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p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
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
冲击腹部,即膈肌下软组织,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
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长驱直入于气道,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
清醒患者
p左手握拳,虎口贴在患者剑突下、肚脐上
方的上腹部中央。
海姆立克急救法
昏迷患者
p 在患者肚脐上方,用掌根向前、下方突然施压。
p 患者仰卧
海姆立克急救法
p冲击的部位在胸骨中下1/3处
不要偏离胸骨
老年人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海氏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图)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麦泉云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 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 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 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表现 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 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 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应在迅速与医 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 其进行现场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急救法
急救者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固定其双侧下颌角, 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后部,让其 脸朝下,头低脚高,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在孩子背部 两肩胛骨间拍4-6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反复进行拍背直致异物咯出。
婴幼儿急救法
如果上述方法不成功,急救者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 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按压其胸骨下端(两乳 头连线下方一横指处)4-6次
反复进行压胸直致异物咯出。
重要提醒
在进行急救时使
Thankyou !
海姆立克急救法
葛洲坝中心医院 急诊科
海姆立克急救法
也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Heimlich Maneuver)
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 也称为海氏手技,是利用腹部冲 击解除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异物导致气道梗阻 冲击上腹 膈肌上抬 肺内残留气流形成气流 气体冲出气道排出异物
成人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 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4-6次;或将上腹部抵 压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 压腹部4-6次,可以连续反复多次。
成人互救
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 抓住拳头
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 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 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应用于成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4、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应用于婴幼儿:
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
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肺部残余气体、形成气流冲击力将气道异物冲出体外的一项急救气道异物堵塞的办法。
通过对腹部冲击,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胸腔压力骤然增加,使胸腔内气管和肺的残留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涌向气道,对异物产生冲击力,从而将异物冲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那么如何判断异物卡喉呢?痛苦面容、面色潮红、手捂喉咙、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无法说话等。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这个时候你有4-6分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立即大声呼救,让周围的人一起过来帮忙,并请他们帮忙拨打120。
一、救他人:1岁以内的婴儿:一只手护住婴儿的下颌,注意不要捂住婴儿的口鼻,头低足高,让婴儿趴在手臂上,手臂支撑到大腿上,另一只手用掌跟叩击婴儿的两肩胛骨连线中点,叩击5次,观察有无异物吐出。
一只手护住婴儿的后脑和颈部,头低足高,让婴儿睡在手臂上,手臂支撑到大腿上,另一只手用两指按压婴儿的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5次,观察有无异物吐出。
交替进行,直到异物吐出。
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剪刀石头布。
使患者两腿分开,施救者大腿放入被救者两腿中间固定患者住患者,左手两指放于患者肚脐上方、右手握拳泉眼放于两横指上方,向后向上挤压,直到异物吐出。
孕妇及肥胖患者:使患者两腿分开,将大腿放入固定患者住患者,右手握拳泉眼放于胸部下半部分,向后方挤压冲击,5次,观察,反复进行,直到异物吐出。
昏迷患者:当场一定时间的缺氧喉,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将患者平卧,清理呼吸道,开放患者呼吸道,骑跨到患者大腿上,用心肺复苏的手法,朝上、朝内冲击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直到异物吐出。
当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救自己:剪刀石头布:左手两指放于患者肚脐上方、右手握拳泉眼放于两横指上方,向后向上快速挤压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边缘冲击法:将中上腹放在椅子或者桌子边缘,向上向后挤压上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剪刀石头布+边缘冲击:用剪刀石头布护住腹部,在物体边缘冲击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1.确认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说话或发出声音,无法呼吸,手捂喉部或面部呈现惶恐表情等迹象,这些都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2.发出求助信号:如果患者可以向周围人求助,提醒其尽快进行紧急救助。
3.立即施救: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腹部上方,一只手握拳放在腹部中央,抓紧拳头的手用另一只手交叉握住。
注意,拳头应位于胃和胸骨之间。
4.施压:用力向内上方推压,使患者腹部产生强烈的气流。
重复施压3至4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能够呼吸和咳嗽。
5.其他情况处理:如果患者变得晕眩或失去意识,应将其平放在地面上,检查有无呼吸。
如无呼吸,则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窒息患者,不适用于其他呼吸急救情况。
对于婴幼儿或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施救。
此外,为了减少窒息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1.小心咀嚼食物:避免过快咀嚼或将过大的食物一次性咽下。
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要选择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避免玩具或小物品堵塞喉部: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尤其小玩具,如葡萄和豆子等易堵塞呼吸道的物品。
3.学习急救知识:及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合适的救护措施。
总结起来,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窒息急救方法。
通过正确操作和及时施救,可以为窒息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同时,预防窒息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 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 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 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 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1 气体交换不良或无气体交换
2 微弱、无力的咳嗽或完全没 有咳嗽
3 吸气时出现尖锐的噪音或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被东 西卡了 吗?
全没有噪音
4 呼吸困难
5 可能发绀
6 不能哭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 急救手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
施救者站在患 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 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 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 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为拍背 压胸法。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开放气道), 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将婴儿骑跨在操作者前臂。
翻转后仍将婴儿趴在操作者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 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略低于胸部。在其背部两肩 胛骨间用掌根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小心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将婴儿翻正。操作者的 前臂靠在大腿上,保持婴儿的头部低于其躯干。在婴 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以每秒钟一 次的速度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或变得没有反应。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 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 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以形成气流把异物冲出。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 ,或是病人 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 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 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肚 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 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 性地、快速地、向前上 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 异物被冲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学习主要内容
1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 2 海姆立克急救法 - 原理 3 “海姆立克”征象 4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卧位) 5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 6 成人“海姆立克”自救 7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8 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9 并发症
“海姆立克”征象
异物卡喉的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也不 能咳嗽。此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 己的喉咙,此即“海姆立克”征象
判断病人是否呼吸道异物
此时可以询问病人:“你被东西卡了吗?”,如病人点头
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如无法 回答反应,
则应观察以下征象(AHA的BLS教程):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 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 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 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 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
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
直至异物排出。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 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检查口腔,如异物已经被冲出,迅速用手指 从口腔一侧钩出。
呼吸道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跳,如 无,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 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CPR按 压部位)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 如此由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 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 险,
并发症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 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 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 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 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 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 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 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 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 ? (Heimlich )
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 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在此后的12年中,这种急救法在美国 就已经救活了一万多人的生命。海姆利 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世界 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教授
海姆立克急救法 - 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 -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