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水泥干缩性试验
混凝土收缩率实验方法

混凝土收缩率实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混凝土收缩率实验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我完全是瞎摸索啊。
我就知道首先得准备好混凝土样本。
这混凝土样本可不能随便弄,要按照一定的配比来搅拌。
就像做饭得按菜谱下料一样,水泥、沙子、石子还有水的比例那可重要得很,差一点儿都不行,我一开始就因为这配比老跟标准不一样,结果实验结果乱七八糟的。
样本弄好了之后,我是把混凝土倒进模子里,这模子得保证尺寸精准。
我刚开始就随便找个盒子当模子,那哪行啊,尺寸都不标准,收缩率就算出来肯定也是错的。
然后呢,我要让混凝土在合适的环境下养护。
这个合适的环境真不好掌握。
就像养个小宠物,温度、湿度都得管着。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湿度也得适中。
我试过温度高的时候,那混凝土干得太快,收缩率就特别离谱。
而且湿度要是太低,水分一下子都没了,也会让收缩变得不正常。
等混凝土养护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始测量收缩率了。
测量的时候我用过那种简单的量具,就像我们平时量东西的尺子差不多,但这个要求可精确多了。
我一开始量不准确,就是因为没掌握好测量的点。
就好比你打靶,要是瞄的地方不对,怎么能射中呢?得找到混凝土样本上合适的点来测量它的长度变化,一丁点儿误差都可能导致最后结果相差很大。
还有啊,整个实验过程中外部对样本的压力也要注意。
这就好比你轻轻压着个面团,和用力压着它,它的形状变化肯定不一样。
我不确定外部压力控制到多少是绝对正确的,但我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压力干扰。
我感觉这实验就得像绣花一样精细,每个步骤都要小心谨慎。
对了,样本数量做少了也不好,我一开始怕麻烦就弄了几个样本,结果数据差异大得不行。
后来我多弄些样本,再平均一下数据,就准确得多了。
总的来说,这混凝土收缩率实验啊,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好好琢磨,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得出错误的结果。
我现在虽然掌握了些方法,但还在不断尝试更好的方式呢。
12、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混凝土干缩试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试验)

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包括(混凝土干缩试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试验)(一)混凝土干缩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为:弓形螺旋测微计或比卡仪或卧式混凝土干缩仪与恒温干缩室(20 ± 2℃,相对湿度 60 ± 5%),试件规格为 100mm x 100mm x 515mm 的棱柱体,两端可埋设不锈的金属测头。
2、试验简介试件成型后,送入养护室养护,两昼夜后拆模并编号。
试件拆模后,立即送至干缩室进行测长,此长度即为试件的基准长度。
测定基准长度后,干缩试件宜底面架空置于不吸水的硬质垫板上,连同垫板放在干缩室试架上。
试件的干缩龄期以测定基准长度后算起,干缩龄期为 3d、7d、14d、28d、60d、90d、180d 或指定的干缩龄期,每个龄期测长一次。
3、试验结果处理某一龄期的干缩(湿胀)率按下式计算(准至 1 x 10-6):Ɛt=(L T-L0)/(L0-2Δ)式中Ɛt——— t 天龄期时的干缩(湿胀)率;———试件的基准长度,mm;LL T——— t 天龄期时试件的长度,mm;Δ———金属测头的长度,mm。
取一组三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某一龄期试件干缩(湿胀)率的试验结果(负值为收缩、正值为膨胀)。
根据需要可绘制试件的轴向长度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有徐变仪、千斤顶、应变计、水工比例电桥及能控制温度为 20 ± 2℃恒温室,试件规格为Φ200mm x 600mm 圆柱体。
2、试验简介试验加荷龄期,一般为 3d、7d、28d、90d、180d、360d,也可根据试验需要确定加荷龄期。
每个龄期应制备三个徐变试件及三个 150mm x 150mm x 150m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
同时,一次成型的几组试件应制备不少于两个测自生体积变形和温度变形的补偿试件(形状和尺寸与徐变试件相同);成型前后应检查应变计是否完好,试件成型后,经 24h~48h 拆模,并立即用密封材料(橡皮套、金属套筒等)密封,徐变试件和补偿试件移入徐变室,抗压强度试件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到达加荷龄期时,测定抗压强度,并折算出压缩徐变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折算系数一般为 O. 8)。
混凝土干缩试验标准

混凝土干缩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干缩试验是一项用于评估混凝土干缩性能的重要试验。
混凝土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而导致的体积缩小。
混凝土干缩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混凝土在干缩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评估其干缩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混凝土干缩试验。
二、试验标准1. ASTM C157-13ASTM C157-13是一项用于测量混凝土干缩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基于干缩试验和长度变化测量,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该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混凝土,包括轻质混凝土、重质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2. GB/T 50082-2009GB/T 50082-2009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量混凝土干缩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基于干缩试验和长度变化测量,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该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混凝土,包括轻质混凝土、重质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3. ACI 223R-10ACI 223R-10是美国混凝土协会发布的一份关于混凝土干缩的建议规程。
该规程提供了一些关于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指导,包括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条件的控制和试验结果的分析等。
三、试验方法1. 样品制备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样品通常为圆柱形或长方形。
样品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试验方法的要求。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样品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麻面、裂缝和孔洞等缺陷;(2)样品的尺寸应准确,应符合标准试验方法的要求;(3)样品应充分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一致性。
2. 试验条件控制混凝土干缩试验需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试验条件控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2℃范围内;(2)试验室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范围内;(3)试验样品应放置在封闭的容器中,以防止外部干燥的空气对样品的影响;(4)试验期间应定期测量样品的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干燥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收缩性能,了解不同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养护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砂:河砂,细度模数2.8。
3. 骨料:碎石,粒径5-20mm。
4. 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5. 水:自来水。
6. 标准养护箱、电子天平、收缩仪、量筒等。
三、实验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用量等混凝土配合比。
2. 混凝土试件制作: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称取相应材料,搅拌均匀后,浇筑成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3. 混凝土试件养护: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4. 干燥收缩测试: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设定不同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收缩测试。
5. 数据处理:记录试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值,计算收缩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水胶比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干燥收缩率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水胶比越高,混凝土内部孔隙率越大,水分蒸发越容易,从而导致干燥收缩率增大。
2. 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河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高于碎石混凝土,这是因为河砂的颗粒级配较差,孔隙率较大,水分蒸发越容易。
3. 外加剂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率。
这是因为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引气剂可以增加混凝土内部孔隙率,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4.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高温、高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低,低温、低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高。
五、结论1. 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方法步骤

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方法步骤混凝土干缩试验的方法步骤: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而干缩是混凝土在干燥期间发生的一种现象。
干缩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和变形,对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进行混凝土干缩试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进而指导工程中的施工和设计。
2. 试验目的混凝土干缩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在干燥期间的干缩性能,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收缩量来评估其干缩性能。
试验可以提供有关混凝土在不同湿度和干燥条件下的收缩行为的信息,并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 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进行混凝土干缩试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 混凝土试件:根据试验要求,制备适量的混凝土试件,通常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状。
- 干缩系数测量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收缩量的设备。
可以选择常用的线测法、光学测量法或光电扫描测量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 控制湿度和温度的试验室环境:为了保持试验的准确性,试验需要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控制环境的试验室。
4. 试验步骤混凝土干缩试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试件制备根据试验要求,制备相应数量和规格的混凝土试件。
试件的尺寸和数量应根据试验标准或设计要求确定。
第二步:试件养护对制备好的混凝土试件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在干燥期间保持一定的湿度。
第三步:试件称重在试验开始之前,使用天平等设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称重,记录试件的初始重量。
第四步:试件放置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试验室环境下,确保其暴露在空气中,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受到外力的干扰。
第五步:试件收缩量测量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对混凝土试件的收缩量进行测量。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试件进行测量,记录下试件在干燥期间的收缩量。
第六步: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混凝土试件在干燥期间的收缩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绘制收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混凝土的干缩规律和性能。
混凝土干缩标准试验方法

混凝土干缩标准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对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测试和评估成为了混凝土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干缩的标准试验方法。
二、试验材料和设备1. 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混凝土材料应符合GB/T 5008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GB 175-2007《普通混凝土》的要求。
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试验机、气动卡尺、天平、温湿度计等。
三、试验方法1. 准备工作试验前应对试块进行标记,并进行初次称重。
试块应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的环境中养护28天。
2. 气候条件试验室内气候应符合下列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0±5)%风速:≤1.5m/s3. 环境控制试块在试验前应放置在环境温度为20±2℃的试验室内24小时以上,以保证试块表面达到室温和环境湿度平衡。
4. 试验流程(1)称重:试块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其质量m0,精度为0.1g。
(2)测量试块尺寸:用气动卡尺测量试块的三个尺寸(长、宽、高),精度为0.01mm,并记录其平均值。
(3)试样标记:在试块上标明试样编号,以便于试验结果的记录和统计。
(4)试块浸水:用温水将试块完全浸泡在水中。
(5)试块干燥:将试块取出水中,放置在室温下,试块表面不得有积水,并记录试块的干重m1。
(6)试块放置:将试块放置在试验室内继续干燥。
(7)试块称重:当试块质量m与前次称重时的质量相同时,记录试块质量m2,以保证试块表面已达到稳定状态。
(8)试块尺寸测量:用气动卡尺再次测量试块的三个尺寸(长、宽、高),精度为0.01mm,并记录其平均值。
(9)试块干缩量计算:试块干缩量ΔL、ΔW、ΔH的计算公式如下:ΔL = L0 - LΔW = W0 - WΔH = H0 - H其中,L、W、H为试块在试验结束时的测量值,L0、W0、H0为试块在试验前的测量值。
混凝土土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收缩现象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混凝土收缩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不同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的变化规律;4. 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化学反应等原因导致的体积减小现象。
混凝土收缩可分为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类型。
本实验主要研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砂- 碎石:5-20mm连续级配碎石- 水:自来水- 外加剂:减水剂2. 实验仪器:-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试模:100mm×100mm×100mm- 水准仪- 电子天平- 恒温恒湿箱- 游标卡尺- 收缩仪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的用量。
2. 混凝土拌制: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3. 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捣棒捣实,使其密实。
4. 试模养护:将浇筑好的试模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养护至设计龄期。
5. 收缩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初始长度,然后放入收缩仪中,设定测试时间。
6. 数据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记录试件的长度变化,直至达到实验要求的时间。
7.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收缩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 混凝土收缩实验结果| 时间(d) | 收缩量(mm) | 收缩率(%) || -------- | ---------- | -------- || 1 | 0.12 | 0.12 || 3 | 0.24 | 0.24 || 7 | 0.48 | 0.48 || 14 | 0.72 | 0.72 || 28 | 1.00 | 1.00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且收缩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干燥收缩性能对于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干燥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下由于水分损失而产生的体积收缩。
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从而避免结构损坏和维修。
2.基本概念2.1 干燥收缩干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而引起的体积收缩。
当混凝土失去含水量时,水分从混凝土中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减少。
2.2 干燥收缩应变干燥收缩应变是干燥收缩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减小所导致的应力。
它是描述干燥收缩性能的重要参数。
3.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能,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
以下是常用的混凝土试块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3.1 ASTM C157ASTM C157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该标准要求制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块,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干燥收缩测量。
其中包括使用压缩计、悬臂梁或光学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3.2 EN 1770EN 1770是由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制定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
该标准要求采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混凝土试块的收缩量,并计算干燥收缩应变。
该标准还规定了试块的尺寸、测量设备的要求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4.方法比较和评估ASTM C157和EN 1770是常用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检测标准,两者在测量原理、设备要求和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4.1 测量原理ASTM C157使用压缩计、悬臂梁或光学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而EN 1770仅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试块的收缩量。
由于光学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式和高精度测量的特点,因此在测量精度和方便性方面优于其他设备。
4.2 设备要求ASTM C157和EN 1770对测量设备的要求不尽相同。
ASTM C157要求仪器精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而EN 1770则更加详细地规定了光学传感器的分辨率、灵敏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水泥胀缩性试验
水泥加水会发生水化,其水化水泥与水系统绝对体积一般是减缩的,减缩程度与水泥矿物组成、水灰比、养护制度、环境条件有关。
温凝土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与水泥用量有关。
因水泥干缩性能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因此用本试验测定水泥胶砂收缩率,以此评定水泥干缩性能。
一、试验目的
(1)测定水泥胶砂干缩率,评定水泥干缩性能
(2)掌程测定干缩性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在水化与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体中水分蒸发会引起于燥收缩,或者由于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CO2,在一定相对湿度下使水泥硬化浆体的水化产物(例如Ca(OH)2,水化硅(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分解,并放出水分而引起碳化收缩,以及由于温度变化会引起冷收缩等。
采用两端有球形钉头的25mm×25mm×280mm的1:2胶砂试体,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空气中养护后,用比长仪测量不同龄期试体的长度变化,以确定水泥胶砂的干缩性能。
三、实验器材
(1)JJ-195-B水泥胶砂搅拌机。
(2)NLD-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截锥圆模、模套、圆柱捣棒、游标卡尺等。
(3)试模:试模为三联模,由互相垂直的隔板、端板、底座以及定位用螺丝组成,结构如图所示。
各组件可以拆卸,组装后每联内壁尺寸为25mm×25mm×280mm。
端板有3个安置测量钉头的小孔,其位置应保证成型后试体的测量钉头在试体的袖线上。
①测量钉头用不短钢或铜制成,规格如图所示。
成型试体时测量钉头伸人试模板的深度为(10±1)mm。
②隔板和端板用45号钢制成.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μm。
③底座用灰口铸铁加工,底座上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μm,底座非加工面经涂漆无流痕。
(4)捣棒:捣棒包括方捣棒和缺口捣棒两种,缺口捣棒用于捣固测量钉头两侧的胶砂。
(5)刮砂板:用不易锈蚀和不被水泥浆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规格见图。
(6)三棱刮刀。
(7)水泥胶砂干缩养护湿度控制箱:用不易被药品腐蚀的塑料制成,其最小单元能养护6条试体并自成密封系统。
有效容积340mm×220mm×200mm,有5根放置试体的箅条,分为上、下面部分,箅条宽l0mm,高15mm,相互间隔45mm。
箅条上部放置试体的空间高为65mm,箅条下部用于放置控制单元湿度用的药品盘,药品盘由塑料制成,大小应能从单元下部自由进出,容积约2.5L。
(8)比长仪(见水泥压蒸安定性实验):由百分表、支架及校正杆组成,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最大基长不小于300mm,量程为10mm,校正杆中部用于接触部分应套上绝热层。
四、试验
1.实验材料
水泥试样应事先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并充分拌匀;标准砂(应符合国标的规定);试验用水应是洁净的淡水。
2.试验室温度和湿度
试体成型室温度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标准砂、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试体干缩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50i±4)%。
3.胶砂组成
(1)灰砂比:胶砂中水泥与标准砂比例为1:2。
水泥胶砂的干缩性测定应成型3条试体,成型时应称取水泥试样400g,标准砂800g。
(2)胶砂用水量:胶砂的用水量,按制成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mm来确定。
4.试体成型
(1)试模的准备: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干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然后将钉头擦净,在钉头的圆头端沾上少许干黄油,将钉头嵌入试模孔中,并在孔内左右转动,使钉头与孔准确配合。
(2)胶砂的制备:
①测定水泥胶砂干缩性需成型3条试体,每3条试体需称水泥试样400g,标准砂800g。
②胶砂用水量为胶砂达到流动度要求时的水灰比计算并量取拌和水量。
②胶砂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人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s后徐徐加水,20~30s加完,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土5)s停车。
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
(3)试体的成型:将已制备好的胶砂分两层装入两端已装有钉头的试模内。
第一层胶砂装入试模后,先用小刀来回划实,尤其是钉头两侧,必要时可多划几次,再用刮砂板刮去多于试模高度3/4的胶砂,然后用23mm×23mm方捣棒从钉头内侧开始,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地捣10次,返回捣10次,共捣压20次,再用缺口捣棒在钉头两侧各捣压2次,然后将余下的胶砂装入模内,同样用小刀划匀,刀划之深度应透过第一层胶砂表面,再用23mm×23mm捣棒从一端开始顺序地捣压12次,往返捣压24次(每次捣压时,先将捣棒接触胶砂表面再用力捣压。
捣压应均匀稳定,不得冲压)。
捣压
完毕,用小刀将试模边缘的胶砂拨回试模内并用三棱刮刀刮平,然后编号,放人温度为(20土3)℃,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养护箱内养护。
5.试体养护、存放和测量
(1)试体自加水时算起,养护(24土2)h后脱模。
然后将试体故人温度为(20±1)℃的水中养护。
如脱模有困难时,可延长脱模时间。
所延长的时间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并从水养时间中扣除。
(2)试体在水中养护2天后,由水中取出,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和钉头上的污垢,用比长仪测定初始读数L0。
比长仪使用的应用校正杆进行校准,确认其零点无误情况下才能用于试体测量(零点是一个基准数,不一定是零)。
测完初始读数后应用校正杆重新检查零点,如零点变动超过±l格,则整批试体应重新测定。
接着将试体移人干缩养护湿度控制箱的箅条上养护,试体之间应留有间隙,同一批出水试体可以放在一个养护单元里,最多可以放置两组同时出水的试体,药品盘上按每组0.5kg放置控制相对湿度的药品。
药品一般可使用硫氰酸钾固体,也可使用其他能控制规定相对湿度的盐,但不能用对人体与环境有害的物质。
关紧单元门,使其密闭与外部隔绝。
箱体周围环境温度控制在(20±3)℃。
此时药品应能使单元内相对湿度为(50±4)%。
干缩试体也可放在能满足规定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养护,但应在试验报告中作特别说明,在结果有矛盾时以干缩养护湿度控制箱养护的结果为准。
(3)从试体放人箱中时算起在放置4d、11d、18d、25d时,(即从成型时算起为7d、14d、21d、28d 时)分别取出测量长度。
(4)试体长度测量应在17~25℃的试验室里进行,比长仪应在试验室温度下恒温后才能使用。
(5)测量时试体在比长仪中的上、下位置,所有龄期都应相同。
旋转试体,使试体钉头和比长仪正确接触,指针摆不得大于2小格。
读数应记录至0.005mm。
测量结束后,应用校正杆校准零点,当零点变动超过±1格时,整批试体应重新测量。
五、结果计算及处理
(1)水泥胶砂试体各龄期干缩率Sr(%)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001%。
式中L0——初始测量读数,mm;
L t——某龄期的测量读数,mm;
250——试体有效长度,mm。
(2)结果处理:
以三条试体的干缩率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干缩结果,如有一条干缩率超过中间值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试样的干缩结果,当有两条试体超过中间值15%时应重新做试验。
六、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1)胶砂试体的干缩率与水泥石水分蒸发直接有关。
干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温度直接影响水分蒸发速度与蒸发量。
因此,空气温度(20土3)℃及相对湿度(50土4)%应予以保证,以减少试验误差。
(2)顶头装入试模应防止沾上机油,以免顶头与水泥粘结不牢而松动脱落,影响长度的测量结果。
(3)每次测长前,应校正比长仪表针的零点位置。
测长时,试体装入比长仪的上下位置每次均应固定,使顶头与比长仪接触状况每次都相同,以免因顶头加工精度不同带来的测量误差。
每次测量时要左右旋转试体,使顶头与比长仪正确接触。
由于顶头的圆度关系,旋转试体时表针可能跳动。
此时应取跳动范围内的平均值。
测量完毕,也必须用标准杆校对比长仪零位读数。
如有变动应重新测量。
(4)本方法适用于比较不同水泥的干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