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初一数学(上册)行程问题
北师大数学初一上-行程问题-专题分类整理-带部分答案

行程问题一、弄清行程问题中基本的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行程问题常见类型1、普通相遇问题。
2、追及(急)问题。
3顺(逆)水航行问题。
4、跑道上的相遇(追急)问题三、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所谓等量关系就是意义相同的量能用等量连接的关系。
若路程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若速度已知,则应找时间的等量关系和路程的等量关系;若时间已知,则找路程的等量关系和速度的等量关系。
在航行问题中还有两个固定的等量关系,就是: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通讯员问题】牢牢把握住关键隐含条件——时间相等。
【火车过桥问题】桥长+车长=路程速度×过桥时间=路程【火车错车或超车问题】A车长+B车长=路程速度和×错车时间=错车路程速度差×超车时间=超车路程【流水行船】船速: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河流中水流动的速度顺水船速:船在顺水航行时的速度逆水速度:船在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相遇问题1、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分钟跑36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跑240米。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分析:本题属于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速度快者比速度慢者恰好多跑一圈,即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2.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区倡导大家锻炼身体,聪聪和明明兄弟两人决定每天早起跑步,明明每秒跑4米,聪聪每秒跑6米,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分析:①用线段图表示为:聪聪x秒跑的路程:明明x秒跑的路程:②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3.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的速度是乙的4/3倍。
【精品】初一数学上册行程问题

爸爸能追上小明吗?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 解题思路:一般设追及时间为x (两者的时间是一样的),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把原距也算出来,这样方程就出来了。
例1、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 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只列不算)小明什么时候遇到爸爸?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 解题思路:一般设相遇时间为x (同时性),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确定原距,同上即可药到病除。
例2、甲、乙两人相向而行,A 、B 两地相距285米,甲从A 地每秒走8米,乙从B 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只列不算)追时快速追时慢速让时慢距遇时快速遇时慢速原距魔鬼训练(只列方程不计算,魔鬼还是由人情味的)。
1、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 1.5倍,求乙飞机的速度。
2、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3、军校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4、矿山爆破为了确保安全,点燃引火线后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30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人离开的速度是5米/秒,问引火线至少需要多少厘米?5、小明和小丽同时从学校出发到运动场看体育比赛,小明每分钟走80米,他走到运动场等了5分钟,比赛才开始,小丽每分钟走60米,她进入运动场时,比赛已经开始3分钟,问学校到运动场有多远?6、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7、甲、乙两站相距51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慢车行驶两小时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快车开出后几小时与慢车相遇?顺流逆流问题:船在顺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在逆水中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1、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题型总结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题型总结摘要:一、初一数学行程问题概述二、初一数学行程问题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1.直线行程问题2.曲线行程问题3.相遇问题4.追及问题5.比例行程问题6.往返行程问题三、解题技巧与策略四、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正文:一、初一数学行程问题概述初一数学行程问题主要研究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行程问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等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一数学行程问题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1.直线行程问题:题目中涉及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通过已知条件求解速度、时间或路程等问题。
解题方法: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公式,如v=s/t,s=vt,t=s/v等。
2.曲线行程问题:题目中涉及物体在曲线上的运动,需要运用三角函数等知识求解。
解题方法:将曲线问题转化为直线问题,运用三角函数关系式,如sinα=对边/斜边,cosα=邻边/斜边等。
3.相遇问题:两个或多个物体在某一地点相向而行,求解相遇时间、地点等问题。
解题方法:利用相对速度的概念,设相遇时间为t,则各物体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即v1+v2=s/t。
4.追及问题: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追逐,求解追及时间、距离等问题。
解题方法:利用相对速度的概念,设追及时间为t,则追及距离等于速度差乘以时间,即v1-v2=s/t。
5.比例行程问题:物体在两种不同速度下行驶相同距离,求解速度比等问题。
解题方法:设两种速度分别为v1和v2,行驶时间为t1和t2,则v1/v2=t2/t1。
6.往返行程问题:物体在往返过程中,求解总时间、总路程等问题。
解题方法:将往返过程分为两个单程,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求解。
三、解题技巧与策略1.画图辅助:对于复杂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更好地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
2.设立未知量:根据题意,设定合适的未知量,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3.单位统一: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单位一致,便于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一、形积问题1、有一块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铜块,要将它熔化后铸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体铜块,铸成后的铜块的高是多少厘米(不计损耗)?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若长减少4厘米,宽增加2厘米,长方形就变成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3、把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cm、3cm、3cm的长方体铁块,浸入半径为4cm的圆柱体玻璃杯中(盛有水,铁块被水完全淹没)水面将增高多少?(不外溢)二、打折销售问题1.一家服装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为多少元?2、某商品的进价为700元,为了参加市场竞争,商店按标价的九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10%,此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3、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4、五一期间,百货大楼推出全场打八折的优惠活动,持贵宾卡可在八折基础上继续打折,小明妈妈持贵宾卡买了标价为10000元的商品,共节省2800元,则用贵宾卡又享受了几折优惠?5、新华书店准备将一套图书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6折出售将赔60元,若按定价出售则赚20元,试问这套图书的进价是多少?6、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7、某服装店出售某种服装,已知售价比进价高20%以上才能出售,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该店老板以高出进价80%的价格标价,若你想买下标价360元的这种服装,最多降价多少元,该店老板还会出售?三、希望工程问题(调配问题)1、某文艺团体组织了一场义演为“希望工程”募捐,共售出1000张门票,已知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共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几张?2、甲、乙两个水池共蓄水50吨,甲池用去5吨,乙池又注入8吨水后,甲池的水比乙池的水少3吨,问原来甲、乙两个水池各有多少吨水?3、某工厂第一车间人数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10人到第一车间,那么第一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二车间人数的,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4、甲班有54人,乙班有48人,要使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2倍,则应从乙班调往甲班多少人?四、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1、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乙以9千米/小时的速度从B地出发。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流水行船问题;四、过桥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
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01相遇问题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
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02追及问题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
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
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追及(或领先)的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行程问题,属于一类所谓的“线性优化问题”,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特殊应用。
基本的行程问题涉及求解一趟行程的最短时间,最短路径或者最少的花费,有时候它还要考虑动态的变化因素。
一元一次方程系统也可以用来求解行程问题,例如每一段路径的路程量,行驶时间和费用等信息。
行程问题是一类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的问题。
使用一元一次方程为基础,可以寻求一条比较理想的行程,并且它的路程总耗费也最少。
例如,有一位旅行者从广州出发,要到深圳终点,当用一元一次方程来研究其中的路途,就会发现它可以比较快地确定一条比较最优的行程。
因此,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应用在行程问题上,可以让游客比较容易地求得一条有效最优行程。
接下来就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在行程问题上有什么具体的应用案例:首先,当有一个普通的行程问题时,比如,要求从一个地点去往另一个地点的最短路程,可以将信息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达,再建立一个诸如“最大效益函数”之类的函数表达式,对于代价和时间权衡,求出一个最优目标点,以期获得最小耗费(或者各项费用权衡)和最短时间,使得游客可以以最快的时间内到达终点。
其次,在遇到一些动态变化的问题时,也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比如,要在一段固定的时间里走最短的路径,可以先计算出各个路径的距离所花的费用,然后根据当前时速求解出走每一条路径所花的时间,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推算出一条最短的行程。
总而言之,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求解行程问题,这样可以使游客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省时间和金钱,也增加了出行的便利性。
希望大家再出游时多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搜索最优行程,让出行更有效率,轻松愉快。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解得n=20. 答:n的值是20.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操场一周是400米,小明每秒跑5米,小华骑自行车每秒10 米,两人绕跑道同时同地相背而行,则两个人何时相遇?
解:设经过x秒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明
依题意,得 10x+5x=400,
解:设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x小时发生的. 根据题意,得 8x-5x=25-1. 解得 x=8.
答: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8小时发生的.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根据下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1)班的学生组成 前队,步行的速度为4千米/小时,七(2)班的学生组成后队, 速度为6千米/小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 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 车的速度为12千米/小时. 问题1:后队追上前队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后队追上前队用了x小时,由题意 列方程得: 6x=4x+4 . 解方程得:x=2.
答:后队追上前队时用了2小时.
探究新知
问题2: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 解:由问题1得后队追上前队用了2小时,因此联络员共行 进了 12 × 2 = 24 (千米)
答: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24千米. 问题3: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x小时, 由题意列方程得: 12x = 4x + 4.
北师大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追赶小明
导入新知 龟兔赛跑
素养目标
2. 通过分析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进一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 在生活中的作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5.1认识方程

活动三:行程问题
假设老师居住的酒店和比赛场馆之间相距22 km,老师从酒店 出发自驾前往场馆观看比赛,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驶了1 km, 因此提前12 min到达比赛场馆。 如果设老师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x km,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 相等的式子?
活动探究
酒店到比赛场馆之间的距离 每小时行驶的距离 需要的时间
(3)如果设最高价格的门票数为 x , 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活动探究
(3)如果设最高价格的门票数为 x ,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最低价张数
?
最低票价 最低价张数
24
最高价张数
x
最高票价
950
门票总数
8
最高价张数
总票价
2044
活动探究
(3)如果设最高价格的门票数为 x ,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1)左边=-1,右边=-10,左边≠右边, x =﹣2不是原方程的解;
(2)左边=9,右边=9,左边=右边, x =﹣2是年巴黎奥运会,组织者需要建造一个符合国际泳 联标准的游泳池。游泳池的设计要求它能够形成完美的矩形, 且长度是宽度的两倍。如果游泳池的面积是1500平方米,那么 它的宽度是多少?
游泳池的面积=游泳池的长×游泳池的宽
x
游泳池的长=游泳池的宽×倍数
2x
2 x2 = 1500
活动探究
大的一位数,那么他的日常训练成绩是多少秒?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练
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2)学校也想组织一场足球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0分。七(1)班球队已比赛了10场,并保持不败,一共得了22分。 他们已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可以采用画示意图的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并注意两者运动时出发的时间和地点)
★要掌握行程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
★追及问题(同向而行):
①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
相距的路程(甲追乙,甲的速度比乙大,甲追上乙。
)
②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乙先走,甲后走,甲的速度比乙大,甲追上乙。
)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一圈的路程;
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一圈的路程。
★船(飞机)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
★车上(离)桥问题:
①车上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接触桥的一段过程,所走路程为一个车长。
②车离桥指车头离开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走的路程为一个车长
③车过桥指车头接触桥到车尾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走路成为一个车长+桥长 ④车在桥上指车尾接触桥到车头离开桥的一段路程,所行路成为桥长-车长
相遇追击问题
一、相遇问题:若甲乙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时甲乙路程之和等于两地的距离。
二、追及问题:若甲乙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则甲追上乙时甲乙路程之差等于两地的距离。
1.小亮、小科从学校到县城去,小亮每小时走4km ,小科每小时走6km ,小亮先出发1h ,结果小科还比小亮早到1h ,若设学校与县城间的距离为s ,则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 A.1614-=+s s B.164-=S S C.16
14+=-S S D.1614+=-s s 2、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 、B 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 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 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
(l )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两车相向而行,A 车提前半小时出发;B 车开出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地点距离甲地多远?
(3)两车同向同时开出,B 车在前,出发后多少小时A 车追上B 车?
(4)两车背向而行,同时出发,行驶多少小时两车相距960千米?
(5)两车相向而行,同时出发,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当A 车到达乙地时,B 车距甲地多远?
3.甲、乙两站相距36千米,一列漫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 行52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快车在后,______小时追上慢车.
4、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5、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32千米/时,摩托车与汽车都从甲地出发并同时到达乙地,已知摩托车比汽车早出发15分钟,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6、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 地出发,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B 地出发,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30千米?
环形跑道问题
(1)甲乙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甲乙路程之差等于环形跑道的周长
(2)甲乙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出发,甲乙路程之和等于环形跑道的周长
1、环形跑道400米,小明跑步每秒行9米,爸爸骑车每秒行16米,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经过______秒两人相遇.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钟跑6米, 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3
4倍。
(1)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
(2)如果甲、乙两人在跑道上相距8米处同时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
(3)如果乙在甲的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
(4)如果甲在乙的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
3、甲、乙两人在周长是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若两人从同地同时背道而行,则经过2分钟就相遇.若两人从同地同时同向而行,则经过20分钟后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较快,求二人散步时的速度.
4、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23倍 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
5、运动场跑道400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3
5,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分钟后小红第一次追上了爷爷.
(1)求他们的跑步速度?(2)几分钟后小红与爷爷第二次相遇?
(3)如果小红追上爷爷后立即转身沿相反方向跑,几分钟后小红又一次与爷爷相遇?
水流问题
三、航行问题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1. 已知轮船在河流中来往航行于A 、B 两个码头之间,顺流航行全程需7小时,逆流航行全程需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3km ,求A 、B 两码头间的路程?若设A 、B 两码头间的路程为xkm ,则所列方程为:( )
A.
B. C. D.
2、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路程?
3、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是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到甲码头是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
如果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4、一船在两码头之间航行,顺水需4小时,逆水4个半小时后还差8公里,水流每小时2公里,求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5、小和同学在“五一”假期去森林公园玩,在溪边的A码头租了一艘小艇,逆流而上,划行速度约4千米/时.到B地后沿原路返回,速度增加了50%,回到A码头比去时少花了20分钟.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6、某人骑自行车在平路上每时行12千米,上坡路每时行8千米,下坡路每时行15千米.已知一段路中的平路长28千米,某人骑车去时用了5时,回来时用了4时39分,问这段路的上坡和下坡各是多少千米?
7、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28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35千米,汽车从A地到B地时,下坡路比上坡路的2倍少14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所需要的时间比去时多12分钟,求汽车从A 到B时,行驶的上坡路和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
8、从甲地到乙地,先下山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山,而以每小时9千米速度通过平路,到乙地55分钟。
他回来时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
而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上山,回到甲地用11
2
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错车问题
1、一列快车长168米,一列慢车长184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秒,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及慢车到离开需16秒钟,求两车的速度。
2、两列迎面行驶的火车,A列速度为20米每秒,B列速度为25米每秒,若A
列车长200米,B列车长160米,则两车错车的时间是几秒?
3、方方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252米的货车从对面而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12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4、甲乙两人沿铁路相对而行,速度都是每秒14米,一列货车经过甲身边用了8秒,经过乙身边用了7秒,求货车车身长度以及火车速度。
相遇追击
1、某部队执行任务,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前进,通讯员在队尾接到命令后把命令传给排头,然后立即返回排尾,通讯员来回的速度均为12千米/小时,共用了14.4分钟,求队伍的长是多少?
2. 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此时,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
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3、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走到半路,队长有事要从队头通知到队尾,通讯员以18米/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回,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为14米/分。
问:(1)若已知队长320米,则通讯员几分钟返回?
(2)若已知通讯员用了25分钟,则队长为多少米?
4、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前进,突然,1号人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
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