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药品、用品使用记录
幼儿园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幼儿园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药品是幼儿园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规范药品使用和管理,制定本药品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幼儿园药品管理,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适用范围包括幼儿园的内部药品管理、药品存储、药品处方和用药程序等。
三、职责分工1. 幼儿园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医务人员:负责药品的购买、储存、发放和管理,制定和执行药品处方和用药程序。
3. 教职工: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参与儿童用药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儿童的健康情况。
四、药品的购买和储存1. 药品的购买应按照临床需要和儿童用药的特点,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进行采购。
2. 药品的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储存药品的地点应干燥、阴凉、通风良好,远离明火、热源和日光直射。
- 储存药品的货架应整齐、清洁,并标明药品名称、有效期和储存位置等信息。
- 分开储存药品和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及时淘汰。
五、药品的发放和管理1. 普通药品必须经医务人员处方后方可发放,不得随意使用或擅自取用。
2. 所有药品发放记录应详细,包括儿童姓名、症状、用药剂量、用药时间、药品批号等信息。
3. 每次发放的药品均应精确计量,避免误用或过度用药。
4. 严禁将儿童个别药品存放在课堂或室外,必要时应将其交由儿童的班级教师保管。
六、药品处方和用药程序1. 严格执行托幼机构医务人员处方药品的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2. 在用药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向儿童家长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副作用等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3.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积极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 儿童的个人隐私和病史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传播。
七、药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 幼儿园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职业培训,了解儿童用药的最新知识和方法,提高用药水平。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常见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常见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药品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有些家庭将过多的药品投放在家里,使幼儿不可避免地与药品接触,不幸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正确地使用药品,让家长和幼儿懂得安全用药,是幼儿园必须要教育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针对常见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希望有助于幼儿和家长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减少药品误服的风险。
一、常见药品1. 发热药:对于幼儿的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其剂量一般为每次儿童体重的10-15mg/kg,每日不超过4次。
2.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家长不可将部分抗生素单独使用,必须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给定剂量和疗程使用。
3. 消炎药:用于治疗肺炎、腹泻、扁桃体炎等疾病,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反应症状。
4. 氨茶碱:用于治疗哮喘、气管炎等疾病,剂量需与孩子体重相适应。
5. 抗过敏药:抗组织细胞释放因子药物可用于哮喘、风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疾病。
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1. 孩子不宜误服多种药品,家长在给孩子选用药品时,必须要注意使用方法、剂量等要点。
2. 有的药品不能与酒、浓茶、食醋等同时使用,不然会影响药品的吸收和疗效。
家长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不懂之处可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3. 有些药品不宜空腹服用,必须要在饭后适当时间才能服用。
如消炎药和依达拉奉有此要求。
4. 对于必须要口服的药品,家长应当选择适合的药剂型,如以颗粒剂为例,需要将颗粒加少量温水或开水,匀速搅拌,避免粘在儿童口腔中形成卡片。
5. 液体口服药品要以勺子或器材装好,切忌直接用口吸取,避免感染病毒。
已感染的人千万不要互相使用勺子或器材,以免传染。
6. 孩子服用药品后,一定要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和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发现药品剂量不当或出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三、药品管理1. 家里药品应当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避免兴奋或好奇感使他们误服药品。
幼儿园保健室药品管理制度

幼儿园保健室药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幼儿园保健室药品的管理,保证幼儿园师生在疾病和日常保健中的需求,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确保师生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管理;(三)建立健全药品台账和使用登记制度。
第二章药品的配备和储存第四条幼儿园保健室的所有药品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严禁使用过期或来源不明的药品。
第五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根据日常需要进行合理配备,保证各类药品种类齐全。
第六条幼儿园药品保健室应当配备药品储存柜,确保药品贮存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第七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分类储存,按照药品的性质分别存放,确保药品的易取易存。
第三章药品的使用和保管第八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或者处方用药原则,不得擅自使用药品。
第九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定期清点和验收,确保药品的数量和质量无误。
第十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保管在专门药品柜内,严禁任何人员私自取用。
第十一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使用后应当及时登记,详细记录用药日期、用药品种、剂量和用药人员。
第十二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一旦过期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严禁继续使用。
第四章药品的管理第十三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定期进行药品入库和出库登记,明确药品使用的情况。
第十四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应当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担任。
第十五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并定期进行药品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第十六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知识。
第十七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和完善保健室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管理的规范和规范。
第五章药品的报废和处置第十八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一旦过期或者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应当立即进行报废。
第十九条幼儿园保健室的药品报废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置。
幼儿园饮食放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饮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药品滥用事件的发生,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管理1. 幼儿园内药品由保健室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接触药品。
2. 药品应分类存放,剧毒药品和常用药品分开存放,并加锁保管。
3. 药品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指导进行,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法。
4. 药品有效期不得超过两年,过期药品应立即清理出库,不得使用。
5. 幼儿园内药品不得私自购买、转让或赠送他人。
6. 药品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时间、使用对象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三、饮食管理1. 饮食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采购来源不明、质量不合格的食材。
2. 食材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卫生,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3. 食品烹饪要煮熟煮透,不得提供生食或半生食。
4. 食品储存应保持干燥、通风,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霉变和虫害。
5. 食品加工、烹饪、储存、分发等环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操作规程。
6. 饮食卫生管理员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应急处理1. 幼儿园内发生食物中毒或药品滥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立即停止相关食品或药品的使用,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治疗。
3. 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助调查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监督与考核1. 幼儿园成立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定期对幼儿园饮食放药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罚款等处罚。
4. 对在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幼儿园吃药安全教育记录(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幼儿园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幼儿在生病时需要服用药物,如何确保幼儿用药安全,成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幼儿用药安全意识,本园特制定以下吃药安全教育记录。
二、安全教育内容1. 药物常识教育(1)向幼儿介绍常见的药物种类,如抗生素、感冒药、止痛药等。
(2)讲解药物的作用、剂量、服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3)教育幼儿认识药物标签,学会查看药物名称、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 药物安全常识教育(1)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摸、品尝、分享他人的药物。
(2)提醒幼儿在服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或家长的指导进行。
(3)讲解药物副作用,让幼儿了解在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3. 药物误食预防教育(1)教育幼儿不要将药物放在易触及的地方,如床头、桌面上。
(2)提醒幼儿不要模仿他人服药,尤其是成人药物。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因不洁的手指触摸药物。
4. 药物储存教育(1)教育幼儿将药物放在安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高温等不良环境。
(2)提醒家长定期检查药物,及时清理过期、变质药物。
(3)教育幼儿不要将药物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误食。
5. 药物过敏教育(1)了解幼儿及家庭成员的药物过敏史,做好记录。
(2)教育幼儿在服用药物时,如有不适,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3)提醒家长在购买药物时,注意查看药物成分,避免过敏。
三、安全教育实施1. 每月开展一次药物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医生或药师为幼儿讲解药物常识、安全常识等。
2. 定期组织幼儿观看药物安全教育视频,提高幼儿的药物安全意识。
3. 在幼儿园内部设立药物安全角,摆放药物安全知识宣传资料,让幼儿随时了解药物安全知识。
4. 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药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幼儿都能掌握药物安全常识。
5. 加强家园沟通,向家长宣传药物安全知识,共同保障幼儿用药安全。
四、安全教育效果评估1. 定期对幼儿进行药物安全知识测试,了解幼儿对药物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安全用药安全规定

幼儿园安全用药安全规定幼儿园安全用药安全规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儿童家庭用药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
安全用药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将就幼儿园安全用药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幼儿园安全用药概述幼儿园是一个为幼儿提供教育、护理服务和社会交往机会的场所,在幼儿园,幼儿常常存在着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幼儿园需要有安全用药的规定,以规范用药行为,保障幼儿健康、安全。
安全用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幼儿园要加强药品管理。
幼儿园要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定药物的使用范围、种类、剂量、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以及药品的储存、保管、灭活、更新等方面的事项。
药品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确认和使用,在使用前应该检查保质期和完整性,确保药品不是假冒伪劣、失效或对幼儿不安全。
2.幼儿园要加强药品使用教育。
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幼儿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剂量,让家长理解在幼儿园内对于幼儿的疾病、疼痛、伤口等情况,药品的使用必须遵守医嘱或由老师从专业医生处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在家长或老师使用药品前,要向幼儿解释其用途,告知用药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3.幼儿园要强化药品监督。
幼儿园应加强幼儿用药的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作用、注意事项、副作用、使用时间等,以便监督使用的情况。
同时,对于药品使用不当或者药品出现异常状况时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并做好记录。
4.幼儿园要强化幼儿健康管理。
幼儿园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检查等方式,提高幼儿和家长用药的意识,减少用药风险。
同时,幼儿园要对已知的患传染病、流感、腹泻等有传染性疾病的孩子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情传播。
二、幼儿园用药安全规定1.使用药品应遵循医生的医嘱。
幼儿园要求使用药品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确认和使用,在使用前应该检查保质期和完整性,确保药品不是假冒伪劣、失效或对幼儿不安全。
2.使用药品应遵循用药剂量规范。
使用药品剂量应根据幼儿性别、年龄、体重和疾病情况,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使用。
幼儿园食品药品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品药品管理制度一、总则1.1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旨在确保幼儿园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1.2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所有与食品和药品相关的管理工作。
二、食品管理2.1幼儿园的食品采购负责人负责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品质安全。
2.2食品的储存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储存,保证食品的原样性和安全性。
2.3幼儿园食堂食品的加工和烹饪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保证食品烹调整洁、卫生。
2.4食品的供应要按照每天食谱的要求进行供应,尽量保证食品的新鲜和营养。
2.5食品留样制度应建立,每天留样食品需要保留一定数量,以备监管部门检查。
2.6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品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和评估,保证供应商的合法和安全。
三、药品管理3.1幼儿园的药品管理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专职人员应具备药品相关知识和技能。
3.2幼儿园所采购的药品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规定,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3.3药品的储存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储存,保证药品的原样性和安全性。
3.4药品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药品的使用情况,注意药品的保存和使用。
3.5幼儿园应建立药品使用记录,每次使用药品都要在记录上做好明细。
3.6对于常见病和常用药品,幼儿园应建立常备药品清单,确保及时对常见病进行处理。
四、食品药品安全监督4.1幼儿园应配备专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人员,负责监督食品和药品的管理。
4.2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人员应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4.3幼儿园应建立食品和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并提供专门的渠道供家长和职工投诉举报。
4.4对于发现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的,幼儿园应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4.5幼儿园应进行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和家长对于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4.6幼儿园应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定期进行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自查和自评。
五、法律责任5.1幼儿园食品和药品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幼儿园幼儿自带药品管理制度

幼儿园幼儿自带药品管理制度一、携带与登记(一)幼儿在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等轻微身体不适的情况后,经正规医院诊断确诊幼儿无传染性疾病、无高烧的情况,且可以参加幼儿园正常的一日活动时,家长可为患儿携带符合国家药品监督部门认定的口服药品来园。
(二)家长必须严格遵守幼儿园药品登记制度。
(三)药品登记中应注意事项:家长必须在服药登记表上认真填写幼儿姓名、所带药品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及服药注意事项,并签署家长姓名向当班老师交代清楚。
</p><p>(四)家长未签字或服用方法不清楚的,幼儿园有权拒绝给幼儿服用。
二、自带药品的存放管理(一)家长认真进行药品登记后应亲自将携带药品交到当班教师手中,不得委托他人及幼儿带药。
(二)当班教师接收药品时要认真检查药品有效期,并与家长双方共同核对填写的服药登记表是否清楚,确定无误后,再根据幼儿姓名将药物放入规定的地点。
(三)交接班时,当班教师要做好药品服用的文字记录并签字。
(四)每名幼儿只带一日药量,晚上离园前,当班老师清理药橱。
需长期服用保健药品的幼儿,需家长在服药记录上写明药物服用周期并签字。
三、自带药品的服用(一)早班教师负责幼儿服药,班主任监督复查。
(二)严格按家长的服药登记说明为患儿服药,服药前认真做好"三查五对"工作,("三查"即查服药登记单上的姓名药名,药袋上的姓名药名,呼叫幼儿姓名;"五对"即与服药登记单对幼儿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确定无误后方可服用。
(三)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教师了解掌握用药常识,如健胃药物宜饭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于饭后服用;磺胺发汗药物服后多饮水;止咳药物服后不宜立即饮水;服酸剂、铁剂应用饮水管吸入,要避免接触牙齿,服后立即漱口;易过敏的药物要询问有无过敏史。
四、服药后的观察:注意观察用药反应,要观察幼儿面色有无潮红、皮疹、口唇有无紫绀、睡眠有无盗汗、大、小便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及时与保健医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