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2.减法

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

二、读题思考。

笔算减法要记住:位要(),从(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 10+4= 10+2= 10+5= 10+6= 10+9= 7+10= 8+10= 9+10= (2)举卡片表示结果 13-6= 16-7= 12-4= 15-9= 13-8=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书上的两个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 独立完成习题 四、总结: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

《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不退位减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教材将20以内不退位减法安排在11到20各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计算,并计算出结果。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简单的学习阶段,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20以内减法,但是比较简单,所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都接受过学前教育,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加上之前所学习的分与合的内容,对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已能自己计算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就不是太难,我特别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认识并翻阅了与本知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几点作为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计算十几减几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算法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 会计算十几减几的减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10-5= 10-8= 7-5= 8-8= 8-4= 9-3= 10-9= 9-5= 6-5= 2.师生进行听口令做动作的活动,复习位置的有关知识。 学生上课起立,不要坐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听口令:用右手摸一摸你的左胳膊,用左手指出你的后边……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出请同学们检查教师操作对不对的问题,然后说明先摆一摞10块积木,再摆3块,完成操作。在学生对老师的操作进行判断的基础上,自己写出算式计算,最后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完成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按要求摆积木做的对不对。先摆10块,再摆3块。 教师说完后分别摆好,一摞10块,一摞3块。 师:老师做的对吗?谁能说一说老师怎么做的? 学生判断并说出教师的做法,要特别说到把10块摆成了一摞。 师:老师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请你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教师板书:10+3=13。 2.继续操作。在13块积木的基础上再放2块。让学生写算式并计算一共有多少块。交流时,关注学生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师:好,看老师接着摆:再放2块。 边说边在3块上面放2块。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块?请同学们自己列算式,并计算出来。 学生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交流学生的算式和想法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 (1)13块再加2块是15块:13+2=15。 (2)一摞是10块,别一摞是5块:10+5=15。 (3)10块加上3块是13块,再加上2块一共是15块。10+3+2=15。 (4)3块加上2块是5块,再加上10块一共是15块。3+2+10=15。 教师对学生的算法都要给予肯定。如果算法(1)学生没有,教师作为参与者交流。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 使学生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 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1) 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⑵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3 = 13 13+2= 15 (3)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 = 15 2. 出示图3。 师:现在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冈,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号表示加上,现在箭号向上就表示拿走。怎 样用算式表示? 生:15- 3 师:怎样计算15- 3呢? 生:先用 5 — 3= 2,再10+2= 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 出示图4。先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后集体反馈。 生1:现在又拿走了2块,拿只剩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 10。 生2 : 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的内容)【设计思路】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学生自由编题,玩中学,学中玩。宽松又富有竞争的活动环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满足,并给学生以知识上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位加法复习,为新课做好铺垫)投影显示: 9+7=9+()=11 9+8= 9+()=12 9+()= 15 9+5= 9+()=18 9+4= 你们到底做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1、讲述: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课件出示来到草地上,发出声音: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讲述:咦,是谁在喊卖桃呢?我们一块儿去水果店看看,好吗?(课件显示:小白兔走进水果店,向小猴走来:“小猴,小猴,我要买9个桃。”)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是呀,小猴有13个桃子,卖给小白兔9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13-9=) 13-9=4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2、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摆一摆小圆片,边操作边说你是怎样从13里拿走9个的。想到办法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学生。 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应演示小猴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算法,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各种算法。 (1)一个一个减,减去9个1,还剩4个。 (板书:13-1-1-1-1-1-1-1-1-1=4) (2)先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面3个合起来就是4个。 (板书:10-9=1,1+3=4) (3)先拿走外面3个,再从盒子里拿出6个,剩下4个。 (板书:13-3=10,10-6=4) (4)因为9+(4)=13,所以13-9=4(板书:9+(4)=13,13-9=4) (5)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板书: 13-9=4) (6)先减去10个,再还给1个。(板书:13-10=3,3+1=4)激励:小朋友真爱动脑,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13-9,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理由吗?教师板书完整:13-9=4,学生齐读算式:13-9=4。 4、师适时小结。 三、知识巩固阶段 讲述:前面还有一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去呢!你们想去吗?走,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 1、“开火车” 2、讲述:刚才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聪明屋,现在愿意用我们学到的新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 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 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 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 潜能。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 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 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计算技能,在运用中必须达到熟练、准确,但这个要求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是到学期结束时逐步达到的,到那时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根据学生特点,多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小猫钓鱼”和“蜜蜂采 蜜”等方法进行练习,在玩中学、玩中练,运用激励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 力。 1十几减9 3课时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等方式,理解竖式中要数位对齐,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算一算,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归纳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吗?(出示金牌榜主题图)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举办的。这是08年奥运会金牌榜,大家看,哪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最多? 2、那么你还能看到那些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4、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把这道题补充完整吗? 美国有36枚金牌,俄罗斯有23枚金牌,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全文字板书于黑板)(指名学生读题,寻找关键词) 5、那么应该怎样列式呢?36-23= 6、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7、你能算出结果吗?是怎样计算的? 8、请同学们在数位表上用画圆圈的方式表示出36。(分别表示什么?) 9、那么减去23应该怎样表示呢? 10、请同学们根据此图,自己尝试用竖式笔算。 11、根据学生汇报,将竖式板书于黑板。 12、同桌两个人互相讨论,竖式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 三、知识运用 1、课本18页做一做1。 2、数学小诊所。 3、填一填。 4、知识拓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

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猜测活动。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试一试。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第 5 课时: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4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减法验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知道了不少有关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关于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信息。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并解决问题: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13-158=,并计算出结果。 (2)集体订正。 (3)指名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注意从个位减起。) 3.改变信息,导入新知。 (1)改变信息:如果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那么2005

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 (2)解决问题: ①学生列式:403-158= ②对比:“403-158”与“413-158”中的被减数中间有0。 4.揭示课题:在退位减法中,被减数中间有0时该怎样减呢?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二、互动新授 1.自主探究。 (1)学生尝试计算:403-158= (2)学生独立思考:计算“403-15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2.交流释疑。 (1)小组讨论:计算“403-15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2)演示释疑:教师通过计数器和竖式讲解。 师借助拨珠演示讲解: 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当作10个一,这时十位就剩9个十。十位退的一个10与个位的3相加得13,13-8=5,在个位上写5。 十位:从百位上退1后,十位上是10,又退给个位1个十,十位上是9,9-5=4,十位上写4。 百位:百位是4,退给十位一个十后,剩下3,3-1=2,在百位上写2,最后结果是245。 竖式为: 4 0 3 -1 5 8 2 4 5 师小结: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

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中,以后不再安排有关加减法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借1,在第二次借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借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再减”得道理,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计算:376-139= 看老师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当作10来减)【设计意图】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 二、新知讲解 课件展示张丽家7、8月份用电情况时,电表上显示的数。 1、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 2、计算7月份的用电量。 学生读表列式没有什么困难,重点是蓝灵鼠提出的解决问题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尝试让学生计算交流,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结合计算过程让学生明白:计算个位时,4减5不够,要从十位借1,变成14减5;计算十位时,1被借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20以内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1)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3=13 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现在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号表示加上,现在箭号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先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后集体反馈。 生1:现在又拿走了2块,拿只剩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生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

(完整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依安县三兴镇小学杨占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明白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 ㈠促学,激发兴趣 三个同学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观察这幅照片,大家从上面知道了什么? ㈡探究发现。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 -9 = 5 4 10 1 +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连续退位减法

第七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的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781-136 377-184 80-19 60-5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能不能继续帮张丽家解决用电量的问题呢?? 2、探究问题(1)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并适时提问:十位上相减时原来的1被个位借走后怎样算? 生:计算十位时,1被借走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板书 514 - 335 ___ 179 3、小结 师:退位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 生: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再减。 4、探究问题(2) 师:怎样计算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呢? 生:703减514。

教师板书:703-514= 703 -514 ___ 师:个位上3减4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是0怎么办? 生:十位从百位借1,到十位上变10,借给个位1。 师:那这样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被减数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最终,被减数百位上少1,十位上是9,。 学生尝试计算,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703 -514 ___ 189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169 117 174 507 2、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自己解答。 答案:406-380=26(名)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答案:347 506 268

隔位退位减法教案

隔位退位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的笔算过程,理解和学会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 2、使学生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活动,土灰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思考、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时的前一位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计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请你拿出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2题。(出示)536-263 214-10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我们来看:第1题是怎样算的? 第2题的差十位上为什么是0? 小结:我们在列竖式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 2、引入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愿不愿意挑战更复杂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估计得数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橱窗里展览,请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算式该怎样列呢?板书:204-108=, 204减108大约得多少呢?能估计一下吗?(大约100)(板书:大约100)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204看做200,108看做100,200- 100=100,所以204减108的差大约是100) 2、发现问题 引导:那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竖式笔算一算。(师边说边板书:204-108=的竖式) 咦,刚才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算不下去了。遇到什么问题了?(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直观探究 师:对呀,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我们用竖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万以内数加减法(连续退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夜深了,弯弯的月亮出来了,田野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野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树枝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 2、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当它看到野鼠时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出示情境图) 3、根据图中猫头鹰一家每月捕鼠只数统计表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 …………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活动一

1、要求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应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出算式:205—106)(1)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交流估算:把205看做200,把116看做100,200-100=100,205-116≈100) (2)、学生独立试做。 (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有的可能会想到用估算;有的可能会想到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 (3)、遇到困难(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小组讨论解决计办法(可用计数器拨一拨)。 (4)全班交流。 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205,再减116,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在十位上退1在个位上当10,此时个位上是5+10=15,15-6=9,十位上是9-1=8,百位上是1-1=0 列竖式计算。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1 915 2 0 5 - 1 1 6 □9 (5)、结果正确吗?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引出验算) (6)、同学们的方法就是多,一道题能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同学们,你比较喜欢哪种算法呢? 2、自主解决740-596= 405-276= 活动二 1、要求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300-116) (1)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方法独立试算 (2)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想得的算法有: 估算:116 接近100,300-100=200,所以300-116 大约是200。 列竖式:个位上0-6 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学生在列竖式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办法,再同桌互说计算过程。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新知。 生边说师边板书计算过程: 2 9 10 3 0 0 - 1 1 6 1 8 4 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300,再在个位上减6,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 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 2、自主解决:200-137=600-348=

不退位减法说课、教案、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说课稿 教师马晓娟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6至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

《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 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 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 加几的内容。 9+53+99+79+99+()= 15 () + 9= 17 9 + 29+69+42+99+()= 14 () + 9= 13 (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 、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出示P2的主题图。 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你想提问题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师:阿姨的气球好幽美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师:17-9 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17-9 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算法一:9+ 8= 1717—9 = 8 算法二:10—9= 11 + 7= 8 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 15 里面拿出10 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 个气球,卖了9 个,还有8 个。 17—9= 17—9=8(个) 5、应用方法 过渡:公园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呢,我们去看看,来了几名小男生,几名小女生呢?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男生? 三、及时达标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