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砂配制及性能检测实验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试验操作规程是对进行型砂试验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规范化的一份文件,旨在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是一份1200字左右的型砂试验操作规程,供参考:一、试验目的型砂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能,以提供给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依据。
二、试验设备及材料1. 型砂试验设备:型砂盒、压力机、程控仪表等。
2. 材料:测试样品、型砂、水等。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和调试型砂试验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 准备型砂盒,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干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准备型砂样品,通过筛选和处理,确保砂粒的均匀和干燥。
四、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1)根据试验需求,将型砂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厚度控制在5-10毫米。
(2)将干燥的型砂均匀地加入到型砂盒中,用压实器对型砂进行均匀的加压,直至达到试验要求的标准厚度。
(3)将试验样品嵌入到型砂中,确保样品与型砂的贴合度。
(4)进行任何必要的标记,以便于后续操作。
2. 试验过程控制:(1)将型砂盒放置在压力机上,调整好试验参数,如加载速度、加载方式等。
确保试验参数符合试验要求。
(2)开始加载,记录下试验的开始时间和加载的力值。
(3)以恒定速度加载样品,同时记录下加载过程中的力值和变形量。
(4)加载到规定的终点时停止加载,并记录下试验的结束时间和加载的最大力值。
3. 试验结果处理:(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其他力学参数。
(2)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对材料性能的评估。
五、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使用压力机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距离,并佩戴好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试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试验并报告维修。
六、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 每次试验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型砂检验规程

型砂检验规程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1选取原砂及混合料试样1、1为了检验铸造用原砂得质量,可以将同批原砂选取平均样品。
散装原砂得平均样品就是在火车车厢、船舱、汽车、砂库、及砂堆中,从离边缘与表面200-300毫米得各个角及中心部位,用取样器选取;袋装原砂得平均样品由同一批量得百分之一得袋中选取,但不得少于三袋,其总重量不得少于5公斤。
如果根据外观观察,发现对某一部分得原砂得质量由疑问时,应单独取样与检验。
1、2选取样品必须注明样品得名称、产地及取样日期。
1、3检验所取得试样,由样品中选取。
试样得数目可根据检验项目而定,但不得少于1公斤。
1、4选取试样得方法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
1、5除了供测定含水量得试样外,进行其她检验用得试样都必须进行烘干,烘干得温度为140-16℃,将烘干后得试样存放在干燥器内,以备进行检验。
1、6对由疑问得检验样品,检验后,剩余得样品应保存3个月,以备复查。
1、7混合料试样,按混制装备特点与工艺规定按期选取。
如混合料由皮带运送器运送。
柯下哦那个运送器上按期取样三分混匀,其数量按照检验项目而定。
2试验方法2、1含水量得测定含水量就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中多含水分得百分数。
测定含水量采用快速得或仲裁得方法进行。
2、1快速法试验时,称试样20±、05克,放入盛砂盘中,均匀扑扑。
将盛砂盘至于红外线烘干器内,烘6-10分钟,冷却后重新称量。
并按下式计算含水量:X=(G1-G2)/G1×100%式中:X—试样含水量(%);G1—烘干前试样得重量(克);G2—烘干后试样得重量(克);2、1、2仲裁法:试验时,称试样50±、1克,置于玻璃器皿内,在温度为105~110℃得电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烘30分钟后,称其重量,然后每烘15分钟。
称量一次,直到相邻两次之间得差数不超过、02克时,就算就是恒重),置于干燥器皿内,待冷却至室温时,进行称量与计算含水量。
2、2含泥量得测定含泥量就是表示铸造用原砂及旧砂中所含有直径小于、020毫米颗粒局部得百分数。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指型砂(旧砂)中直径小于20微米的细粉的含量。
3所需仪器虹吸式洗砂机;双盘红外线烘干器;感量为0.01的天平;漏斗,中速滤纸,玻璃棒;4实验程序4.1取300克左右型砂(旧砂),用四分法取100克烘干待用;4.2用天平称取50±0.1克旧砂,将试样放入容量为600ml专用洗砂杯中,加入390ml蒸馏水和10ml浓度为5%的焦磷酸钠溶液,煮沸3-5分钟,将洗砂杯置于洗砂机上,搅拌15分钟,取下洗砂杯。
4.3向洗砂杯中加入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30秒,静止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二次仍加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约30秒后,静置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
第三次操作与第二次相同,但每次仅需静置5分钟,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洗砂杯中的水已达到透明无泥类为止;4.4最后一次将洗砂杯中的水排除后,将试样和水到如直径为100毫米左右的玻璃漏斗中过滤,然后将试样连同滤纸置于玻璃皿中,在电烘箱中烘干至恒温(温度140-160度)。
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量。
5型砂(旧砂)含泥量的计算试样含泥量=(试验前试样重量-试验后试样重量)÷试验前试样重量×100%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1范围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所需仪器锤击试样机Φ50标准装样筒,底座型砂透砂器6目标准筛4实验程序4.1从混砂机或造型机处取混好的型砂约2公斤,用密封容器密封带回实验室,以保持型砂的水分不损失;4.2将6目筛放在投砂器的上端对齐,再将标准样筒和底座安装好,放在投砂器的正下方,使样筒的外圈和投砂器的外圈对齐;4.3将取来的型砂均匀的透过6目筛落放到样筒中,直至装满;4.4刮平样筒顶部多余的砂,将整个组合(装样筒,底座杯和未紧实的砂)移至标准样锤击制样机上。
砂的拌和实验报告

砂的拌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比例下砂的拌和性质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砂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调整砂的比例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砂的拌和性质主要包括砂的颗粒分布、粘聚性、吸水性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将水泥和砂按一定比例拌和成混凝土,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试验,以研究砂比例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设备- 水泥- 砂- 水- 硬度计- 砂筛- 水泥拌合机-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机实验步骤1. 将不同比例的砂和水泥放入水泥拌合机中。
2. 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拌和。
3. 拌和一定时间后,取出混凝土样品。
4. 对每个样品进行塑性限度和流动性测试。
5. 将样品制成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砂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塑性限度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间的粘结力不同,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
2. 随着砂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渐降低。
砂颗粒的增加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粘稠,难以流动。
3. 砂的比例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随着砂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砂粒的增加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多,粘结力减弱。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砂的比例对混凝土的塑性限度和流动性有着显著影响。
2. 砂的比例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实验改进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增加更多不同比例下的砂样本进行对比,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混凝土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结束语混凝土的强度与性能与砂的拌和比例密切相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了不同比例下砂的拌和性质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这对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合理控制砂比例,优化混凝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型砂及砂型质量检测要求

酸耗值
<5ml/50g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2、面砂(热法再生砂+20%原砂):
序号
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频次
责任部门
1
含水量
≤0.1%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2
粒度分布
30/50目≥95%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3
微粉含量(粒度<140目)
<0.3%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4
灼减量
<0.5%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5
砂温
20~30℃
每周2次
型砂及砂型质量检测要求
一、检测内容及要求
1、原砂:
序号
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频次
责任部门
1
含水量
≤0.3%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2
含泥量(直径<0.022mm)
≤0.3%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3
粒度分布
30/50目≥95%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4
SiO2含量
≥90%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5
粒型(描述法)
○或○-□
每批1次
检测中心
铸二车间
3、背砂(机械再生砂):
序号
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频次
责任部门
1
含水量
≤0.1%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2
粒度分布
30/50目≥95%
每周2次
检测中心
3
微粉含量(粒度<140目)
<0.3%
每周2次
Hale Waihona Puke 检测中心4灼减量<1.5%
型砂性能试验 附 (4学时)

实验2 型砂性能试验 (4学时)一、实验内容1.膨润土或普通粘土加入量对型砂性能的影响。
2.型砂湿度对型砂性能的影响。
3.型砂湿度、透气性、强度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比较熟悉地掌握型砂湿度、透气性、湿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牢固地掌握膨润土加入量、型砂湿度对粘土型砂性能的影响规律。
3.通过实验,学会正确地选择型砂配方的方法。
三、型砂湿度的测定(烘干法)湿度即水分含量,其测定方法有标准法和快速法两种。
1.标准法用精度为0.01克的天平称取试样50±0.01克,均匀地铺在小盘上,连小盘一起放在105~110℃的恒温箱中烘干,直至重量不再减少为止(烘干30分钟以后,每隔15分钟称量一次,两次称量的差数不超过0.02克就算恒重),根据最后一次称重,即可算出含水量。
含水量(%)2%Q 50%10050Q 50%100Q Q -Q 11010⨯-=⨯-=⨯=)( 式中:Q 0—烘干前试样重量(克)Q 1—烘干后试样重量(克)2.快速法铸工车间通常用图8示红外线烘干器测定型砂湿度。
其过程如下:用天平称取试料50±0.1克或20±0.1克,均匀无损地铺在承砂盘上,并将承砂盘插入红外线烘干器中,开启电源,型砂在红外线灯光照射下被烘干,直至恒重,大约需要4—8分钟,冷却后重新称重,便可按下式计算含水量。
含水量(%)%100Q Q -Q 010⨯=图8 红外线烘干器四、圆柱形标准试样的准备标准砂样是在图9示的摏砂样器上制成,其过程如下: ①称取型砂160~170克(一般根据经验取样)左右,倒入圆柱形试样筒中(注意试样筒中不要装倒)。
图9 摏砂样器②右手操纵手柄5使冲头举起,左手将砂样筒连同底座放于冲头下,然后放下手柄5,使冲头插入砂样筒内。
③转动凸轮手柄3三次,使重锤冲击试样三次。
此时,应检查冲击导杆顶端是否在公差刻线之内,如在刻线之内,试样便制成,否则试样应报废、重做。
④右手操纵手柄5使冲头举起,左手将试样筒取出,试样筒连同试样一起拿到透气性测定仪上去测定型砂透气性。
型砂混砂及性能测试

型砂混砂及性能测试一、实验内容1.型砂混制工艺(1)确定型砂配方:新砂、粘土、水分的比例。
(2)选择新砂和粘土:确定新砂的产地、粘土的产地和类型。
(3)确定混制工艺:先干混,还是先湿混,混砂时间。
2.制取型砂标准试样3.型砂紧实率实验4.型砂的透气性实验5.型砂的湿压强度实验。
6.型砂热湿拉强度实验以上试验结果填入表9.1。
表9.1 不同型砂的性能混制工艺型砂配方透气性湿压强度紧实率热湿拉强度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型砂的配置与混制工艺,并了解不同工艺对型砂性能的影响。
2.了解型砂制样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制样方法。
3.了解型砂透气性测定仪工作原理,掌握测定型砂透气性的步骤。
4.了解型砂湿压强度试验机工作原理,掌握型砂湿压强度测试方法。
5.掌握型砂紧实率的测定方法。
6.了解型砂热湿拉强度测试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型砂热湿拉强度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实验设备:S HN试验混砂机、SYC锤击式制样机、STZ直读式透气性测定仪、SQY液压强度试验机、型砂投入器、SQR热湿拉强度仪、天平、台秤原材料:原砂、粘土辅助器材:盛砂盘、量杯、CO2气瓶、毛刷、钢板尺等辅助材料:水、塑料袋等。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一)粘土湿型砂的性能高质量型砂应当具有为铸造出高质量铸件所必备的各种性能。
生产中常用的混砂机有碾轮式、摆轮式、叶片式等。
有些大量生产的铸造工厂使用的双碾盘碾轮式混砂机,是一种高生产率的连续式混砂机。
常用的加料顺序是先将回用砂和新砂、粘土粉、煤粉等干料混匀,再加水混至要求的水分。
对湿型砂而言,混砂时严格控制加水量是必要的。
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和造型工艺的湿型性能有水分、透气性、强度、紧实率、变形量、破碎指数、流动性、含泥量、有效粘土含量、颗粒组成、缅化物、砂温、发气性、有效煤粉含量、灼烧减量、抗夹砂性、抗粘砂性等。
1.水分、最适宜湿程度和紧实率为了得到所需要的湿态强度和韧性,粘土砂必须含有适量水分,太干或太湿均不适于造型,也难铸造出合格铸件。
型(芯)砂性能测试2014

实验二型(芯)砂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CO2-水玻璃砂混砂制芯工艺流程2.熟悉吹气硬化工艺参数的设置3.掌握制芯、吹气实验操作4.熟悉树脂自硬砂、磷酸盐自硬砂及德国欧区爱无机粘结剂热硬砂的混砂配方及制芯工艺流程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每组实验均需记录混砂、出砂及制芯的现象,如有无粉尘污染、气味等,体会砂温有无变化,型砂流动性、粘模性、表安性等第一组:1.称取原砂1500g,加入占砂量7%的水玻璃,采用SHY叶片式混砂机混砂25s后出砂。
2.利用“8”字型木模和圆柱形木模分别制备抗拉试样和抗压试样。
3.吹气硬化:打开气瓶上压力表总阀,压力为0.05MPa,吹气时间为60s。
4.测试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即为水玻璃砂吹气硬化的干拉强度和干压强度。
第二组:1.称取原砂1500g,加入占粘结剂量20%的磷酸固化剂(6g),采用SHY叶片式混砂机混砂25s,然后加入占砂量2%的呋喃树脂粘结剂(30g),继续混砂20s后出砂。
2.利用“8”字型木模和圆柱形木模分别制备抗拉试样和抗压试样。
3.测试砂芯表面硬度,当其达到85时,记录时间,并取模。
4.取5个圆柱形试样测试抗压强度,比较取模时间测试方法中的硬度计法和强度增长法。
5.剩下的试样放置24h后测试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即为呋喃树脂自硬砂的干拉强度和干压强度。
第三组:1.称取原砂1500g,加入占粘结剂量15%的复合固化剂(6.75g),采用SHY叶片式混砂机混砂25s,然后加入占砂量3%的磷酸盐粘结剂(45g),继续混砂20s后出砂。
2.利用“8”字型木模和圆柱形木模分别制备抗拉试样和抗压试样。
3.测试砂芯表面硬度,当其达到85时,记录时间,并取模。
4.取5个圆柱形试样测试抗压强度,比较取模时间测试方法中的硬度计法和强度增长法。
5.剩下的试样放置24h后测试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即为磷酸盐自硬砂的干拉强度和干压强度。
第四组:1.称取原砂1500g,加入占粘结剂量60%的催化剂(18g),采用SHY叶片式混砂机混砂25s,然后加入占砂量2%的欧区爱粘结剂(30g),继续混砂20s后出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型砂配制及性能检测
材料成形工艺
实验名称:型砂配制及性能检测
一、分组:每班45min
一班:7:30~8:15按学号每五人一组(分六组);
二班:8:15~9:00 按学号每五人一组(分六组)
二、实验内容
1.型砂配制(粘土砂),每三组配砂一碾子(3kg)。
型砂性能检测:每组进行三个试样的测定取平均值(但其中任一试样与平均值相差超出10%时,实验应重新进行)。
2.透气性能测定
3.湿压强度测定
三、型砂配方
干混2~3min 湿混4~6min 原砂(50/100)100%+膨润土5~7% +水4~7% 出砂
四、制样
按标准操作(现场教师指导)(标准方法,GB268d-81)
首先,用SHN型辗轮式混砂机混制型砂,将混制好的试样混合料,在SAC-A型锤击式制样机上冲击三次,制成φ50×50mm圆柱形标准试样,紧实后标准圆柱试样的直径为φ50±0.2毫米,高度为50±1毫米。
标准圆柱形试样的舂制过程如下:
(1)称出一定重量的试样(约为160~180g),倒入带底垫的标准圆柱形试样筒中(试样筒内径带锥度的一头应朝上,不能装反);
(2)搬动手柄将冲头举起,把底垫和砂样筒放于冲头下,慢慢放下手柄,使冲头进入砂样筒内。
3)转动偏心轮手柄三次,使落锤舂试样三次,此时捡查芯棒的红线位置是否在试样高度的公差线之内,如在公差线之内,试样便制成。
如试样高度超出公差,该试样应作废,在调整试料的重量后,再按上述步骤操作,直到获得合格的试样。
(4)搬动手柄使冲头提起,取出砂样筒。
在砂样筒内的试样,用于测透气性,测完透气性后,用顶棒将砂样顶出后即可用来进行强度试验。
五、透气性测定
在STZ-A型透气性测定仪上进行,透气性测定仪的原理图如附图。
试验前应该先检查仪器的准确度:
(1)仪器的全部系统不应有漏气现象,用密封样筒做试验时,保持10分钟,钟罩应不下降。
(2)用密封样筒做试验时,水柱的高度应为10厘米,不得低于9.8厘米。
(3)当通气孔与大气相通时,2000厘米3空气在10克/厘米2压力下流出的时间,φ0.5毫米通气孔为4.5S
六、湿压强度测定
从试样筒中取出后,即可测定湿压强度。
在SWY型液压强度试验机上测定,将抗压试样置于预先装在强度试验机上的抗压夹具上。
然后,转动手轮,逐渐加载于试样上(负载的增加速度应慢些,一般为0.2MPa/min),直到试样破裂,其强度值可直接从压力表上读出。
七、撰写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所用设备仪器
2.实验数据:型砂配方(加入量及混辗时间)、透气性和湿压强度(实测数据及平均值)
透气性测定仪原理图:
1一套筒,2_-固定在套筒内的管子;
3一钟罩,4一加重圆环
5一固定在钟罩内的管子,6一三通阀;7一试样,8一压力表;9一压力表标尺,10一通气塞,11一密封用股皮圈。
锤击式制样机
1一圆柱形试样的试样筒;
2一底垫;3一偏心轮手柄;
4一落锤;5一手柄,6一芯棒;
7一冲头。
混砂机
混砂机(sand mixer)利用碾轮与碾盘的相对运动,将置于两者间的物料受到碾压兼磨削的作
用而粉碎物料,混砂机在粉碎物料的同时还将物料混各。
碾盘底板、碾盘外圈均加防磨护板提高碾压、磨削物料效果和整机的使用寿命。
碾轮在碾盘上的高度可以自动调节,当遇到难以碾碎的物料和过厚的料层时碾轮自动升起以保安全。
是生产免烧砖、灰砂砖、水泥砖、耐火砖、粉碎和混合粉煤灰、锅炉炉渣、尾矿渣及工业废渣作制砖原料的理想设备。
混砂机的分类
混砂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铸造工业中的砂处理设备,混砂机按混砂工艺特征,可以分为:以辗压﹑搓研作用为主的辗轮式混砂机;以混合作用为主的叶片式混砂机;兼有搓研﹑混合作用的逆流式或称转子式混砂机和兼有辗压﹑混合作用的摆轮式混砂机。
混砂机按工作性质还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混砂机。
辗轮式混砂机:出现在20世纪初,仍广泛用于以黏土为黏结剂的型(芯)砂的混制。
这种混砂机配置具有一定重量的辗轮,混砂时辗轮既能围绕混砂机的主轴公转,又能围绕辗轮轴自转。
辗轮在辗压的同时搓研型砂,使型砂颗粒覆上一层黏结剂的薄膜。
混制面砂和芯砂时,混砂质量优於其他混砂机。
50年代初曾有用弹簧加压的辗轮式混砂机。
由于采用弹簧加压,辗轮自重减轻,可用较高的主轴转速,同时辗压力可以随被辗压砂层的厚度自动调节,从而保证混砂效果均匀一致,提高了混砂的效率。
叶片式混砂机:用以混制树脂自硬砂。
这类混砂机采用回转叶片,混砂时干砂进入两个混砂槽,将黏结剂加入其中一个混砂槽内,硬化剂加入另一个混砂槽内同原砂进行预混,然后从混砂槽的末端出口进入垂直搅拌器,经快速混拌后排出,填充砂箱或芯盒。
填满后立即自动切
断硬化剂和黏结剂的通路,同时关闭进砂闸板并将槽内残留型砂排除干净。
逆流式混砂机:随著高速高压造型自动生产线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混制黏土湿型砂的新型混砂机。
这类混砂机结构特点是在混砂机底盘上面的偏心部位安装刮板和带有叶片的高速转子,底盘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子和刮板作逆时针方向自转,转子的转速高於底盘的转速。
混砂时,由于混砂机底盘与转子具有相反的运动,且转速不同,底盘上的型砂遂获得不同的速度差,砂粒间产生相应的磨擦力和剪切力,从而产生搓研﹑混合﹑破碎等作用,不仅混制效率高,混制出的型砂质量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