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图)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麦泉云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 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 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 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表现 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 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 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应在迅速与医 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 其进行现场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By Ox May, 2019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
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 年发明的,一种运用于呼吸 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危险食物
节标题布局
副标题
海姆立克急救法 原理
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 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 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 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 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 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 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标题
海姆立克急救法 原理
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 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 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 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 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 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 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 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婴儿急救法
Hale Waihona Puke 成人和儿童急救法特殊人群急救法
自救法
谢谢!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急救法
急救者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固定其双侧下颌角, 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后部,让其 脸朝下,头低脚高,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在孩子背部 两肩胛骨间拍4-6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反复进行拍背直致异物咯出。
婴幼儿急救法
如果上述方法不成功,急救者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 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按压其胸骨下端(两乳 头连线下方一横指处)4-6次
反复进行压胸直致异物咯出。
重要提醒
在进行急救时使
Thankyou !
海姆立克急救法
葛洲坝中心医院 急诊科
海姆立克急救法
也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Heimlich Maneuver)
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 也称为海氏手技,是利用腹部冲 击解除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异物导致气道梗阻 冲击上腹 膈肌上抬 肺内残留气流形成气流 气体冲出气道排出异物
成人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 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4-6次;或将上腹部抵 压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 压腹部4-6次,可以连续反复多次。
成人互救
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 抓住拳头
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 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 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应用于成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4、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应用于婴幼儿:
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
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常用的紧急救援技能,是专为非专业急救人员设计的简易但高效的急救措施。
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其易学易用、操作简便的特点,早已被广泛传播和应用。
这种急救方法可迅速识别患者的心脏骤停状况,并通过合适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其生命体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存率。
海姆立克急救法得名于其创始人、美国心脏病学家彼得·海姆立克(Peter Safar)和埃弗雷特·阿尔登·弗斯特(Eve Hien Safar)教授。
1960年代,两位教授提出了基本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概念,并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该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救助心脏骤停患者取得了巨大成功,被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和采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主要目标是在心肺复苏之前,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首先,非专业急救人员应该评估患者的安全状况,确认他们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特别是在有毒气体、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下,确保自己和他人不会受到伤害至关重要。
其次,急救人员必须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处于骤停状态。
常用的判断方法是: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正常的呼吸和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正常呼吸或无脉搏,将被认定为心脏骤停。
一旦确认患者处于骤停状态,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央稍偏左的位置上,使用两只手掌叠加,以一定的频率和力度进行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手臂伸直、肩膀垂直下压,而不是用力弯曲身体。
同时,每次按压都要给予足够的深度,以确保心脏能够得到充分的按压。
人工呼吸主要是通过口对口或面罩与气囊的方式进行。
首先,急救人员应将患者的头部稍后仰,以确保气管通畅。
然后,急救人员应尽可能快地给予患者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一秒钟。
为了防止胃内容物的误吸,建议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用力够且角度够正。
同时,不要过度吹气,以免造成其他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1.确认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说话或发出声音,无法呼吸,手捂喉部或面部呈现惶恐表情等迹象,这些都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2.发出求助信号:如果患者可以向周围人求助,提醒其尽快进行紧急救助。
3.立即施救: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腹部上方,一只手握拳放在腹部中央,抓紧拳头的手用另一只手交叉握住。
注意,拳头应位于胃和胸骨之间。
4.施压:用力向内上方推压,使患者腹部产生强烈的气流。
重复施压3至4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能够呼吸和咳嗽。
5.其他情况处理:如果患者变得晕眩或失去意识,应将其平放在地面上,检查有无呼吸。
如无呼吸,则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窒息患者,不适用于其他呼吸急救情况。
对于婴幼儿或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施救。
此外,为了减少窒息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1.小心咀嚼食物:避免过快咀嚼或将过大的食物一次性咽下。
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要选择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避免玩具或小物品堵塞喉部: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尤其小玩具,如葡萄和豆子等易堵塞呼吸道的物品。
3.学习急救知识:及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合适的救护措施。
总结起来,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窒息急救方法。
通过正确操作和及时施救,可以为窒息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同时,预防窒息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梗塞,其海姆 立克法要领和成人同。
❖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 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凑、有力的进行, 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 余气冲击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 位)
❖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 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 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 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 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 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 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 进行冲击性的。快速的、向前上 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 出。
❖ 在此后的12年中,这种急救法在美国已经 救活了一万多人的生命,海姆立克教授也因 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 的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成功案例
❖ 1974年,在美国有一位老妇人在进晚餐时, 被鸡块卡住了喉咙,生命岌岌可危。因为此 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拨打电话呼 救。正在此刻,他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人, 见此情景,马上将他在科普文章里面学到的 有关“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用到这位老妇 人身上。经过反复的尝试,鸡块很快被冲击 出气管吐出,老妇憋得青紫的面孔顿现红润。
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 若是小于一岁以下小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 可做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 为拍背压胸法。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 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
❖ 先将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 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背5次,
依患儿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 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复上 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 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 它是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 快速急救手法。亨利·海姆立克教授 是一位资深的外科医生,他在临床 实践中,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 造成的死亡的病例震惊了。而在急 诊的急救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 人背部,或将手指伸入口腔咽喉去 取得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 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这使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他的不断 思考中,海姆立克急救法蕴育而生。
❖ 检查口腔,如异物已经被冲出,迅速用手指从口 腔一侧勾出。
❖ 呼吸道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跳,如无, 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 妇)
❖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 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 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呼吸道异物窒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 边!
❖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呼吸道异物窒息导致死 亡的病例,根据中国资料分析,由意外损伤 造成的死因中主要为意外窒息,占婴儿意外 死亡中的90%,而导致窒息的主要原因就是 气道异物阻塞,使孩子的呼吸完全不能进行。 因此,意外一旦发生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 会。
❖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 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 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 尤其多见于儿童。表现 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 呼吸急促、皮肤发紫, 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 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 止。
海姆立克急救法-CPR发展
❖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 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 为宣传,仅四年时间至1979年,在美国就有3000多 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
❖ 现在海姆立克急救法已正式被列为CPR的重要内 容,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 方法。所以,我们对海氏急救法的介绍不放在只局 限气管异物的急救章节里,而列于心肺复苏术中。
谢谢!
❖ 这是海氏手法被民众掌握,并及时现场救 护成功的第一例。把一位呼吸道梗塞窒息的 老人,从濒死中解救回来的报道,使海姆立 克医生名声大振,他的急救法为世人瞩目, 迅速的被普及,抢救成功的报道似雨后春笋。
❖ 一位6岁儿童,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急救手法, 并且用此法成功救护了一位与他一起玩耍而 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的5岁孩子。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学习主要内容
❖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征象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卧 位)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 胖) □成人“海姆立克”自救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1.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 2.面唇青紫 3.失去知觉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 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 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 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 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 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 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 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 被排出。
“海姆立克”征象
❖ 异物卡喉的患者, 不能说话,不能呼吸, 也不能咳嗽。此时患 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 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 此即“海姆立克”征 象。
判断病人是否呼吸道异物
❖ 此时可以询问病人: “你被东西卡住了 吗?”,如病人点头表 示“是的”,即立即施 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 如无这一苦恼征象,则 应观察以下征象:Fra bibliotek并发症
❖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 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 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 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 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 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 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 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如此 由于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 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 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 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 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 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 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