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
1
使用安全简单
2 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 不影响机械通气潮气量
4 有效预防低氧血症
5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6 对颅内压影响小 7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8 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精品PPT
精品PPT
注意事项
• 密闭式吸痰管每24-72h更换一 次
• 一次性输液器,无菌生理盐水 瓶/袋每24h更换一次
• 意义:维持通气功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 适应于:危重、年老、婴幼儿、昏迷及麻醉、手术后、气管切开
/插管等患者。
精品PPT
吸痰方法
• 气管内吸痰采用方法: • 较早及目前采用:开放式吸痰法
(OPENENDOTRACHEAL SUCTION,OES) • 需要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
• 吸痰管三通接头各部位连接必 须正确
精品PPT
注意事项
• 吸痰完毕,退出吸痰管必须在导管 上的黑色指示标线以上,以免堵塞 气道。
• 即时关闭气道开关控制阀,以免呼 吸机漏气。
• 必须掌握正确的吸痰管冲洗方法。 冲洗前先按下负压阀,再开放生理 盐水。
• 冲洗完毕,先关闭生理盐水,待充 分将吸痰管内冲洗液洗净后再放松 负压阀,避免液体进入气道。
精品PPT
精品PPT
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
• 左手将吸痰管连接管处 与负压器吸引接头连接; • 打开气道开关控制阀(c)
精品PPT
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
• 调节负压开关, • 右手握吸痰管沿气管插管插入
所需深度, • 前端超出气管插管前端≤1 cm
将吸痰管缓慢送入痰液位置。
精品PPT
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a.确认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痰液的性质。
b.确保吸痰设备的正常运转与清洁。
c.为患者的头部垫一条毛巾,以使其倍感舒适。
2.取出吸痰设备,检查其的各个部位。
3.洗手并佩戴手套。
4.将吸痰设备连接到吸痰机上。
5.确保设备的集痰罐与吸痰管之间的接口紧密,以免污染。
6.开启吸痰机,并将负压力调至适当水平。
7.将吸痰管小心地插入患者口腔或鼻孔中,直到其到达痰液位置。
8.轻轻地旋转吸痰管,并将管口对准痰液。
9.用手指或手套检查痰液的触感,以确认痰液是否被完全吸出。
10.吸出痰液后,将它倒入设备的集痰罐中。
11.关闭吸痰机,并根据需要重复以上步骤。
12.取下吸痰管,并将其清洗或丢弃。
13.拆卸吸痰机并清洁其各个部位。
14.清洗吸痰设备并消毒其各个部位。
15.移除手套,洗手,公共场域的操作,消毒后使用。
密闭式吸痰法

• 密闭式吸痰管 2003.05.19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仁济医院 陈宗南,范关 荣(发明设计人)申请专利
密闭式吸痰的优点
控制感染 密闭式吸痰使患者气道与外界相对隔离,可防止环境、 患者及医务人员被污染,操作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避免了分泌
物对医务人员,患者,物品的污染,加强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研究表明,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 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关于密闭式吸痰在预防院内感染 方面的研究很多,有报道显示使用密闭式吸痰可预防和降 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密闭式减少了打开一次性吸痰 管,断开呼吸机等操作,简化了吸痰过程,比开放式吸痰 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及时满 足患者吸痰的需求。
其他 减少医用垃圾处理成本; 降低清醒上机病人对吸痰的恐惧感; 提高气道管理护理质量。
密闭式吸痰的不足
• 密闭式吸痰管,只能吸气道内痰液,如需吸口腔内分泌 物,还应再准备一些开放式吸痰管。 • 密闭式吸痰管,在下入气道后,因为管外有一层薄膜的 限制,所以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旋转吸痰管吸痰。 •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儿,最好每班行一次开放式吸痰,以 便检查有无发生气管导管堵塞。
用 物 准 备
密闭式吸痰管,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2ml或5ml注射器, 听诊器,手电筒,负压吸引装置。
• • • • •
A连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C滴药口 E黑色指示线 G薄膜防护套 I连接管
B连接吸氧管或呼吸机 D透明三通接头 F冲洗液口 H吸痰管 J负压控制阀
密闭式吸痰步骤
• 1.密闭式吸痰管透明三通A端与气管导管相连,B端与呼吸机或 氧气管相连,I端连接吸引器。 • 2.装生理盐水的2ml或5ml注射器与C滴药口连接,装生理盐水 的20ml注射器与F冲洗液口连接。 • 3.必要时先提高给氧浓度,痰液黏稠者可从提高装生理盐水 的2ml或5ml注射器往气管内注入0.5或1ml生理盐水,打开吸 引器,打开负压阀,一手拇指抬起放松负压阀,另一手持吸痰 管缓慢插入气管套管至所需深度。此时拇指按压负压阀,边旋 转边吸引边向上提吸痰管,退管至黑色指示线以上。 • 4.吸痰后拇指按压负压阀,推注20ml注射器的生理盐水冲洗 吸痰管。 • 5.冲洗完毕,再放松负压阀,关上负压阀。 • 6.关闭吸引器,处理用物,做好记录。
密闭式吸痰操作流程

密闭式吸痰操作流程
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做好讲解工作
协助患者取酣畅卧位
连接负压吸引器,调治负压150-200mmHg
打开封闭式吸痰管包,检查并滴液/ 冲洗管、给氧管;连接负
压于封闭式吸痰管上;连接人工鼻或呼吸机于封闭式吸痰管上
把封闭式吸痰管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相接;连接氧气于封闭式吸痰管的氧气接口上
观察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吸痰管保护膜有无胀气;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开关上;给纯氧1-2min
一手握住透明三通,另一手拇指及食指将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导管内;此后,连续按下抽吸控制开关,老例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能够大于15s
吸痰完成后,将吸痰管缓慢抽回,直到薄膜护套拉直为止
250ml 盐水接输液器,排气后冲洗导管,打开开关注入%氯化钠
溶液,连续按压控制开关以便冲洗导管内壁,供下次使用
再次给纯氧1-2min
检查、观察患者吸痰后的反应(听呼吸音,观察口唇颜色、SpO2)
整理办理用物
1 / 1。
密闭式吸痰——精选推荐

第八章 密闭式吸痰第一节 密闭式吸痰技术【适用范围】配有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患者。
【目的】1.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异物吸入。
3. 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重点强调】1. 吸痰前后及间隔期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 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末梢、发绀情况。
3. 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1. 用物:吸引器或中央控制系统之吸引器、氧气供给设备、与氧气连接的简易呼吸皮囊(必要时用)、治疗车、治疗盘、无菌方巾、一副抽取20mL 生理盐水的无菌针筒、听诊器。
2. 密闭式吸痰装置:检查密闭式吸痰管的有效期及密闭性、完整性,将密闭式吸痰管可旋转接头连接于气管内管或塑料气切接头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器蛇形管,盖上冲水口上盖,并连接好负压抽吸系统,适当调节吸痰负压,成人控制在0.0400~0.05333MPa ,小儿控制在0.033~0.040 MPa 。
密闭式吸痰系统的构成见图8-1.3.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 吸痰指征:呼吸音粗糙、咳嗽、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 吸痰前:(1) 洗手。
(2) 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步骤。
(3) 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松动痰液,使痰液咳出。
(4) 协助患者采用半坐卧位,头侧一方。
(5)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防止吸痰时产生缺氧情况。
2. 吸痰时:(1)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执吸痰管外薄膜封套用拇指及示指将吸痰管移动插水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套管所需的深度,并按下控制钮吸痰。
(2)若患者分泌物较黏稠,可经由可旋转接头上方延长管冲水口,滴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进行抽吸操作,或可由冲水口处注入气管扩张剂,已达到扩张气管的目的。
(3)吸痰完成后,缓慢地抽回吸痰管,直到看到吸痰管上的黑色指示线为止。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涂抹手部消毒液,并戴上手套。
2. 准备好吸痰设备,如吸引器、吸痰管等。
3. 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
4. 将吸引器连接至吸痰设备的负压端口。
5.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如坐或半躺位,保证患者的头略微向后仰。
6. 打开吸引器的电源或空气流量调控器,设置适当的吸引力。
7. 用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确保管道畅通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8. 轻轻插入吸痰管到患者口腔或气管插管中,尽量减少患者不适感。
9. 吸痰时,缓慢、持续地向后缓压吸引器的负压按钮,确保顺畅吸出痰液。
注意避免过度吸取,避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10. 在吸取痰液后,释放负压按钮,并将吸痰管缓慢、轻轻地拔出。
11. 将吸痰管放入容器中,以便后续清理和消毒。
12. 关闭吸引器的电源或空气流量调控器,并将吸引器和吸痰管上的垃圾物质进行处理和清理。
13. 脱下手套并将其放入适当的垃圾容器中。
14. 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双手。
在执行密闭式吸痰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措施,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此外,应注意将吸痰设备和吸痰管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
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好根据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指南进行具体操作。
密闭式吸痰课件

密闭式吸痰课件xx年xx月xx日•密闭式吸痰简介•密闭式吸痰的优点与风险•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目录•密闭式吸痰的实际应用01密闭式吸痰简介密闭式吸痰是指在不脱离密闭式人工气道的情况下,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定义避免交叉感染、操作简便、减少环境暴露、避免物品污染等。
特点定义和特点密闭式吸痰管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密闭式吸痰管路上的传感器可监测气道内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吸引负压,避免损伤气道。
工作原理适用人群适用于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
应用场景医院内各科室,如ICU、呼吸科、急诊科等。
适用人群和应用场景02密闭式吸痰的优点与风险优点密闭式吸痰系统采用封闭式设计,痰液与外界隔离,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安全性保护呼吸道便于操作密闭式吸痰的管路设计可以防止痰液喷溅,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密闭式吸痰的负压吸引可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
密闭式吸痰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风险与副作用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能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导致患者咳嗽、憋气等不适。
呼吸道刺激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痰液堵塞,导致患者缺氧,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缺氧如果使用密闭式吸痰系统不规范或设备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感染如果操作不当或使用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
呼吸道损伤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密闭式吸痰系统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现象。
在患者咳嗽间歇期进行吸痰,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控制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
使用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吸痰的深度和频率。
使用后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更换一次性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03密闭式吸痰的操作流程明确吸痰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患者的病情和吸痰史。
操作前准备确知吸痰目的检查吸痰器、吸引头、管道等器具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密闭式吸痰技术及风险防范

整理用物,记录 冲洗吸痰管安置患者 检查各呼吸机参数(使用呼吸机者)吸痰 解释,叩背 听诊 用物准备 评估 密闭式吸痰第一节 密闭式吸痰技术【适用范围】配有密闭式吸痰装置的患者。
【目的】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异物吸入。
3.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减少因中断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
【操作重点强调】1.吸痰前后及间隔期应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
2.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口唇、指端末梢发绀情况。
3.与清醒患者有效沟通。
【操作前准备】1.用物:消毒用碘棉签,听诊器1个, 呼吸皮囊1个,吸引装置1个,吸引器连接管 密闭式吸痰管,记录单,手消液,污物缸,氧气流量表,20ml 注射器(内盛湿化液)。
2.密闭式吸痰装置:检查密闭式吸痰管的有效期及密闭性、完整性,将密闭式吸痰管可旋转接头连接于气管内管或塑胶气切接头上、将日期标签贴在抽吸控制钮上、将旋转接头一端接呼吸器蛇形管,盖上冲水口盖,并连接好负压抽吸系统,适当调节吸痰负压,一般成人100-120mmhg ,不超过200mmhg ,新生儿一般为60-100mmhg ,婴幼儿不超过150mmhg ,儿童<200mmhg 。
3.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4.吸痰指征: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内有分泌物、听诊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低潮气量报警、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吸痰前:(1)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2)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及步骤。
听诊双肺呼吸音。
(3)一手呈杯状,拍打患者背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4)协助患者采用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略后仰。
(5)吸痰前给予过度通气或提高给氧浓度,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吸痰时可能产生缺氧情形。
2.吸痰时:(1)一手握着可旋转接头,另一手执吸痰管外薄膜封套用拇指及示指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或气管切开套管至所需的深度,并按下控制按钮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