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章
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细菌形态哪项是正确的 A. 球菌形体椭圆的都是链球菌 B. 杆形菌一定不是螺旋体 C. 丝状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 D. 颗粒性抗原一定是革兰氏阴性菌正确答案是:B. 杆形菌一定不是螺旋体。
2、革兰氏染色法的关键步骤是 A. 切片 B. 漂洗 C. 初次染色(复红) D. 媒染正确答案是:B. 漂洗。
3、不属于免疫学检验方法的是 A. 凝集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免疫荧光技术 D. ELISA 正确答案是:B. 中和反应。
4、可引起风湿热的细菌是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丙型链球菌 D. 草绿色链球菌正确答案是: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5、关于抗体的产生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 再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纯度高 B. 再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滴度高 C.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产生快 D. 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正确答案是:A. 再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纯度高。
6、下列哪种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的分化的终端细胞 A. 浆细胞 B.干细胞 C. 记忆细胞 D. 单核细胞正确答案是:A. 浆细胞。
7、下列哪种细胞器是细胞合成抗原的细胞器 A. 内质网 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正确答案是:D. 核糖体。
8、一个完整的免疫学检验应该包括以下哪些基本内容? A.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鉴别技术 B. 抗原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C. 免疫学检验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D.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正确答案是:D.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
9、下列哪种细胞器是细菌合成抗原的细胞器 A. 内质网 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质粒正确答案是:D. 质粒。
10、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制备疫苗时必须采用的方法? A. 灭活法 B. 减毒法 C. 加温法 D. 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是:B. 减毒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外毒素和类毒素都是细菌的分泌物质,而内毒素是菌细胞壁的成分。
第01章 概论 免疫学

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脾脏,
粘膜/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三级免疫器官)
21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骨髓(bone marrow)
– 各种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 造血干细胞 首先分化成: •髓样干细胞,进一步分化为: •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 •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淋巴干细胞, 进一步分化为: •T细胞前体细胞——进入胸腺发育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
细胞克隆即细胞系,从一个细胞增殖而来的一群细 胞,基因和表型均一致,即为克隆。 (1) 体内存在多种针对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 其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一个克隆针对一种抗原)。 (2) 抗原进入机体内选择相应细胞克隆,使其活
化增殖,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
42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
(3)胚胎期某一免疫细胞克隆接触相应的抗原, 如 自身成分,则被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称为 “禁忌克隆”,不能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形
成自身耐受。
(4)某些情况下,“禁忌克隆”可以活化,对自
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
43
第四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奖者中20%以上与免疫学的研 究成果有关。 –临床工作中,免疫学原理和技术应用非常广,
如: 探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 诊断疾病
防治疾病
18
第二节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9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T,B, NK) •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炎性细胞(粒细胞等)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1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immunity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已”的识别, 并排除“非已”以保持体内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和有害的生物性分子。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4、免疫自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5、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6、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也称特异性免疫。
第2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免疫系统MALT/MIS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2、M细胞即膜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是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散在于小肠派氏淋巴小结处。
3、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第3章抗原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即能使特定的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第七章抗原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的概念: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层次类型:抗原细胞、分子、决定簇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即反应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以成熟淋巴细胞是否识别为标准。
二、理化状态:一般,蛋白质、复杂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脂类、核酸不具免疫原性。
三、完整性四、其他因素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1、概念: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特异性。
Eg:(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Eg:(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位点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2、意义与功能: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
3、重要抗原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受体TCR BCRMHC递呈必需不需决定簇类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形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识别方式被MHC分子递呈给TCR被BCR及抗体直接识别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1、共同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可有多个抗原决定簇,若不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该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2、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外,也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Eg:(外斐反应是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用来诊断斑疹伤寒。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病原微生物
概念:能引起人、动物、植物疾病 的微生物。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虎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医学
古希腊时蒸酒
腌渍与蜜饯的食品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的形态学时期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先驱
个体小、结构简单
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
胞生命物质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种类多、繁殖快
例如一般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 最快可以每20分钟繁殖一代
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密接触,易受环 境因素和人类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和防腐剂 等影响,发生突变同时获得很强的外环境 适应力
汤飞凡
Bye Bye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 及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类型
一、微概生物概念:
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 结构简单 繁殖快 易变异 分布广 种类多
乙肝病毒
HIV病毒
流感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细胞器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完整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白色念珠菌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参与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 2、微生物在 农、工、医药 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
有害: 病原微生物
导致疾病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 和他自制的显微镜 (放大266倍)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篇医学免疫学一、填空题1.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功能、——功能和——功能。
2.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备功能反应——;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功能缺陷。
3.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4.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害、变性细胞的功能称为。
该项功能失调可引起——。
5.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学科是——。
二、名词说明1.免疫三、问答题1.简述基础免疫学的要紧研究内容包括哪些?2.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免疫防备,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过强,免疫监视3.自己,非己4.免疫自稳功能,自身免疫病5.微生物学二、名词说明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三、问答题1.基础免疫学的要紧研究内容包括:(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
(3)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和特点。
(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
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效应:(1)免疫防备:是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爱护功能。
功能正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
功能专门有两种情形:免疫防备功能过强显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备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坚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固的一种生理机能。
功能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损害、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爱护。
功能紊乱或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即认己为敌,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
(3)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爱护功能。
功能正常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连续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感染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器官分类: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中枢免疫器官分类: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胸腺3、法氏囊外周免疫分类: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骨髓的功能:1、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胸腺的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血-胸腺屏障:阻止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
淋巴结的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的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细胞因子4、过滤血液捕获抗原5、存储红细胞的血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形成生理屏障2、参与局部免疫应答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T、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免疫细胞分类:1、干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类:1、T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3、NK细胞第三章抗原抗原(Ag):指一类能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结构或基团。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即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第四节 免疫学展望
一、现代免疫学的研究特点
➢ 传统的免疫学基础课题的研究,仍然是免疫学今 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 基础理论的研究蕴藏着巨大潜力,其成果可以推 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 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疾 病的防治,也是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转向生物 技术产品的开发,这种转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 着。
12
3、近代免疫学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 1942 年,英国的 Chase 揭示了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
1945 年,英国的 Owen 发现天然免疫耐受现象; 1953 年,英国的 Medawar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1956 年,丹麦学者 Jerne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957 年,澳大利亚免疫学家 Burnet 提出了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
➢ 免疫学的发展正以一种崭新的“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高技术开发”模式,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 转化为生产力,
17
第四节 免疫学展望
二、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1、免疫学与生物学 2、免疫学与生物技术
3、免疫学与医学 。
18
思考题
1.免疫、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和免疫学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可能导致肿瘤发
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8
9
第二节 免疫的发展史 一、免疫学的发展
免疫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免疫学经验时期( 11-17 世纪); 经典免疫学时期( 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叶); 近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中叶); 现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2:4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B、机体修复损伤的能力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能力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
A、固有性免疫应答
B、适应性免疫应答
C、细胞免疫应答
D、体液免疫应答
3、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骨髓和脾脏
B、骨髓和胸腺
C、脾脏和淋巴结
D、胸腺和淋巴结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
A、中枢免疫器官
B、外周免疫器官
C、骨髓
D、胸腺
5、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的结果是
A、有利的
B、有害的
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D、适当时有利,过强或过弱时有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
A、单核吞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
E、B细胞
2、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细胞
D、靶细胞
E、抗原提呈细胞
3、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
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能识别异己
B、有记忆性
C、有特异性
D、有MHC限制性
E、多种细胞协同完成
5、免疫系统包括:
A、免疫原
B、免疫细胞
C、免疫分子
D、免疫组织
E 、免疫器官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固有免疫的发生一般在适应性免疫之前
正确
错误
2、适应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正确
错误
3、免疫应答是有利于机体的一种功能
正确
错误
4、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正确
错误
5、免疫耐受功能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不发生应答
正确
错误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