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不同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实验摘要1.目的: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本操作以及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换能器的使用。
记录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的条件下,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2.方法:应用蛙类捉拿方法并且毁脑脊髓后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锌铜弓分别刺激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肌肉变化。
再利用张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不同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的变化曲线。
3.结果: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收缩。
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逐步增加对蟾蜍坐骨神经的刺激强度(脉冲振幅)和改变电脉冲刺激频率可发现当电压低于阈值的强度刺激,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刺激电压达到阈强度时,坐骨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
刺激强度逐渐增大,总收缩张力增加。
当刺激电压达到使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全部兴奋,则收缩张力达单收缩最大值。
4.结论:在一定刺激时间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强度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发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
介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度。
二、关键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阈值三、引言:刺激神经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通过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使肌肉终板膜上产生终板电极,终板电极可引起肌肉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传遍整个肌肉纤维,再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使肌纤维中粗、细肌丝产生相对滑动,宏观上表现为肌肉收缩。
[1]四、材料和方法1.实验对象:蟾蜍2.实验仪器:张力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剪刀、铁碗、培养皿、锌铜弓、玻璃分针、大头针、蛙板、尖头镊子、棉线、针形引导电极3.实验药品和试剂:任氏液4.实验方法:1)观察蟾蜍毁脑脊髓前后四肢肌张力的变化。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与肌肉收缩特性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谭晓东 学号:20102501024专 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10科四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项目: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与肌肉收缩特性分析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时间:2013年4月9日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1 实验目的1.1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
1.2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2 实验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其离体组织器官的生活条件较为简单,可以在室温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
3 实验工具解剖器械,锌铜弓,培养皿,烧杯,任氏液,棉花,线。
4 实验步骤4.1双毁髓:枕骨大孔4.2环剪皮肤,去后肢皮肤,倒提,向前去内脏4.3脊柱中断横剪,分离两后肢,去尾骨4.4取一后肢,逐段分离坐骨神经4.5分离腓肠肌肌腱,穿线打结,游离腓肠肌4.6保留两节脊椎骨、2/3股骨,去股骨上的肌肉5 实验结果5.1 坐骨神经-腓肠肌骨骼肌单收缩图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量程10mV 刺激50mV 脉冲持续时间1ms潜伏期:50ms 收缩期:100ms 舒张期:150ms,该单收缩幅度为5mV5.2 坐骨神经-腓肠肌骨骼肌阈刺激图量程10mV 刺激24.1mV 脉冲持续时间1ms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24.1mV5.3 坐骨神经-腓肠肌骨骼肌最适刺激强度图量程10mV 刺激370mV、380mV、390mV 脉冲持续时间1ms 从370mV开始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可知最适刺激强度为370mV5.4 坐骨神经-腓肠肌骨骼肌多收缩图量程10mV 刺激380mV 频率1Hz 脉冲持续时间1ms用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380mV作用与标本时,出现多个单收缩反应的叠加,可以很明显看出每个单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5.4 坐骨神经-腓肠肌骨骼肌不完全强直收缩图量程10mV 刺激380mV 频率5Hz不完全强直收缩时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形成起伏的波形图,各收缩波的波峰仍可分辨。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制作及神经干的性质实验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制作及神经干的性质实验姓名:唐胜华学号:0941063学院:生环学院班级:09生科指导老师:覃筱燕完成时间:2011.10.17组别:十一、十二组成员:韩旭思关晴月唐胜华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和双挥髓的处死办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及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方法。
3、学习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5、观察肌肉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6、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7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的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应期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为域刺激,但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加大刺激强度,肌肉的收缩强度也不会随之而增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
肌肉组织对于一个域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地收缩反应,即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域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腓肠肌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个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单独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过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及收缩的总和。
如果第二次刺激在第一个收缩反映的不应期内,则第二次刺激不产生收缩反应。
但同等强度的连续域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反应的叠加,及强直收缩。
但第一手所发生在第一收缩的舒张期,即发生不完全强直收;后一收缩发生在第一次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即发生完全的强直收缩。
神经干在收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①掌握基本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
②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③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④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及关系。
二、实验摘要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
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有关。
用方形电脉冲刺激组织,在一定的刺激时间(波宽)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界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器械剥离后肢标本,依次分离两后肢,坐骨神经,股骨头,游离腓肠肌后使用锌铜弓进行检验,获得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腓肠肌标本。
2、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①材料:蛙、任氏液、常用手术器械、粗剪刀、蛙板、蛙钉、棉线、大头针、张力换能器、双凹夹、三角支架、保护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②方法:启动电脑与RM6240型系统软件,设置仪器参数与时间参数(仪器参数:通道模式为张力,采样频率400hz-1khz,扫描速度1s/div,灵敏度10-30g,时间参数:放大倍数100-200,耦合方式为DC,上限频率10HZ,采样间隔:1-5ms)。
将腓肠肌跟腱的扎线固定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调节微距调节器(前负荷:1.5g),把刺激电极放在刺激电极上,保持接触良好。
改变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实验:刺激方式单次,刺激波宽0.1ms,刺激强度从0.1v逐渐增大,强度增量0.05v,连续记录肌肉收缩曲线,记录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值,测量每一刺激强度所对应的肌肉收缩张力;测量最大刺激时肌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时间。
生理实验五-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 激):
• 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 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 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 7、剪去其他不用的组织 • 在坐骨神经两端各留一块骨头和肌肉,以便于固定。 • 注意:剥离时一定要保持标本完整性;尽可能用玻璃分针,少用镊子,避免
刺激神经。
• 8、标本检验 • 完整的标本应包括四部分:
一段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 肌、一段股骨头。 用镊子轻 轻提起结扎神经线,经任氏液 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坐骨神 经,如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 反应,则表明机能完好。将标 本置于任氏液中,稳定其兴奋 性15-20 min,即可进行• 试剂与器材:计算机、BL-420F生物信号处理系
•
统、手术剪、手术镊、玻璃分针、
•
蛙板、锌铜弓、张力换能器、
•
连接导线、刺激输出、烧杯、任氏液、
•
棉球、棉线等。
实验步骤:
• ㈠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 1、破坏脑和脊髓 • 2、去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 • 左手捏住蟾蜍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
• 9、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于蛙板上, 把跟腱端的接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调节 高度与张弛度。
实验项目
1. 刺激强度与反应关系 ① 刺激腓肠肌:调节刺激参数,选择单刺激,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
察刺激强度变化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找出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 ② 刺激神经:调节刺激参数,选择单刺激,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
牛蛙肌肉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牛蛙肌肉在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的反应特点。
3. 分析刺激强度、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探讨强直收缩的机制。
二、实验对象与器材1. 实验对象:牛蛙(青蛙)1只。
2. 实验器材:蛙板、玻璃板、蛙钉、刺蛙针、粗剪刀、组织剪、眼科剪、镊子、玻璃分针、放污碟和棉线等;任氏液、烧杯、滴管、锌铜弓、双凹夹、铁架台、张力换能器、肌动器(肌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牛蛙标本:将牛蛙用酒精消毒,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任氏液冲洗干净。
2. 制备肌槽:将肌槽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肌槽中,用玻璃分针固定。
3. 连接信号采集系统:将张力换能器与肌动器连接,通过肌动器将肌肉收缩力转换为电信号。
4. 设置刺激参数:设定刺激强度和频率,分别为阈强度、阈刺激、最大刺激和不同频率。
5. 进行实验:依次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牛蛙肌肉的反应,记录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收缩时间和肌肉疲劳情况。
6. 分析结果:分析刺激强度、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探讨强直收缩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的最大幅度逐渐增大,当达到阈刺激时,肌肉开始收缩;当刺激强度超过最大刺激时,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2.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在较低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增大;当刺激频率超过一定阈值时,肌肉收缩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肌肉疲劳现象。
3. 强直收缩的机制: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肌肉收缩时间短于刺激间隔时间,导致肌肉无法完全松弛,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五、实验结论1.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牛蛙肌肉收缩有显著影响,阈强度、阈刺激、最大刺激和不同频率对肌肉收缩具有重要作用。
2. 强直收缩是肌肉在较高刺激频率下产生的一种现象,其机制可能与肌肉无法完全松弛有关。
3. 本实验为生理心理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理心理学实验技能。
牛蛙腓肠肌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牛蛙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影响。
2. 研究腓肠肌收缩的阈值、最适刺激强度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3. 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牛蛙腓肠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标本,其肌肉组织结构简单,易于观察。
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本实验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任氏液、手术器械、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肌槽、金属丝等。
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放大镜、秒表、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牛蛙麻醉后,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将标本固定在肌槽内,连接好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等仪器。
3. 以0.1ms的方波脉冲进行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4.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腓肠肌的收缩阈值和最适刺激强度。
5. 改变刺激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分析强直收缩现象。
6. 重复实验,验证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与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腓肠肌开始收缩;当刺激强度继续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不再增大,此时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2. 刺激频率与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反应逐渐减弱。
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腓肠肌几乎不发生收缩;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较大。
3. 强直收缩现象当连续给予腓肠肌阈上强度的刺激时,腓肠肌会出现强直收缩现象。
强直收缩现象分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是指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减小;完全强直收缩是指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减小,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
六、实验结论1. 牛蛙腓肠肌对电刺激具有敏感性,可以产生收缩反应。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机能学实验课教案机能学基础一、实验学概述机能实验学,也叫实验生理学。
它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型的实验性课程。
它的内容不但包括各科实验中的一些经典实验,比如生理学实验: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药理学实验:PD2的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测定、钙镁拮抗、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病理生理学实验如休克实验。
它还包括一些综和性的实验如心衰、肾衰和呼衰,这些实验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正常状态、病理模型复制、药物解救,把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仪器器械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打好基础。
二、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前要复习一下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学科的知识,预习一下实验讲义,想一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及时纠正。
2.实验中⑴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迟到早退,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⑵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特别是今天要用到的微机、张力换能器,其中的生物信号采集软件不太好使用。
⑶爱惜我门的实验器械,领器械时仔细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及时向老师反应。
⑷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应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③出现这种结果有何实际或理论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何在?3.实验后⑴班长要安排同学值日,把实验室整理干净。
⑵同学门自己要填写实验记录,清洗器械,把桌子擦干净,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文字简练,通畅,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实验室守则要求同学们自己学习。
软件的使用上区1、标题栏2、菜单栏输入信号CH1、2、3、4通道可接受压力、张力、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呼吸及温度等生物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学实验课教案机能学基础一、实验学概述机能实验学,也叫实验生理学。
它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型的实验性课程。
它的内容不但包括各科实验中的一些经典实验,比如生理学实验: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药理学实验:PD2的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测定、钙镁拮抗、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病理生理学实验如休克实验。
它还包括一些综和性的实验如心衰、肾衰和呼衰,这些实验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正常状态、病理模型复制、药物解救,把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仪器器械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打好基础。
二、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前要复习一下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学科的知识,预习一下实验讲义,想一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及时纠正。
2.实验中⑴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迟到早退,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⑵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特别是今天要用到的微机、张力换能器,其中的生物信号采集软件不太好使用。
⑶爱惜我门的实验器械,领器械时仔细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及时向老师反应。
⑷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应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③出现这种结果有何实际或理论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何在?3.实验后⑴班长要安排同学值日,把实验室整理干净。
⑵同学门自己要填写实验记录,清洗器械,把桌子擦干净,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文字简练,通畅,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实验室守则要求同学们自己学习。
软件的使用上区1、标题栏2、菜单栏输入信号CH1、2、3、4通道可接受压力、张力、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呼吸及温度等生物信号。
3、工具栏开始记录暂停记录停止记录(单击后出现一个框面,不存盘取消即可)黑白方块背景切换(单击后白色背景变成黑色)两点测量区间测量右区控制区与信息区包括控制参数调节区、显示参数设置区、普通信息显示区及专用信息显示区1显示G 增益调节旋钮T低频滤波:去除信号中低于此频率的波。
周期0.001s、0.01s、0.1s、5s、DC(直流电)F 高频滤波:去除信号中高于此频率的波。
50HZ交流电抑制:禁止50HZ波形通过,按一下则激活,再按一下失活。
走纸速度:三角右移,走纸越快,波形展开;反之,走纸越慢,波形压缩。
2显示前景色信号线色背景色背景颜色格线色背景控制音响3、灯泡1显示当前值:两点间测量读数时间:当前时间情况频率最大值:最大波最高最小值:负向波最低平均值:正负值相加峰峰值:两波峰间距离面积:曲线与基线包围的面积4、灯泡2即特殊信息显示区:专用于设置参数,为新实验准备。
左区设置刺激1、模式粗电压、粗电流为粗调细电压、细电流为细调2、方式单刺激双刺激串刺激:设置好刺激参数连续单刺激连续双刺激3、延时:刺激命令发出后与刺激已输出之间的间隔。
4、波宽:刺激延续时间。
5、波间隔: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
6、频率:刺激次数。
7、强度:单刺激和双刺激。
机能学基础、软件使用及神经肌肉实验生理教研室:卢娜2004-8-24新乡医学院实验课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卢娜新乡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004年8月24日机能学基础二、实验学概述机能实验学,也叫实验生理学。
它是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型的实验性课程。
它的内容不但包括各科实验中的一些经典实验,比如生理学实验: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药理学实验:PD2的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测定、钙镁拮抗、有机磷中毒及解救;病理生理学实验如休克实验。
它还包括一些综和性的实验如心衰、肾衰和呼衰,这些实验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正常状态、病理模型复制、药物解救,把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但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仪器器械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打好基础。
二、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前要复习一下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学科的知识,预习一下实验讲义,想一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及时纠正。
2.实验中⑴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迟到早退,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⑵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特别是今天要用到的微机、张力换能器,其中的生物信号采集软件不太好使用。
⑶爱惜我门的实验器械,领器械时仔细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器械,及时向老师反应。
⑷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应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③出现这种结果有何实际或理论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何在?3.实验后⑴班长要安排同学值日,把实验室整理干净。
⑵同学门自己要填写实验记录,清洗器械,把桌子擦干净,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文字简练,通畅,书写清楚,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实验室守则要求同学们自己学习。
软件的使用上区1、标题栏2、菜单栏输入信号CH1、2、3、4通道可接受压力、张力、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呼吸及温度等生物信号。
3、工具栏开始记录暂停记录停止记录(单击后出现一个框面,不存盘取消即可)黑白方块背景切换(单击后白色背景变成黑色)两点测量区间测量右区控制区与信息区包括控制参数调节区、显示参数设置区、普通信息显示区及专用信息显示区3显示G 增益调节旋钮T低频滤波:去除信号中低于此频率的波。
周期0.001s、0.01s、0.1s、5s、DC(直流电)F 高频滤波:去除信号中高于此频率的波。
50HZ交流电抑制:禁止50HZ波形通过,按一下则激活,再按一下失活。
走纸速度:三角右移,走纸越快,波形展开;反之,走纸越慢,波形压缩。
4显示前景色信号线色背景色背景颜色格线色背景控制音响3、灯泡1显示当前值:两点间测量读数时间:当前时间情况频率最大值:最大波最高最小值:负向波最低平均值:正负值相加峰峰值:两波峰间距离面积:曲线与基线包围的面积4、灯泡2即特殊信息显示区:专用于设置参数,为新实验准备。
左区设置刺激1、模式粗电压、粗电流为粗调细电压、细电流为细调2、方式单刺激双刺激串刺激:设置好刺激参数连续单刺激连续双刺激3、延时:刺激命令发出后与刺激已输出之间的间隔。
4、波宽:刺激延续时间。
5、波间隔: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
6、频率:刺激次数。
7、强度:单刺激和双刺激。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
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3.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
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
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
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
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
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
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
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
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三实验对象青蛙或蟾蜍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动物。
由于其离体组织或器官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低,能够长时间保持其生物学特性,满足实验要求。
四实验器械及药品计算机、张力换能器、双凹夹、肌槽、铁架台、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粗剪刀、手术剪刀、眼科剪、探针、镊子、锌铜弓、蛙板、小烧杯、滴管、玻璃分针、细棉线)任氏液(含NaCl、KCl、CaCl2、NaH2PO4及葡萄糖)五实验步骤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破坏脑和脊髓抓取:取一只青蛙或蟾蜍,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其前肢,用食指压住吻部,用拇指按住骶髂关节,使其身体做最大屈曲,充分暴露枕骨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