴囊部及 附近 区域发现睾丸 回声。 1 手术方法及步骤 . 2
本组 2 个睾丸如黄豆粒大小 , 发育不 良 , 位置高 , 且对侧睾丸
1 . 术前准备 : .2 2 术前 插 胃管 、 导尿管 , 排空 胃及 膀胱 , 以增 加腹腔游离空间 , 避免术中损伤 。
1 . 麻醉 : .3 2 全麻 , 直视下气 管插管 或加单 次硬膜 外麻醉使
腹 壁 松 弛
本组 6 7个睾丸。 腹腔 内睾丸 3 ( 2 个 ,(%) 5 5 %) 2 3 个睾丸 如黄豆粒大小发 育不 良, 且位置 高予 以切 除 , 6 9 个睾 4例 (%)
有经验的小儿泌尿外科 医师在 患儿立位 、平卧 或活动后 . 两
5 例侧属此种情况 。③精索血管进人 内环 E, E未闭合 , l内环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
方法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施行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睾丸下降固定后体积均有明显增大,因较开放手术精索游离充分,故术后未见明显睾丸回缩现象,同时避免了大切口瘢痕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对高位隐睾患者有着良好的手术适应证,有切口小,恢复快,探查彻底,游离充分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高位隐睾;腹腔镜;手术
隐睾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成人发病率0.8%~1.0%,接近于1岁后的儿童发病率,说明1岁后下降的几率很低。
隐睾的诊断和定位主要通过触诊来实现,对于临床不能触到的睾丸,即使应用B超、CT等检查仍不能作出有效的定位诊断,所以很多情况下手术探查仍是诊断治疗隐睾的主要手段。
腹腔镜隐睾探查术是最早应用于泌尿外科的腹腔镜手术,目前在许多地方已成为隐睾的常规诊断方法,文献报告97%的隐睾患者可以用腹腔镜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行腹腔镜下睾丸复位固定术[1]。
本院自2005年8月~2010年5月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采用腹腔镜隐睾探查治疗术,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10年5月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行腹腔镜隐睾探查治疗术,年龄1~7岁;1~2岁21例,2~3岁11例,>3岁6例,平均住院4 d。
术后睾丸位置固定良好。
1年后彩超对下降睾丸作对照观察,睾丸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大。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作胸透及血常规项目检查,1岁以上同时作心电图检查,肠道准备,术晨禁食水,术前排空膀胱,手术首选全身麻醉。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既往曾有隐睾探查术者不应选择腹腔镜手术。
1.2.2 术中操作因为患者均为婴幼儿,腹壁与大血管间的距离较近,所以手术中注意穿刺气腹针和套管针不易过深,以防损伤大血管。
小儿膀胱顶位置高,术前必须排空膀胱,以免损伤。
小儿腹腔容积小,充气量及气腹压力均应小。
麻醉后,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在脐上或脐下取长1 cm穿刺孔,作为观察孔,注入气腹压力7~10 mm Hg,观察有无损伤,在耻骨联合上3~5 cm及髂前上棘内侧2~3 cm处取操作孔切口,通过腹腔镜沿睾丸下降途径,先检查腹股沟管内环处有无血管,如有血管,沿血管寻找睾丸,确定睾丸位置。
如果找到输精管盲端,仍未见睾丸和血管,则多为睾丸和精索血管与输精管分离而位于腹内高位;如果找到血管盲端,则确定为睾丸缺如综合征;如果睾丸接近正常,而位
置较高,一期手术很难使睾丸降于阴囊内,可考虑用腹腔镜先做精索血管高位结扎,待二期切开手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
对具有输精管盲端的患者,须沿侧腹壁向上检查,尽可能至肾下极水平,如果仍未见到精索血管的盲端,应该仔细检查这一区域,用腹腔镜检查肾下极,可能发现少见的高位附着性腺。
如果看到未闭的鞘状突,性腺或其遗迹可能在远端;如果没有未闭的鞘状突,并不能排除性腺遗迹在腹股沟区的可能性;如果看到精索结构通向腹股沟内环并且看到未闭的鞘状突,也可能一时看不到睾丸,这时轻压外环,可将隐睾由内环推向腹腔。
探查到隐睾后,在精索血管的侧方切开腹膜,提起并游离精索,可看到附着在未闭鞘状突上的睾丸引带,牵拉睾丸,将睾丸引带的附着点电凝后切断,然后再游离输精管。
充分游离完成后,在同侧阴囊底部皮肤上作一横行小切口,在皮下作一个可容下睾丸的腔隙,穿过肉膜,将一把小血管钳伸入腹腔,抓住睾丸下极的引带反折部,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将睾丸向下带入阴囊内,将睾丸缝合固定在肉膜的腔隙内,缝合皮肤切口,术毕排尽气腹再缝合腹壁穿刺孔。
1.2.3 术后处理术后吸氧监护并待麻醉苏醒,补液量应控制,应用抗生素药物1~2次,会阴部包扎敷料避免尿湿并及时更换,以免切口感染,术后4~6 h 后可进流质饮食,24h后可下床活动,术后6 d阴囊处切口拆线,术后半年内对固定睾丸作不定时手法牵引,以免其回缩,术后1年复查彩超,对照观察睾丸发育情况。
2 结果
术后该组患者均恢复良好,腹壁切口小,无明显瘢痕形成,优于传统切口,睾丸固定后体积均有明显增大,因经腹腔镜隐睾精索游离充分,张力小,固定后未见明显睾丸回缩现象。
3 讨论
隐睾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1岁以后自行下降的几率很低,隐睾的诊断和定位主要通过触诊来实现,但如果通过触诊、彩超等检查仍不能定位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探查成为诊断治疗隐睾的主要手段。
治疗隐睾的目的是恢复睾丸的解剖部位和防止恶变,复位固定后的睾丸可以维持雄性激素的产生。
由于阴囊内温度较腹腔内低1.5 ℃~2.0 ℃,在应用显微镜对隐睾组织的研究中发现,隐睾病人在出生后至1岁期间睾丸组织学正常,至18个月时隐睾中的生殖细胞、间质细胞数减少,原始精原细胞成熟减慢,曲细精管直径变小,细胞浆和平滑内质网中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减少,小管周围玻璃样化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改变不但发生在单侧隐睾中,也发生在对侧已下降至阴囊的睾丸中。
隐睾恶变率是正常人睾丸恶变率的40倍,腹腔内隐睾的恶变率又是其他位置的4倍以上[2]。
腹腔内隐睾多数位于腹腔内靠近腹股沟内环处,也可位于肾下极至腹股沟内环任何位置上,约占隐睾发生率的70%。
标准的睾丸固定术如果在术中打开腹股沟管,没有找到隐睾,需要打开腹腔寻找隐睾,如果睾丸位置太高,精索长度不
够,需作睾丸自体移植术或者切断精索血管待3个月后作二期手术,手术创伤大,治疗时间延长,腹腔内粘连及切口愈合等问题,严重困扰了每位患者。
而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则显露出来。
对于术前在腹股沟外环处不能触及睾丸组织,且彩超诊断位置偏高或不能发现睾丸组织者,应果断采取腹腔镜下探查和治疗。
腹腔镜具有微创和探查彻底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熟练度和麻醉安全性的逐步提高,使得此项手术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07.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