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目录一、任务书 (1)二、小组设计分工具体情况 (6)三、第一章总体设计构想 (7)四、第二章方案设计 (8)五、第三章设计计算说明 (10)1、传动装置运动参数的计算 (10)2、轴与轴承部件的设计 (11)3、零件载荷计算 (11)4、机架及附件的设计 (12)六、第四章设计结论与探讨 (13)七、附录 (14)八、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一)实践目的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完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理论学习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设计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发展所学到的相关知识。

2.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机械CAD 技术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并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4.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将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知识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在设计中有工程自觉意识的工业设计师。

(二)实践任务1.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的方案分析与设计;2.完成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3.完成装配图、零件图设计;4.完成方案设计效果图。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一)设计题目选择通用机械的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设计题目仅给出要求机器实现的功能,由学生自定传动方案设计,学生亦可自选设计题目,但自选题目的难度与工作量应和课程设计要求相适应。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依据:设计零件质料:零件图一份零件年产量:2500件每日一班8小时,全年按300个工作日计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端盖”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原始资料被加工“端盖”零件图1张完成材料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如下页目录一.序言 (4)二.零件图分析 (5)2.1零件的作用 (5)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5)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5)三.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3.1选择毛坯 (6)3.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6)3.3绘制毛坯图 (7)四.工艺路线拟定 (8)4.1定位基准的选择 (8)4.1.1精基准的选择 (8)4.1.2粗基准的选择 (8)4.2加工方法的确定 (8)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9)5.1工序的安排 (9)5.1.1机械加工工序 (9)5.1.2热处理工序 (9)5.1.3辅助工序 (9)5.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9)六.工艺设计 (10)6.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0)6.1.1工序2,3中的粗铣端盖左右端面 (10)6.1.2工序8:钻-铰-精铰φ14孔 (11)6.2确定切削用量 (12)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3)八.参考文献 (13)九.小结 (14)一.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我们在大学学完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提供的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V带-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Ⅱ1

V带-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Ⅱ1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带式传动机装置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运动简图:一、电动机的选择(2)选择电动机功率(3)确定电动机的转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所以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效率)为:543221ηηηηηη=w之中5432;1,,,ηηηηη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卷筒的效率。

96.0;993.0;97.0;99.0;96.054321====ηηηηη所以=7。

01kw卷筒轴的工作转速为:=45014.39.1100060⨯⨯⨯ =80.68r/min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单级齿轮传动比,则合理总传动比的范围,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m in/6.1613~08.48468.80)20~6(rninwd=⨯=⨯=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电动机有和Y160m2-8和P d=7。

01kwn w=80.68r/min速Y132s-4三种。

综合考虑选择Y160M-6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是5.5kw;同步转速是1000r/min;满载转速是970r/min;总传动比是12.02。

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同步转速满载转速1 Y160M-6 7.5 1000 970 12.022 Y132M-4 7.5 1500 1400 17.853 Y160L-8 7.5 750 720 8.92 选择Y160M-6电动机二、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设计项目计算及说明主要结果(1)计算总传动比由选定电动机的满载转速mn和工作机主动轴的转速wn可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为:12min/68.80min/970===rrnniwm对于一级传动有:21iii⨯=把总传动比合理地分配给各级传动比,限制传动件的圆周速度以减小动载荷,降低传动精度等级,在满足使传动装置结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和使各传动件的尺寸协调,结构匀称、合理、避免相互干涉碰撞的条件下取:31=i42=i12=i31=i42=i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差数设计项目计算及说明主要结果(1)各轴的转速由式(9.8)~式(9.10)得出:min/33.323397011rinn m===min/83.80433.323212rinn===m in/83.802rnnw==m in/33.3231rn=m in/83.802rn=m in/83.80rnw=(2)各轴的输入功由式(9.11~9.13)得出:kwp73.61=kwp6.62=率kwp p kw p p kw p p w d 21.63.99.096.06.66.697.096.073.673.696.001.7432121211=⨯⨯=⨯⨯==⨯⨯=⨯==⨯=⨯=ηηηηkw p w 2.6=(3)各轴的转矩m N n p T m d d •=⨯=⨯=02.6997001.795509550m N n p T m N n p T m N n p T w w w •=⨯=⨯=•=⨯=⨯=•=⨯=⨯=7.73383.8021.69550955016.78783.806.69550955078.19833.32373.695509550222111mN T d •=02..69m N T •=78.1981mN T •=16.7872mN T w •=7.733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果列与下表:轴 参数 电动机轴1轴2轴滚筒轴功率p/kw 7.01 6.73 6.6 6.21 转速n/r/min 970323.3380.8380.83转矩T/N.m 69.0218.78787.16733.7 传动比i 3 4 1 效率0.960.970.99四、带传动设计设计项目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主要结果(1)确定计算功率查参考资料 ,查表9.21有 6.1=A k 则kw P K P A C 22.1101.76.1=⨯=⨯==C P 11.22kw(5)初定中心距a 和基准带长初定中心距为a=750mm7504)140425()140425(214.375024)()(22221221⨯-++⨯+⨯=-+++=addddal dddddπ=2414.13mm取标准值为mmld2500=由式(9.20)得实际中心距a为:mmLLaa dd94.792)213.24142500750(2=-+=-+≈中心距a的变动范围为:mmLaad44.755015.0min=-=mmLaad94.867250003.094.79203.0max=⨯+=+=mmld2500=mma94.792≈mma44.755min=mma94.867max=(6)校验小带轮包角12041.1593.57180121〉=⨯--=adda dd=1a41.159(7)确定V 带根数Z由式la ck K p p p z )(0∆+≥得根据33.323,14011==n d d 查表9.10用内插法得:kw p 65.10=⎪⎪⎭⎫ ⎝⎛-=∆i b kn k p 1110由表9.18查得310649.2-⨯=b k根据传动比4=i 表9.19 得3106494.2-⨯=bkkw kw p 31.01373.11197010649.230=⎥⎦⎤⎢⎣⎡⎪⎭⎫ ⎝⎛-⨯⨯=∆-由表9.4差的带长度修正系数03.1=lk由图9.12查得包角系数97.0=a k 得 普通带根数()72.503.197.031.065.122.11=⨯⨯+=z 得Z=6根kw p 65.10=310649.2-⨯=b k=∆0p kw 31.0Z=6 (8)单根V 带的初拉力由参考资料1表9.1得q=0.1kg/m N qv zv p F c Q 01.21611.717.0)195.05.2(11.76222.111000)197.05.2(2100022=⨯+-⨯⨯⨯⨯=+-=NF Q 01.216=(9)带轮轴上的压边力Na z F F Q 43.2550241.159sin 601.21622sin 210=⨯⨯⨯==N F Q 43.2550=(10)设计结果选用6根A-4000GB/T 11544_1997V 带; 带基准长度2500mm ;轴上压 6根A-4000GB/T力N 43.2550为Q F ;mm d mm d d d425;14021==11544_1997V 带综上结果各参数列表如下: 参数 电动机轴 1轴 2轴 滚筒轴 功率p/kw 7.01 4.8 4.47 4.29 转速n/r/min 970315.7993.9893.98转矩T/N.m 59.24183.73779.78 732.3 传动比i 3.04 3.95 1 效率0.960.970.99五、齿轮设计设计项目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主要结果(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因传递功率不大,选用软齿面齿轮组合,小齿轮用45钢正火,硬度为169~217HBS,大齿轮选用45钢调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设计名称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设计周数
3
指导教师
设计
任务
主要
设计
参数
完成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
生产周期3个月;
零件图纸由指导教师给定。
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
根据指导教师给定零件图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绘制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3)完成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
(4)完成指定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
(5)完成指定工序的机床夹具总装图
(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
(7)课程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
资料
(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3)机床夹具设计图册
(4)切削用量手册
学生提交
归档文件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1绘制零件图2绘制毛坯图3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4完成指定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5完成指定工序的机床夹具总装图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7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参考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机床夹具设计图册4切削用量手册学生提交归档文件1零件图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
机设09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1张
(5)机床夹具总装图1张
(6)机床夹具体零件图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学生在已经完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批量生产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毛坯设计、工艺过程安排、工序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特别安排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本教学环节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按给定的条件(某一常规的零件、生产纲领和现有的机床条件等)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毛坯设计和某道工序的机床夹具设计及相关零件设计。

二、面向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按指定零件,生产纲领为成批生产,采用通用机床加工。

编制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及生产率。

设计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要求该夹具定位正确,夹紧可靠,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绘图符合国家标准。

四、课程设计内容指定零件的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零件图各一张;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一张,工序卡若干张;某道工序的夹具装配图一张(0#或1#);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进度安排1、任务安排及课程设计介绍; 0.5天2、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熟悉指定零件图及技术要求; 0.5天3、绘制指定零件的零件图及毛坯图; 0.5天4、工艺规程设计及工序卡编制; 2天5、夹具总装配图; 3天6、编写说明书; 1天六、成绩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提交规定的文件并参加答辩。

1、课程设计说明书。

占总成绩的10%。

内容包括:工艺方案比较、工艺过程的设计、工序设计、夹具设计的过程(如定位、夹紧的选择和设计)、夹具的操作说明等,表达清晰完整;2、绘制指定零件的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的零件图。

占总成绩的10%。

3、夹具总装配图。

占总成绩的50%。

4、工艺过程综合卡、工序卡。

占总成绩的20%。

5、答辩。

占总成绩的10%。

七、主要仪器设备、工具书、参考文献资料1、丁字尺、0号图板、绘图仪、绘图软件。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设计者曹新涛班级2012(机A1234班)学号11213030404指导教师郭艳艳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 年12月9 日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内容:1.绘制装配图一张(A1)2.绘制零件图一张(A4)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概述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的箱体、相互啮合的一对或几对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轴及轴承等所组成的独立部件。

在少数场合也可以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此时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按传动原理可分为普通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大类。

普通减速器的类型很多,一般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一蜗轮减速器等。

按照减速器级数的不同,又分为单单级、两级和三级减速器。

此外,还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各种减速器在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减速装置,它的的特点是效率高、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但其体积较大、结构不紧凑。

二、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是最简单的一种减速器,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

图所示减速器的装配图。

本减速器工作时,回转运动通过齿轮轴17传入,再经过齿轮轴17上的小齿轮传递给大齿轮31,经过键30将减速后的回转运动传给工作机械。

因此,齿轮轴17为输入轴,轴27为输出轴。

减速器一般有箱体、齿轮、轴承和附件组成。

本减速器由31种零件装配而成,其零件明细表见装配图。

1.两条主要装配线围绕着输入轴和输出轴有两条主要装配路线。

由于输入轴17上需要安装齿轮直径很小,故将齿轮和轴制成一体,称为齿轮轴。

输入轴17均由滚动轴承22、25支撑。

轴承两端均装有嵌入端盖19、24、16、28,用以固定轴承。

轴从嵌入端盖16、24孔中伸出,该孔和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防止机体内润滑油渗漏及灰尘进入箱体内,嵌入端盖16、24内分别装有填料15、23。

输入轴17上装有挡油环21,利用离心力的作用甩掉油液及杂质,防止机体内轮滑油溅入轴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带式输送机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带式输送机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一、题目 1:带式输送机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下图为某厂自动送料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运动简图。

工作机效率为0.95,每日两班制工作,每班为 8 小时,使用年限为10 年,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工作过程有轻度振动,空载启动。

1—电动机2—V带传动3 —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传动 4 —联轴器 5 —带式输送机二、原始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输送带速度v运输带卷筒直径D使用年限(每年按转矩 T(N.m)(m/s)(mm)300 天计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其内容包括:(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如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等);( 4)轴的设计计算; (5) 轴承及其组合部件设计;(6)键连接和联轴器的选择、校核;( 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 9)轴的强度校核;(10)轴承寿命校核;( 11)设计小结;( 12)参考文献。

2、要求(1)减速器装配图 1 张, A0 ;(2)零件图 2 张(输出轴及该轴上的大齿轮),图号自定;( 3)设计计算说明书 1 份(不少于 1 万字,图文并茂)。

注:本设计任务书与说明书一起装订。

一、题目 2:带式输送机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下图为某厂自动送料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运动简图。

工作机效率为0.96,每日两班制工作,每班为 8 小时,使用年限为8 年,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工作过程有轻度振动,空载启动。

1—电动机 2 — V 带传动 3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传动 4 —联轴器 5 —带式输送机二、原始数据运输机工作轴转矩输送带速度v运输带卷筒直径D使用年限(每年按T(N.m)(m/s)(mm)300 天计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其内容包括:( 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如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等);( 4)轴的设计计算; (5)轴承及其组合部件设计;( 6)键连接和联轴器的选择、校核;( 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 9)轴的强度校核;( 10)轴承寿命校核;( 11)设计小结;( 12)参考文献。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模板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结合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机械装置。

3.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涉及的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力学分析等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三维建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机械设计中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设计项目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师。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进行讲解。

-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 机械结构设计: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典型机械结构的优缺点。

2. 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

- 创新思维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 设计方法:介绍TRIZ、DFMA等创新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

3. CAD软件应用: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及机械零件三维建模方法。

- 软件操作:学习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如二维绘图、三维建模、装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传动装置:V带传动、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条件:载荷比较平稳,单向运转,两班制工作,预期工作期限五年(轴承预期工作寿命15000小时)。

原始数据:减速器输出功率X kW,输出轴转速Y r/min。

说明:X,Y的取值方法是,假设学号最后二位数字构成的二位数为M,最后三位数字构成的三位数为N,则X=M,Y=10*INT(SQRT(N))。

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6000字)
①目录
②设计任务书
③传动方案的拟定和运动简图
④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⑤传动件的设计计算(带传动、齿轮传动、轴、轴承、键联轴器等)
⑥其他附件的选择
⑦减速器箱体设计
⑧设计小结,体会等
⑨参考资料
2、设计图
①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②低速齿轮零件图一张
③低速轴零件图一张。

设计步骤:
课程设计一般可按以下顺序进行:设计准备工作→总体设计→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装配图的绘制(校核轴、轴承等)→零件工作图的绘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提交。

每一个设计步骤所包括的设计内容如表1.1中所列。

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指导书;教材;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作为知识扩充)。

表1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时间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