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肋烟-基本资料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五)技术要点
1、烟片流量均匀稳定,不超过设备工艺制造能力。 2、蒸汽压力、水压、压缩空气工作压力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各控制器件及运转部件正常,输送带网孔不堵塞,加潮区蒸 汽及水喷嘴畅通。
(四)设备性能
1、加温、加湿可自控。 2、必须具备料液与烟片流量联锁功能,且能自控。 3、喷嘴雾化效果适度,喷射区域合理,喷射角度可调。 4、盛料缸具有搅拌、保温及温度可控功能。加料系统具有过
滤、清洗功能。
5、可使烟片加料后含水率增至40.0%,烟片最高温度可达 85.0℃。
6、水、蒸汽、料液流量计计量精度0.5%。 白肋烟加料机的设备外形见下图。
(四)设备性能 1、干燥段热风温度可达150.0℃以上,温度可调且响应快。 2、干燥段热风湿球温度在45.0~65.0℃之间可调。 3、网带速度在0~8.0m/min范围内可调。 4、干燥段换气能力在0~30%范围内可调。 5、 烘焙网带上烟叶铺叶均匀,且能在60~100mm厚度范围
内可调。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白肋烟处理工段的工艺任务
白肋烟的质量特点是烟味浓、劲头大、香气浓郁、丰满。但 也存在不少缺陷,如吃味差、刺激性大、杂气重。因此,白 肋烟处理的目的主要是:
(1)减少苦涩味,改善烟气的吃味。
(2)减少氨类物质含量,减轻刺激性。
(3)去除杂气,突出优美香气。
(4)形成芳香物,使之产生特殊的香气。
总之,白肋烟通过工艺处理,可以达到提高烟气质量和使用 价值的目的。
目前白肋烟处理的工艺是采用重加里料和高温烘焙。其工艺 流程为:
白肋烟的主要栽培技术

宣汉县凤鸣乡白肋烟的主要栽培技术资料一、移栽期白肋烟适宜移栽时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温度、霜期、晾制期间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以及栽培制度、品种特性、播种期等,其内容与烤烟相似。
我国四川省东部、重庆市、湖北省西部白肋烟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时期也不同。
在500-700米的低山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中旬育苗,4月中旬移栽,4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7-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在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7月下旬至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海拔1200米的高山区,3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5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期,8月是适宜的晾制期。
二、栽植密度适宜的栽植密度是白肋烟优质适产的基础。
四川省宣汉县产区,一般栽植行距为100-110厘米、株距为50-60厘米,每亩1100-1300株。
三、施肥白肋烟在养分的吸收和施肥上与烤烟等其他烟草类型相似。
从白肋烟吸收积累养分的量来看,每生产100千克干烟叶需要吸收氮6.8千克、磷(P2O5)0.4-0.7千克、钾(K2O)5.4-6.1千克。
白肋烟生长发育时期短,需肥量大,成熟较集中。
因此,在施肥上应掌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施足、追肥施早"的原则。
南方烟区,烟草种植季节降雨较多,雨量大,由于雨水对土壤和肥料中的养分淋洗比较严重,一般应采用基、追肥并重的施肥方法,基肥占50%,追肥占50%,在栽后40天内将肥料追完。
北方烟区,大都处于雨量相对集中而且分布差异很大的地区,土壤和肥料的淋失不像南方烟区那样严重,采用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基肥占总施肥量的2/3及其以上。
一般基肥以条施为主,追肥以穴施为主,基肥施人烟田的时间要早(移栽前7-30天不等),而追肥可在移栽后25-30天内一次或几次完成。
四川省宣汉县白肋烟产区,在单产175千克/亩左右的情况下,规定土壤氮素水平以施纯氮12.5千克/亩为基准,氮、磷、钾配比以1:1:2为宜,并规定菜籽饼用量以50千克/亩为宜。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是指对白肋烟的质量进行评定和分类的标准。
根据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一般将白肋烟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一级白肋烟(AAA级):外观整齐、色泽鲜亮、烟叶完整无破损,烟叶表面光滑,烟丝柔软,烟卷紧凑,烟丝中没有杂质和异物,烟气味道纯净且口感舒适。
2. 二级白肋烟(AA级):外观整齐、色泽较亮,烟叶完整无破损,烟丝柔软,烟卷紧凑,烟丝中可能有少量杂质或异物,但对烟气味道和口感影响较小。
3. 三级白肋烟(A级):外观整齐、色泽一般,烟叶可能有轻微破损,烟丝相对较硬,烟卷松散,烟丝中可能有一些杂质或异物,对烟气味道和口感有一定影响。
4. 四级白肋烟(B级):外观不太整齐,色泽较暗,烟叶有明显破损,烟丝较硬,烟卷松散,烟丝中可能有较多杂质或异物,对烟气味道和口感有较明显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些微差异,但以上等级是一般情况下的标准。
此外,白肋烟的等级评定还可能涉及烟叶的产地、烟叶的种类、烟叶的加工工艺等因素。
白肋烟栽培与调制

白肋烟栽培与调制尹启生白肋烟属淡色晾烟。
白肋烟是马里兰烟品种突变所形成,1864年在马里兰烟种植田中发现之后,经专门种植,证明其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烟草类型。
白肋烟在全世界广泛种植。
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肯塔基、田纳西、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密苏里等州)、马拉维、巴西、西班牙、韩国、希腊、日本、中国;另外,世界其它国家如:墨西哥、津巴布韦、赞比亚、阿根廷等也种植相当数量的白肋烟;意大利种植一定量的填充型白肋烟。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试种白肋烟,至20世纪70年代形成鄂西、川东白肋烟生产基地;之后在其它省进行试种。
至21世纪初,我国白肋烟种植面积约26000hm2,总产量在4万吨左右。
主要种植在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河南等省。
1 品种1.1 鄂烟一号也称“建白80”。
由MsB21与B37杂交育成。
该品种大田期95天左右,田间生长势较强,打顶后株高约115cm,有效叶22~26片,叶形为长椭圆型,叶片成熟集中,落黄较快。
该品种中抗黑胫病和黑根腐病,抗花叶病。
该品种适应较广,平均单产160㎏。
调制后烟叶颜色多为近红黄色,颜色均匀,光泽较好,弹性好,叶片平展,结构疏松;化学成分较协调,香型风格较显著。
1.2 鄂烟二号由MsKy14与L8杂交育成。
该品种大田期92天左右,田间生长势较强,打顶后株高105㎝,有效叶22~24片,叶形椭圆。
该品种高抗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中抗黑根腐病和镰刀菌萎焉病,抗野火病和烟草花叶病。
该品种适应较广,平均单产165㎏。
调制后烟叶颜色多为红黄、近红黄色,颜色均匀,光泽较好,弹性好,叶片平展,结构疏松;化学成分较协调,香型风格较显著,香气量较多。
1.3 Ky14属中熟品种,平均单产158kg。
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打顶后株高115~129cm,株型紧凑,有效叶20片左右,该品种中抗至高抗黑胫病,高抗野火病和花叶病,耐赤星病。
调制后烟叶厚薄适中,颜色较好,叶片结构疏松,化学成分协调,香型风格显著,香气量较多。
第四篇 白肋烟处理

第四篇白肋烟处理4.1 烟片增温4.1.1工艺任务4.1.1.1适当增加温度和含水率,使烟片伸展、充分松散,有利于料液的回收。
4.1.2来料标准4.1.2.1烟片流量均匀、松散,流量波动≤1.5%。
4.1.2.2烟片质量符合叶组配方规定。
4.1.3质量要求4.1.3.1出口烟片温度达到60.0℃以上,允差3.0℃。
4.1.4设备性能4.1.4.1喂料系统由喂料机、定量管、皮带秤所组成,工作状态稳定。
4.1.4.2具有增温功能,烟片温度达到75.0℃。
4.1.4.3具有清洗功能。
4.1.5技术要点4.1.5.1烟片流量稳定,不超过设备工艺制造能力。
4.1.5.2蒸汽、水、压缩空气工作压力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蒸汽、水的流量计量准确。
4.1.5.3各类显示仪表正常,,电子秤计量准确,自控系统灵敏,可靠。
4.2 加里料4.2.1工艺任务4.2.1.1对烟片均匀施加里料液。
4.2.1.2提高烟片含水率和温度。
4.2.2来料标准4.2.2.1同“4.1.3”。
4.2.2.2料液必须符合产品配方要求,无沉淀,无杂质。
4.2.3质量要求。
4.2.3.1加料后烟片达到下列要求:含水率(%)出口温度(℃)指标允差指标允差28.0~38.0 ±1.5 ≥60.0 ±3.0 4.2.3.2加料精度1.0%。
4.2.3.3烟片松散无结团。
4.2.4设备性能4.2.4.1加温加湿可自控。
4.2.4.2必须具备料液与烟片流量联锁功能,且能自控。
4.2.4.3喷嘴雾化效果适度,喷射区域合理,喷射角度可调。
4.2.4.4盛料缸具有搅拌、保温及温度可控功能。
加料系统具有过滤、清洗功能。
4.2.4.5可使烟片加料后含水率增至40.0%,烟片最高温度可达80.0ºC。
4.2.4.6水、蒸汽、料液流量计计量精度0.5%。
4.2.5技术要求4.2.5.1蒸汽、水、压缩空气工作压力均符合工艺设计要求,蒸汽、水、料液的流量计量准确。
白肋烟分级标准

白肋烟分级标准是白肋烟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主要依据烟叶的外观特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肋烟分级标准:
1. 外观质量:白肋烟的叶片颜色、大小、形状、整齐度以及叶片上的瑕疵和破损情况等都是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白肋烟分为不同的等级。
2. 物理特性:白肋烟的物理特性包括叶片厚度、填充值、弹性等。
这些特性与烟支的燃烧速度、口感和吸阻有关,因此也是分级的重要依据。
3. 化学成分:白肋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是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烟碱、总糖、还原糖、氯等化学成分的含量都会影响白肋烟的口感和品质。
4. 感官质量:感官质量是指白肋烟在抽吸时给人的感觉,包括香气、口感、刺激性和杂气等。
感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吸食感受,因此也是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将白肋烟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特级、一级、二级等。
不同等级的白肋烟在价格和市场认知上也存在差异。
同时,为了确保分级标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通常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级和鉴定。
白肋烟新品种(系)主要农艺、经济及品质性状评价

21 0 1年 第 l 7期
1 5
白肋烟新 品种 ( ) 系 主要农艺 、 经济及 品质性状评价
李晓 清 ,袁 长 玉 ,高 艾 飞 ,杨 东荣 ,段 孝 林 ,陈 红 国
( 恩施 州烟 草公 司建始 县烟 叶 分公 司 ,湖北 建始 4 5 0 ) 4 3 0 摘 要 : 9 P l 、 2 9 2 2 2 、2 8 、4 6和 鄂 烟 1号 ( 照 ) 7个 白肋烟 品种 ( ) 对 9 2 lOB12、0 6、1 6 2 0 12 0 对 等 系 进行 试 验 , 果 表明: 0 6产质 结 92 结果 最好 , 叶外观 质量较 好 , 空 胫病 ;1 6 质结 果较 好 , 烟 抗 22 产 原烟 外观质 量 比对照 稍 差 , 空胫 病 抗性 强 :4 6 质结果 较 好 . 对 20 产 原
l we o u to n a u o t o r la d h a y i c de c f Ho lw t l . o rpr d c i n a d v l e t he c nto n e v n i n e o lo sa k
Ke r s:Buly tb c o;v ite tate au to y wo d re o a c r a eis;ri v lain
n a he c n rl u re rd to n au o te c n rs ,ba ni Holw tl .99 211 o d 1a e a p aa c ,b to vo sy e rt o to ,b twos p o ucin a d v l e t h o ta t d a t— l o sa k P g o e v p e rn e u b iu l
关 键 词 : 肋 烟 :品 种 :性 状 评 价 白
白肋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及聚类分析

研 究 结果 表 明 ,接种 根瘤 菌可 以显著 地提 高蚕 豆 的产量 ,增加 土壤 肥力 。 。 因此 ,对浙 江 省 主
栽 的 蚕 豆 新 品 种 双 绿 5号 进 行 根 瘤 菌 有 效 共 生 匹
瘤 进行 分离 。先 用无菌 水 清理根 瘤表 面污 泥 ,接 着 在 7 %酒 精 中清洗 浸泡 1m n 5 i ,然后 用 升 汞 消毒 根 瘤 表 面 ,最 后分 别用 7 % 酒 精 和无 菌水 清 洗 2遍 , 5 压碎根 瘤 ,用接 种针 蘸 取 瘤液 在 Y A 平板 上 进 行 M
2 1 相 关分析 . 相关 分析 如表 1 ,含氮 成 分 间 、含碳 成 分 间 正
表 1 白 肋 烟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的 相 关 系数
成 分 总 氮 总 烟碱 总 糖 还 原糖
钾
总 氮
总 烟 碱
O 5 l . 6
10 0 . 0
总 糖
O 3 . 21 O 21 . 5 10 0 .0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文献 : [1] 沈 升 法 ,吴 列 洪 ,李 兵 . 迷 你 甘 薯 优 质 高 效 生 产 [ ] 中 J.
( 任 编辑 :张才德 ) 责
ml
澎 雇 矸 22 第 期 江 学 0 年 5 1
表 3 主成 分载 荷矩 阵
相关 ,这 与 毕 淑 峰 等 ¨ 的烤 烟 分 析 结 果 基 本 一 致 。总烟碱 与总 氮及还 原糖 正相 关 ,与氮碱 比呈 负 相 关 ;钾与 钾氯 比显 著 正相 关 ,与氯 显 著 负 相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肋烟]白肋烟-基本资料
作者:MAIGOOcn 来源 : 互动百科浏览次数:0
白肋烟知识入门-特点-分类篇:对白肋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采集工艺的概括介绍。
白肋烟-基本资料
白肋烟(burley)
烟草类型之一。
是普通烟草的缺绿变异型。
茎和叶脉乳白色,又称白色白肋烟(White burley)。
烟叶用晾房调制成淡色晾烟。
原产美国,主脉较粗,水分含量较高,叶片较薄,弹性强,尼古丁和总氮含量比烤烟高,烟气劲头大,含糖量低,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在一般工艺加工过程中,白肋烟吸收糖料40%以上,晒烟20-30%,烤烟仅10-20%。
白肋烟有调和香气和吃味的作用,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也是斗烟原料。
白肋烟生长势较强,生长期较短,成熟集中。
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中国每公顷通常栽植2.25万-3万株。
白肋烟抗逆性较弱,易受病虫为害,应采取轮作。
烟叶成熟特征与烤烟相似,采收晾制以“三伏天”为宜。
采收方法有两种。
白肋烟-砍株法
当中部叶成熟时,离地面7-10cm处将烟株割下,在田间凋萎后,用竿穿起,倒挂在晾房里晾制。
白肋烟-采叶法
采后划破主脉,然后用绳穿起挂入晾房。
中国多用此法。
晾制过程中,叶色变化为淡绿→黄绿→淡黄→正黄→棕色→褐色。
通过开关门窗和调整烟绳距离控制温湿度,温度要求16-32℃,相对湿度在66-80%的范围内。
干燥程度以手捏叶片易碎、主筋易于折断为宜。
晾制时间一般脚叶需15天左右,腰叶20天左右,顶叶25天左右。
白肋烟美国生产最多,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巴西、韩国、马拉维、墨西哥等。
中国50年代引进种植,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两省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