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选修3知识点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概括

高三生物选修3知识点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概括

高三生物选修3知识点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概括
生物选修三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植物生理:包括植物的营养需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传输、生长调节等方
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调节、呼吸作用
的过程和调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机制等。

2. 动物生理:主要涉及动物的生态位、运动和行为、离子和水的平衡、免疫系统等方
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动物的生态位和适应机制、运动和行为的调节、离子和水的平衡
调节机制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

3. 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涉及
基因克隆、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基因组学研究等内容。

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
值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等。

5. 生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
应用,以及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和医
学领域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前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人教版选修3生物科技专题中的一篇文章,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教案将以该篇文章为基础,对于生物|3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参考。

二. 教学内容分析1. 知识点内容分析本篇文章主要教授的知识点如下:1.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3.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5.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2. 教学目标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以及发展前景。

2.了解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以及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应当以讲授为主,结合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同时辅之以讨论和互动教学。

4. 课堂教学设计Step 1课堂热身通过简单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且了解转基因技术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问题例子: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2.转基因作物在现代农业中有哪些应用?3.转基因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4.转基因技术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Step 2讲授教学主要内容在本节课中,我将依据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文进行讲解,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和相关实例的介绍来加深学生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理解和了解。

Step 3单项选择题测试利用单项选择题来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题例子: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B. 转基因作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C. 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D.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经典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经典知识点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经典知识点班级::诸城繁华中学★考点1、〔Ⅰ〕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考点2、〔Ⅱ〕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基因重组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别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直接别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归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总结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一、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诞生(1)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技术支持有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工具酶的发现,DNA 合成和测序仪技术的发明等。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3)基因工程操作中用到了限制酶、DNA 连接酶、运载体考点限制酶细化: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这种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识别 DNA 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① 限制酶的特性是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限制酶产生的末端有两种:粘性末端和平末端。

② DNA 连接酶与 DNA 聚合酶的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二者在作用上的区别为前者是恢复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后者单个的核苷酸连接到DNA分子上。

③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应该具备标记基因、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稳定存等特点。

⑤ 常见的载体种类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4)基因工程四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考点细化:① 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为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载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② 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cDNA 文库的区别: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 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体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之为基因文库。

完整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完整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②-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选修③具有专题1 基因工程--------------------------------------------- ,它是•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并具有的双链。

, 1.“分子手术刀”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第-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分子的某种的核昔酸序列,并且使每•条链中DNA(2)功能:能够识别 -------------------------断开,因此具有性。

部位的两个核昔酸之间的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些具有的因子。

1. ----------------------------------------- -------------------------------------- ⑶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原核基因采取自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2 --------------- ---------------------------------------------------------------和。

法和法。

---------------- ------------------------------ “分子缝合针”——2. -------------------------------------------------------------------- 3.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coliDNA连接酶和连接酶)的比较:TDNA⑴两种DXA连接酶(E - -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1PCR的含义:是•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键。

①相同点:都缝合)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2 DNA片段互补的,只能将双链②区别:E -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3)原理:(,但连接平DN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连接酶能缝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二细胞工程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二细胞工程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发育(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去壁的方法:酶解法;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4)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原理:细胞增殖(3)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4)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5)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记知识点归纳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记知识点归纳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记知识点归纳1、DNA重组技术,实现这一精确的操作过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即准确切割DNA的“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将DNA片断再连接起来的“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2、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3、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

二者都是将双连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4、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6、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其目的是: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其组成是: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鉴定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便于筛选)。

7、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分。

8、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

这是基因工程的第四步工作。

9、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10、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显微注射技术。

11、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用Ca+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微生物细胞处于感受态。

1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是否转录出mRNA的方法:DNA分子杂交技术(用目的基因做探针,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则成功)。

1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的方法:抗原——抗体杂交。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三涵盖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为 DNA 重组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一)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作用: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特点: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 DNA 连接酶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种类: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

3、载体种类: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 DNA 的筛选。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导入植物细胞: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导入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常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常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的鉴定:如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运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加热至70~75℃,Taq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且在受体细胞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Ca2+ 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4.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

四、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转录翻译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实质通过改造基因,以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甚至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将目的基因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结果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联系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专题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过程:(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O2是细胞代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右图)核移植胚胎移植(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 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4)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4.单克隆抗体(1)抗体:一个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5)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 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专题3 胚胎工程一、体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建立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时间: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精子的发生 1)精原细胞→多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数次有丝分裂)过程 2)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即MI和MII)3)精子细胞→精子(通过变形)场所:卵巢时间:从胎儿时期开始(胎儿时期完成了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的储备)卵子的发生 1)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过程 2)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卵前后完成)3)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雌性的输卵管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过程 2)受精前的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a.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3)受精阶段 b.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c.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卵裂期:细胞在透明带中进行有丝分裂早期胚胎发育桑椹胚:胚胎细胞达32个左右,每一个细胞都是细胞囊胚:有囊胚腔,出现了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孵化过程原肠胚:细胞团细胞形成外胚层和胚层,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层包围着原肠腔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方法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从中输卵管冲取精子(针对卵母细胞的采集实验动物,家畜猪、羊等)方法二:从屠宰母畜卵巢中采集方法三:借助超声波探测仪、窥镜、腹腔镜等工具直接从活体母畜卵巢中吸取(针对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如牛)体外受精卵母细胞的培养:在体外人工培养成熟精子的采集: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精子的获能:方法有培养法(通过获能培养液)、化学诱导法(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受精:获能的精子+培养成熟的卵子完成受精胚胎早期培养条件:受精卵在发育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概念: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