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一、集合问题1. 已知集合A={x|x^25x+6=0},求集合A的元素。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将这些值组成集合A。

2.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3.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二、函数问题1.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零点。

解答思路: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x的值。

因此,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这些值即为函数f(x)的零点。

2.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解答思路: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否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减。

3.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极值。

解答思路: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和二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和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极值。

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小值;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大值。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1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1

2021年10月18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1•浙江〕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那么〔〕A.∠ABC=90°B.∠BAC=90°C.AB=AC D.AC=BC2.〔2021•广东〕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假设平面向量、满足||≥||>0,与的夹角,且○和○都在集合中,那么○=〔〕A.B.1 C.D.3.〔2007•天津〕设两个向量和,其中λ,m,α为实数.假设,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6,1]B.[4,8]C.〔﹣∞,1]D.[﹣1,6]4.〔2021•广东〕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假设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且•和•都在集合中,那么•=〔〕A.B.C.1 D.5.〔2021•山东〕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假设〔λ∈R〕,〔μ∈R〕,且,那么称A3,A4调和分割A1,A2,点C〔c,0〕,D〔d,O〕〔c,d∈R〕调和分割点A〔0,0〕,B〔1,0〕,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B.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C.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D.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6.〔2021•福建〕设,,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与不共线,⊥,||=||,那么|•|的值一定等于〔〕A.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B.以,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C.,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D.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7.〔2021•浙江〕,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假设向量满足〔﹣〕•〔﹣〕=0,那么||的最大值是〔〕A.1 B.2 C.D.8.〔2007•山东〕在直角△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以下等式不成立的是〔〕A.B.C.D.9.〔2007•湖北〕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和n,记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θ,那么的概率是〔〕A.B.C.D.10.〔2006•福建〕||=1,||=,•=0,点C在∠AOB内,且∠AOC=30°,设=m+n〔m、n∈R〕,那么等于〔〕A.B.3 C.D.11.〔2005•湖南〕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假设,那么P是△ABC的〔〕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12.〔2005•江西〕在△OAB中,O为坐标原点,,那么当△OAB的面积达最大值时,θ=〔〕A.B.C.D.13.〔2005•安徽〕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那么点O是△ABC的〔〕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14.平面上一点P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0,m〕〔m≠0〕,而在平移后所得到的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m,0〕,那么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 〕A.〔﹣m,m〕B.〔m,﹣m〕C.〔m,m〕 D.〔﹣m,﹣m〕15.〔2021•桃城区校级模拟〕设向量,满足,,<>=60°,那么||的最大值等于〔〕A.2 B.C.D.116.〔2021•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那么点集{P|=λ+μ,|λ|+|μ|≤1,λ,μ∈R}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A.B. C. D.17.〔2021•上海〕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ABCDEF中,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D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假设m、M分别为〔++〕•〔++〕的最小值、最大值,其中{i,j,k}⊆{1,2,3,4,5},{r,s,t}⊆{1,2,3,4,5},那么m、M满足〔〕A.m=0,M>0 B.m<0,M>0 C.m<0,M=0 D.m<0,M<0二.解答题〔共13小题〕18.〔2005•上海〕在直角坐标平面中,点P1〔1,2〕,P2〔2,22〕,P3〔3,23〕,…,P n〔n,2n〕,其中n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A0,记A1为A0关于点P1的对称点,A2为A1关于点P2的对称点,…,A n为A n﹣1关于点P n的对称点.〔1〕求向量的坐标;〔2〕当点A0在曲线C上移动时,点A2的轨迹是函数y=f〔x〕的图象,其中f〔x〕是以3位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0,3]时,f〔x〕=lgx.求以曲线C为图象的函数在〔1,4]上的解析式;〔3〕对任意偶数n,用n表示向量的坐标.19.〔2021•上海〕定义向量=〔a,b〕的“相伴函数〞为f〔x〕=asinx+bcosx,函数f〔x〕=asinx+bcosx的“相伴向量〞为=〔a,b〕〔其中O为坐标原点〕.记平面内所有向量的“相伴函数〞构成的集合为S.〔1〕设g〔x〕=3sin〔x+〕+4sinx,求证:g〔x〕∈S;〔2〕h〔x〕=cos〔x+α〕+2cosx,且h〔x〕∈S,求其“相伴向量〞的模;〔3〕M〔a,b〕〔b≠0〕为圆C:〔x﹣2〕2+y2=1上一点,向量的“相伴函数〞f〔x〕在x=x0处取得最大值.当点M在圆C上运动时,求tan2x0的取值范围.20.〔2021•江苏〕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1,点N是BC 的中点,点M在CC1上.设二面角A1﹣DN﹣M的大小为θ,〔1〕当θ=90°时,求AM的长;〔2〕当时,求CM的长.21.〔2021•山东〕设m∈R,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a=〔mx,y+1〕,向量b=〔x,y﹣1〕,a⊥b,动点M〔x,y〕的轨迹为E.〔Ⅰ〕求轨迹E的方程,并说明该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形状;〔Ⅱ〕m=.证明: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轨迹E恒有两个交点A,B,且OA⊥OB〔O为坐标原点〕,并求该圆的方程;〔Ⅲ〕m=.设直线l与圆C:x2+y2=R2〔1<R<2〕相切于A1,且l与轨迹E只有一个公共点B1.当R为何值时,|A1B1|取得最大值?并求最大值.22.〔2007•四川〕设F1、F2分别是椭圆=1的左、右焦点.〔Ⅰ〕假设P是第一象限内该椭圆上的一点,且,求点P的作标;〔Ⅱ〕设过定点M〔0,﹣2〕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OB为锐角〔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23.〔2021•丰台区校级一模〕如图,△OFP的面积为m,且=1.〔I〕假设,求向量与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II〕设,且.假设以O为中心,F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P,当取得最小值时,求此椭圆的方程.24.设、为平面向量,假设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λ+μ=0,那么称、线性相关,下面的命题中,、、均为平面M上的向量.①假设=2,那么、线性相关;②假设、为非零向量,且⊥,那么、线性相关;③假设、线性相关,、线性相关,那么、线性相关;④向量、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共线.上述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25.〔2005•安徽〕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与=〔3,﹣1〕共线.〔Ⅰ〕求椭圆的离心率;〔Ⅱ〕设M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证明λ2+μ2为定值.26.〔2021•江苏模拟〕如图,D是△ABC的中点,,那么λ1+λ2=.27.〔2021•泗县校级模拟〕单位圆⊙O:x2+y2=1,A〔1,0〕,B是圆上的动点,∥,.〔1〕求点P的轨迹E的方程;〔2〕求过A作直线l被E截得的弦长的最小值.28.〔2021•西安校级模拟〕向量,动点M到定直线y=1的距离等于d,并且满足,其中O是坐标原点,k是参数.〔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判断曲线类型;〔2〕当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如果动点M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其离心率e满足,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9.〔2021•上海〕在直角坐标平面xOy上的一列点A1〔1,a1〕,A2〔2,a2〕,…,A n〔n,a n〕,…,简记为{A n}、假设由构成的数列{b n}满足b n+1>b n,n=1,2,…,其中为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那么称{A n}为T点列,〔1〕判断,,是否为T点列,并说明理由;〔2〕假设{A n}为T点列,且点A2在点A1的右上方、任取其中连续三点A k、A k+1、A k+2,判断△A k A k+1A k+2的形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予以证明;〔3〕假设{A n}为T点列,正整数1≤m<n<p<q满足m+q=n+p,求证:.30.〔2021•临川区校级一模〕设点F〔,0〕〔p为正常数〕,点M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P 在y轴上,且,.〔Ⅰ〕当点P在y轴上运动时,求点N的轨迹C的方程;〔Ⅱ〕直线l过点F且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两点A,B,分别过点A,B作直线l1:x=﹣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A1,B1,求的值;〔Ⅲ〕在〔Ⅱ〕的条件下,记,,,λ=,求λ的值.2021年10月18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1•浙江〕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P,恒有那么〔〕A.∠ABC=90°B.∠BAC=90°C.AB=AC D.AC=BC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设||=4,那么||=1,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H,在AB上任取一点P,设HP0=a,那么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得||2﹣〔a+1〕||+a≥0恒成立,只需△=〔a+1〕2﹣4a=〔a﹣1〕2≤0即可,由此能求出△ABC是等腰三角形,AC=BC.解答:解:设||=4,那么||=1,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H,在AB上任取一点P,设HP0=a,那么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得,=||•||=||2﹣〔a+1〕〕||,•=﹣a,于是•≥••恒成立,整理得||2﹣〔a+1〕||+a≥0恒成立,只需△=〔a+1〕2﹣4a=〔a﹣1〕2≤0即可,于是a=1,因此我们得到HB=2,即H是AB的中点,故△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C=BC.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模及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的应用,还考查了利用向量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的能力2.〔2021•广东〕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假设平面向量、满足||≥||>0,与的夹角,且○和○都在集合中,那么○=〔〕A.B.1 C.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同理可得•==,故有n≥m 且m、n∈z.再由cos2θ=,与的夹角θ∈〔0,〕,可得cos2θ∈〔,1〕,即∈〔,1〕,由此求得n=3,m=1,从而得到•==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同理可得•====.由于||≥||>0,∴n≥m 且m、n∈z.∴cos2θ=.再由与的夹角θ∈〔0,〕,可得cos2θ∈〔,1〕,即∈〔,1〕.故有n=3,m=1,∴•==,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得到n≥m 且m、n∈z,且∈〔,1〕,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3.〔2007•天津〕设两个向量和,其中λ,m,α为实数.假设,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6,1]B.[4,8]C.〔﹣∞,1]D.[﹣1,6]考点: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得到λ,m的关系,然后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的比值,为了简化,把换元.解答:解:由,,,可得,设代入方程组可得消去m化简得,再化简得再令代入上式得〔sinα﹣1〕2+〔16t2+18t+2〕=0可得﹣〔16t2+18t+2〕∈[0,4]解不等式得因而解得﹣6≤k≤1.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题目涉及到向量、三角函数的有界性、还用到了换元和解不等式等知识,表达了化归的思想方法.4.〔2021•广东〕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假设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且•和•都在集合中,那么•=〔〕A.B.C.1 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先求出•=,n∈N,•=,m∈N,再由cos2θ=∈〔0,〕,故m=n=1,从而求得•=的值.解答:解:∵°•=====,n∈N.同理可得°•====,m∈N.再由与的夹角,可得cosθ∈〔0,〕,∴cos2θ=∈〔0,〕,故m=n=1,∴•==,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m=n=1,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5.〔2021•山东〕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假设〔λ∈R〕,〔μ∈R〕,且,那么称A3,A4调和分割A1,A2,点C〔c,0〕,D〔d,O〕〔c,d∈R〕调和分割点A〔0,0〕,B〔1,0〕,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B.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C.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D.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考点: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应用.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到c和d的关系,,只需结合答案考查方程的解的问题即可.A和B中方程无解,C中由c和d的范围可推出C和D点重合,由排除法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由可得〔c,0〕=λ〔1,0〕,〔d,0〕=μ〔1,0〕,所以λ=c,μ=d,代入得〔1〕假设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c=,代入〔1〕d不存在,故C不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A错误;同理B错误;假设C,D同时在线段AB上,那么0≤c≤1,0≤d≤1,代入〔1〕得c=d=1,此时C和D点重合,与条件矛盾,故C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为新定义问题,考查信息的处理能力.正确理解新定义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2021•福建〕设,,为同一平面内具有相同起点的任意三个非零向量,且满足与不共线,⊥,||=||,那么|•|的值一定等于〔〕A.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B.以,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C.,为两边的三角形面积D.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表示出,有得到的夹角与夹角的关系,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条件表示成的模及夹角形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选项.解答:解:假设与的夹角为θ,|•|=||•||•|cos<,>|=||•||•|cos〔90°±θ〕|=||•||•sinθ,即为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7.〔2021•浙江〕,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假设向量满足〔﹣〕•〔﹣〕=0,那么||的最大值是〔〕A.1 B.2 C.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专题:压轴题.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及向量模的相关运算问题,所给出的两个向量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这给运算带来很大方便,利用数量积为零的条件时要移项变化.解答:解:.∵,∵,∴,∵cosθ∈[﹣1,1],∴的最大值是.应选C.点评:启发学生在理解数量积的运算特点的根底上,逐步把握数量积的运算律,引导学生注意数量积性质的相关问题的特点,以熟练地应用数量积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对应的点A,B在圆x2+y2=1上,对应的点C在圆x2+y2=2上即可.8.〔2007•山东〕在直角△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以下等式不成立的是〔〕A.B.C.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A是正确的,同理B也正确,再由D答案可变形为,通过等积变换判断为正确,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是正确的,同理B也正确,对于D答案可变形为,通过等积变换判断为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要会巧妙变形和等积变换.9.〔2007•湖北〕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和n,记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θ,那么的概率是〔〕A.B.C.D.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知此题是一个古典概型,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以得到试验发生包含的所有事件数,满足条件的事件数要通过列举得到,题目大局部内容考查的是向量的问题,这是一个综合题.解答:解:由题意知此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所有事件数6×6,∵m>0,n>0,∴=〔m,n〕与=〔1,﹣1〕不可能同向.∴夹角θ≠0.∵θ∈〔0,】•≥0,∴m﹣n≥0,即m≥n.当m=6时,n=6,5,4,3,2,1;当m=5时,n=5,4,3,2,1;当m=4时,n=4,3,2,1;当m=3时,n=3,2,1;当m=2时,n=2,1;当m=1时,n=1.∴满足条件的事件数6+5+4+3+2+1∴概率P==.应选C.点评: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很多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交汇点.10.〔2006•福建〕||=1,||=,•=0,点C在∠AOB内,且∠AOC=30°,设=m+n〔m、n∈R〕,那么等于〔〕A.B.3 C.D.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向量的模.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将向量沿与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形原那么进行分解,构造出三角形,由题目,可得三角形中三边长及三个角,然后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此题如果没有点C在∠AOB内的限制,应该有两种情况,即也可能为OC在OA顺时针方向30°角的位置,请大家注意分类讨论,防止出错.解答:解:法一:如下图:=+,设=x,那么=.=∴==3.法二: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1,0〕,=〔0,〕,∴=m+n=〔m,n〕,∴tan30°==,∴=3.应选B点评:对一个向量根据平面向量根本定理进行分解,关键是要根据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找出向量在基底两个向量方向上的分量,再根据条件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得到分解结果.11.〔2005•湖南〕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假设,那么P是△ABC的〔〕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由,我们任取其中两个相等的量,如,根据平面向量乘法分配律,及减法法那么,我们可得,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到PA⊥BC,PC⊥AB,由三角形垂心的性质,我们不难得到结论.解答:解:∵,那么由得:,∴PB⊥AC同理PA⊥BC,PC⊥AB,即P是垂心应选D点评: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12.〔2005•江西〕在△OAB中,O为坐标原点,,那么当△OAB的面积达最大值时,θ=〔〕A.B.C.D.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减去要求的三角形以外的三角形的面积,把要求的结果表示为有三角函数的代数式,后面题目变为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逆用二倍角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在直角坐标系里△OAB的面积=1﹣==∵θ∈〔0,],∴2θ∈〔0,π]∴当2θ=π时取得最大,即θ=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图形面积和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用三角函数表示的式子,因此代入后,还要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变换,二倍角公式逆用.13.〔2005•安徽〕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那么点O是△ABC的〔〕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得到,从而所以OB⊥AC,同理得到OA⊥BC,所以点O是△ABC的三条高的交点解答:解;∵∴;∴;∴OB⊥AC,同理由得到OA⊥BC∴点O是△ABC的三条高的交点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及向量的运算,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14.平面上一点P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0,m〕〔m≠0〕,而在平移后所得到的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m,0〕,那么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 〕A.〔﹣m,m〕B.〔m,﹣m〕C.〔m,m〕 D.〔﹣m,﹣m〕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利用平移公式求出平移向量,再利用平移公式求出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解答:解:设按向量,那么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k,l〕那么据平移公式故∴解得即新坐标系的原点O′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m,m〕应选项为A点评:此题考查平移公式的应用.15.〔2021•桃城区校级模拟〕设向量,满足,,<>=60°,那么||的最大值等于〔〕A.2 B.C.D.1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出的夹角;利用向量的运算法那么作出图;结合图,判断出四点共圆;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外接圆的直径,求出最大值.解答:解:∵,∴的夹角为120°,设,那么;=如下图那么∠AOB=120°;∠ACB=60°∴∠AOB+∠ACB=180°∴A,O,B,C四点共圆∵∴∴由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得外接圆的直径2R=当OC为直径时,模最大,最大为2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的运算法那么、四点共圆的判断定理、三角形的正弦定理.16.〔2021•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那么点集{P|=λ+μ,|λ|+|μ|≤1,λ,μ∈R}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A.B. C. D.考点: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其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向量的模.专题:压轴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两定点A,B满足==2,说明O,A,B三点构成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出两个定点的坐标,再设出P点坐标,由平面向量根本定理,把P的坐标用A,B的坐标及λ,μ表示,把不等式|λ|+|μ|≤1去绝对值后可得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可求点集P所表示区域的面积.解答:解:由两定点A,B满足==2,说明O,A,B三点构成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不妨设A〔〕,B〔〕.再设P〔x,y〕.由,得:.所以,解得①.由|λ|+|μ|≤1.所以①等价于或或或.可行域如图中矩形ABCD及其内部区域,那么区域面积为.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其意义,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属中档题.17.〔2021•上海〕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ABCDEF中,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D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假设m、M分别为〔++〕•〔++〕的最小值、最大值,其中{i,j,k}⊆{1,2,3,4,5},{r,s,t}⊆{1,2,3,4,5},那么m、M满足〔〕A.m=0,M>0 B.m<0,M>0 C.m<0,M=0 D.m<0,M<0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专题:压轴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知只有,其余数量积均小于等于0,从而可结论.解答:解:由题意,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D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知只有,其余数量积均小于等于0,∵m、M分别为〔++〕•〔++〕的最小值、最大值,∴m<0,M<0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出向量数量积的正负是关键.二.解答题〔共13小题〕18.〔2005•上海〕在直角坐标平面中,点P1〔1,2〕,P2〔2,22〕,P3〔3,23〕,…,P n〔n,2n〕,其中n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A0,记A1为A0关于点P1的对称点,A2为A1关于点P2的对称点,…,A n为A n﹣1关于点P n的对称点.〔1〕求向量的坐标;〔2〕当点A0在曲线C上移动时,点A2的轨迹是函数y=f〔x〕的图象,其中f〔x〕是以3位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0,3]时,f〔x〕=lgx.求以曲线C为图象的函数在〔1,4]上的解析式;〔3〕对任意偶数n,用n表示向量的坐标.考点:平面向量的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A1,A2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坐标公式求出的坐标.〔2〕由判断出y=f〔x〕的图象是由C按平移得到的;得到C是由f〔x〕左移两个单位,下移4个单位得到,利用图象变换求出C的解析式.〔3〕利用向量的运算法那么将有以P n为起点终点的向量表示,利用向量的坐标公式求出各向量的坐标,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出向量的坐标.解答:解:〔1〕设点A0〔x,y〕,A1为A0关于点P1的对称点,A1的坐标为〔2﹣x,4﹣y〕,A1为P2关于点的对称点A2的坐标为〔2+x,4+y〕,∴={2,4}.〔2〕∵={2,4},∴f〔x〕的图象由曲线C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因此,设曲线C是函数y=g〔x〕的图象,其中g〔x〕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2,1]时,g〔x〕=lg〔x+2〕﹣4.于是,当x∈〔1,4]时,g〔x〕=lg〔x﹣1〕﹣4.〔3〕=++…+,由于=,得=2〔++…+〕=2〔{1,2}+{1,23}+…+{1,2n﹣1}〕=2{,}={n,}点评:此题考查中点坐标公式、向量的坐标公式、图象的平移变换、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9.〔2021•上海〕定义向量=〔a,b〕的“相伴函数〞为f〔x〕=asinx+bcosx,函数f〔x〕=asinx+bcosx的“相伴向量〞为=〔a,b〕〔其中O为坐标原点〕.记平面内所有向量的“相伴函数〞构成的集合为S.〔1〕设g〔x〕=3sin〔x+〕+4sinx,求证:g〔x〕∈S;〔2〕h〔x〕=cos〔x+α〕+2cosx,且h〔x〕∈S,求其“相伴向量〞的模;〔3〕M〔a,b〕〔b≠0〕为圆C:〔x﹣2〕2+y2=1上一点,向量的“相伴函数〞f〔x〕在x=x0处取得最大值.当点M在圆C上运动时,求tan2x0的取值范围.考点:平面向量的综合题;复合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1〕先利用诱导公式对其化简,再结合定义即可得到证明;〔2〕先根据定义求出其相伴向量,再代入模长计算公式即可;〔3〕先根据定义得到函数f〔x〕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自变量x0;再结合几何意义求出的范围,最后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g〔x〕=3sin〔x+〕+4sinx=4sinx+3cosx,其‘相伴向量’=〔4,3〕,g〔x〕∈S.〔2〕h〔x〕=cos〔x+α〕+2cosx=〔cosxcosα﹣sinxsinα〕+2cosx=﹣sinαsinx+〔cosα+2〕cosx∴函数h〔x〕的‘相伴向量’=〔﹣sinα,cosα+2〕.那么||==.〔3〕的‘相伴函数’f〔x〕=asinx+bcosx=sin〔x+φ〕,其中cosφ=,sinφ=.当x+φ=2kπ+,k∈Z时,f〔x〕取到最大值,故x0=2kπ+﹣φ,k∈Z.∴tanx0=tan〔2kπ+﹣φ〕=cotφ=,tan2x0===.为直线OM的斜率,由几何意义知:∈[﹣,0〕∪〔0,].令m=,那么tan2x0=,m∈[﹣,0〕∪〔0,}.当﹣≤m<0时,函数tan2x0=单调递减,∴0<tan2x0≤;当0<m≤时,函数tan2x0=单调递减,∴﹣≤tan2x0<0.综上所述,tan2x0∈[﹣,0〕∪〔0,].点评:本体主要在新定义下考查平面向量的根本运算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是对根底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有比拟扎实的根本功.20.〔2021•江苏〕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1,点N是BC 的中点,点M在CC1上.设二面角A1﹣DN﹣M的大小为θ,〔1〕当θ=90°时,求AM的长;〔2〕当时,求CM的长.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立体几何.分析:〔1〕建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CM=t〔0≤t≤2〕,通过,求出平面DMN的法向量为,,求出平面A1DN 的法向量为,推出〔1〕利用θ=90°求出M的坐标,然后求出AM 的长.〔2〕利用cos=以及,求出CM 的长.解答:解:建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CM=t〔0≤t≤2〕,那么各点的坐标为A〔1,0,0〕,A1〔1,0,2〕,N〔,1,0〕,M〔0,1,t〕;所以=〔,1,0〕.=〔1,0,2〕,=〔0,1,t〕设平面DMN的法向量为=〔x1,y1,z1〕,那么,,即x1+2y1=0,y1+tz1=0,令z1=1,那么y1=﹣t,x1=2t所以=〔2t,﹣t,1〕,设平面A1DN的法向量为=〔x2,y2,z2〕,那么,,即x2+2z2=0,x2+2y2=0,令z2=1那么y2=1,x2=﹣2所以=〔﹣2,1,1〕,〔1〕因为θ=90°,所以解得t=从而M〔0,1,〕,所以AM=〔2〕因为,所以,cos==因为=θ或π﹣θ,所以=解得t=0或t=根据图形和〔1〕的结论,可知t=,从而CM的长为.点评:此题是中档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考查转化思想的应用,向量法解答立体几何问题,方便简洁,但是注意向量的夹角,计算数据的准确性.21.〔2021•山东〕设m∈R,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a=〔mx,y+1〕,向量b=〔x,y﹣1〕,a⊥b,动点M〔x,y〕的轨迹为E.〔Ⅰ〕求轨迹E的方程,并说明该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形状;〔Ⅱ〕m=.证明: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轨迹E恒有两个交点A,B,且OA⊥OB〔O为坐标原点〕,并求该圆的方程;〔Ⅲ〕m=.设直线l与圆C:x2+y2=R2〔1<R<2〕相切于A1,且l与轨迹E只有一个公共点B1.当R为何值时,|A1B1|取得最大值?并求最大值.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1〕由a⊥b,所以a•b=0,代入坐标化简整理即得轨迹E的方程mx2+y2=1.此为二元二次曲线,可分m=0、m=1、m>0且m≠1和m<0四种情况讨论;〔2〕当m=时,轨迹E的方程为=1,表示椭圆,设圆的方程为x2+y2=r2〔0<r<1〕,当切线斜率存在时,可设圆的任一切线方程为y=kx+t,由直线和圆相切可得k和t的关系,由OA⊥OB,所以x1x2+y1y1=0,只需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元,维达定理,又可以得到k和t的关系,这样就可解出r.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代入检验即可.〔3〕因为l与圆C相切,故△OA1B1为直角△,故|A1B1|2=|OB1|2﹣|OA1|2,只需求出OB1和OA1的长度即可,直线l与圆C相切,且与椭圆相切找出关系,将|A1B1|表示为R的函数,转化为函数求最值.解答:解:〔Ⅰ〕因为a⊥b,所以a•b=0,即〔mx,y+1〕•〔x,y﹣1〕=0,故mx2+y2﹣1=0,即mx2+y2=1.当m=0时,该方程表示两条直线;当m=1时,该方程表示圆;当m>0且m≠1时,该方程表示椭圆;当m<0时,该方程表示双曲线.〔Ⅱ〕当时,轨迹E的方程为,设圆的方程为x2+y2=r2〔0<r<1〕,当切线斜率存在时,可设圆的任一切线方程为y=kx+t,A〔x1,y1〕,B〔x2,y2〕,所以,即t2=r2〔1+k2〕.①因为OA⊥OB,所以x1x2+y1y1=0,即x1x2+〔kx1+t〕〔kx2+t〕=0,整理得〔1+k2〕x1x2+kt〔x1+x2〕+t2=0.②由方程组消去y得〔1+4k2〕x2+8ktx+4t2﹣4=0.③由韦达定理代入②式并整理得〔1+k2〕,即5t2=4+4k2.结合①式有5r2=4,r=,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x2+y2=也满足题意,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Ⅲ〕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y=k1x+t1,B1〔x3,y3〕轨迹E的方程为.由直线l与圆相切得t12=R2〔1+k12〕,且对应③式有△=〔8k1t1〕2﹣4〔1+4k12〕〔4t12﹣4〕=0,即t12=1+4k12,由方程组,解得当l与轨迹E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对应的方程③应有两个相等的.由韦达定理x32===,又B1在椭圆上,所以,因为l与圆C相切,所以|A1B1|2=|OB1|2﹣|OA1|2=x32+y32﹣R2===≤,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13.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的最大值为()
A.2或 B. C. D. 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有 ,解得 ,得到函数再求最值.
【详解】
因为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所以 ,
即 ,
解得 或 ,
当 时, ,此时 的最大值为 ;
当 时, ,此时 的最大值为 ;
【详解】
解: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双曲线 的右支上一点 ,它关于原点 的对称点为 ,满足 ,且 ,可得 , , ,
,所以 ,可得 ,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三角形的解法,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4.已知函数 ,若方程 的解为 ( ),则 =()
【详解】
设灯塔位于 处,船开始的位置为 ,船行 后处于 ,如图所示,
可得 , ,

在三角形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可得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正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7.函数 (ω>0)的图像过点(1,2),若f(x)相邻的两个零点x1,x2满足|x1-x2|=6,则f(x)的单调增区间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 ,结合x1<x2求出x1的范围,再由 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0<x ,∴ ,
又因为方程 的解为x1,x2(0<x1<x2<π),
∴ ,∴ ,
∴ ,
因为 ,∴0<x1 ,
∴ ,

高中数学重难点第10讲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10大题型(解析版)(新高考专用

高中数学重难点第10讲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10大题型(解析版)(新高考专用

重难点第10讲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10大题型【命题趋势】函数的性质是函数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利用性质判断函数单调性及求最值、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等,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对于解答题部分,一般与导数结合,考查难度较大。

第1天认真研究满分技巧及思考热点题型【满分技巧】一、单调性定义的等价形式:1、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都有()()021<-x f x f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x x f x f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f x f x x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f x f x x .2、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上是减函数:⇔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都有()()021>-x f x f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x x f x f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f x f x x ;⇔任取[]b a x x ,,21∈,且21x x ≠,()()02121<--x f x f x x .二、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若函数的定义域不是关于原点对称,则立即可判断该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再判断()f x -与()f x ±之一是否相等.2、验证法:在判断()f x -与()f x 的关系时,只需验证()f x -()f x ±=0及()1()f x f x -=±是否成立.3、图象法:奇(偶)函数等价于它的图象关于原点(y 轴)对称.4、性质法:两个奇函数的和仍为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仍为偶函数;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5、分段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判断分段函数的奇偶性时,通常利用定义法判断.分段函数不是几个函数,而是一个函数.因此其判断方法也是先考查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判断()f x -与()f x 的关系.首先要特别注意x 与x -的范围,然后将它代入相应段的函数表达式中,()f x 与()f x -对应不同的表达式,而它们的结果按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比较.三、常见奇、偶函数的类型1、()x x f x a a -=+(00a a >≠且)为偶函数;2、()x x f x a a -=-(00a a >≠且)为奇函数;3、()2211x x x x xx a a a f x a a a ----==++(00a a >≠且)为奇函数;4、()log a b xf x b x-=+(00,0a a b >≠≠且)为奇函数;5、())log af x x =(00a a >≠且)为奇函数;6、()f x ax b ax b =++-为偶函数;7、()f x ax b ax b =+--为奇函数;四、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常用结论1、函数的周期性的常用结论(a 是不为0的常数)(1)若()()+=f x a f x ,则=T a ;(2)若()()+=-f x a f x a ,则2=T a ;(3)若()()+=-f x a f x ,则2=T a ;(4)若()()1+=f x a f x ,则2=T a ;(5)若()()1+=-f x a f x ,则2=T a ;(6)若()()+=+f x a f x b ,则=-T a b (≠a b );2、函数对称性的常用结论(1)若()()+=-f a x f a x ,则函数图象关于=x a 对称;(2)若()()2=-f x f a x ,则函数图象关于=x a 对称;(3)若()()+=-f a x f b x ,则函数图象关于2+=a bx 对称;(4)若()()22-=-f a x b f x ,则函数图象关于(),a b 对称;3、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的对称性的关系(1)若函数()f x 满足()()+=-f a x f a x ,则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当0=a 时可以得出()()=-f x f x ,函数为偶函数,即偶函数为特殊的线对称函数;(2)若函数()f x 满足()()22-=-f a x b f x ,则其函数图象关于点(),a b 对称,当0=a ,0=b 时可以得出()()-=-f x f x ,函数为奇函数,即奇函数为特殊的点对称函数;4、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关系(1)若函数()f x 关于直线=x a 与直线=x b 对称,那么函数的周期是2-b a ;(2)若函数()f x 关于点(),0a 对称,又关于点(),0b 对称,那么函数的周期是2-b a ;(3)若函数()f x 关于直线=x a ,又关于点(),0b 对称,那么函数的周期是4-b a .5、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的关系(1)①函数()f x 是偶函数;②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③函数的周期为2a .(2)①函数()f x 是奇函数;②函数图象关于点(),0a 对称;③函数的周期为2a .(3)①函数()f x 是奇函数;②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③函数的周期为4a .(4)①函数()f x 是偶函数;②函数图象关于点(),0a 对称;③函数的周期为4a .其中0≠a ,上面每组三个结论中的任意两个能够推出第三个。

高中数学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难题集锦

高一、高二难题A 类1,f (x )=ax 2+bx +c (a 0),f (x )=x 无实数解,求f [f (x )]=x 解的个数。

2,设f (x )=ax 2+bx +c (a>0),f (x )-x =0两根x 1x 2,有0<x 1<x 2<,当x (0,x 1)时,证明x<f(x)<f(x 1).3,f(x)定义域D,x 1x 2d,当x 1<x 2,f(x 1)f(x 2),则f(x)在D 上为非减函数且○1f(0)=0,○2f()=,○3f(1-x)=1-f(x),则f ()+f()=. 4,A n ={X R/X n =2n },B n ={X R/X 2n =9n }C n ={Z R/Z=x+y,X A n ,Y B n+1}n N ○1A k =A k+2对k N +成立 ○2不存在正整数m ,n 使B 2m+1=B 2n ○3存在唯一一个自然数n 使A n =B n ○4如果n 为奇C n ={5,-1}如果n 为偶C n ={-5,-1,1,5} ○5存在自然数K 0对n N 有(A n b n )C k0且(A n b n )C k0 5,直线系m ;xcos q +(y-2)sin q =1(0£q £2p ),判断: ○1。

M 中所有直线均过一定点。

○2。

存在定点p 不在M 中任意一条l 上。

○3。

"n (n ³3且n ÎZ +),存在正n 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 中l 上。

○4。

M 中l 所能围成的正 △面积都相等。

6,ABCD 是正方形,PA ^面ABCD ,PA =AB ,MN =PD ,PB 中点AM 与CN 所成角余弦值:¹1aÎ"Σx 3f (x )21318ÎÎÎÎÎÎ"Î"Îȣȹ7,四面体顶点和棱中点共10点,取四个不共面点,then ?8,甲、乙、丙、丁、戊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均可,求种数? 9,是定义在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对任意正数a ,b ,若,则必有( )。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2015年10月18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4•湖南)若0<x1<x2<1,则()A.﹣>lnx2﹣lnx1B.﹣<lnx2﹣lnx1C.x2>x1D.x2<x12.(2005•天津)若函数f(x)=log a(x3﹣ax)(a>0,a≠1)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A.B.C.D.3.(2009•上海)函数的反函数图象是()A.B.C.D.4.(2008•天津)设a>1,若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 a x+log a y=3,这时a的取值集合为()A.{a|1<a≤2}B.{a|a≥2} C.{a|2≤a≤3}D.{2,3}5.(2005•山东)0<a<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log(1+a)(1﹣a)|+|log(1﹣a)(1+a)|>2;B.|log(1+a)(1﹣a)|<|log(1﹣a)(1+a)|;C.|log(1+a)(1﹣a)+log(1﹣a)(1+a)|<|log(1+a)(1﹣a)|+|log(1﹣a)(1+a)|;D.|log(1+a)(1﹣a)﹣log(1﹣a)(1+a)|>|log(1+a)(1﹣a)|﹣|log(1﹣a)(1+a)|6.(2005•天津)设f﹣1(x)是函数f(x)=(a x﹣a﹣x)(a>1)的反函数,则使f﹣1(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A.(,+∞)B.(﹣∞,)C.(,a)D.[a,+∞)7.(2004•天津)函数(﹣1≤x<0)的反函数是()A.B.C.D.8.(2004•江苏)设k>1,f(x)=k(x﹣1)(x∈R).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f (x)的图象与x轴交于A点,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象与y轴交于B点,并且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P点.已知四边形OAPB的面积是3,则k等于()A.3 B.C.D.9.(2006•天津)已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a x(a>0且a≠1)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记g(x)=f(x)[f(x)+f(2)﹣1].若y=g(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B.(0,1)∪(1,2)C.D.10.(2011•湖北)放射性元素由于不断有原子放射出微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其含量不断减少,这种现象称为衰变.假设在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衰变过程中,其含量M(单位:太贝克)与时间t(单位:年)满足函数关系:M(t)=M0,其中M0为t=0时铯137的含量.已知t=30时,铯137含量的变化率是﹣10In2(太贝克/年),则M(60)=()A.5太贝克B.75In2太贝克C.150In2太贝克D.150太贝克11.(2014•湖南)某市生产总值连续两年持续增加,第一年的增长率为p,第二年的增长率为q,则该市这两年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B.C. D.﹣1二.填空题(共12小题)12.(2013•北京)函数的值域为.13.(2011•湖北)里氏震级M的计算公式为:M=lgA﹣lgA0,其中A是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最大振幅,A0是相应的标准地震的振幅,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A0为0.001,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级;9级地震的最大的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倍.14.(2007•上海)函数的反函数是.15.(2006•江苏)不等式的解集为.16.(2005•北京)设函数f(x)=2x,对于任意的x1,x2(x1≠x2),有下列命题①f(x1+x2)=f(x1)•f(x2);②f(x1•x2)=f(x1)+f(x2);③;④.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17.(2004•广东)函数的反函数f﹣1(x)= .18.(2011秋•岳阳楼区校级期末)已知0<a<1,0<b<1,如果<1,那么x的取值范围为.19.(2005•天津)设,则的定义域为.20.(2008•天津)设a>1,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 a x+log a y=c,这时a的取值的集合为.21.(2002•上海)已知函数y=f(x)(定义域为D,值域为A)有反函数y=f﹣1(x),则方程f(x)=0有解x=a,且f(x)>x(x∈D)的充要条件是y=f﹣1(x)满足.22.(2013•上海)对区间I上有定义的函数g(x),记g(I)={y|y=g(x),x∈I}.已知定义域为[0,3]的函数y=f(x)有反函数y=f﹣1(x),且f﹣1([0,1))=[1,2),f﹣1((2,4])=[0,1).若方程f(x)﹣x=0有解x0,则x0= .23.(2004•湖南)若直线y=2a与函数y=|a x﹣1|(a>0且a≠1)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24.(2014秋•沙河口区校级期中)21、设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25.解不等式26.(2006•重庆)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Ⅰ)求a,b的值;(Ⅱ)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27.如果正实数a,b满足a b=b a.且a<1,证明a=b.28.(2011•上海模拟)已知n为自然数,实数a>1,解关于x的不等式.29.(2010•荔湾区校级模拟)f(x)=lg,其中a是实数,n是任意自然数且n≥2.(Ⅰ)如果f(x)当x∈(﹣∞,1]时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Ⅱ)如果a∈(0,1],证明2f(x)<f(2x)当x≠0时成立.30.(2010•四川)设,a>0且a≠1),g(x)是f(x)的反函数.(Ⅰ)设关于x的方程求在区间[2,6]上有实数解,求t的取值范围;(Ⅱ)当a=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证明:;(Ⅲ)当0<a≤时,试比较||与4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015年10月18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4•湖南)若0<x1<x2<1,则()A.﹣>lnx2﹣lnx1B.﹣<lnx2﹣lnx1C.x2>x1D.x2<x1,由导数判断其在(.2.(2005•天津)若函数f(x)=log a(x3﹣ax)(a>0,a≠1)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答:解:设g(x)=x3﹣ax,g(x)>0,得x∈(﹣,0)∪(,+∞),g′(x)=3x2﹣a,x∈(﹣,0)时,g(x)递减,x∈(﹣,﹣)或x∈(,+∞)时,g(x)递增.∴当a>1时,减区间为(﹣,0),不合题意,当0<a<1时,(﹣,0)为增区间.∴﹣≥﹣.∴a∈[,1)故选B.3.(2009•上海)函数的反函数图象是()A.B.C.D.先画出条件中函数式的图象,如图,的反函数图象是:4.(2008•天津)设a>1,若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 a x+log a y=3,这时a的取值集合为()解:易得,5.(2005•山东)0<a<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log(1+a)(1﹣a)|+|log(1﹣a)(1+a)|>2;B.|log(1+a)(1﹣a)|<|log(1﹣a)(1+a)|;C.|log(1+a)(1﹣a)+log(1﹣a)(1+a)|<|log(1+a)(1﹣a)|+|log(1﹣a)(1+a)|;,<=>6.(2005•天津)设f﹣1(x)是函数f(x)=(a x﹣a﹣x)(a>1)的反函数,则使f﹣1(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A.(,+∞)B.(﹣∞,)C.(,a)D.[a,+∞)(y=,y+x+x+,∴x+由此解得:7.(2004•天津)函数(﹣1≤x<0)的反函数是()A.B.C.D.,根据解:函数,可得,∴所以函数(﹣1≤x<)的反函数是:8.(2004•江苏)设k>1,f(x)=k(x﹣1)(x∈R).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f (x)的图象与x轴交于A点,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象与y轴交于B点,并且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P点.已知四边形OAPB的面积是3,则k等于()A.3 B.C.D.AB×OP,求得AB×OP=×.9.(2006•天津)已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a x(a>0且a≠1)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记g(x)=f(x)[f(x)+f(2)﹣1].若y=g(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B.(0,1)∪(1,2)C.D.)在区间,要求对称轴)在区间,要求对称轴,,10.(2011•湖北)放射性元素由于不断有原子放射出微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其含量不断减少,这种现象称为衰变.假设在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衰变过程中,其含量M(单位:太贝克)与时间t(单位:年)满足函数关系:M(t)=M0,其中M0为t=0时铯137的含量.已知t=30时,铯137含量的变化率是﹣10In2(太贝克/年),则M(60)=(),0××11.(2014•湖南)某市生产总值连续两年持续增加,第一年的增长率为p,第二年的增长率为q,则该市这两年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B.C. D.﹣11+x=﹣二.填空题(共12小题)12.(2013•北京)函数的值域为(﹣∞,2).;所以函数13.(2011•湖北)里氏震级M的计算公式为:M=lgA﹣lgA0,其中A是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最大振幅,A0是相应的标准地震的振幅,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A0为0.001,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 6 级;9级地震的最大的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10000 倍..14.(2007•上海)函数的反函数是.,y≥1,y=((故答案为:15.(2006•江苏)不等式的解集为.由不等式<故答案:16.(2005•北京)设函数f(x)=2x,对于任意的x1,x2(x1≠x2),有下列命题①f(x1+x2)=f(x1)•f(x2);②f(x1•x2)=f(x1)+f(x2);③;④.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①③④.=+,所以对于②不成立,,则,则17.(2004•广东)函数的反函数f﹣1(x)= e2x+2e x (x∈R).求原函数的反函数,即从原函数式18.(2011秋•岳阳楼区校级期末)已知0<a<1,0<b<1,如果<1,那么x的取值范围为(3,4).,如果19.(2005•天津)设,则的定义域为(﹣4,﹣1)∪(1,4).有意义建立方程组,解答解得要确保两个式子都要有意义,则20.(2008•天津)设a>1,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 a x+log a y=c,这时a的取值的集合为{2} .=c21.(2002•上海)已知函数y=f(x)(定义域为D,值域为A)有反函数y=f﹣1(x),则方程f(x)=0有解x=a,且f(x)>x(x∈D)的充要条件是y=f﹣1(x)满足f﹣﹣1(0)=a,且f﹣﹣1(x)<x(x∈A)/y=f﹣﹣1(x)的图象在直线y=x的下方,且与y轴的交点为(0,a)….22.(2013•上海)对区间I上有定义的函数g(x),记g(I)={y|y=g(x),x∈I}.已知定义域为[0,3]的函数y=f(x)有反函数y=f﹣1(x),且f﹣1([0,1))=[1,2),f﹣1((2,4])=[0,1).若方程f(x)﹣x=0有解x0,则x0= 2 .23.(2004•湖南)若直线y=2a与函数y=|a x﹣1|(a>0且a≠1)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0<a<.<.<三.解答题(共7小题)24.(2014秋•沙河口区校级期中)21、设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与的大小,再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到答案.时,由基本不等式可得时,是单调减函数,∴>即25.解不等式可以转化为故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解:原不等式等价于时,上述不等式组变成时,上述不等式组变成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26.(2006•重庆)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Ⅰ)求a,b的值;(Ⅱ)若对任意的t∈R,不等式f(t2﹣2t)+f(2t2﹣k)<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知时,是奇函数.(Ⅱ)由(Ⅰ)知从而判别式<﹣27.如果正实数a,b满足a b=b a.且a<1,证明a=b.,考虑函数,它的导数是.然后根据,从而考虑函数,即,即,但因,而,这也与矛盾,,28.(2011•上海模拟)已知n为自然数,实数a>1,解关于x的不等式.+12++n故原不等式可化为log>>{x|<,{x|{x|29.(2010•荔湾区校级模拟)f(x)=lg,其中a是实数,n是任意自然数且n≥2.(Ⅰ)如果f(x)当x∈(﹣∞,1]时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Ⅱ)如果a∈(0,1],证明2f(x)<f(2x)当x≠0时成立.,等价于>﹣30.(2010•四川)设,a>0且a≠1),g(x)是f(x)的反函数.(Ⅰ)设关于x的方程求在区间[2,6]上有实数解,求t的取值范围;(Ⅱ)当a=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证明:;(Ⅲ)当0<a≤时,试比较||与4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则≤2<,)≤1+1+﹣<|。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含解析)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含解析)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含解析)1.【理科】已知动点P到点A(-1,0)和B(1,0)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且∠APB=2θ,且d1d2cos2θ=1.Ⅰ)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Ⅱ)过点B作直线l交轨迹C于M,N两点,交直线x=4于点E,求|EM||EN|的最小值。

2.已知椭圆C:(x^2/a^2)+(y^2/b^2)=1 (a>b>0)的离心率为2,其左、右焦点为F1、F2,点P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且|OP|=7/2,PF·PF3/12=4.其中O为坐标原点。

I)求椭圆C的方程;Ⅱ)如图,过点S(0,1/3),且斜率为k的动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以AB为直径的圆恒过这个点?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两定点F1(-2,0)、F2(2,0),满足条件PF2-PF1=2的点P的轨迹是曲线E,直线y=kx-1与曲线E交于A、B两点。

Ⅰ)求k的取值范围;Ⅱ)如果AB=63,且曲线E上存在点C,使OA+OB=mOC,求m的值和△ABC的面积S。

4.已知抛物线W:y=ax^2经过点A(2,1),过A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不同的直线L1、L2.1)求抛物线W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2)当直线L1与抛物线W相切时,求直线L2与抛物线W所围成封闭区域的面积;3)设直线L1、L2分别交抛物线W于B、C两点(均不与A重合),若以BC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求直线BC的方程。

5.动点M(x,y)到定点F(-1,0)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之差为1.I)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II)过点Q(-3,0)的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问直线x=3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是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椭圆M的中心在坐标原点D,左、右焦点F1、F2在x轴上,抛物线N的顶点也在原点D,焦点为F2,椭圆M与抛物线N的一个交点为A(3,26)。

高中数学难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难题(含答案)

东莞龙文教育高中数学试卷(24)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M={-1,0,1},N={0,1,2},则M ∩N 等于 A .{0,1} B .{-1,0,1} C .{0,1,2} D .{-1,0,1,2} 2.i 是虚数单位1+i 3等于 A .i B .-i C .1+i D .1-i 3.若a ∈R ,则“a=1”是“|a|=1”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6名,则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A .6 B .8 C .10D .125.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 .3 B .11 C .38 D .1236.若关于x 的方程x 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A .(-1,1) B .(-2,2) C .(-∞,-2)∪(2,+∞) D .(-∞,-1)∪(1,+∞)7.如图,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的重点,若在矩形ABCD 内部随 机取一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内部的概率等于 A .14 B .13C . 12D . 238.已知函数f (x )=。

若f (a )+f (1)=0,则实数a 的值等于A .-3B .-1C .1D .39.若a ∈(0,2),且sin 2a+cos2a=14,则tana 的值等于A .22 B .33C .2D .310.若a>0,b>0,且函数f (x )=3242x ax bx --在x=1处有极值,则ab 的最大值等于A .2B .3C .6D .911.设圆锥曲线I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若曲线I 上存在点P 满足1PF :12F F :2PF =4:3:2,则曲线I 的离心率等于 A .1322或B .223或C .122或D .2332或12.在整数集Z 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k 丨n∈Z},k=0,1,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 :直 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二阶矩阵;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计 算题;压轴题;转化思想.
分析: ( 1)由矩阵的线性变换列出关于 x 和 y 的一元二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集即可
得到点 A 的坐标;可设出矩阵 M 的逆矩阵,根据逆矩阵的定义得到逆矩阵与矩阵
M
的乘积等于单位矩阵,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集即可得到

,于是 r2=2b2=2,
所求圆的方程是:

x+1

2
+

y+1

2=2,或(
x﹣
1)
2+(
y﹣
1)
2
=2

点评: 本 小题主要考查轨迹的思想, 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建立曲线方程的能力, 是一道中档题.
4.( 2013?柯城区校级三模)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 y 轴上, 且过点 ( 2,1).
专题 :压 轴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 Ⅰ) 设抛物线方程为 x 2=2py ,把点( 2, 1)代入运算求得
线的标准方程.
p 的值,即可求得抛物
6 / 22
( Ⅱ) 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
.把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
并整理,由 △ >0 求得 t 的范围.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
,求得
M的
逆矩阵;
( 2)把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后,找出圆心坐标与半径,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与半径 r 比较大小得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
得到交点的个数;
( 3)分三种情况 x 大于等于 ,x 大于等于 0 小于 和 x 小于 0,分别化简绝对值后,
求出解集,即可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三个题中任选两个作答即可.
2
2
6.( 2009?东城区一模)如图,已知定圆 C: x +( y﹣ 3) =4,定直线 m: x+3y+6=0 ,过 A
(﹣ 1, 0)的一条动直线 l 与直线相交于 N ,与圆 C 相交于 P,Q 两点, M 是 PQ 中点.
(Ⅰ )当 l 与 m 垂直时,求证: l 过圆心 C;
(Ⅱ )当
考点 :直 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5 / 22
专题 :综 合题;压轴题. 分析: 设 出圆 P 的圆心坐标,由圆被 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 3:1,得到圆 P 截 x
轴所得劣弧对的圆心角为 9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圆截 x 轴的弦长,找出 r 与 b 的关 系式,又根据圆与 y 轴的弦长为 2,利用垂径定理得到 r 与 a 的关系式,两个关系式 联立得到 a 与 b 的关系式; 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 P 到直线 x﹣ 2y=0 的距
5.( 2009 ?福建)( 1)已知矩阵 M
所对应的线性变换把点 A( x,y)变成点 A ′(13,
5),试求 M 的逆矩阵及点 A 的坐标. (2)已知直线 l :3x+4y ﹣12=0 与圆 C:
( θ为参数 )试判断他们的公共
点个数; (3)解不等式 |2x﹣ 1|< |x|+1 .
1 / 22
(Ⅰ )试将 S 表示成的函数 S( k),并求出它的定义域;
(Ⅱ )求 S 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 k 的值.
考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
点:
专 计算题;压轴题.
题:
分 (Ⅰ )先求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并利用弦长公式求出弦长,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
析: 行化简.
(Ⅱ )换元后把函数 S 的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配方,求出函数的最值,注意
换元后变量范围的改变.
解 解:( Ⅰ )直线 l 方程 答:
原点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的距离为
, ( 3 分)
弦长
( 5 分)
?ABO 面积
?
∵|AB| > 0, ∴ ﹣ 1< K < 1( K ≠0), ?

(﹣ 1< k< 1 且 K ≠0)( 8 分),
(Ⅱ) 令



∴当 t= 时,
时, Smax=2( 12 分)
向右移动时,取弧 AC 的长为
,直线 PC 与直线 AO 交于点 M .又知当 AP= 时,点
P 的速度为 v,求这时点 M 的速度.
2 / 22
10.过原点 O 作圆 x2+y 2﹣ 2x﹣4y+4=0 的任意割线交圆于 P1,P2 两点,求 P1P2 的中点 P 的 轨迹.
3 / 22
2015 年 10 月 18 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
4.( 2013?柯城区校级三模)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 y 轴上, 且过点 ( 2,1).
(Ⅰ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是否存在直线
l : y=kx+t ,与圆
x
2
+

y+1
) 2=1
相切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M,
N,当 ∠ MON 为钝角时,有 S△MON =48 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由题设知圆 P 截 x 轴所得劣弧对的圆心角为 90°,
知圆 P 截 x 轴所得的弦长为
.故 r2=2b2
又圆 P 被 y 轴所截得的弦长为 2,所以有 r2=a2+1.从而得 2b2﹣ a2=1;
又因为 P(a,b)到直线 x﹣ 2y=0 的距离为 ,所以
= ,即有 a﹣ 2b=±1,
由此有

解方程组得
2015 年 10 月 18 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 10 小题)
1.( 2012?宣威市校级模拟)设点 C 为曲线
( x>0)上任一点,以点 C 为圆心的圆与 x
轴交于点 E、 A ,与 y 轴交于点 E、 B . (1)证明多边形 EACB 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 y= ﹣ 2x+4 与圆 C 交于点 M , N,若 |EM|=|EN| ,求圆 C 的方程.
解答:
解:( 1)由题意可知
( x, y) =(13, 5),即

解得
,所以 A ( 2,﹣ 3);
设矩阵 M 的逆矩阵为
,则
?
=
,即


,解得 a=﹣1, b=3, c=﹣ 1, d=2
离,让其等于 ,得到 a 与 b 的关系式,将两个 a 与 b 的关系式联立即可求出 a 与 b
的值,得到圆心 P 的坐标,然后利用 a 与 b 的值求出圆的半径 r ,根据圆心和半径写
出圆的方程即可.
解答: 解 :设圆 P 的圆心为 P(a, b),半径为 r,
则点 P 到 x 轴, y 轴的距离分别为 |b|, |a|.
其面积

所以多边形 EACB 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 4. ( 2)若 |EM|=|EN| ,则 E 在 MN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 EC 是 MN 的垂直平分线,
, k MN=﹣ 2.
所以由 kEC?kMN =﹣ 1,得 t=2,
所以圆
C 的方程是(
x﹣
2)
2
+

y﹣
1)
2
=5.
点评: ( 1)重点考查了利用方程的思想用以变量 t 写出圆的方程,判断出圆心
(Ⅰ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是否存在直线
l : y=kx+t ,与圆
x
2
+

y+1
2
) =1
相切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
M,
N,当 ∠ MON 为钝角时,有 S△MON =48 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考点 :直 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设 M (x 1, y1), N( x 2, y2),则 x1+x 2=4k 且 x1?x 2=﹣ 4t,


∵ ∠ MON 为钝角, ∴
,解得 0< t< 4,


点 O 到直线的距离为
,∴
,易证

( 0, 4)单调递增, ∴
,故不存在直线,当 ∠ MON 为钝角时, S△MON =48 成立.
点评: 本 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 公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属于中档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 10 小题)
1.( 2012?宣威市校级模拟)设点 C 为曲线
( x>0)上任一点,以点 C 为圆心的圆与 x
轴交于点 E、 A ,与 y 轴交于点 E、 B . (1)证明多边形 EACB 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 y= ﹣ 2x+4 与圆 C 交于点 M , N,若 |EM|=|EN| ,求圆 C 的方程.
时,求直线 l 的方程;
(Ⅲ )设 t=
,试问 t 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 t 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
由.
7.( 2009?天河区校级模拟)已知圆 C:( x+4) 2+y 2=4,圆 D 的圆心 D 在 y 轴上且与圆 C 外切,圆 D 与 y 轴交于 A 、 B 两点,定点 P 的坐标为(﹣ 3, 0). (1)若点 D ( 0,3),求 ∠ APB 的正切值; (2)当点 D 在 y 轴上运动时,求 ∠APB 的最大值; (3)在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Q,当圆 D 在 y 轴上运动时, ∠ AQB 是定值?如果存在,求 出 Q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7 /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