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By Ox May, 2019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
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 年发明的,一种运用于呼吸 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危险食物
节标题布局
副标题
海姆立克急救法 原理
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 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 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 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 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 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 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标题
海姆立克急救法 原理
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 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 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 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 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 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 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 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婴儿急救法
Hale Waihona Puke 成人和儿童急救法特殊人群急救法
自救法
谢谢!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
1、当患者为婴儿时
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
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
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2、当患者为一岁以上的儿童或成人时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站立时,首先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儿童身高较矮者,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然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身前倾。
最后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患者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吐出。
若患者意识不清或站立位不便于施救时,可让患者平躺,首先开放患者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3、当患者为孕妇或肥胖者时
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胸部,一只手握拳,拳眼置于胸骨下半部分,另一只手包住拳头,然后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胸部后方冲
击,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把健康带给每一位家庭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 克(Henry J·Heimlich)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 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 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 者的标准方法。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海姆立 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 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冲击腹部——膈肌 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 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 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 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 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应症
异物引起严重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表现为不能 说话、咳嗽或通气不足)Heimlich操作法和其他手法 只有在气道阻塞严重危及生命时使用。 如果窒息者能 够说话、强力咳嗽或充分呼吸,则不需要干预。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警告及常见错误
➢ 如果窒息者可以说话、强力咳嗽或充分呼吸,则 不应该这样救治。 ➢ 在肥胖患者和妊娠晚期的女性中,使用胸部推力而 不是腹部推力。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提示
➢ 哈姆立克急救法会引起呕吐。 虽然呕吐可能有助 于排出气管异物,但并
①将食物切成细块。 ②充分咀嚼。 ③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 跑步。 ④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 有以下情况者,进食时应格外注意: ①有假牙者。 ②饮酒后进食者。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禁忌症
AD
绝对禁忌证: 年龄< 1岁是海姆利克操作法的禁忌症(参见 如何 治疗有意识的 窒息婴儿) 相对禁忌证: 小于20公斤(45磅;通常<>肥胖患者和怀孕晚 期的女性应该接受胸部推击而不是腹部推击。
海姆立克急救法

婴幼儿急救法
急救者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固定其双侧下颌角, 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后部,让其 脸朝下,头低脚高,趴在救护者的膝盖上。在孩子背部 两肩胛骨间拍4-6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反复进行拍背直致异物咯出。
婴幼儿急救法
如果上述方法不成功,急救者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 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按压其胸骨下端(两乳 头连线下方一横指处)4-6次
反复进行压胸直致异物咯出。
重要提醒
在进行急救时使
Thankyou !
海姆立克急救法
葛洲坝中心医院 急诊科
海姆立克急救法
也叫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Heimlich Maneuver)
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 也称为海氏手技,是利用腹部冲 击解除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异物导致气道梗阻 冲击上腹 膈肌上抬 肺内残留气流形成气流 气体冲出气道排出异物
成人自救
一手握空心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 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4-6次;或将上腹部抵 压在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 压腹部4-6次,可以连续反复多次。
成人互救
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 抓住拳头
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 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 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
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1、呼吸道异物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肺部残余气体、形成气流冲击力将气道异物冲出体外的一项急救气道异物堵塞的办法。
通过对腹部冲击,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胸腔压力骤然增加,使胸腔内气管和肺的残留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涌向气道,对异物产生冲击力,从而将异物冲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那么如何判断异物卡喉呢?痛苦面容、面色潮红、手捂喉咙、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无法说话等。
首先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这个时候你有4-6分钟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立即大声呼救,让周围的人一起过来帮忙,并请他们帮忙拨打120。
一、救他人:1岁以内的婴儿:一只手护住婴儿的下颌,注意不要捂住婴儿的口鼻,头低足高,让婴儿趴在手臂上,手臂支撑到大腿上,另一只手用掌跟叩击婴儿的两肩胛骨连线中点,叩击5次,观察有无异物吐出。
一只手护住婴儿的后脑和颈部,头低足高,让婴儿睡在手臂上,手臂支撑到大腿上,另一只手用两指按压婴儿的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5次,观察有无异物吐出。
交替进行,直到异物吐出。
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剪刀石头布。
使患者两腿分开,施救者大腿放入被救者两腿中间固定患者住患者,左手两指放于患者肚脐上方、右手握拳泉眼放于两横指上方,向后向上挤压,直到异物吐出。
孕妇及肥胖患者:使患者两腿分开,将大腿放入固定患者住患者,右手握拳泉眼放于胸部下半部分,向后方挤压冲击,5次,观察,反复进行,直到异物吐出。
昏迷患者:当场一定时间的缺氧喉,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将患者平卧,清理呼吸道,开放患者呼吸道,骑跨到患者大腿上,用心肺复苏的手法,朝上、朝内冲击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直到异物吐出。
当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救自己:剪刀石头布:左手两指放于患者肚脐上方、右手握拳泉眼放于两横指上方,向后向上快速挤压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边缘冲击法:将中上腹放在椅子或者桌子边缘,向上向后挤压上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剪刀石头布+边缘冲击:用剪刀石头布护住腹部,在物体边缘冲击腹部,直到异物吐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
1.确认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说话或发出声音,无法呼吸,手捂喉部或面部呈现惶恐表情等迹象,这些都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2.发出求助信号:如果患者可以向周围人求助,提醒其尽快进行紧急救助。
3.立即施救: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腹部上方,一只手握拳放在腹部中央,抓紧拳头的手用另一只手交叉握住。
注意,拳头应位于胃和胸骨之间。
4.施压:用力向内上方推压,使患者腹部产生强烈的气流。
重复施压3至4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能够呼吸和咳嗽。
5.其他情况处理:如果患者变得晕眩或失去意识,应将其平放在地面上,检查有无呼吸。
如无呼吸,则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窒息患者,不适用于其他呼吸急救情况。
对于婴幼儿或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施救。
此外,为了减少窒息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1.小心咀嚼食物:避免过快咀嚼或将过大的食物一次性咽下。
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要选择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避免玩具或小物品堵塞喉部: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尤其小玩具,如葡萄和豆子等易堵塞呼吸道的物品。
3.学习急救知识:及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合适的救护措施。
总结起来,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窒息急救方法。
通过正确操作和及时施救,可以为窒息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同时,预防窒息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必学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案例1974年,美国一位老人在进晚餐时被鸡块卡在了喉部,生命岌岌可危。
因为此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拨打电话呼救。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人,刚刚在报纸上读过一篇介绍亨利·海姆立克医生(Henry J·Heimlich)发明的气管异物急救的科普文章。
老人见此情景,马上将学到的技能用到老妇身上。
他用双手从背后将她抱住,一手握拳,向上用力冲击其腹部,鸡块很快地被冲击出气管吐出,老妇憋得青紫的面孔顿显红润。
这是海氏手法被民众掌握,及时现场救护成功的第一例。
把一位呼吸道梗塞窒息的老人,从濒死中解救回来的报导,使亨利·海默立克医生名声大振,他的急救法为世人瞩目,迅速地被普及,抢救成功的报导似雨后春笋。
一位6岁儿童,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急救方法,他用此法成功地救护了一位与他一起玩耍而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的5岁孩子。
这种急救方法就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背景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
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
而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这个发现,使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1974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
随着海氏急救法的普及推广,它已从气管异物的急救扩展到淹溺急救的新领域。
因为溺水时大量的水分、呕吐物等进入呼吸道,造成气道堵塞。
那么,在进行心肺复苏(CPR)前的重要步骤“打开气道”的难题,呼吸道梗阻如何处理呢?传统的控水处理,效果不甚理想,往往延迟了作CPR的有利时机。
应用海氏手法,则有效地解决这个“打开气道”的难题。
方法是,溺水者取头低脚高位,施行海氏冲击挤压法,可使气管内的水分经口排出,然后立即作CPR。
现在海姆立克法已正式被列为CPR 的重要内容,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
呼吸道异物的表现:
1. 当进食或口含物品说话、工作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怀疑呼吸道异物。
2. 特殊表现:由于异物进入气管后,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不由自主用手呈V字紧贴在颈前喉部,面部苦不堪言。
3. 呼吸道不完全梗阻:病人可以有咳嗽、呼吸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当病人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皮肤、甲床、面色青紫发绀。
4. 呼吸道完全梗阻:病人面色青紫,不能呼吸,不能咳嗽,不能说话,先失去知觉,窒息,很快有生命危险。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
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具体应对
●受害者站着或坐着救护者站在受
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
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
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
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
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
物吐出为止。
●受害者躺倒在地,由于缺氧而不省人事救护者托住受害者背部使之仰卧,两脚左右分开跪于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挤压,反复至咽喉异物疏出。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用自己
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迅速挤压,或用圆
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
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
部,使阻塞物排出。
●受害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救护者坐在地
上,将婴儿仰卧于大腿上或坚固的表面上,或
者让婴儿坐在大腿上,面朝救护者,用双手的
食指和中指反复做“挤压器”,迅速轻柔地向里
向上挤压。
●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小儿,可让其趴在救护
者的膝盖上,头朝下,捶其背部。
两名救
者时,可1人将小儿倒提离地,1 人用手
拍背,掏咽部,可使异物迅速排出,如果
只有1人在现场,也可一手倒提患儿,一
手拍击患儿背部。
●受害者溺水后被噎先托扶其背使之脸朝一侧卧躺,或取头低脚高位,救护者两脚分开跪在受害者臀部两侧,双手成掌叠置于受害者膈部,在肋骨下面向里向上推按,可以挤出肺里的进水,使受害者心肺易于复苏。
预防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预防进食时避免食物和异物卡喉,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将食物切成细块。
②充分咀嚼。
③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④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
有以下情况者,进食时应格外注意①:有假牙者。
②饮酒后进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