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应激课件

(1)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外 部)。
(2)应激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是紧张或唤 醒的 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人体内部的解释性的,情 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
(3)应激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 生理反应。
50年代Selye提出:应激不仅仅是神经紧张,应激 是人体对某些需要作出的非特定性的反应。
• 第一节 总 论
• 应激(stress)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canon将应激 引入人类生理学研究。
• 一、心理应激定义 •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 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 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指超过一定临界阈值后,破坏机体环境平衡 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
❖第四章 心理应激
中山三院心理科 王玲
本部分主要讨论: 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 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个性的概念、 分类、研究及其和心理应激的作用关系。
目的要求
目的:
学习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及其相 互关系,用以解释医学临床中的心身相关问题 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有正性事件和 负性事件,后者病因学意义较大。
3、按事件对个体的持续时间 (1)一过性应激源:突发自然灾害、急性 患重病、事故、外伤、创伤性经历等。 (2)应激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紧张、居 丧、经济损失、退休、离婚、移民等。 (3)持续性应激源及间歇性应激源:如角 色过多,工作超负荷,家庭关系不和及社会隔 离等。
在治疗学方面,可以通过任何消除或降低 各种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入手,达到治疗的目 的,如所谓的应激干预模式或压力自我管理计 划等。
《心理应激与应对》课件

案例三:社交压力导致的心理应激
总结词
社交压力如人际关系紧张、遭受欺凌等,导致心 理应激反应
详细描述
某学生在学校遭受同学欺凌,出现自卑、恐惧等 心理症状,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
应对策略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寻求老师或家长的支持、参 加心理辅导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心理应激与应对的研究成果
应对策略
学习放松技巧,合理安排 工作与休息时间,寻求同 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 师的帮助。
案例二:家庭变故导致的心理应激
总结词
家庭变故如亲人离世或离婚,引 发心理应激反应
详细描述
某中年妇女因丈夫突然离世,出 现悲痛、抑郁等心理症状,影响
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应对策略
参加悼念活动、寻求亲友支持、 进行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
详细描述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反应出现变化,如冲动行为、攻击行为、逃避行 为等。此外,个体在应对心理应激时所采取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行为反应,如积 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03
CATALOGUE
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的类型
问题解决型
直接面对问题,采取有 效措施来解决困难。
求助型
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一是加强心理应激与应对的跨文 化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应激与应对的 特点和规律;二是深入探索心理应激与应对的内在机 制和规律,包括生理机制、认知机制和情感机制等; 三是加强心理应激与应对的长期追踪研究和实验性研 究,以验证和优化应对策略的效果;四是加强心理应 激与应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干预和治疗 的效果和质量。
心理应激 ppt课件

心理应激
3
二、应激的分类
(一)根据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1. 生理性应激 2 .病理性应激 (二)根据应激源的性质 1. 躯体应激 2 .心理应激 (三)心理应激分类 1. 良性应激 2. 劣性应激
心理应激
4
三、心理学的应激观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
心理应激
23
三、应激反应与健康
(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 .适度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适度应激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心理应激
24
(二) 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 影响的三个方面
(1) 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症状和体征 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应激使以有的精神或躯体疾病复发,或加 重这些疾病。
(3) 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或 躯体疾病。
(2)免疫系统的变化 1.免疫功能增强 2.免疫功能抑制或紊乱
心理应激
20
(3)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出现心血管防御反应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坏死。 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应激性溃疡
(5)血液系统的变化 血细胞↑
(6)泌尿系统的变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理应激
21
二、心理反应
心理应激
5
三、生理学的应激观
(一)生物应激观(GAS)观点
加拿大学者薛利(H. Selye)的“全身适 应综合征”
GAS 三阶段:
– 1 警戒反应阶段
–2 抵抗阶段 –3 衰竭阶段
心理应激
6
1.警觉期(alarm stage)
特点:
(1)机体防御机制加速动员;
第三章-心理应激

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例如消
化性溃疡。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
应激是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 的原因,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
编辑版pppt
3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四、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 关的一类躯体性疾病。 (或)心身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 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个性在应激研究中的意义
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 个性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心身反应的 性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
编辑版pppt
2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输入部分
中介应机激制 的过应程激反应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编辑版pppt
2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一、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
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 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 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编辑版pppt
3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 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编辑版pppt
35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二)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以成为人们身 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
(1)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化性溃疡。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
应激是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 的原因,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
编辑版pppt
3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四、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 关的一类躯体性疾病。 (或)心身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 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个性在应激研究中的意义
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 个性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心身反应的 性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
编辑版pppt
27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输入部分
中介应机激制 的过应程激反应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编辑版pppt
2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一、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
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 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 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编辑版pppt
3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 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编辑版pppt
35
河北东方学院
Hebei Oriental University
(二)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以成为人们身 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
(1)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精神病学PPT课件:心理应激(教案)

心理失代偿、混乱、脱离现实; 幻觉、妄想、淡漠; 暴力、木僵、死亡;
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转归
精神医学
积极影响 适宜的刺激是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适宜的刺激是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消极影响
机体耗竭 心身疾病
加重疾病
意外增加 物质滥用和依赖
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转归
精神医学
决定应激强度及后果的因素
应激原
D.此症状不代表正常的丧痛; E.一旦应激原消失后结果终止后,这些症状不会持续6 个月。
适应障碍-鉴别诊断
精神医学
适应障碍-治疗
精神医学
谢谢!
心理应激
应激的概念
精神医学
伯纳德:生命维持的关键是机体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对机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挑战或 刺激会诱发机体的反应以抗衡其所造成的威胁。
应激(stress)一词最早由Cannon(1925)提出:个体暴露与恶劣环境时出现战斗与逃 跑反应,称为应激状态。
Selye(1936)提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刺激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类似的特异 性和非特异性生理变化。
应激的概念模型
精神医学
应激的过程模型
应激的概念-应激的成分
精神医学
应激的概念
精神医学
应激: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 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 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 持内稳态的过程。
应激原-来源分类
精神医学
应激源: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
应激原-对个体的影响
精神医学
挫折: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 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 的障碍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 情绪反应。
精神医学
既往对药物的反应
适应障碍-诊断标准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课件

医学心理学 退出 主页 总目录 第五章心理应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自测习题 课外阅读 关键词汇 应激评估
• 应对概念的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 个环节。
从应对的主体角度,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 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来看,有积极应对 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 特质有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熟悉: 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医学心理学 退出 主页 总目录 第五章心理应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自测习题 课外阅读 关键词汇 应激评估
了解: 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
第五章 心理应激
浙江大学 姜乾金
本部分主要讨论: 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 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的 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应激控制与管理策 略。 附录部分提供若干应激评估俩量表。
医学心理学 退出 主页 总目录 第五章心理应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自测习题 课外阅读 关键词汇 应激评估
根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可以选择从各种 应激因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 变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可以应 用于医学的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
• 应对概念的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 个环节。
从应对的主体角度,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 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来看,有积极应对 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 特质有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熟悉: 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医学心理学 退出 主页 总目录 第五章心理应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自测习题 课外阅读 关键词汇 应激评估
了解: 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
第五章 心理应激
浙江大学 姜乾金
本部分主要讨论: 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 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的 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应激控制与管理策 略。 附录部分提供若干应激评估俩量表。
医学心理学 退出 主页 总目录 第五章心理应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自测习题 课外阅读 关键词汇 应激评估
根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可以选择从各种 应激因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 变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可以应 用于医学的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PPT课件

威胁是指预感面对一种伤害条件的状态。不论
应激源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都无关重要,主要是威 胁的知觉决定着它们是否应激源。
Lazarus模型涉及对潜在应激源的三步评价:第一 评价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第二评价确定个体能 否应对威胁;第三评价是对第一、第二两种评价的 信息进行认知性再评价 。
(1)原发性评价(prlmary appraisal) 回答是否有威胁?原 发性评价是检查刺激与人格因素,以决定潜在的应激源有 无威胁。
除了某些环境刺激(极端的温度,污染及噪音)之外,引起 人们应激的大多数事物是被判断为对安宁有潜在威胁的人 物和情境。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如离 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害或丧失时,才属于 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应激,因为它 引起的是良好情感。
(二)安康(wellness)与健康
1.安康的六个维度 躯体的 、社会的 、情绪的 、 智力的 、心灵的和环境的 。
2.应激与安康 在健康安宁维度有高水平功能活动 的人,对应激有较大的抵抗力;而机能活动不良者 则易感疾患。
第二节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 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 一、社会支持与应激
①刺激因素,第一刺激因素是威胁的程度;第二刺激因 素是面临的危急;最后一个因素是刺激的模棱两可。
②人格因素,这个模型中的人格因素是与刺激相关的, 第一种人格因素是动机强度;第二种人格因素是信念系统, 就是核心的价值观;第三种人格因素是智力资源。
(2)继发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与原发性 评价同时发生,即回答“我能否应对这种威胁?”信 念占应激评价中应对能力的大部分。
应激源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都无关重要,主要是威 胁的知觉决定着它们是否应激源。
Lazarus模型涉及对潜在应激源的三步评价:第一 评价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第二评价确定个体能 否应对威胁;第三评价是对第一、第二两种评价的 信息进行认知性再评价 。
(1)原发性评价(prlmary appraisal) 回答是否有威胁?原 发性评价是检查刺激与人格因素,以决定潜在的应激源有 无威胁。
除了某些环境刺激(极端的温度,污染及噪音)之外,引起 人们应激的大多数事物是被判断为对安宁有潜在威胁的人 物和情境。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如离 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害或丧失时,才属于 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应激,因为它 引起的是良好情感。
(二)安康(wellness)与健康
1.安康的六个维度 躯体的 、社会的 、情绪的 、 智力的 、心灵的和环境的 。
2.应激与安康 在健康安宁维度有高水平功能活动 的人,对应激有较大的抵抗力;而机能活动不良者 则易感疾患。
第二节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 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 一、社会支持与应激
①刺激因素,第一刺激因素是威胁的程度;第二刺激因 素是面临的危急;最后一个因素是刺激的模棱两可。
②人格因素,这个模型中的人格因素是与刺激相关的, 第一种人格因素是动机强度;第二种人格因素是信念系统, 就是核心的价值观;第三种人格因素是智力资源。
(2)继发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与原发性 评价同时发生,即回答“我能否应对这种威胁?”信 念占应激评价中应对能力的大部分。
心理应激PPTPPT课件

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 ● 分别从“应激源”(刺激物)、“中间(介)变量”和“应激
反应”这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而中间变量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 应对、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第6页/共38页
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 • 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
第23页/共38页
应激反应的量化 • 目前在心理卫生工作中常采用能整体反映心身健康水平的问卷测试方法,其中
SCL-90使用最多 • 另外,由于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联系,故在国内外的一些量
化研究中,经常将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也作为应激的“反应”变量进行研究。
第24页/共38页
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第17页/共38页
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作出评分, 并以事件的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的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的提高。 国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
第18页/共38页
应对方式
定义 • 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
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第20页/共38页
应对研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 各种研究证明,应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 应对与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相关,还与性别、年龄、
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
第21页/共38页
第26页/共38页
• 1.焦虑(anxiety)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是对潜在的、可能的 威胁感到恐惧。焦虑状态下,伴随明显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 快、呼吸加深加快,出汗,面色苍白,口发干,大小便频率增加等。焦虑 的这些心理生理反应容易和躯体疾病相混淆。适度的焦虑可是一种自我保 护的良性反应。过度焦虑则成为应激。
反应”这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而中间变量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 应对、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第6页/共38页
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 • 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
第23页/共38页
应激反应的量化 • 目前在心理卫生工作中常采用能整体反映心身健康水平的问卷测试方法,其中
SCL-90使用最多 • 另外,由于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联系,故在国内外的一些量
化研究中,经常将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也作为应激的“反应”变量进行研究。
第24页/共38页
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第17页/共38页
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作出评分, 并以事件的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的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的提高。 国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
第18页/共38页
应对方式
定义 • 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
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第20页/共38页
应对研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 各种研究证明,应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 应对与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相关,还与性别、年龄、
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
第21页/共38页
第26页/共38页
• 1.焦虑(anxiety)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是对潜在的、可能的 威胁感到恐惧。焦虑状态下,伴随明显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 快、呼吸加深加快,出汗,面色苍白,口发干,大小便频率增加等。焦虑 的这些心理生理反应容易和躯体疾病相混淆。适度的焦虑可是一种自我保 护的良性反应。过度焦虑则成为应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ppt
6
因此主张研究应激不应当只停留在各种生 理性刺激如何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应当着 眼于各种生理性刺激如何引起情绪激醒 (emotional arousal)和激素的分泌。
• 此后心理应激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目前 应激研究的前沿,其中许多细节上尚待进一步 探讨,本文主要讨论其中较明确的观点。
即A<C<D<B。 血中皮质醇和催乳素的浓度B组明显 高于A组。说明,B组由于“不知道要走 多少路”而产生的情绪使应激加重。
精选课件ppt
15
心理应激除了取决于外界因素之外,还取 决于人对环境变化、生活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以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为例,同样的 经济收入,有人时刻担心钱少会别人看不起而紧 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够用就行,泰然自若,前 一种人应激将明显比后一种人的强。因此判定应 激的客观指标在心理应激的研究中就显得更为重 要。
精选课件ppt
7
三、心理应激的研究方法
人是常用的实验对象,让志愿者作 一定难度的作业,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动物模型也是常用的研究工具,心理应 激动物模型较难复制, 可分为两类:
(一)不损伤躯体的纯心理应激模型 (二)既有躯体成分又有心理成分的应激模型
精选课件ppt
8
(一)不损伤躯体的纯心理应激模型
结果B鼠的胃溃疡和血浆GC升高程度都较 A鼠更为明显。
精选课件ppt
13
模型2:
在人的实验中也可没法消除躯体因素的影响
例如:将参加负重行军20km的士兵随机分4组:
A组:告诉行军20km,每走5km将己走的公里
数告诉士兵
B组:不给任何关于行军距离的信息
C组:告诉士兵行军距离为15km,走到5、10 km时 告 知 已 走 的 公 里 数 , 走 到 14km 时 , 突 然 告 诉 士兵还要多走5 km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研究生使用)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心理应激时机体的主要变化 第三节 心理应激和疾病
精选课件ppt
2
第一 节 概 述
一、概 念
心理应激,也称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
机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即心理应激原作用时,产 生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反应。
心理应激原 只要是对个体生存构成认识上的威胁或 者是个体的需要、要求得不到满足,要求-能力之间 的不平衡。如:工作压力、下岗、初次离开父母、丧 失亲人、考试失败等。
良性心理应激:
劣性心理应激:
精选课件ppt
3
二、心理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29年Cannon发现动物在格斗—逃 跑反应时,血中sympathin增多,提出了 交感神经在机体紧急情况下起到重要作 用的紧急学说(emergency theory)。
精选课件ppt
5
• 70年代Mason提出:应激首先应当是心理学概念,研究 的重点应该从生理、病理学转移到心理学。为了强调心 理应激研究的意义,他举了不少实例。
以剥夺食物为例,其血浆GC升高不是由于低血糖 等躯体因素,仅给予没有营养的安慰食物即可使血浆 GC降下来。据报告,低血糖虽然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和肾上腺素升高,但血浆GC不升高:此外,一给食物, 血浆GC立即下降,其下降速度之快也难以用躯体因素 解释。Mason学派认为剥夺食物引起血GC升高是由于 动物对一些与摄食有关的环境因素:如常规的摄食时间, 旁边动物的摄食,饲养员的出现等有关。
判定应激常用的客观指标:交感-肾上腺髓 质以及HPA系统的功能,即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GC的水平。唾液的皮质醇可以反映 血浆GC的水平,是方精选便课件易ppt 行的客观指标。 16
第二节 心理应激时机体的主要变化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代谢和功能的改变
精选课件ppt
17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精选课件ppt
4
• 30年代末,Selye用形态学方法发现,动物受到 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时,肾上腺皮质、胸腺、淋 巴结和胃肠道等器官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认为这 些变化是适应性反应的表现,称之为全身适应综 合征,并提出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起 主要作用。
• 沿着这一思路在交感-肾上腺髓质、(HPA)系 统及其他神经递质和激素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D组:告诉士兵行军距离为25km,走到5、10 km时 告 诉 士 兵 已 走 的 公 里 数 , 当 走 到 14km 时 , 告 知只走20km就行
四组的人都在走到14km时取血测定皮质醇和催乳素。
精选课件ppt
14
结果:不能走完20km士兵的百分率: A组 6.2% 、 B组 21% 、 C组 8.2% 、 D组 11.4%,
研究心理应激就必须设法将心理因 素从躯体因素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精选课件ppt
12
模型1:
Weiss将3只大鼠分别放在笼内,以电刺激 为应激原,电极串联在A、B两鼠的尾部,两 鼠所受到的电刺激相同,C鼠尾部的电极不接 电源,作为正常对照。
A鼠受到电刺激时,一按笼内的轮子或杠 杆就断电,
B鼠的笼内也有轮子,但与电路无关,所 以B鼠无法控制它所遭受的电刺激。
同躯体应激一样,蓝斑-交感-肾上腺 髓质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 是心理应激时最重要的表现。
此外,心理应激时还有许多激素的 分泌增多或减少,而且靶细胞对激素的 反应性也可能发生改变。
精选课件ppt
18
精选课件ppt
10
模型2:
将动物转移到新环境(引起新奇感), 给动物以响声刺激,都可引起应激,如 给大鼠以100 dB的响声10min,可引起血 浆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GC明显 升高。
精选课件ppt
11
(二)既有躯体成分又有心理 成分的应激模型
复制这类模型所用的应激原既刺激 或损伤躯体,又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 反应。
分离应激是典型的心理应激模型。 当动物离开同伴而力求回到同伴的身 边时,处于应激状态,称为分离应激。
精选课件ppt
9
模型1:
将新生的动物与母亲完全分离或不 完全分离,:
完全分离引起的血浆GC升高,其幅 度和持续时间都明显大于不完全分离, 引起的是无望。
不完全分离引起的行为变化(如哀鸣) 却比完全分离更为显著,引起的是主动 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