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自动变速器毕业论文

自动变速器毕业论文自动变速器毕业论文引言: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动换挡、提高行驶舒适性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主流配置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自动变速器的原理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传动、齿轮传动等方式,实现汽车发动机输出转矩的调节,从而实现车辆的换挡和行驶模式的转换。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液力偶合器或离合器,实现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传动。
二、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自动变速器早期的自动变速器采用液力偶合器,由于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成为最早应用于汽车上的自动变速器。
然而,液力偶合器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高速行驶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2. 手自一体变速器的出现为了提高自动变速器的效率和经济性,手自一体变速器应运而生。
手自一体变速器结合了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手动换挡或自动换挡。
这种变速器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乐趣和驾驶员的参与感。
3. CVT变速器的发展连续可变传动(CVT)变速器是近年来自动变速器领域的重要突破。
CVT变速器通过无级变速的方式,实现发动机转速与车速之间的精确匹配,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
CVT变速器的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许多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自动变速器的未来趋势1. 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混合动力技术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自动变速器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2. 电动化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兴起将对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电动汽车通常采用单速变速器或无变速器的设计,这对传统的自动变速器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未来的自动变速器将需要更加注重电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 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汽车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以及发展

2)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它的最高挡 4挡是传动比小于1的超速挡。这种自动变 速器燃油经济性好,发动机可以经常处于较 低转速范围运转,因而运转噪声小,可以延 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带超速挡的这种 自动变速器被许多品牌高挡轿车所采用。
3行星排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五、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
器
如图4.22所示,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与 外壳相连,也就是与泵轮相接,而锁止离合 器片与涡轮相接,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 器的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可以将多片式锁 止离合器的盘与摩擦片压紧成为一体,这就 使涡轮与泵轮连接成—体,此时液力传动变 为离合器传动,相当于为刚性连接,这样提 高了传动效率,接近100%。同时还避免变 矩器的油温升高。
a)示意图
b)动力传递路线
4.3 变速齿轮机构
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级地 改变转矩和传动比,以适应行驶阻力的变化, 但变矩比小,不能完全满足汽车使用的要求, 必须与齿轮变速器组合使用,扩大传动比的 变化范围,才能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自动 变速器的齿轮变速系统主要由行星齿轮机构 和定轴齿轮机构。
1)所有行星齿轮均参与工作,都承受载荷, 行星齿轮工作更平静,强度更大。
2)行星齿轮工作时,齿轮间产生的作用力由 齿轮系统内部承受,不传递到变速器壳体,变 速器可以设计得更薄、更轻。
3)行星齿轮机构采用内啮合与外啮合相 结合的方式,减小了变速器尺寸。
4)行星齿轮系统的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 不存在挂挡时的齿轮冲击,工作平稳, 寿命长。
1、锁止离合器分离状态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油液流至锁止离合器片 的前端。锁止离合器片前端与后端的压力相 同,使锁止离合器分离,如图4.23a所示; 锁止离合器分离状态及分离状态时的动力传 递路线,如图4.23b所示。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

北京万通汽修学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汽车自动变速器是指自动变换传动比,调节或变换发动机动力输出性能,经济而方便地传送动力较好适应外界需要的汽车部件。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1926年别克汽车第一次将液力偶合器和手动变速器装在一起。
尽管不是自动变速器,但偶合器的优点已经显出来。
变速器在前进档上,发动机也可以怠速运转。
1940年美国奥兹莫比尔汽车上装上了第一台现代意义的自动变速器。
这是一种槽置式的串联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液压控制变速器,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自动变速器。
1968年法国雷诺第一次在自动变速器上使用了电器元件。
1982年丰田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由微机控制的电控自动变速器,它家就是装配在四缸佳美上的A-140E自动变速器。
1984年美国奥兹莫尔汽车上装上了THM440-T4美国的第一台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三大公司都分别推出了两种以上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1992年以前生产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执行器--电磁阀最多的也只有两个,一个负责变矩器锁止,一个负责D位上四挡的升降,在这一阶段电子控制还处于辅助阶段。
1992年至1994年是电子控制变速器飞速发展的阶段。
电磁阀特别是换挡电磁阀数量的增加,使得换挡电磁阀已经完全取消了节气门油压和速度油压对D 位升挡的控制。
经济模式、运动模式、雪地驾驶模式这些控制模式的出现使汽车的驾驶随心所欲。
1995年自动变速器发展基本成熟,原来的换挡电磁阀主要是控制D位上各挡的升降,1995年后某些变速器的换挡电磁阀对D位各挡,手动挡,倒车挡全都负责。
所以被称为全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电控液动)现在我国轿车和豪华大客车上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已全普及之势。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投产的4T-65E变速器是通用公司1994才正式投产。
上海大众帕萨特、宝来、波罗、桑塔纳、奥迪、捷达王都已装用自动变速器。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制造机械变速器,以满足各种机械设备的变速需求。
以下是变速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阶段:1.手动变速器(MT)19世纪末,手动变速器(M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换挡杆和离合器来控制齿轮的啮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变速。
手动变速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自动变速器所取代。
2.自动变速器(AT)20世纪60年代,自动变速器(A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通过液力变矩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换挡,无需手动操作。
自动变速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驾驶者,尤其是那些不熟悉手动换挡的驾驶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不断提高。
3.无级变速器(CVT)20世纪80年代,无级变速器(CV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传动带和带轮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带轮的半径来实现变速。
无级变速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平滑的变速,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行驶状况。
然而,无级变速器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经济型车型中并不常见。
4.双离合变速器(DCT)20世纪90年代,双离合变速器(DC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两个离合器来分别控制奇数和偶数挡位的切换,从而实现更加迅速和平滑的换挡。
双离合变速器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比手动变速器要优秀,因此在一些高性能车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5.混合动力变速器(Hybrid Transmission)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变速器也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通常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和电机来传递动力,以实现更加高效和节能的传动。
混合动力变速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结合内燃机和电机的优点,从而达到更加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总的来说,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传动体验的历史。
从手动变速器到自动变速器,从有级变速到无级变速,再到混合动力变速器,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都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加优秀的驾驶体验。
多级齿轮变速箱时代背景

多级齿轮变速箱时代背景
多级齿轮变速箱的出现和发展源于20世纪初出现的汽车工业。
当时,汽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马力和速度都比较低,传统的单级齿轮传动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汽车的发展需求,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和实践多级齿轮变速器的设计和制造。
1904年,美国一家公司首先生产出了五速变速箱,使得汽车的速度和马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后,多级齿轮变速箱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加入新的技术,逐步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此外,二战后,各国汽车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汽车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对动力性能、行驶舒适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级齿轮变速箱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多级齿轮变速箱已经成为现代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汽车变速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变速器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变速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将对汽车变速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历程汽车变速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当时最早的汽车采用的是手动变速器。
这种变速器需要手动将齿轮转换到所需的档位,操作相对繁琐。
20世纪初期,自动变速器开始出现。
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简单、换档平稳的特点,是手动变速器的重要改进。
20世纪50年代,半自动变速器应运而生。
半自动变速器结合了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优点,操作更为方便。
至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变速器也在不断升级,发展出了更多更加优秀的变速器。
二、汽车变速器的现状1. 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现在已逐渐被淘汰,虽然一些车型仍采用手动变速器,但随着自动、半自动变速器的普及,手动变速器面临逐渐淘汰的风险。
2. 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在现代车型中占有相当比例。
自动变速器操作简单,换档平稳,非常符合现代汽车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一些汽车品牌已经将自动变速器作为标配。
3. 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是目前汽车变速器发展的热门趋势之一。
它采用了两个独立的离合器,一个用于奇数档位,一个用于偶数档位。
这种变速器可以实现快速换档,同时提高了燃油效率。
4. CVT变速器CVT变速器也是目前汽车变速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CVT变速器具有平滑换档、节油减排、动力性更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轿车。
三、汽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1.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变速器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实现人车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2. 电动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未来汽车变速器也可能朝着电动化方向发展,采用与电动机匹配的变速器。
3. 趋于轻量化。
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汽车变速器也将趋于轻量化,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4. 跨界合作。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变速器已成为制约车辆燃油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变速器的发展史

变速器的发展史汽车变速器在人们看来是与发动机样的必要部件,没有人会刻意关注它,因为是汽车必须要有这一部分。
一般人能想到的也不过是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当然现在最受关注的是双离合变速器。
但是,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变速器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都认为这个装置在汽车上存在太正常了。
其实变速器从诞生至今也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几乎与汽车的年龄接近,但并不是有了汽车就有了变速器。
变速器发展至今,其生产厂商也有很多,如博世、ZF、博格华纳、爱信等等,也有一些大的汽车厂商在独立开发适合自己车型的变速器。
从变速器诞生至今,其种类也不过以下几类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1)、无级变速器(CVT)、顺序换挡变速器(AMT)和双离合变速器(DCT)。
基本上变速器的发展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顺序,现在我们就说说这些不同的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MT世界上第一台变速器诞生在1889年,是由法国标致研制开发的,它可以通过一个拨杆来改变传动速比。
当然最早的变速器非常简单,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了。
手动变速器的产生使汽车变得鲜活起来,有了更多的驾驶乐趣,而且结构相对简单,仅由齿轮和轴组成。
通过纯机械的方式,选择不同传动速比的齿轮,以小齿轮咬合大齿轮,从而改变传动比和扭矩。
也因为手动变速器的产生促进了汽车业的不断发展,到现在几乎所有品牌的汽车都将手动变速器作为其最基本的车型配置,所有的变速器厂商也无一例外地都会生产这种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AT自动变速器的产生比手动变速器诞生晚了19年的时间,第一辆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是福特的T型车,也是在汽车诞生以来改写汽车历史的一款车型,知道了这个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喜好自动变速器了。
其实当时的T型车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也非常简单,这个自动变速器只有两个速比。
最早的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改变速比和改变扭矩的效果。
而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变速器(现在常见的自动变速器)是在1940年由美国通用开发生产,这种自动变速器使用液力耦合器和三排行星齿轮提供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我国汽车变速器发展的五个阶段

编者按: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变速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变速器企业。
从1952年手工制作出新中国第一台变速器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变速器行业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向前。
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了当今的中国变速器行业,反过来,变速器行业也折射出建国6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艰难创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更谈不上生产汽车变速器。
当前国内知名的变速器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建国之后成立的,当然也有例外,首当其冲的便是綦齿。
綦齿始建于1928年,早期是一家军工厂,主要生产汽车配件。
1949年綦江解放后,解放军重庆市军管后勤接管委员会接管该厂,开启了綦齿新的发展历程。
在3年经济恢复时期,綦齿在生产简单汽车零部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汽车变速齿轮、变速器及转向节等产品,并逐步实现了量产。
据綦齿老员工回忆,建国之初,綦齿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办公地点设在当时的一家祠堂,车间在附近的山洞里,生产设备是抗战之后留下的破旧机床,工人、干部住的都是茅草屋。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1952年,綦齿仿造原苏联嘎斯51型变速器,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变速器。
由于缺乏生产设备,变速器的齿轮齿牙都是工人用凿子凿出来的。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起步,一批变速器企业也孕育而生。
1955年,公私合营哈尔滨汽车零件制造厂(“一汽哈齿;前身)成立。
1958年,大同综合机床厂(“大齿;前身)成立。
1965年,国营青山机械厂成立(“重庆青山变速器公司;前身)。
1964年,我国开始“三线建设;,大力发展西部工业。
1966年,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中央“三线建设;的战略方针,决定在陕西省三线地区建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
1968年,法士特前身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在宝鸡兴建,这家目前重型变速器年产量世界第一的企业由此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了解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的动力是由发动机产生的。
而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传递到车轮。
变速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所以,了解变速器的发展历史是每个爱车人所必需的。
变速器的基本作用是:1)改动传动比,降速增扭。
2)利用倒档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3)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且便于汽车起动、怠速、换挡和动力输出。
近百年,变速器经历了用变速杆改变链条的传动比→手动变速器→有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1、早起汽车传动系统早期的汽车传动系统,从发动机到车轮之间的动力形式很简单。
发动机驱动一组锥齿减速齿轮,再传动到一根轴和皮带轮。
皮带轮和驱动桥上的内齿轮啮合,使汽车行驶,大齿轮用来加速,能使汽车达到32 km/h的速度。
如果遇到上坡,而爬坡能力不够时,驾驶员就停下车子,把小链轮啮合后进行驱动。
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86年同时宣告制成,卡尔·本茨制造的是三轮汽车,后者制造的是四轮汽车。
在三轮汽车中,汽油机发动以后,动力经齿轮和链条传至后轴,后轴系两个半轴,中间装有差速器,有利于车辆转弯。
前轮架位于一个叉形结构架上,类似现代自行车的前叉装置,上面有转向手柄,用来操纵车辆转弯。
这辆车上还装有变速杆,用来改变链条的传动比,使车速快慢自如.2、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是靠驾驶员直接操纵换挡手柄换挡,为汽车最初普遍采用。
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的汽车变速器只有3个档位,只有高速档具备同步器。
当时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必须有很好的技术,才能平顺地换档。
发展至今,大多数手动变速器也搭载有5档,甚至6档速率。
低档速率对节约燃料有好处,加快速度需要变高速档。
手动变速器(MT)主要采用齿轮传动的降速增扭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一对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若小齿动时,输出转速就增高。
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12122112M M z z n n i ===z 1,n 1,M 1,主动齿轮的参数;z 2,n 2,M 2为从动齿轮的参数。
如图1所示:图1 工作原理图2 换挡原理图3 变速原理3、自动变速器装有手动变速器的汽车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通常需要频繁换档,这加重了驾驶员的负担,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不利于行车安全。
并且换档品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员的熟练程度,而新手很难把握。
自动变速器可以使换档过程自动完成,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并且消除了驾驶员操作水平的影响,保证了汽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提高了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图4 自动变速器的原理图3.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史▶1930年,戴姆勒公司将液力耦合器应用于汽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
▶1950年代,开发出了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构成的自动变速器。
1958年,荷兰的DAF公司H.Van Doorne博士研制成功了名为Variomatic的双V型橡胶带式CVT,并装备于DAF公司制造的Daffodil 轿车上,其销量超过了100万辆。
▶ 1960年代,应用较多,但是效率很低,开发重点转向了更高效率的液力变矩器。
▶1960年代出现了半自动的SAMT,只能控制离合器,选换档需要驾驶员完成。
▶六十年代中期,荷兰的VDT公司用金属带取代之前的橡胶带,研制出了能传递功率容量大,效率高,结构紧凑的无级变速器。
▶ 1970年代,出现了带有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提高了液力自动变速器在高速时的效率。
▶ 1970年代SAMT发展成熟▶ 1980年代增加了行星齿轮档位和驻车锁止(P)系统,并采用电子控制。
▶ 1983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研制出全自动AMT,离合器和选换档都自动完成。
▶ 1987年,日本富士重工公司从VDT公司购买了金属带,并得到了VDT 公司的技术指导,生产了面向1.0L轿车的CVT,并装在Subaru Justy 轿车上,采用液压控制。
▶ 1990年代出现了智能化AMT,将AMT的控制同 ECU、ABS、ASR的控制相结合,实现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
▶1995年9月,Honda公司开发了新一代金属带式CVT即Honda Multi Matic,实现了离合器、换挡和夹紧力的全电子控制▶1999年德国奥迪公司联合LUK公司和Temic公司,开发完成了FF纵置金属链式CVT-Multitronic,成功地装在输出转矩310Nm、排量2.8L 的奥迪A6/A4和保时捷跑车上,并于2002年11月投放到中国市场。
▶ 2003年,Damler-Benz公司开发了7速AT3.2、自动变速器的特点1、汽车起步平稳,减小振动与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2、汽车能以较低速稳定行驶,提高通过性;3、自动适应道路阻力变化,提高平均速度和动力性;4、便于实现自动换挡、减轻驾驶员体力,提高安全性;5、减轻空气污染;6、减小换挡冲击,消除动力传动动载荷,延长使用寿命;7、但结构复杂,制造精度和成本高;传动效率低;使用、维修及故障排除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
3.3、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AT 液力自动变速器2、CVT 无级自动变速器3、AMT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4、DCT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3.4、AT 液力自动变速器图5 前置前驱AT 图6 前置后驱AT典型的AT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液力变矩器一般由泵轮、涡轮、导轮和锁止离合器组成。
由于液力变矩器具有增扭作用,装有AT的汽车起步性能较好。
由于液力变矩器具有无级变速的特性,因此AT具有分段无级变速的特性,换档的平顺性较好。
以上两个特点使得AT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液力变矩器低速时的效率较低,使得装有AT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较差。
图7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AT的档位经历了2AT、3AT、4AT、5AT、6AT、7AT几个阶段。
其中4AT和5AT是目前汽车市场上自动档车型的主流配置。
由于燃油经济性的原因,目前2AT、3AT已经基本遭到淘汰, 4AT也将面临淘汰。
随着AT档位的增多,其成本也随之升高,并且当档位超过5档以后,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改善的潜力也将很有限。
故可以预见, 8AT、9AT等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美国和日本,AT已经发展地相当成熟,而且性能也日益提高,故在这两个国家,尤其是美国,AT的装车率相当高。
但同时AT的发展潜力已经不大。
3.5、CVT 无级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齿轮传动装置,是在上世纪中叶出现的。
当时,由于没有合适的自动化控制操纵装置,在电子时代之前,所有的机械控制装置,最终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安装在汽车上。
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及行车条件都由驾驶者的行车能力来决定。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术期,CVT才首次运用在批量生产的汽车中。
一直以来,由于结构方面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金属带式CVT在传动带寿命、工作可靠性、传动效率及运转噪音等方面均优于金属链式CVT 。
但是Audi Multitronic金属链式CVT做得相当成功,某些性能指标优于金属带式。
金属带式CVT(如图7)的控制系统经历了液压控制、半电子控制和全电子控制三个阶段。
金属带在VDT公司也发展到了第七代。
图8 金属链式CVT 图9 金属带式CVTCVT真正实现了无级变速,具有传动比连续、动力传递平稳、操纵方便等优点。
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得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汽车的排放。
CVT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日本的装车率较高,发展潜力巨大。
国内广本Fit、南京飞亚特Palio和Siena、一汽大众Audi A6、奇瑞旗云、东风本田Civic等都装备了CVT。
装在Honda Civic轿车上的Multi Matic CVT图10 装在Honda Civicn轿车上的Multi Matic CVT 但是大多数CVT的扭矩传递能力有限,并且靠摩擦传动,本身效率不高(87%——94%)。
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扭矩传递能力和传动效率,成本能够进一步控制,无级变速将成为汽车理想的变速传动装置。
3. 6、AMT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既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能自动变速的优点,又有普通齿轮变速器传动效率高、价格低的优点。
但是AMT在换档过程中存在动力中断,换档品质较差,舒适性较差。
这种先天缺陷使得多数用户无法接受,这严重制约了AMT的发展。
目前AMT的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主要应用在货车、城市客车、越野车以及一些经济性轿车和赛车上。
图11 Marelli和GIF的AMT3.7、DCT 双离合式变速为了克服AMT换档过程动力中断、换档品质差的缺陷,近年来开发出了DCT。
DCT既可以充分利用AMT所具有的优点,又可以消除其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缺点。
它可以实现动力换档,并且舒适性相当好。
这种自动变速器已成为许多汽车厂家所关注的热点。
图11 DCT的变速原理DCT是在原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继承性;换档平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好,动力性好,是目前比较完美的变速传动。
但是DCT的结构和控制机构复杂,造价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级轿车上。
4、参考文献[1]胡朝峰,过学迅,汪斌.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5).[2]肖永清,杨忠敏.汽车的发展与未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臧杰,阎岩.汽车构造(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余志生.汽车构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5]杨海鹏.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6]葛安林.自动变速器(一)——自动变速器综述[J].汽车技术,2001(5).[7]周有强,崔学良,董志峰.机械无级变速器发展概述[J].机械传动,2005,29(1).[8]黄林彬,贺建渡.欧洲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精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田晋跃.车辆自动变速器原理与设计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变速器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