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语文课件-写作 学写故事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写故事教材研读:故事的特点。

1、故事的完整性。

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故事的曲折性。

故事曲折,就是故事有波澜、有波折。

故事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

说说下面已学课文(小说或记叙文)故事的内容与故事的曲折性特点。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我”随小朋友去爬山——病弱的“我”胆颤心惊地爬上了悬崖——小朋友下山了,“我”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爸爸的指导下艰难地下山。

)《狼》(蒲松龄)(七上)——(遇狼——惧狼——御狼——杀狼;道遇屠户——尾随相抗——设计吃人——计破被杀)《皇帝的新装》(七上)——(引子:皇帝有穿新装的怪癖。

开端:骗子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发展:皇帝派人查看做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游行,其行为被一小孩子揭穿。

)《台阶》(七下)——(父亲年轻时造了三给青石板台阶,立志造一栋有更高台阶的新屋——父亲辛苦劳作,做造新屋的准备——造新屋,做造高台阶准备,建高台阶,台阶建成——父亲坐在高台阶上不自在,挑水上新台阶时闪了腰,老了的父亲坐在高台阶上很失落。

)《驿路梨花》(七下)——(“我们”看见梨树林中的房子,寻找房子的主人——遇见瑶族老人,不是房子的主人——遇见哈尼小姑娘,不是房子的主人——小姑娘补叙:造房子的是解放军;房子的主人梨花早出嫁了。

)《社戏》(写“我”前往赵庄看戏前)——(“我”盼望看戏,日期到了,却没有船——母亲说没有船前往看戏,就宽慰“我”——“我”急得哭——母亲为难——双喜找到了船,“我”很高兴,母亲担心。

文章5至8段叙事摇曳,有波折)3、故事的可读性、趣味性、深刻性。

①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

悬念的设置(《驿路梨花》);结尾出人意料《皇帝的新装》。

)②情节结构安排。

故事发展的非正常顺序。

③故事的虚构。

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编写故事;有合理的想象,但不是胡编乱造。

(《狼》《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的虚构)④描写人物的生动、细腻、丰满。

(《孙权劝学》《周亚夫军细柳》《卖油翁》)⑤能真实的反映、揭示生活,有深刻的意蕴,给人启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学写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写法,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3.想象要新奇合理,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么,我们如何把听到的或者自己讲过的故事写成完整而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学写故事”。

二、写作指导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比如在《孙权劝学》一文中,就交代了时间“初”,主要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劝服吕蒙的。

文章虽短,五脏俱全。

所以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过程和结果要有,同时揭示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读好文章就像欣赏山景,不喜欢平缓而无变化。

怎样才能写出有波澜的文章?1.巧设悬念。

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就是巧设悬念,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和冲突时,利用读者关切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

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章读完不可。

作者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吸引人。

比如蒲松龄的《狼》,“少时,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会一只狼离开,一只狼像狗那样冥坐呢?这就是悬念,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

比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课文前半部分通过对阿长地位低下、饶舌多事、愚昧迷信等缺点的描写,主要为后文阿长的热情善良做铺垫,这样的人物更真实,更让作者敬佩和怀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写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经典故事、范文解析和写作指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平淡,缺乏悬念;2. 人物形象单一,缺乏立体感;3. 环境描写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渲染氛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写作方法;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塑造形象,增强故事感染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结构的把握;2. 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3.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故事和范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故事写作的方法和技巧;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一对一进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典故事和范文,用于分析和讨论;2. 准备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灵感;3. 准备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一个经典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范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故事结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益课件

第六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益课件

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
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
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
“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止增笑耳。

文章得出感悟
机会4: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
一、写出故事情节的波澜
忽 逢 巧合意外: 桃 忘路之远 花 近,忽逢 林 桃花林
悬念疑点1: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悬念疑点2: 避秦时乱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 汉,无论 魏晋。










悬念疑点3: 不足为外人
离 道也。便扶 开 向路,处处 桃 志之。 花 源
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
外貌 劳作
神态、心理
宫使
黄衣使者 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两骑
收获 一车炭,千余斤
勤劳善良,生活贫困 处境艰难,令人同情
形象
《卖炭翁》 白居易
不劳而获,傲慢无情, 剥削压迫,令人气愤
2.对比反衬。以善
衬恶,以丑衬美,从表 及里,用现象衬托本质, 让人物形象更突出,更 立体。
2.事与愿违。精设偶然戏
剧性,故造疑团成悬念。故 事节点环环扣,激发好奇连 连看。扑朔迷离满期待,留 下遗憾引深思。
悬念疑点4: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 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写作指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写作指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写作指导(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写作指导写作实践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

以某一件事为题材,开展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以“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教师指导下面有三篇教师写作指导文章。

第一篇是构思步骤;第二篇将怎样写好故事;第三篇就从电影中学习写故事的方法。

指导一:构思故事作文的三个步骤明确要求:围绕写作实践题,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发一则故事,以《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结合写作提示,指导学生进行构思:第一步,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填充的词语既是故事情节的核心要素,也能引发故事的主题意蕴。

如《窗的故事》,透过这一扇“窗”能够看到什么?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又如善恶、美丑、是非,等等。

第二步,列写作提纲,构思主要情节,设计情节的波澜起伏。

以《窗的故事》为例:开端:根据情节设置人物,设计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如何出场,适当运用环境描写,再现故事场景。

发展:描述关键事件,打破主人公生活的平衡,激起主人公恢复平衡的愿望;通过情节发展,激活不自觉的愿望,与自觉的需要发生矛盾。

高潮:将主人公送上满足愿望的求索之路,矛盾冲突激化,表现冲突场景。

结局:矛盾冲突得到戏剧化解决,设计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第三步,发挥合理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凸显人物个性。

结合《窗的故事》,重点围绕小说高潮部分进行片段练习,写好后展开讨论,说说哪些细节准确传神,能够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指导二:怎样写好一则故事听故事或读故事时,最怕没有趣味,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或者是陈芝麻烂谷子,耐着性子读完,最后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写故事,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要让读者觉得好玩,想一口气读完,等读完了又会反复玩味故事的意蕴,这就是一个好故事的价值所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写作-学写故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写作-学写故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说课稿《写作-学写故事》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故事》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写作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教材通过提供一些经典的范文,让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但是,学生在故事写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情节安排不够合理,人物塑造不够鲜明,环境描写不够具体等。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构思并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具体包括: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能够合理安排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人物塑造来表达故事的主题,能够描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3.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营造故事氛围,使故事更具生动性。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

具体包括:1.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故事情节,使故事内容丰富、紧凑。

2.如何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塑造表达故事主题,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3.如何让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营造故事氛围,使故事更具生动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经典范文,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3.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4.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经典范文和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写作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写作学写故事教学目标【目标导航】1.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3.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

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教学过程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的故事,有一些故事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会忘却,有一些故事却随着时间消亡而去,今天,让我们学着写一写故事,挖掘出我们身边那些被我们【写作要求】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再依次接续,尽可能说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2.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3.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可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情节有些波澜。

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生动丰满、曲折感人。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1. 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2.(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

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故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作指导文章。

文章通过讲解故事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例分析,适合学生学习故事写作。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这种文学体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故事写作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单一,缺乏创新;2. 人物形象塑造不鲜明;3. 故事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4. 语言表达欠佳,缺乏生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2. 学会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3. 学会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4. 学会合理安排故事结构,使故事具有逻辑性;5.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故事更具生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创新设计;2. 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3. 故事结构的合理安排;4. 语言表达的生动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故事作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故事写作心得,互相借鉴;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故事,教师点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若干篇优秀的故事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2. 准备故事写作的相关资料,如写作技巧、人物塑造方法等;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写作。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若干篇优秀的故事作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故事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每组选取一个故事主题,讨论如何编写故事。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结构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明确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细研
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 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 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审题立意】本题属于给出要求的自选材、自命题作文。要 求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故事。故事 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情节的曲折性要强一些,更吸引人一些。 本故事立意角度比较广,但要注意传播正能量。 【选材构思】可在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社会上发生的诸多 有趣或有意义的事中,选定一件作为核心故事,展开构思。 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 故事的曲折性。
精读细研
【选材构思】本题可写“头发的故事”“军训的故事”“一张 电影票的故事”“手机的故事”“书包的故事”等,注意题目 或选材貌似平淡无奇,但构思过程中,一定要把故事写精彩, 尤其是故事的结局。 【写法指导】 (1)半命题部分,决定选材和立意的角度,要注意精心摘选, 确定合适的题材和立意角度。 (2)可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定好故事的起落点, 让情节变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纯写实的文章一般不会太吸引人, 但加入你的联想与想象,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把其他故事的精 彩因素融合进来,故事情节才会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①开篇设置悬念, 渲染紧张的氛围, 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
②对话描写,既 表明小米还小, 还不太懂事,也 暗示了妈妈确实 就是光头怪人。
范文点评
但很快又挤出了笑容。 ③ 第二天,难得休假的爸爸主动带着小米到
公园玩,小米骑着小木马,爸爸坐在一边若有 所思。“小米,如果妈妈有一天得了一种病, 她的头发都掉光了,你还会喜欢妈妈吗?”爸 爸问小米。小米摇摇头,又赶紧点点头:“掉 了头发的妈妈也是妈妈。妈妈不是妖怪。小米 喜欢妈妈。”爸爸把小米从木马上抱下来,很 严肃地对着小米说:“那爸爸现在告诉你,你 那天看到的光头妖怪就是妈妈,妈妈得了病, 掉光了头发,你会讨厌妈妈吗?”④泪水在小 米眼里直打转,终于掉落下来。“不会,我爱
⑥故事的高潮,以动作 描写为主,主要写小米 剪掉头发给妈妈的稚嫩 做法。既展现了童真童 趣,也表明小米有一颗 爱护妈妈的心。
看着小米蹑手蹑脚退出了房间,妈妈睁开
了眼睛,眼泪顺着眼角流在枕头上。“小米,
范文点评
为了你,妈妈也要坚持做好抗癌治疗。妈妈一 定会让头发重新长起来的!” ⑦
⑦交代故事的结局。妈 妈被小米的稚嫩做法感 动,决心好好配合治疗, 重新为小米做回美丽的 妈妈。
事情节的设计,更要多思考这个故事如何打动人 心,如何传递人情,如何挖掘出深刻的人性,给 人以生活的启迪,给人以生命的滋养。
精读细研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们自由发挥想 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审题立意】本题属于故事接龙题,需要先选定一个话题, 然后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由一个同学开头,其余同学依次 接续故事。可立意在倡导环保、歌咏友情、赞美乐于助人美 德等上。 【选材构思】可设定“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 (她)”“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正在屋子里,突然响起了敲门 声”“一个外星人站在我面前”“我穿越到了2020年”等, 任选其一,让其他同学接续。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想象不同, 因此接出来的故事往往趣味无穷,令人忍俊不禁。
了:“我的小米真懂事!”⑤
明她年龄虽小,但是一 个特别爱护妈妈的好孩
第二天,小米对着镜子,偷偷剪掉了头发, 子。
看着镜子里乱糟糟的短发,小米也吃了一惊,
怎么剪掉头发的小米变成乱糟糟的妖怪了?小 米偷偷跑到妈妈的房间,看到妈妈还在熟睡。 小米回到房间,把剪下来的长发用头绳扎个辫 子,然后把辫子偷偷放到了妈妈的枕头边,又 悄悄退回来。⑥
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 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 定是不相同的。要把握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避免众口 同腔。
整体感知
动作描写: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 恰当的、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于连续性动作的 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 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整体感知
示例
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
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红楼梦》
父亲: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
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整体感知
孔乙己: 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
整体感知
2.写好玩的故事 写故事要曲折。太过简单、直白的故事,看了开头猜到
结局,就无趣了。故事的开端或描摹背景,或设置悬念,或 先声夺人,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期待。故事 的发展和高潮,讲究情节的一波三折、典型细节的刻画、悬 念的连续设置,这样读者就会沉浸在故事中,与故事中的人 物同呼吸、共命运。故事的结局往往最难写,太合乎常理, 让人觉得平淡无味;要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结局,必须下一番 功夫。结局可以完全在读者的想象之外,或者情理之中、意 料之外,这样的结局才会让人回味无穷。善于设置悬念、误 会或者情感冲突,处理情节波澜,刻画典型细节,这样的故 事才会有血有肉,鲜活灵动。
2.间接描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 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整体感知
4.处理好虚实的关系 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允许采用虚构的
手法,增加故事的文学色彩。设定故事情节后,同 学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 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
整体感知
5.写值得玩味的故事 写故事,不仅仅要重视新鲜素材的选择、故
整体感知
上面几个精彩片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物?抓 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几个片段都抓住了人物特征,或从外貌,或从语言, 或从动作,或者几方面相结合对人物进行细致地描摹, 才塑造出鲜活生动的形象。
整体感知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外貌描写: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 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 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 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之乎者也”之类,引得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 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纪晓岚的四句诗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吊足了人们 的胃口。故事中巧妙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3.塑造丰满的人物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人物
要塑造丰满,需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让人物 “活”起来,立体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物外貌、神 态描写,是读者认识人物的窗口。除此之外,动作描写能 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展现人物的性格;心理描 写,要符合情境,可增加故事的细腻程度;语言描写要符 合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塑造人物的性格。另外,写故事过 程中,适当穿插景物描写,在调整故事节奏的同时,还能 够在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故事主题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至于何时写景,如何写景,需要同学们仔细斟酌。
精读细研
【写法指导】 (1)选定话题。小组讨论,选定合适的话题。选定的话题 要能展开想象,方便设置情节和悬念。 (2)确定人物。根据确定的故事的话题,想一想在故事中 应该出现哪些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出场的顺序应该 如何安排等。 (3)想象情节。小组内的成员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 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的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形成一 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4)执笔成文。把同学们讲述的故事整理出来,看看谁整 理的故事更生动,齐声喝彩,这哪里是在骂人, 简直就是在捧人嘛。就在大家笑容都还没有消去的时候, 纪晓岚又来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气氛再一次 紧张了起来,眼看朝廷命官就要发作,纪晓岚吟出了第 四句“偷得蟠桃庆寿辰”。众人听罢,再一次高声喝彩!
整体感知 你觉得这个小故事精彩吗?说说理由。
整体感知
纪晓岚祝寿的故事
相传清朝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去给一个朝廷命官的母 亲祝寿,别人都带去了很贵重的礼物,可纪晓岚却两手 空空,并且去得很晚。到了之后,他慢条斯理地当着文 武百官吟起了他的祝寿诗。诗的第一句是“这个婆娘不 是人”。话音刚落,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气氛非常紧张, 朝廷命官更是一脸的不高兴。就在这个时候,纪晓岚来 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③对妈妈的神态 描写,更加证实 了妈妈就是光头 怪人,并且妈妈 对于小米看到她 光头之后的反应 不太能接受。
④借助爸爸之口, 交代妈妈患病掉 光头发的事实, 既解除了之前的 悬念,也推动了 故事情节的发展。
范文点评
妈妈,我不怕。我要让妈妈长出新头发,变成 美丽的妈妈。”爸爸擦干小米脸上的泪水,笑
⑤小米表态,爸爸做通 小米的工作后,十分开 心。而小米的表态也表
精读细研
【写法指导】 (1)以故事胜。可占据素材先机,选定本身就比较离奇的故事来 写,靠素材吸引读者。 (2)以人物胜。故事需要人物来支撑,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 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塑造的人物要典型,有亮 点,读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以细节胜。可设定某个精彩的小细节,比如人物外貌、动作、 神态等细节,环境上的细节,情节上的亮点等,靠精彩的细节取胜。 (4)靠修改胜。好文章大多是改出来的,名家写作也需要不停地 修改完善,通过后期修改,可以改出精彩的故事。比如把废话删除, 把情节调整,把开头和结尾设计独特,都可以让故事焕发迷人的光 彩。
点评 本文以头发为线索讲述故事,一方面展现了小米的妈妈 从患病到坚定配合治疗的经过;一方面展现了小米爱护妈妈 的情节。故事写出了小米的思想转化过程,从最初的害怕、 惊恐,到后来的坚定信心,再到用实际行动爱护妈妈;也写 出了小米的成长历程。故事十分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