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描述性词语,如形容词、副词等,提高描述能力;2.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写出一篇描述我和某人、某物一天生活的短文;3.提升学生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描述性词语的使用;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描述性文字展示一天的生活情形。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描述能力,不局限于简单的叙述;2.激发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兴趣,创造有趣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设计好的范文示范;2.学生准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或者听一段描述性的音频,激发学生的描述欲望,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练习(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描述性词语的应用,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2.学生可以做一些小练习,如用五个形容词描述自己喜欢的食物等,加深对描述性词语的理解。

第三步:示范写作(20分钟)教师给出范文《我和小猫过一天》,阐明描述性词语的有效使用和生动的描述方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写出自己与某人、某物过一天的文章。

第四步:自主练习(2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我和________过一天》,展开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短文。

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者将作文贴在墙上展示。

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描述性词语的应用,也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写、多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七、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优秀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习作:我和_过一天》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我和_过一天》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我和_过一天》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和__过一天》是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亲人、朋友、老师等共度美好时光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题材单一,缺乏新意;2. 描述事物不够具体,缺乏细节描绘;3. 语言表达过于简单,缺乏丰富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注重细节描绘,丰富语言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与亲人、朋友、老师等共度美好时光的经历,学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与亲人、朋友、老师等共度的美好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注重细节描绘,丰富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将内心感受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学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4.互动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2.学生准备:回顾自己与亲人、朋友、老师等共度的美好时光,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亲人、朋友、老师等共度的美好时光。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美好时光值得我们珍惜。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动的描述方式,学会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自己和某个角色的一天。

2.能够用3-4个“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等要素,简单描述。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5.了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创新的源泉”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一天的生活和活动。

2.难点:提高写作水平,突破常规,用新奇的视角来写作。

三、教学过程1.引入•以情境交际的形式介绍本单元的写作习作。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的假期和日常生活以及对这些活动的喜好和厌恶。

•提出学生们自己和某个特定人物欣赏家长的一天。

2.讲授•介绍语言的表达方式、语境、语气和语调。

•分步骤向学生讲授和演示如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和某个特定人物一天的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身边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鼓励他们尝试以新奇的视角观察和描述。

•了解形容词、形容词短语、比喻、拟人、对比的表达方式,发挥创意,提高写作水平。

3.练习•学生以自己的思路和创意进行写作。

•学生互相组队交换文本并进行修改,以改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进行班内展示和分享体验,分享日常的生活经历以及为什么选择自己选定的人物。

4.课堂评价•以学生反馈、作品修改和交换为主要评价方式。

•鼓励查看一张幼儿下地蕨图片。

•审查和修改他们的句式、用词和语气。

四、教学注意事项•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调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分配新任务后进行书写,在班内分享交流并进行修改,了解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个人和班级层面的缺陷。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方法加强语言的生动性。

•鼓励学生尝试突破常规,采用新颖的视角来刻画日常生活,增强想象和创造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故事。

2.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写完整。

3.学会抓住题眼,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三、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认真读题,根据题目确定自己写作的主题及人物。

(2)确定好写作主题后,搜集并整理习作的相关材料。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他们分别是来自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小红帽。

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和他过一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从而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我和——过一天。

㈡方法指导习作内容选择一个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围绕“我和——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习作重点⑴故事要完整⑵想象要神奇⑶人物个性要鲜明3.思考:怎么把故事写完整呢?⑴以本单元课文《盘古开天地》为例起因:天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经过: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结果: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总结: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⑵口诀: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完整更清晰。

4.思考:怎么让想象更神奇?⑴出示课外例文:《我和孙悟空过一天》片段在迷迷糊糊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眨眼间,天地间变得仿佛天昏地暗。

紧接着,闪电在窗户上一闪,“哗!”一个青面獠牙的大怪物出现了。

它身高八尺,眼睛比灯笼还大,张血盆大口,舌头有一米多长,悬挂在胸前手拿比芭蕉扇还要大,我吓得心惊肉跳,浑身紧张得就像拉满了弓的弦一样,怪物一步一步地向我逼近,忽然天上传来了孙悟空的叫声:“妖怪哪里逃,吃俺老孙一棒!"孙悟空举着金箍棒向妖怪打去,妖怪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饶了我吧,孙大圣!”孙悟空踢了妖怪一脚,说:“滚!”妖怪吓得拔腿就跑,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我和__过一天”,要求学生选择神话或童话中的一位人物,想象与他过一天的故事。

这一话题与本单元课文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增加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奇幻色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通过本次习作,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神话和童话的特点,将阅读体验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提升文学创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神话故事充满浓厚兴趣,他们的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想象力。

然而,在展开想象编写神话故事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想象不够大胆,受现实生活的局限较多;编写的故事缺乏神奇性,情节平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束叙述不完整,逻辑不够清晰。

针对这些情况,教学中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深入指导学生了解神话或童话故事的创编方法,包括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

2.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独特的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和独创才能,使故事内容丰富多样。

3. 引导学生能够将想象的童话故事完整、通顺地写下来,语句流畅,用词准确、恰当,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4. 教会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他人习作的能力,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内容完整、情节丰富的童话故事,故事中要包含清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习作充满想象力,故事中的情节设置合理且富有奇幻色彩,符合神话或童话的特点。

2. 难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大胆创新,创造出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神话或童话故事。

指导学生在编写故事时,如何巧妙地将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相结合,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如何将想象与实际结合,使文章内容既富有创意又符合生活逻辑;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以及如何把握文章结构,确保叙述清晰、连贯。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针对本节课的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构建有趣的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利用案例研究,分析课本中的范文,提炼写作技巧。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家人、朋友分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与名人共度一天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实践:建议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名人故事,积累写作素材。
板书设计
①知识点:
-人物描写方法
2.请你结合课文情节发展的顺序,简述一下你和名人度过一天的大致经过。
答案示例:早上,我和爱因斯坦在他的书房里讨论科学问题;下午,我们一起去实验室做实验;傍晚,我们在公园散步,谈论人生哲学;晚上,我们参加一场音乐会,欣赏优美的旋律。
3.请你写一段对话,展示你和名人在一天中的某个互动环节。
答案示例:
我:爱因斯坦先生,我一直很好奇,您是如何想到相对论的呢?
爱因斯坦:哦,那是一个漫长的思考过程。其实,灵感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当时,我就是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突然想到了这个理论。
我:哇,真是太神奇了!我也要向您学习,多观察、多思考。
4.请你运用修辞手法,描述一下你和名人在一天中看到的某个景色。
答案示例:傍晚时分,我和爱因斯坦来到湖边。夕阳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无数金子在闪烁。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四: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四: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四: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四:我和________过一天》是一篇半开放性的习作。

教材给出了一个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与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过一天,要求学生写一篇习作。

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神话故事,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在本课中,要与神话人物过一天,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对人物进行更深入的刻画,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能结合神话故事知识,发挥想象,写一篇《我和________过一天》的习作。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神话人物的特点。

3.学会互相评价、修改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发挥想象,写出一篇具有创造性的习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神话人物进行深入刻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表达。

2.示例教学法:教师以示范性的写作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3.互相评价法: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神话故事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2.教师准备示范性的习作,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示例教学。

3.学生准备书写习作的素材,如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场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示范性的习作,让学生初步了解与神话人物过一天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选择一个神话人物,进行人物描写。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描写。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神话人物进行更深入的刻画,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其特点。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和——过一天》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通过想象,写一篇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教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选材困难、构思不新颖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并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构思。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运用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出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构思,使作文内容丰富、新颖。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进行作文构思。

2.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写作经验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作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人物素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想象。

2.教师准备范文,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示范和讲解。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作文构思和写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你们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谁?你们想不想和他(她)一起度过一天?”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本节课相关的人物素材,让学生进行选择。

同时,教师展示一篇与自己喜欢的人物过一天的作文,让学生了解写作要求和构思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
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和____过一天”。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求选择神话或者童话中的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和他的故事,写清楚你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发生什么故事。

写之前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葫芦娃本领高强、爱憎分明;神笔马良机智聪明、惩恶扬善……要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要明确自己喜欢的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2、能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与自己喜欢的人物过的一天中一起去了哪儿,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自己喜欢的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2、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
【课件依次出示《哪吒闹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神笔马良》《葫芦娃》动画片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影片名及主人公吗?
同学们,你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一定深深吸引着你。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聊聊你喜欢的人物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走进人物,感知特点
同学们,你最喜欢神话或童话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神话或童话中的哪个人物。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带给你什么感受?
3、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人物进行补充或提问。


同学们,请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说你喜欢的人物。

有相关的资料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同学们,谁来一边展示资料一边进行介绍?提示:说清楚自己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的特点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

通过相互交
流,相互了解,教师给
学生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对喜爱的人物的了解更加清晰,为下一步畅想故事打下基础。

三、揭示内容,指导思路
同学们,相信不管是本领高强、爱憎分明的孙悟空,机智聪明、惩恶扬善的神笔马良,还是美丽纯洁、温柔善良的白雪公主,神话和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深深牵动着你的心弦,带给你不一样的幸福和感动。

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课件出示: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同学们,请按问题提示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本次习作?
【课件出示:1、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同学们,请回顾本组课文,简单说说每篇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方法点拨:独具匠心巧构思。

妙招一:【课件出示:故设悬念式。

即开头设疑或叙述一个不合常规的事件,制造悬念,使读者心中存有疑问,产生往下阅读的兴趣。

如:
1、今天,孙悟空竟然跟我开了一个玩笑。

哈哈,你一定很奇怪吧!对,就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2、看着骑在摩托上,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黑猫警长,我顿时
有些不知所措……】
妙招二:【课件出示:一词贯穿式。

即以一个关键词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如:
我和齐天大圣孙悟空过的这一天,真可谓“惊险”。

别急,请允许我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再慢慢道来……】
【课件出示:本文将会围绕“__________”一词展开叙述,重点写的是“我”和孙悟空经历的__________。

所以要写清楚我们__________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件出示:2、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同学们,请回顾本组课文,简单说说课文中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课件出示学生感到神奇的句子】
方法点拨:主题鲜明有重点。

同学们,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和联想,但是不能天马行空,这些想象和联想要能够突出自己的主题。

故事情节要丰富多彩,激发读者的兴趣。

【课件出示:3、融入自己的心理描写。


同学们,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内心独白式,即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课件出示:4、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喜爱之情。


同学们,为了助力你们顺利完成本次习作,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篇范文,想分享分享吗?
【课件出示:
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外面正在下大雪。

妈妈正在厨房烤着鸡翅和整只鹅。

我吃着糖,站在玻璃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看得入了神。


突然,一个衣服破旧的小女孩从窗前经过,我仔细一看,这不是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她的头发是金色的,落满了雪,光着的脚,已经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了。

她的那双大拖鞋已经不见了,但是她的手里紧紧地抓着一把火柴,双手被冻得通红,不停地发抖。


我赶紧打开窗户叫住她:“小妹妹,我在安徒生爷爷的童话中见到过你,请你到我家来,咱们一起过年好吗?”③她听见我的话开心地走进来。

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她的火柴。

奶奶拿出我的羽绒服和雪地靴、棉袜、手套等给她穿戴上。

我们把空调和取暖器都打开了,让屋子里暖暖的,她不再瑟瑟发抖。

这时,妈妈端出了美味的鸡翅和烤鹅。

好香啊!我们请小女孩和我们全家一起吃晚饭,饭桌上摆满了好吃的菜,除了鸡翅和烤鹅,还有红烧肉、黄瓜炒蛋、鱼、虾和山药排骨汤。

她吃得开心极了,不停地说:“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吃完饭,我们和她一起在温暖的房间里看故事书、玩游戏。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给她准备了很多新年的礼物,我
还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她。


我们度过了特别快乐的一天!】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对范文的行文写法进行赏析:
【课件依次出示:
①开篇创设了温馨的除夕环境,这和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时间上形成勾连。

②对小女孩的外貌描写,让我们再次想到小女孩的悲惨境遇。

③这是“我”对小女孩的邀请。

语言描写恰当、得体。

④小作者详细描述了他们一家人是怎样热情招待小女孩的。

小女孩在这里得到了温暖、美食、关爱、快乐。


总评:
【课件依次出示:
1、从上面的习作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很了解,所以在自己创编的故事中,对于小女孩外貌、境遇及一家人对于小女孩的帮助等描写,都和原作品进行了勾连。

2、小女孩来到家里后,小作者先买了她的火柴,然后让她暖和起来,接着让她品尝家里的饭菜,最后和她一起看书、玩游戏。

想象合理,情节生动。

3.结尾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
话,但点明了题目。


同学们,根据刚才讲解的思路和写法,相信你们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过一天的精彩故事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中的优秀片段和方法点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写法,高效地完成本次习作。

四、集体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同学们,写完了吗?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课件出示评价要求:
①选材新颖的。

②情节生动的。

③想象和联想丰富的。

④独具特色的。


同学们,请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

设计意图:经过多方位的交流,同学们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为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带来帮助。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同学的作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能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习得方法。

可谓一举多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