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

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引言水平角观测实验是地球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观测方法。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水平角,可以计算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本文旨在介绍水平角观测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水平角观测实验的原理基于几何学中的三角关系。
假设有一个观测站A和一个目标物B,我们希望知道AB的距离。
在A处观测到B的位置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物的水平线。
水平线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切平面。
然后,在A处测量从A到B的水平角,即从A的水平线到B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三角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一条边的长度和一个角度,计算出其他未知长度。
实验方法为了进行水平角观测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和设备:经纬仪、测角尺、三脚架、水平仪和目标物等。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平坦的地面上的观测站A,并使用三脚架将经纬仪稳定地安装在A处。
然后,调整经纬仪的仪器水平,并使用水平仪进行细微调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选择一个目标物B,并将其放置在地面上。
目标物应放置在A的视野范围内,距离A适宜,以确保测量的有效性。
然后,我们使用测角尺来测量从A的水平线到B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在测角过程中,需要保持经纬仪的水平和视线对准目标物。
通过观察测角尺的读数,我们可以得到该水平角的数值。
根据测得的水平角,配合已知长度的一条边,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计算出AB的距离。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距离观测站A约50米的目标物B。
通过调整经纬仪和测角尺,我们得到了从A的水平线到B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5度。
已知A与B的连线距离为30米。
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为30米乘以tan(35度),约为20.58米。
在实验中,我们还进行了多次观测,以验证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更准确的AB距离。
结论水平角观测实验是地球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观测方法。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水平角,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经纬仪水准仪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准仪实验报告
《经纬仪水准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地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了解地面的高程和坡度。
实验设备: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杆、测量尺、标尺、笔记本等。
实验步骤:
1. 设置经纬仪:首先将经纬仪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调整经纬仪的水平仪,使其显示水平状态。
然后根据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调整经纬仪的方向,使其指向真实的方位。
2. 使用经纬仪测量地面的方位和坡度:将经纬仪放置在待测地面上,观察经纬仪的指针,记录下地面的方位和坡度。
3. 设置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待测地面上,调整水准仪的水平仪,使其显示水平状态。
4. 使用水准仪测量地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观察水准仪的泡尺,记录下地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地面的方位、坡度、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建筑施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测量,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地面的情况,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实验结论:
经纬仪和水准仪是常用的测量仪器,通过它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地面的方位、坡
度、水平和垂直方向。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数据对于工程和地质领域具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面的
测量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希望今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测量仪器,为工程和地质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平角实验报告

水平角实验报告引言水平角是地理测量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参考平面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在地理测量、测绘、导航等领域中,正确测量和确定水平角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传统仪器和现代仪器,测量并比较水平角的值。
实验目的1.了解水平角的定义和使用场景;2.掌握使用传统仪器(例如经纬仪)和现代仪器(例如全站仪)测量水平角的方法;3.比较不同仪器测量水平角的精度和效率。
实验器材与原理•传统仪器:经纬仪•现代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某点与参考平面的水平线之间夹角的传统仪器。
它由一个测量圆盘、一个测量铁轴、一个对角器和一个目标旗组成。
经纬仪的原理是通过移动视线,对准目标旗上的十字线,读取测量铁轴上的刻度来测量水平角。
全站仪是一种能够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现代仪器。
它由测距仪、自动水平仪、刻度盘、平板和显示屏组成。
全站仪的原理是通过测距仪测量目标点到仪器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结合自动水平仪读取水平角,再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目标点与仪器的夹角。
实验步骤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1.将经纬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调整水平台面使其保持水平;2.对准目标旗,使目标旗的十字线与视线重合;3.读取测量铁轴上的刻度,记录下水平角的值。
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1.将全站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将其调整为水平状态;2.打开全站仪的电源,并进行仪器校准;3.在显示屏上选择测量水平角的功能;4.对准目标点,使刻度盘上的回转角度与视线重合,并记录下水平角的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经纬仪和全站仪分别测量了目标点的水平角,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下表为我们测量的水平角值:实验次数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全站仪测量水平角(°)1 60.4 60.22 60.3 60.13 60.2 60.34 60.4 60.15 60.3 60.2通过计算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经纬仪测量的水平角平均值为60.32°,全站仪测量的水平角平均值为60.18°。
水平角测量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水平角测量实习报告篇一:水平角观测实习报告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学会用J2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并掌握此法的操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并了解各项限差要求。
二、注意事项1.2.3.4.观测程序及注意事项要严守操作规程。
观测中要注意消除视差。
记录者向观测者回报后再记,记录中的计算部分应训练用心算进行。
测微读数不许涂改。
三、实际观测方向示意图四、观测步骤1、在测站A上对中整平仪器后,在盘左位置大致瞄准起始方向的目标b,旋转水平度盘位置变换轮,使水平度盘读数置于零度附近。
精确瞄准目标b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2、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c、D、e,读取相应的水平度盘读数。
3、继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再次瞄准起始方向目标b,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若半测回归零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其平均值。
4、使用经纬仪盘右位置,瞄准起始方向目标b,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5、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e、D、c,并读取相应的水平度盘读数。
6、继续逆时针旋转照准部,再次瞄准目标A,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算得盘右半测回归零差,若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其平均值。
7、盘右位置找准其实方向目标b,将水平度盘起始读数拨至90°0′0″附近,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测回的测量。
五、观测成果数据记录整理如下:通过以上观测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小组所测得的数据2c 值明显超限。
可能的原因有仪器固有误差,还有观测者造成的误差。
如果2c值偏大但分布均匀则可认为是仪器固有误差,但个别明显偏大的数据则是由人的因素引起的。
按规定四个方向两个测回的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所有的观测和计算工作并得出最后结果,但由于我们对于仪器的操作不熟悉,数据的计算不熟练导致我们组在操作和计算过程中严重超出预算时间,大概花费了半个小时才完成所有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仪器熟练程度远远不够,平时我们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接触仪器,达到熟练运用仪器和计算测量数据的程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称之为测绘专业的学生。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四篇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四篇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上周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经纬仪的实际操作。
领取了仪器之后,大家就开始对仪器的各个部位和功能进行熟悉。
经纬仪主要用于角度的测量。
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均可以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另外,经纬仪还可以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以及经纬仪还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
从这次的实习操作中,不光学到了仪器的实际操作,还学到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比如团队的合作,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仔细不马虎的工作精神。
经纬仪的操作分为经纬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其中,安置是瞄准和读数的基础。
只有安置好了经纬仪,才能够正确的读数。
测量出来的结果才是有效地、可用的。
其结果才是可用于实际工程等项目中的。
因此,经纬仪的安置至关重要。
经纬仪的安置有两种方法,分为垂球对中法和光学对中法。
其中光学对中法的误差小于1mm,且精度比垂球对中法高。
我们这次实习均采用光学对中法。
光学对中法主要步骤是:粗对中、精对中、粗平、精平、再次精对中五个步骤。
最后的一步再次精对中,是因为在前面的粗平与精平过程中,原本已经对中的仪器又会出现偏差。
因此才在最后面又进行一次精对中,以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仪器是对中的。
瞄准和读数也是一到比较难把握的“关”。
由于大气等原因,对中过程中,目标可能会出现摇摆。
这对于测量是一项比较大的误差来源。
因此,测量的天气以阴天最好。
瞄准目标,首先进行粗瞄准,粗瞄准使用望远镜上的粗瞄准器瞄准的。
将粗瞄准器中的“瞄准三角”的尖端对准所要瞄准的目标部位。
大概的瞄准即粗瞄准就做好了。
粗瞄准后,再从望远镜里对准目标,将目镜的焦距调好,直到目标看得很清晰时为止。
这时再以望远镜里的十字丝夹住目标,这样瞄准比较精确一些。
对准之后就可以从读盘里读数了。
对于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有两种方法。
其一,测回法。
当对精度的要求较高时,我们还可以对目标进行多个测回的测量,以尽量的减少误差,达到较高的精度。
其二,方向观测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要求测量的目标为多个时进行的。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2、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和记录。
3、学会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误差分析,提高测量精度。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 DJ6 型光学经纬仪 1 台。
2、标杆 2 根。
3、记录板 1 块。
4、铅笔、橡皮擦等。
三、实验原理1、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
测量水平角时,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后,用望远镜瞄准目标,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通过计算得到水平角的值。
2、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竖直角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视线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结合竖盘指标差的校正,计算出竖直角的值。
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置(1)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整平:调节三脚架腿的长度,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
2、水平角观测(1)盘左观测:瞄准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左,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左,计算上半测回水平角值β左= b 左 a 左。
(2)盘右观测:瞄准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b 右,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右,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值β右= b 右 a 右。
(3)计算一测回水平角值β =(β左+β右)/ 2。
3、竖直角观测(1)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用望远镜瞄准目标,使十字丝横丝切于目标顶部,读取竖盘读数 L。
(2)盘右位置,同样方法瞄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 R。
(3)计算竖直角α =(R L)/ 2 ,并根据竖盘注记形式判断竖直角的正负。
4、记录与计算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误差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测回|目标|盘左读数|盘右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1|A|B|_____|_____|_____||2|A|B|_____|_____|_____|2、竖直角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测回|目标|盘左读数|盘右读数|半测回竖直角|一测回竖直角|||||||||1|A|B|_____|_____|_____||2|A|B|_____|_____|_____|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经纬仪本身存在的误差,如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轴误差等。
水平角的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水平角测量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的测量,为后续的工程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训背景本次实训在XX学院工程测量实验室进行,实训场地为实验室内的测量实习场地。
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练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3)进行水平角的实地测量;(4)分析测量数据,总结测量误差。
2. 实训过程(1)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平角测量是测量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主要用于确定地面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水平角测量分为两类:方向角测量和方位角测量。
本实训主要介绍方向角测量。
方向角测量是指测量某一点相对于另一已知点的方向线与某一基准方向(如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经纬仪的照准功能和读数功能,测量出目标点与照准点之间的水平角。
(2)经纬仪的操作使用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精密仪器。
本实训中使用的经纬仪为DJ6型光学经纬仪。
经纬仪的操作步骤如下:① 安置经纬仪:将经纬仪三脚架安置在适当的位置,调整脚架高度,使仪器水平;② 对中:将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对准测站,通过调整三脚架和仪器底座,使仪器中心与测站中心重合;③ 整平:调整经纬仪的垂直度盘,使仪器竖直;④ 瞄准: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点,调整照准器,使目标点成像清晰;⑤ 读数:读取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的读数,计算水平角。
(3)水平角的实地测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水平角的实地测量:① 选择测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② 安置经纬仪:按照上述步骤,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③ 瞄准目标点: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点,调整照准器,使目标点成像清晰;④ 读数: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计算水平角;⑤ 重复测量:为了减小误差,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文库

一、实验背景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地质勘探、大地测量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经纬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技能。
3. 学会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三、实验原理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和望远镜等部件组成。
照准部用于瞄准目标,水平度盘用于测量水平角,基座用于支撑仪器,望远镜用于观察目标。
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通过照准部旋转使望远镜对准水平度盘或竖直度盘,从而测量出目标的角度。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测钎2个、记录板1块、铅笔1支、计算器1台。
2. 实验材料:实验场地、目标点、测量路线。
五、实验步骤1. 搬运仪器:将经纬仪和三脚架搬运至实验场地。
2. 搭建三脚架:将三脚架打开,调整脚长,使三脚架稳定。
3. 放置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三脚架上,确保仪器稳定。
4. 对中:将仪器对中,使照准部指向地面。
5. 整平:调整脚螺旋,使仪器水平。
6. 瞄准: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点,调整照准部,使望远镜对准目标点。
7. 读数:读取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上的读数,记录在记录板上。
8. 测量水平角:按照上述步骤,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
9. 测量竖直角:按照上述步骤,测量目标点的竖直角。
10. 实验结束:整理仪器,收好实验材料。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水平角测量数据:目标点A:水平角α1 =45°30′目标点B:水平角α2 = 67°45′2. 竖直角测量数据:目标点A:竖直角β1 = 30°20′目标点B:竖直角β2 = 60°1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差和竖直角差。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
报告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操作仪器,记录,竖立花杆轮流进行。
3.实验设备: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角架一个,花杆2根,记录纸2张,铅笔1支。
三、方法与步骤
(一)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对中和整平:
(1)粗略对中
①在测站上安放脚架,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②转动
光学对中器使光学对中器分划板上的小圆圈和测点的标志同时清
晰,踩紧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前后左右移动架
腿同时观测对中器使对中器基本对中测站标志。
(2)精确对中: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位于光学对中器圆圈的中心;
(3)粗平:通过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精平: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气泡偏移不超过两格;
①首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上水准管轴与任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转动那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②然后转动照准部90度,使水准管轴与上面那两个脚螺旋连线垂直,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再转回原来的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则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了。
(5)精确对中:此时通过观察对中器看看地面测点是否偏离了圆圈的中心,若未偏离则说明此时仪器对中整平好了。
若偏离了,则应稍松开连接螺旋(注意:仍然保持着与基座的连接)在三脚架上平移仪器进行精确对中;
(6)再看一下长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居中则重复(4)(5)项步骤。
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
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即6"的
倍数)。
(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 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 i-
1 )180/n。
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
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2.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 A ,进行读数记a
左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
左;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左 =b
左
- a
左。
盘右: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
右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
目标A,进行读数记a
右;计算下半测回角值?右 =b
右
- a
右。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小于等于"40
±。
如不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左+ ?右)/2。
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两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1mm;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超限重测该测站。
6.实验结束后每人上交“经纬仪的使用与水平角观测”实验报告一份。
测回法观测记录表
日期: 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天气: _____ 仪器型号: ____________
组号: ________ 观测者: _______________ 记录者: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