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2020年九月整理).doc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A先确定主题思想。
B发挥生态效益。
C应有自己的风格。
D应以建筑为主。
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
C园林绿地施L的依据。
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3、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A科学依据。
B社会需要。
C功能要求。
D经济条件。
4、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B、C、D )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5、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DA主最升高; B中轴对称; C对比与调和; D抑景6、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A、B、C、DA游憩设施; B服务设施; C公用设施; D管理设施7、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A园林绿地设计是-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8、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A山水地貌。
B道路广场。
C建筑和构筑物。
D植物和动物。
9、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B、C )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广]制定。
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10、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A经济。
B技术。
C生态。
D美。
11、三株树丛配置的原则是( A、B、DA树种搭配不超过两种;B各株树应有姿态、大小的差异;C最大的-株稍远离;D三株不在同-条直线上,且不为等边三角形12、公园设计依据有(A、B、C、D)A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针政策; B国土规划;C城市规划; D绿地系统规划二、名称解释1、三板四带式: 2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1)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2)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2.净化空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3)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粒尘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叶子表面不平,有茸毛,有的还分泌粘性的油脂或汁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4)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1)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2)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3)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
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植物的自然特性、满足人的情感生活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和人迹交往追求、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复习资料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绿地规划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绿地规划的定义绿地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的过程。
绿地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绿地规划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绿地规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绿地类型包括公园、植物园、游憩区、生态保护区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绿地规划的设计原则绿地规划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和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绿地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其次,绿地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的绿地空间。
此外,绿地规划还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绿地规划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绿地规划的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对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上海的世纪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中心绿地规划案例。
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内部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湖泊、花坛、运动场等。
这些区域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布局,使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此外,世纪公园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植被的选择和管理,提高了空气质量和生态景观。
另外一个例子是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
这个花园是一个集休闲、文化、艺术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规划项目。
滨海湾花园内部拥有多个花园和景观区域,包括亭台楼阁、水景、雕塑等。
这些景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绿地空间,成为了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地规划的成功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功能需求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2、道路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出的建筑用地的界限,常用红色线条表示3、一般病房与传染病房也要留有30m的空间地段,并以植物进行隔离4、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新建居住区≥30%,住区改造(旧城)≥25%。
种植成活率≥98%。
绿化率:居住区中实际的绿化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化面积包括所有绿化:地面绿化、屋顶花园、架空层绿化、垂直绿化等。
其指标往往高于绿地率。
居住区人均绿地面积大于等于3平方米。
5、垂直绿化面积:指建筑墙面、栏杆、柱体、高架道路和立交桥体等竖向绿化覆盖面积。
6、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7、绿化三维量: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m3).8、城市绿线:是指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绿线管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市区内规划绿地范围的界线。
9、林带结构:指林带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总称。
1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11、规划说明书:对文本及图件表述的内容进行说明。
12、城市绿地功能:生态功能、文教与游憩功能、景观功能、经济与社会功能。
13、城市道路陆地断面的布置形式:一板二带,二板三带。
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其他形式14、城市景观5因素(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道路、边界、中心点、区域特征、标志物。
15、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m2/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人口数量绿地率(%)=(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的用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含屋顶花园)16、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②.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③.红线宽度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④.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17、公园分区:有功能分区和划分景区。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

说明:复习应以教材为准,尤其是名词解释、填空和问答题,以上课时的复习内容为主,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图)※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壮丽精巧私家园林——简朴淡雅寺庙园林——天然幽致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日本庭园(图:枯山水)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西方近代园林的发展(图: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二、减灾防灾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三、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状况、问题及前景对城市绿地重要性认识不足;绿化指标普遍偏低,绿化水平总体不高;城市绿化水平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第二节城市绿地的分类★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园林专业《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一、绿地系统的功能:1、生态功能: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滞粉尘、吸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空气含菌量);改善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净化水体和土壤2)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防火避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3)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2、社会功能:1)美化环境:丰富城市轮廓线;美化市容;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2)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为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场所3、经济功能:1)直接经济功能2)间接经济功能(生态环境收益、景观收益、旅游资源)二、城市绿地的分类:1、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13个中类(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11个小类2、几个概念: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2)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城市用地3)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且规模较大的绿地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5)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1)城市概况及城市绿地现状分析;2)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3)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等;4)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5)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结构和布局;6)编制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包括公园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大小等,做到定点定位,不能定点定位,定出相关指标;7)编制城市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8)编制城市古树古木保护规划;9)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其它专项规划,如避灾绿地规划、景观绿地规划等;10)城市绿地分期建设目标和近期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对近期建设目标所需资金进行概算;11)制定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12)编写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则;13)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doc 10页)

绿地规划复习资料(doc 10页)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是一门涉及众多科学领域和艺术门类的技艺,是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元素进行造景的技艺,根本之处还在于对自然领土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关系到领土景观的完整性与典型性。
正如每一片土地都是领土的片断一样,每一个风景园林作品也应该是领土景观的片断。
科学性: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气候学,土壤学,植物学艺术性:美学,文学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城市即具有防御功能和交易场所的居民点。
近代城市的发展a.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蒸汽机的发明带来能源与动力的革命。
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
这些都加速了城市化。
b. 城市布局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
产业革命改变了作坊制生活方式,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上下班生活方式——居住区与生产、工作区分开。
工业发展,产业部类增多,原料及产品均需储运,就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城市人口聚集,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多样化,应运而生许多新类型的商业及公共建筑。
经济活动增加,金融机构产生,城市中又出现商贸活动的地区。
火车轮船出现成为城市对外交运的主要工具,道路系统布局发生很大变化。
城市类型也有增加。
出现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或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等。
原先的大城市则发展成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综合功能的经济中心。
c.城市与环境城市面积扩展,市民与城郊田野的距离增加,城市扩展过程就是自然环境变成人工环境的过程,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
重要课题:如何在城市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d. 科技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和人口的聚集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巨大物质财富。
工业发展、工业门类增加、科技进步、多种产业协作、科技交流,给城市带来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经济效益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
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
)、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 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
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
)、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
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15·建筑小品:是指景牌,景标,护栏,花坛、花池、街道小品、休息设施、灯具等小建筑。
16·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组织交通、美化市容、散步休息作用、结合生产作用、防灾战备作用
17·城市道路陆地断面的布置形式:一板二带,二板三带。
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其他形式18·道路红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出的建筑用地的界限,常用红色线条表示,故。
道路分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道路绿地规划的原则: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功能、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的要求、考虑街道上附属设施的设置、树种选择要是地适树、创造完美景观、保护名贵树木、远近期结合
19·安全视距:D=a+tv+b a=4,t=1.5,b=刹车距离,v=规定的车速
20.大中专院校的绿地组成:①教学科研区绿地②学生生活区绿地③体育活动区绿地④后勤服务绿地⑤教工生活区绿地⑥校园道路绿地⑦休闲游览区绿地
21.大专院校园林绿地设计原则:①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②以自然为本,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③把美写入校园,创造符合大壮院校高文化内涵的校园艺术环境22.各区绿地规划设计要点⑴校前区绿化:主要分两部分,门前空见(主要之城市道路到学校大门之间的部分)和校内空间⑵教学科研区绿化:以大面积铺装为主,结合花坛,草坪,不止喷泉、雕塑、花架等⑶生活园区绿化以校园绿化为基调,根据场地大小,坚固交通、休息、活动、观赏等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⑷体育活动区绿化:⑸⑹
23.中小学校园绿地设计特点:①建筑用地周围绿化设计:沿道路两侧、广场、建筑周围、围墙边呈条状根部,以建筑为主题,绿化相衬托、美化。
②体育场周围绿化:划分标准运动跑到,足球场周围种植高达乔木③道路绿化设计:以遮阳为主,一般种植落叶乔木
24..幼儿园设计注意事项:①不能放一些有毒或有刺的植物,最好考虑到常绿,适当放一些落叶植物②幼儿园绿地设计要跟室外活动场所结合起来③幼儿园的植物配置,它的功能是创造一个优美、明快、活泼的活动空间,植物装饰要求色彩鲜艳、丰富,应选无毒、无刺、开花、观叶、观果并有香味的植物,还要有绿色草坪供儿童戏耍。
在进行园林空间色彩装饰时,除考虑基调色(绿色)外,还应考虑主色、配色、重点色,植物装饰中的主色是物候期的变化而形成的。
25.工况企业绿地的功能:①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职工健康②美化环境,树立企业形象③创造物质财富,体现经济效益
26.工矿企业绿地的特点:①环境恶劣②用地紧张③保证生产安全④服务对象
27.工况绿地租场:①厂前区绿地②生产区绿地③仓库区绿地④道路绿地⑤绿化美化地带27.设计原则:①应体现各自的特色和风格②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③合理布局,联合系统④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28.风景:以自然风光为主,经开发成为人工休憩的、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的环境空间
29.风景资源:天然的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景观和人文景观
30.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条件,经国家或地方政府审定命名、规划范围,共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1.风景名胜区的分类:⑴按景物观赏、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规模①国家重点风景区②省级风景区③市县级风景区⑵按特色①山景风景区②水晶风景区③山水结合风景区④历史古迹风景区⑤历史地质遗迹风景区⑥近代革命风景区⑦现代工程风景区⑧名宿风情风景区⑶按用地规模①小型风景区②中性风景区③大型风景区④特大型风景区
32.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①资源调查分析②规划论证③总体规划说明④评议决策方案申报
⑤规划方案管理实施
33.森林公园:以自然为主结构成各种自然景观和气候特征,共人们尽心旅游观赏、避暑疗
养、科学研究、文化娱乐、艺术美育、军事体育活动,队改善人类环境、促进生产、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大型旅游区和室外空间
34.观光农业园的设计步骤:①资料的手机与综合调查阶段②调查结果分析与贫家阶段③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④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
35.观光农业的功能:①农业生产功能②旅游观光功能③经济功能④社会功能⑤生态功能
36.观光园的类型:⑴①观光农园②农业公园③科普教育农园④名宿文化农园⑤农业休闲度假村⑥农业科技园⑦使命农园⑧多远综合农园⑵按发展阶段①自发式②自主式③开发是⑶按地域模式①依托自然醒②依托城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