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新部编本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应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价值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学习提供动力支持。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计算:46×4=34×4=53×3=27×6=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完成第24页第6题填一填。
看看这些题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3要求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想?怎样才能求出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呢?引导学生列出:45×9。
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板书45×9后,再追问学生:我们学过口算、估算和笔算,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计算45×9?为什么?会笔算吗?请同学们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再一次强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知道9辆这样的客车最多可以载客405人。
下面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有800名师生,如果都要出去春游,大约需要租用多少辆这样的大客车呢?通过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吗?2.教学第25页第8题出示第25页第8题。
(1)指导学生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式为:买6辆小汽车需要的钱是(57×6)元;买2辆小火车需要的钱是(89×2)元。
(2)指导学生估算出结果:57×6≈360(元),89×2≈180(元)。
(3)指导学生笔算出结果,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且把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一下,看两个结果相差多少。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教案: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分析问题,灵活运用计算技巧。
(3)能够合理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效率。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思维逻辑。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习得数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思维逻辑。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乘坐公交车,一次票价是23元,他准备乘坐10次,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请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会发现乘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2.引入新知识(1)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触发了乘法运算的需求,进一步引导学生想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个运算。
(2)通过示例、板书等方式,引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在讲解中,教师可采用多重表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探究与巩固(1)学生独立进行练习,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拓展与延伸(1)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练习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难度的习题设计,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内容(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
(2)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
2.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参与情况。
(2)问答法:提出问题,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合作学习情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规则。
2. 学会使用竖式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
3.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以及如何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引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2. 讲解: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示范。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具体的例子,包括计算的步骤和结果。
3. 计算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练习题。
2.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旧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帮助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的乘法类型打下基础。
情境创设:接着,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比如购物找零,让学生意识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概念解释:在讲解环节,解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乘法的含义和计算的必要性。
方法展示:接着,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黑板演示,逐步解释计算的步骤和规则。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点子图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
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个点子来表示。
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师:它表示几个几?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师:怎么算呢?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生:分成10和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通用13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通用13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索,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熟悉倍。
2、培育同学观看、推理、迁移的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3、培育同学擅长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
(想想做做第5题)20x6=答案4x80=答案600x9=答案5x700=答案50x6=答案3x800=答案二、激趣导入1、拍一拍同学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
老师拍4个2下。
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
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特别努力。
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留意什么?最终让同学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同学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观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其次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探究并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究并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详细情景,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培育同学应用意识和力量。
4.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培育同学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把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笔算乘法第1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水平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笔算乘法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导入】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预设:口算)是的,我们学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2.口算:20×7= 9×400= 700×8=500×3= 6×60= 5×600=12×4= 21×3= 42×2=13×2= 33×2= 43×2=20×4= 30×5= 2×30=200×4= 300×5= 2×300=口算:4个十是 9个百是 10个十是15个百是 36个十是【实行新课】一、教学例1(出示:每人有一盒彩笔,一共有几支彩笔?)1.要求一共有几支彩笔,需要知道什么信息?我们一起来数数一盒彩笔有几支。
(在黑板上贴图,看图数,数完后板书12支)现在你能列式吗?(板书:12×3)表示什么意思?(预设:每盒彩笔有12支,有3盒,就是求3个12是多少?)你说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2.你能估一估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吗?(板书:≈30支)你是怎么估的?(板书:10×3)(设计意图:充分渗透估算意识。
)二、深入挖掘1.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你会计算吗?在听课本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算完以后,能够和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好吗?(1)预设一:乘法分配律口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科书86-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过程的探究,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教学重点: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直尺、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同学们知道魔术大师刘谦吗?今天我们也像他一样变魔术玩一玩扑克牌。
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1.问题情境师:注意看,老师现在要发牌了,老师第一次发了13张牌。
第二次又发了13张牌,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多媒体动态显示)师:要求一共发了多少张牌?也就是求什么?(2个13是多少?)你会列式吗?(板书:132=)预设:学生213,你还能写成什么形式?(132)师:13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估算、口算、笔算)a.估算师:谁来估一估2次大约发了多少张牌?你是怎么估出来的?(把13看做10,210=20)b.口算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谁来说说口算过程?生1:13+13=26生2:先算32=6,再算102=20,再把20+6=26. (同时小纸贴贴出)师:你的思路真清晰呀!看电脑朋友给咱们变魔术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通过在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感受大海的富饶,感受劳动者的快乐、幸福,懂得劳动创造财富。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信息及问题板贴。
教学过程:课前:1.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
2.交流看到了什么。
一、情境引入: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海水养殖场去看看,帮助渔民伯伯解决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师:请看大屏幕,渔民伯伯、阿姨们在干什么?生1:种植海带,放养螃蟹。
生2:运送虾饲料,放养扇贝。
师:再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生: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苗,已夹好3条绳子。
师:根据这组信息,能提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师:还有别的信息吗?生1: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
生2:可以求112笼共多少只螃蟹?生3:虾饲料每袋414千克,4袋多少千克?生4:每笼装125只扇贝,5笼共装多少只?师:船上有几笼呢?生:船上3笼,另外2笼正往海里放。
二、解决问题师:观察很仔细。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板贴海带的信息和问题)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题,课件出示海带的信息图。
师:怎样列式?生:293师:你想怎样算?生1:估算。
生2:我想口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我是估算的,29≈30,303=90,所以293≈90。
师:293的准确结果比90大还是比90小呢?为什么?生:因为29比30小,所以293的准确结果比90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的算理,能正确算出结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算法推出算式中相应的数。
3、情感与态度
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逐步养成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学情分析:本班的人数不多,针对学生的程度不同,本节通过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审题,细心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5×80= 30×6= 200×7= 100×3= 60×8=6 800×9=
学生计算,并交流怎么想到答案。
2、引入新课
大家对乘法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第11页例题。
(出示例题图)
师:秋天来了,大雁又要到南方去过冬了。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
从图中大家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说完整:湖面上飞过3对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大雁?
师:乘法算式怎么写?
学生列出算式: 12×3=
你能算出得数吗?(如果不知道怎么算,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12+12+12+12=36,所以12×3=36;
(2)先算2×3=6,10×3=30,再算30+6=36
引导学生说明:12×3实际是算3个12相加得多少,从图上看,可以先算3个2得多少,再算3个10是多少,最后在把两次算的得数相加。
师:刚才的口算过程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
教师板书:12
× 3
6……3×2=6
30……10×3=30
36……30+6=36
为了便于计算,笔算的竖式一般写成:
板书:12
× 3
36
答:一共有36只。
同桌互相说一说乘法竖式的书写、计算过程。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你们会用这种方法计算这道题吗?用竖式计算3×312.
指出: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数位多的乘数写在上面。
指明学生在黑板上做,边做边说。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反馈、订正。
四、总结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2页“想想做做”第2题。
标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
× 3
6……3×2=6
30……10×3=30
36……30+6=36
12
× 3
36
答:一共有36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