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的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5.5分,每小题5.5分)1.(5.5分)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A.幼稚的孩子。

B.幼小的孩子。

C.顽皮的孩子。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60.5分,每小题5.5分)2.(5.5分)《四时田园杂兴》作者:年代: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3.(5.5分)《渔歌子》作者:年代: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4.(5.5分)《乡村四月》诗人:;朝代:;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5.5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g zhòu yèyún tián chéng jìbái lùdǒu lì6.(5.5分)拼一拼,写一写。

zhòu夜耕yún sāng树短dí拂xiǎo gòng耕织7.(5.5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耘陂腔铮衔磬浸漪8.(5.5分)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9.(5.5分)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10.(5.5分)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1.(5.5分)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绩:A.把麻搓成丝或绳B.功业、成果(1)昼出耘田夜绩麻(2)成绩傍:A.靠近B.临近(3)傍晚(4)也傍桑阴学种瓜川:A河流B.平地(5)绿遍山原白满川(6)川流不息12.(5.5分)形近字组词。

小学五年级语文《5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5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古诗三首一、拼音乐园1、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篙(ɡāo h āo ) 棹(zh ào zhu ó)檐(xi án y án ) 蓑(su āi su ō) 媪(w ēn ǎo )媚(m éi m èi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二、词语天地1、比一比,再组词。

衰 ( ) 牧 ( ) 醉 ( ) 媚 ( ) 蓑 ( ) 枚 ( ) 粹 ( ) 眉 (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最喜小儿亡赖.. ( ) (2)怪生..无雨都张伞 ( )三、课内阅读认真读一读《清平乐·村居》。

△ 诗中有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读着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 △ 诗中有言醉里天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读着这两句诗,我仿佛听见“翁”对“媪”说: ; 读着这两句诗,我还仿佛听见“媪”对“翁”说: 。

△ 诗中有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着这两句诗,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 铺 乐 剥我体会到:。

四、日积月累我会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还能默写《牧童》,并回答问题。

牧童[唐] 吕岩,。

,。

1、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2、你觉得古诗中“铺”、“弄”两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读了《牧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五、小练笔有感情地背诵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想象诗中的情景和画面,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部分答案:一、1、ɡāo zhào yán suōǎo mèi2、pū(铺张)bō(剥削)yuè(音乐)pù(商铺)bāo(剥豆)lè(快乐)二、2、(1)顽皮、淘气(2)怪不得四、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2、“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5课_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5课_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拼一拼,写一写。

2. 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1)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_____(2)不脱蓑衣卧月明。

________(3)怪生无雨都张伞。

________(4)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六七里,________三四声。

(2)怪生无雨________,不是遮头________。

(3)大儿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

4. 笔下生花。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你喜欢哪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牧童,渔船,蓑衣,剥莲蓬【考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牧童渔船蓑衣剥莲蓬2.【答案】逗弄躺下怪不得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考点】翻译句子【解析】略【解答】1.逗弄2.躺下3.怪不得4.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答案】草铺横野,笛弄晚风都张伞,是使风锄豆,正织,卧剥莲蓬【考点】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解析】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做题。

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

【解答】出自唐代吕岩《牧童》出自宋杨万里《舟过安仁》出自宋辛弃疾《村居》4.【答案】【范文】清平乐•村居在城旁有一座幽静的小山,山涧中有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下来。

周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郁郁葱葱,格外繁茂。

而小溪旁边座落着一个小村庄,而小村庄最靠溪的那头有一座又低又小的茅草屋。

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堂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堂练习题

1.《古诗三首》课时练班级: 姓名: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f ú xi ǎo ( )时分,农民才忙完c án s āng ( )之事,就又去田间开始劳作了,zh òu y è( )不停。

正所谓“一分g ēng y ún( ),一分收获”。

二,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昼( )出耘( )田,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当银钲( ),敲成玉磬( ),水满陂( ), 山衔( )落日浸( )寒漪( ),三、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巧填同音字 【 zh òu 】 极( ), ( )眉, 宇( ), 暴风( )雨【 zh ì 】 ( )嫩, ( )慧, ( )造 ,( )理 五、诗词常识1.《四时田园杂兴》是 代诗人 写的一组田园诗,诗组共有60首。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 ”3.《村晚》是 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 绝句。

六、理解古诗,回答问题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季的 生活。

其中“ , ”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 , ”写出了儿童爱劳动的情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 。

2.《稚子弄冰》一诗中,、、等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的天真淘气。

3.《村晚》一诗中“”字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字写出了落日青山映在水中的景象。

4.这三首诗的共同主题是5.丰子恺有一幅画,上面写道:“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由这句诗,我会想起雷震《村晚》诗中的,一句。

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注释】1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晴明:晴朗,明澈。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作业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作业
如果这次你都顺利过关,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弯弯的月亮!如果出现了错误,那要多多加油呀!
检查背诵
这篇课文可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呀,你背过了吗?背过的化,就在小组内展示一下吧!
你在背诵课文时,错误不超过三处,那老师奖给你一个红红的太阳!
开心质疑
预习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请把它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块探究吧!
评价一下自己在练习平台中的表现吧:
还需加油□
一般□
很棒□
趣味思考
“童年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小组内同学满意的画一个
开心拓展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费奥多罗夫说些什么?
如果说的不错,老师奖你一个太阳。
真情
寄语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作业
昌乐县实验小学张萍
作业
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练习平台
相信你能读准这些词语
花苞汲取蹦跳喧闹膝盖梳妆
趣味拓展
杨万里还写过很多关于儿童的古诗,找出来和同学一起读读吧!
同学们满意的画一个
真情
寄语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作业
昌乐县实验小学张萍
作业
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练习平台
请认真默写两首古诗
《牧童》《舟过安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设计合理,有价值的,将得到老师赠送的书签一张。
真情
寄语
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作业张萍
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作业
昌乐县实验小学张萍
作业
类别
作业内容
作业评价
练习平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一、生字词:1、易错字词:剥(bāo)莲蓬2、词语理解: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茅檐:茅屋的屋檐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二、诗词译文及理解:1、《牧童》: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黄昏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附答案

1 古诗三首课时练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tónɡsuōyījīlónɡlián pénɡ()()()()二、按要求完成古诗词练习。

1、默写《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写《舟过安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平乐·村居》()茅檐低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和,朗读时要读出。

三、赏析品味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遮:诗句的意思是:。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诗句的意思是:。

答案:三1、(1)怪生:怪不得的意思;遮:挡。

诗句的意思是: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2)亡赖:指顽皮、淘气。

诗句的意思是:特别喜欢小儿的调皮,他趴在溪边剥莲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__”标出。

1.草铺.(pū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diào zhào)坐船中。

3.清平乐.(yuèlè)
4.最喜小儿亡.(wánɡwú)赖。

二、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春风bāo kāi( )了大地的冰层,披着suōyī( )的mùtóng( )和扛着chú tou( )的老翁,都táo zuì( )在这míng mèi( )的春光里。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笛弄晚风
三四声( )
....
A.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
B.牧童在晚风中挥舞着竹笛
C.舞动的竹笛捉弄着阵阵晚风
2.最喜小儿亡赖
( )
..
A.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B.顽皮,淘气
C.放刁撒泼
无雨都张伞( )
3.怪生
..
A.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B.责怪两个小孩子
C.怪不得
四、根据意思写诗句。

1.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喜欢的是调皮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2.《舟过安仁》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__,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词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写出了老夫妻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读了本课三首古诗词,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一)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诗歌向来讲究炼字,一个“______”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向我们传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的图画,如果让你给这幅图起个题目,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_,中儿正
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3.这几句话写出了一家五口人的哪些活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一词,含有怎样的情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jiěxiè)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zhǒng zhòng)瓜。

【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织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1.用“√”标出带点字的恰当读音。

2.古诗中男人的做的事情是______,女人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

3.读后两句诗,你体会到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的儿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部分小学生以做作业为理由拒绝做家务,
对劳动不感兴趣,对此,你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妙笔生花。

本课这三首描写儿童的古诗词中,你最喜欢哪首,请改成一篇小短文。

(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pū 2.zhào 3.yuè 4.wú
二、剥开蓑衣牧童锄头陶醉明媚
三、1.A 2.B 3.C
四、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1.唐吕岩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宋杨万里所见所悟
《小池》《宿新市徐公店》 3.宋辛弃疾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童年的生活很美好
六、(一)1.铺逗弄笛声时断时续和牧童吹笛子时的嬉戏的意味 2.牧童吃完了饭,已是黄昏后,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色的露天下休息了。

3.牧童晚归休息图 4.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的向往
(二)1.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 2.清平乐村居 3.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醉的神态,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

三儿子调皮地躺卧在溪边剥莲蓬。

表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4.指小儿调皮活泼的样子。

表现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七、1.jiězhòng 2.耘田织麻 3.对劳动的热爱 4.提示:从劳动能锻炼身体、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入手来谈。

八、示例:在广阔无边的原野上,绿茵茵的烟草遍布其上,高低起伏,就像在快乐地舞蹈。

轻柔的晚风吹拂着野草,发出“刷刷”的声音,那声音是多么悦耳,多么动听,仿佛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

白天去放牛的牧童还没有回来,却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牧童那悠扬飘逸的笛声,愈来愈近,弃去那一整天的疲劳,使人浑身舒服,心中的烦恼顿时无影无踪。

牧笛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地随风飘来,令人回味无穷。

随着轻快的笛声,牧童骑着黄牛回家了。

等牧童吃饱饭后,已是黄昏之后,夕阳就快落山了。

牧童也不脱蓑衣,躺在柔软的草地上。

在皎洁的月光下,牧童若有所思的望着明月,明天还能这么惬意吗?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
不脱蓑衣的牧童,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与月光融成了一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