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合集下载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查
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 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 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 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定性鉴别
抽取一定数量的片剂, 按照处方原则首选君药与臣 药进行鉴别,贵重药、毒剧 药也须进行鉴别,以确定其 处方中各药物的存在。
5
片剂四用仪
硬度与脆碎度
对片剂硬度检查,生产中常用经验方法:将片剂置中指与食指 之间,以拇指轻压,如果轻轻一压片子即分成两半,说明硬度不足。 药检中常用硬度计和脆碎仪。 1、硬度计法
国产片剂四用仪的测定原理与“孟山都法”相似,测得的结果实 际上是抗张强度(在片剂生产实践中常将其笼统地称为硬度)。具 体的测定方法是:将药片立于两个压板之间,沿直径方向徐徐加压, 刚刚破碎时的压力即为该片剂的硬度,一般中药片应在2~3kg,西 药片小片2~3kg,大片3~10kg为合格。 2、脆碎仪法
重量差异限度(%) ±7.5 ±5.0
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 生不利影响,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 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上表 中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包括肠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 差异,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片重差异。另 外,凡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崩解时限
除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以及供含化、咀嚼的片剂外,各 类片剂都必须作崩解时限的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表 规定。所用仪器为片剂崩解仪或片剂四用仪。
片剂类别 药材原粉片 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 薄膜衣片 肠溶衣片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学习情境三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一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一、片剂的质量检测制剂和原料药不同,除含主药外,往往还含有附加剂,附加剂有时会影响主药的测定。

当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对样品需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过滤、萃取、色谱分别等,以消除其影响;或者选择一些专属性更强的方法进行测定。

1.片剂的检测步骤片剂系药物与适合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的分析步骤包括:外观及性状(如色泽、臭味等)检查,鉴别,常规检查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片剂中附加剂对测定产生干扰,需选择适当方法排除。

2.片剂的常规检查片剂的常规检查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检查,含量匀称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表6-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要求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7.5 0.30g及0.30g以上±5 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片剂片重的差异可引起各片间主药含量的差异,重量差异可反映片剂匀称性。

检查法取供试品20片,周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周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按表6-1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2〕崩解时限检查崩解时限是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的包衣材料或破裂的胶囊壳除外,应全部通过筛XX所需时间的限度。

片剂经口服后在胃肠道中首先要经过崩解,药物才能被释放、汲取。

片剂、胶囊剂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丸剂需检查溶散时限。

仪器装置接受升降式崩解仪,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与下端镶有筛XX的吊篮,并附有挡板。

检查法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整吊篮的位置使其下降时筛XX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整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XX在水面下15mm处。

实验十 片剂质量检查2016.4.10

实验十 片剂质量检查2016.4.10

实验十片剂质量检查【目的】熟悉片剂常规质量检查项目;掌握外观检查、重量差异、崩解度等项目的操作。

【实验原理】片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其药效和用药安全性。

因此在片剂的生产过程中,除了要对原辅料的选用,生产处方的设计、生产工艺的制订、包装盒储存条件的确定等采取适当的措施外,还必须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现行版中有关质量规定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以提供临床使用。

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外观、重量差异、硬度与脆碎度、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释放都等。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崩解仪、YD-1硬度测试仪等【实验步骤】1.外观检查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

具体检查方法: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30秒。

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及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

2.重量差异限度表10.1 重量差异限度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上表中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包括肠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片重差异。

另外,凡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3.崩解时限除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以及供含化、咀嚼的片剂外,各类片剂都必须作崩解时限的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表规定。

所用仪器为片剂崩解仪或片剂四用仪。

表10.2 片剂崩解时限4.硬度与脆碎度对片剂硬度检查,生产中常用经验方法:将片剂置中指与食指之间,以拇指轻压,如果轻轻一压片子即分成两半,说明硬度不足。

片剂的质量检测.

片剂的质量检测.

3、测定溶出前的准备 (1)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 试,第一法使转篮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 25mm±2mm;第二法使浆叶底部距溶出 杯的内底部25mm±2mm;第三法使浆叶 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15mm±2mm
3、测定溶出前的准备
片剂的质量分析
基本要求
1、熟悉片剂的检测步骤 2.掌握片剂的常规检查 3.熟悉片剂中常用辅料的干扰及其排除 4.熟悉片剂的含量测定及结果计算的方 法 5.了解片剂的定义与种类
片剂的检测项目主要有重量差异、 硬度、脆碎度、溶出度、释放度、
片剂的质量检测概述
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发泡量、
分散均匀度。
脆碎度
脆碎度 4、注意事项
(1) 由于供试品的形状或大小的影响,使片剂在圆筒 中开成不规则滚动时,可调节仪器的基部,使与水平面 (左、右)约成 10°的角,以保证试验时片剂不再聚集,能顺利落下。 (2 )对易吸湿的片剂,操作时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控 制在40%以下。 (3 )对于形状或大小在圆筒中形成严重有规则滚动或 特殊工艺生产的片剂,不适于本法检查,可不进行脆碎 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
重量差异 定义: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 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检查意义:在片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颗粒的
均匀度、流动性、生产设备等原因,会引起片剂 重量的差异,从而引 起各片间主药的含量差异。
检查对象:一般的片剂 检查方法:取20片,精称总重,计算平均片 重准确称量各片的重量,计算每片的片重与平 均片重差异的百分率。
四、崩解时限检查
崩解时限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
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
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2、崩解时限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

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

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片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药物剂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药效的稳定性和药品的安全性。

因此,严格的质量检查标准对于片剂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对于片剂的外观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要求。

片剂在外观上应呈现出整齐、光滑、无裂纹、无破损、无异物等特点。

颜色、形状、尺寸应符合规定,无色差、变形等现象。

在包装上,应当清晰标注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且包装应完整无损。

其次,对于片剂的物理性质,应当进行严格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片剂的硬度、脆性、溶解度等指标。

硬度和脆性直接关系到片剂的耐崩解性和耐崩碎性,而溶解度则直接关系到片剂的释药性能。

因此,这些物理性质的检测对于片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另外,对于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也是片剂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含量均匀度的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到片剂的药效,甚至引发药品安全问题。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原料的配比和混合工艺,确保片剂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标准。

此外,对于片剂的溶出度和释药性能也是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

溶出度的不合格会影响片剂的药效,而释药性能的不良会导致药效的不稳定。

因此,在质量检查中应当重点关注片剂的溶出度和释药性能,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最后,对于片剂的微生物限度和重金属残留等指标,也是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微生物污染和重金属残留会直接影响到片剂的安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片剂符合微生物限度和重金属残留的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物理性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药性能、微生物限度和重金属残留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才能确保片剂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希望相关行业能够严格按照片剂的质量检查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片剂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和安全性。

因此,片剂的质量检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片剂的质量
检查项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辨别片剂的质量。

1. 外观检查:片剂应该外观整洁、色泽均匀,表面无裂纹、破损、粉末等。

2. 尺寸检查:片剂应该符合其规格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应该
一致。

3. 均匀度检查:片剂必须保证每一颗片剂的药物含量相等,否则
会影响剂量的准确度。

可采用荧光分析法或HPLC分析法进行检查。

4. 溶解度检查:片剂在口腔中溶解后,药物必须能够充分溶解并
迅速吸收。

可以采用体外溶解率试验进行检查。

5. 分散性检查:若片剂为悬浮片,则需要检查悬浮液的稳定性和
均匀性。

6. 含量测定:片剂药品的含量应该符合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内容,
可采用滴定法、重量差分析法等进行检查。

7. 超微量物质检测:片剂中是否存在超微量物质,如重金属、农
药残留等,可以使用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进行检测。

总之,片剂的质量检查需要全面、细致、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只有通过检查合格,才能保证片剂的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的质量检查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 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1 外观形状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检查方法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与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2 重量差异定义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设备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检查方法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检查标准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3 崩解时限定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设备崩解仪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检查方法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检查标准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 °C,>素片≤15 min薄膜衣片≤30 min糖衣片≤60 min泡腾片≤5 min〔15~25℃〕肠溶衣片=120 min〔人工胃液中2小时不崩解,不出现裂缝〕≤60 min〔人工肠液中一小时全部崩解〕4 脆碎度定义片剂脆碎度检查法是指片剂在规定的脆碎度检查仪圆筒中滚动100次后减失重量的百分数,用于检查非包衣片剂的脆碎情况与其物理强度,如压碎强度等.设备脆碎度检查仪,分析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吹风机检查方法✧取空称量瓶,精密称定重量;取供试品用吹风机吹去表面的粉末,置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即为供试品的重量.✧将上述称定重量后的供试品置圆筒中,开动电动机转动100次.✧试验结束后,将供试品取出检查,供试品不得出现断裂、龟裂或粉碎现象.✧取试验后的供试品,再用吹风机吹去粉末后,置上述已称定重量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值即为试验后供试品减失的重量.检查标准1 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且其减失重量未超过1﹪时,判为符合规定.2 减失重量超过1﹪,但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的供试品,应另取供试品复检2次.3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未超过1%时,且未检出断裂,龟裂或者粉碎片时,判为符合规定;3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超过1%时,判为不合格.3如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的供试品,即判为不符合规定.5 硬度:定义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为了保证片剂的质量,即片剂剂量的准确性,保证在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片剂的完整性,以免破碎或被磨损.另外,片剂的硬度对溶出速度也有影响,故药物〔如片剂〕应有足够的硬度.设备1、YPJ-200B型片剂硬度计2、孟山都硬度计3、罗许脆碎仪法1.将片剂置中指与食指之间,以拇指轻压,根据片剂的抗压能力,判断它的硬度.2.用适当的仪器测定片剂的硬度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将药片立于两个压板之间,沿直径方向徐徐加压,刚刚破碎时的压力即为该片剂的硬度.检查标准用牛顿力〔N〕或千克力〔kgf〕表示,,不同类型片剂的硬度X围不同,不同工厂不通过工艺要求所规定的硬度X围不同.参考X围:普通片:3~5kg包衣片:4~6kg缓释片:5~8kg6 溶出度定义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设备药物溶出度仪检查方法主要有转篮法、浆法与小杯法等〔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提出了四种方法,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和流通池法〕.取6个〔片〕分别置于溶出度仪的6个吊篮〔或烧杯〕中,在37℃恒温下,在规定的溶液里按规定时的转速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药物的溶出量.1 速释制剂✧操作:将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1 %〕置各溶出杯中,将各部件组装好,将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后.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注意排去制剂单位表面的气泡,然后立即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或时间点取样,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少于 1 cm处对于多个时间点取样,应用等量的37 ℃溶出介质补充取出的部分,如果取走的溶出液无需进行补充时,可以通过计算来校正.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溶出杯是盖着的,在适当的时间确认溶出介质的温度.按照各品种项下的要求进行分析,再用另外的样品重复实验.✧溶出介质:选择一个适宜的溶出介质.采用各品种项下所规定的溶剂.体积测定要在20~25 ℃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溶出介质是缓冲液,调节pH在规定值的±0.05个单位的X围内.[注:溶解的气体可能会产生气泡,这可能会改变测试结果,故应该在测试前脱气].✧时间:当单点取样时,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5.1:操作与溶出介质相关同速释制剂.✧ 5.2:时间:取样的时间点通常为3个,以小时计.3 缓释制剂✧方法A:酸阶段:量取750 ml 0.1M盐酸置溶出杯内,将各部件组装好,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经过在0.1M盐酸中溶出2h后,取样,立即按照缓冲液阶段进行操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计算酸中释放量.缓冲液阶段:向上述酸液中加入缓冲液,并在5分钟内调节好pH,按照规定的转速继续运行.向溶出杯中加入250ml0.20M的磷酸三钠溶液〔预先调至37 ±0.5 ℃〕,必要时,用2M盐酸或2M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0.05,继续运行45分钟或者规定的时间,运行结束后取样,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缓冲液释放量.✧方法B:酸阶段:量取1000ml 0.1M盐酸置溶出杯内,将各部件组装好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经过在0.1M盐酸中溶出2h后,取样,立即按照缓冲液阶段进行操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计算酸中释放量.缓冲液阶段:该阶段采用预先调至37 ±0.5 ℃的缓冲液,弃去溶出杯中酸液,,按照规定的转速继续运行,向溶出杯中加入1000m 6.8±0.05的磷酸盐缓冲液〔取0.1M盐酸和0.20M磷酸三钠溶液,按3:1混合均匀,必要时,用2M盐酸或2M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0.05〕,该过程需要移去含有酸液的溶出杯,用另一装有缓冲液的溶出杯替换,并将剂量单位转移至该装缓冲液的杯子中,继续运行45分钟或者规定的时间,运行结束后取样,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缓冲液释放量.✧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都不得过±2%.检查标准备注:崩解度和溶出度同时进行的情况:✧含有在消化液中国的难溶药物;✧与其他成分易发生相互作用的;✧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胶囊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应干燥、松紧适度、混合均匀.2.水分: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3.装量差异: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硬胶囊剂囊壳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软胶囊剂囊壳用乙醚等溶剂洗净,置通风处使溶剂挥散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胶囊内容物的装量与20粒的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一倍〔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7.5%〕.4.崩解度与溶出度:胶囊剂作为一种固体制剂,通常应作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规定.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

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查

• ⑵溶出度 溶出度是指在规定介质中药物从片剂等 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 片剂中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对以下情况还要进 行溶出度的测定以控制或评定其质量:
• ①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 ②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 ③久储后变为难溶性物;
• ④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片剂。测定 溶出度的方法有转篮法、桨法及小杯法等数种, 具体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检查。
片剂四用测定仪
2.片剂质量化学方面 的检查
崩解 时限
溶出度
• ⑴崩解时限 崩解是指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 定时限内全部碎解或溶散,除不溶性包衣
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崩解时限 检查法规定了崩解仪的结构和试验方法,
其结构主要是一个可升降的吊篮,吊篮中 有6根玻璃管(底部镶有直径2mm的筛网)。 测定时,吊篮往复通过37℃±1℃的水,其 中的6个药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通过筛 网。其具体要求见表2。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 对片剂质量应做如下评价:
1.片剂质量物理方面的检查
2.片剂质量化学方面的检查
3.片剂质量微生物方面的检查
❖1.片剂质量物理方面的检查 • ⑴ 外观性状 应完整光洁,色泽均
匀,无色斑,无异物,并在规定 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 ⑵ 片重差异 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 重差异限度的要求,见表1。
• 表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
片剂的平均重量(g) < 0.30 ≥0.30
重量差异限度(%) ±7.5 ±5
• 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 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按《中国药典》2010年 版二部附录规定进行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 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 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表6-2中差 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 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包括肠衣片)应在包衣 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打造
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压制片崩解时限为15m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60min)、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

1.外观性状: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杂斑,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2.片重差异:取20片称重,将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
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测。

查均匀度的片剂,不必查片重。

3.硬度和脆碎度:应用孟山都硬度计法和罗许脆碎仪法。

4.崩解度(崩解时限):吊篮法检查。

其中压制片(素片)为15min。

包衣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60min(素片的4倍)。

而肠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内
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需全部溶散或
崩解并通过筛网。

5.溶出度或释放度:如口含片、咀嚼片(不查崩解度)。

6.含量均匀度:取10片分别测定每片的相对含量,按《中国药典》法检查判断是否
合格。

未来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