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27

合集下载

焦氏易林26

焦氏易林26

大畜之第二十六大畜。

朝鮮之地,箕伯所保。

宜人宜家,叢處子孫,求事大吉。

震爲朝,艮在東北,故曰朝鮮。

伏坤爲地,震爲箕、爲伯、爲人,艮爲家、爲子孫、爲求。

《後漢書》:"箕子封朝鮮,教以禮義,其人終不相盜,无門戶之閉"。

○箕伯,汲古作姫伯,依宋元本。

乾。

金柱鐵關,堅固衛災。

君子居之,安无憂危。

此全用《大畜》象。

艮爲金鐵,震爲柱,艮爲關、爲堅固、爲君子、爲居。

○堅,汲古作膠,危作疑,茲依宋元本。

坤。

轉禍爲福,喜來入屋。

春城夏國,可以飲食,保全家室。

《大畜》震喜艮屋,兌悅,故喜來入屋。

艮爲城、爲國,震爲春,故曰春城。

艮納丙,故曰夏國。

兌爲飲食,艮爲室家,艮爲守,故室家可保。

屯。

水暴橫行,浮屋壞墻。

泱泱溢溢,市師驚惶。

居止不殆,與母相保。

坎坤皆爲水,故曰橫行。

艮爲屋、爲墻,艮在上,故曰浮屋,坎破故曰壞墻。

坤爲師,震爲驚惶,伏巽爲市,艮爲居止,坤爲母。

蒙。

虎豹熊罷,遊戲山隅。

得其所欲,君子无憂。

艮爲虎豹熊罷。

震爲遊戲,在艮下故曰山隅。

艮爲君子,坎爲憂,震解故无憂。

○各本下有"旅人失利,市空无人"二句,與上吉凶不類,斷爲衍文刪。

需。

躬禮履仁,尚德止訟。

宗邑以安,三百无患。

乾爲仁,伏坤爲躬、爲禮。

天水《訟》、《需》坎水下降,乾陽上升,陰陽交故止訟。

乾爲百,离卦數三,故曰三百。

坎爲患。

丁云:"齊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沒齒无怨",林或指此。

○禮,宋元本作體,依汲古。

以,汲古作已,百作伯,茲依宋元本。

訟。

江淮易服,玄黃朱飾。

靈公夏徵,衷衵無極。

高位崩顛,失其寵室。

對《明夷》。

坤坎皆爲水,故曰江淮。

震爲玄黃,坎爲赤,故曰朱飾。

震爲公、爲神,故曰靈公。

离爲夏,震爲衣,坎伏,故曰衷衵。

衵,褻衣,衷,懷也。

艮爲位、爲室,艮覆故曰崩、曰失。

○衷衵,宋元本作哀相,汲古作哀禍,顧千里曰哀相乃衷衵之訛,《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夏姬,皆衷其衵,徵舒恥之,射殺靈公"。

焦氏易林注 (28)《易书大全291本》

焦氏易林注 (28)《易书大全291本》

无妄。東鄰嫁女,爲王妃后。莊公築館,以尊王母。歸于京師,季姜悅喜。詳《屯》之《觀》。莊當爲桓。
大畜。百足俱行,相輔爲強。三聖翼事,王室寵光。詳《屯》之《履》。
頤。危坐至暮,請求不得。膏澤不降,政戾民忒。詳《泰》之《离》。
大過。百川朝海,泛流不止。路雖遼遠,無不到者。兌爲海,乾亦爲河海,重乾故曰百川,而海爲水王,故曰朝海、故曰泛流。伏震爲路,坤爲遠□止,故曰到。○泛流,宋元作流行,依汲古。
比。明夷兆初,爲穆出郊。以讒復歸,名曰豎牛。剝亂叔孫,餒於虛邱。坎隱伏,故曰明夷。初動,故曰兆初。坤爲傷,坎上下兌口相背,故曰讒。艮爲豎,坤爲牛、爲餒,艮爲叔孫、爲沙邱。《左傳·昭四年》:叔孫穆子出亡,至庚宗,遇婦人,宿焉。生豎牛。及自齊歸,遂使爲豎。後叔孫田於丘蕕遇疾,豎牛遂爲亂,穆子餒死。又五年云:初,叔孫穆子之生莊叔,噬之,遇明夷之謙,故曰明夷兆初。林全用此事,惟沙邱傳作丘蕕而李善《文選·運命論》注引作蒲丘。據此則虛丘應作蒲丘。○郊,元本作交,依宋本、汲古。夷兆,各本作傷之,依大壯之比校。大壯之比第二句作三旦爲災。餒,汲古本作飫,宋元本作餧,亦依大壯之比校。
晉。鳧舞鼓翼,嘉樂堯德。虞夏美功,要荒賓服。象多未詳。
明夷。登邱上山,對酒道歡。終年卒歲,優福無患。震爲登、爲上、爲陵,故曰邱山。坎爲酒,震樂震言,故曰道歡。坤爲年歲,坎爲冬,故曰終年卒歲。坎爲患,震爲福,故无患。○道,汲古作遇,依宋元本。歡,依汲古,宋元作觀。
家人。歲慕花落,陽入陰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詳《賁》之《大有》,惟此詞兼用對象解。
蒙。齎貝贖狸,不聽我辭。繫於虎須,牽不得來。詳《否》之《革》。 ○艮爲貝證。
需。上下惟邪,寡婦無夫。歡心隔塞,君子離居。惟邪,歎息聲也。坎上下皆兌口,二至四互兌,故曰上下惟邪。离爲夫,伏坤爲寡,故曰寡婦,坎隱伏故无夫。坎爲塞、爲心、爲憂,故不歡。伏艮爲君子。○惟,元本作唯,依宋本、汲古。寡婦無夫,宋元本作戾其無夫,依汲古。

焦氏易林注頤之第二十七

焦氏易林注頤之第二十七

焦氏易林注頤之第二十七頤之第二十七頤。

家給人足,頌聲並作。

四夷賓服,干戈卷閣。

艮爲家,震爲人,坤多故給足。

震爲聲。

坤陰,故爲夷狄,震卦數四,故曰四夷。

震爲賓,艮爲干戈,艮止故卷閣。

乾。

思初道古,哀吟無輔。

陽明不制,上失其所。

乾爲初、爲古,《頤》互坤爲思、爲哀,震爲道、爲吟,一陽在上故曰失所。

陽明不制者,言陽不能制陰也。

全用遇卦象。

○道,元本作悼,依宋本、汲古。

坤。

江河淮海,天之奧府。

衆利所聚,可以饒有,樂我君子。

詳《乾》之《觀》。

屯。

三雁俱行,避暑就涼。

適與矰遇,爲繳所傷。

震爲雁,數三,故曰三雁。

坎爲寒,离伏,故曰避暑就涼。

伏巽爲矰繳,兌爲傷。

○矰,元本作繒,依宋本、汲古。

行,汲古作飛,依宋元本。

蒙。

秋南春北,隨時休息。

處和履中,安無憂凶。

伏兌爲秋,艮納丙,故曰秋南。

震爲春,坤爲北,故曰春北。

艮爲鴻雁,雁隨陽轉故曰隨時。

艮爲時、爲休息。

坎爲中和,震爲履,艮爲安。

需。

履危無患,跳脫獨全。

不利出門,傷我左膝。

疾病不食,鬼哭其室。

坎爲危、爲患,跳脫在外故无患。

乾爲門戶,出門遇險故不利。

兌爲傷膝象,疑爲坎股之屈信全在膝,而坎爲矯輮,又爲美脊,以義、以形皆有膝象。

互离爲東,故曰傷我左膝。

坎爲病,兌爲食,坎憂,故云不食。

坎爲鬼、爲室,兌爲口,故曰鬼哭其室也。

○跳,汲古作逃,依宋元本。

膝,宋元本作踝,今依汲古。

訟。

東家凶婦,怨其公姥。

毀柈破盆,棄其飯飡,使吾困貧。

巽爲婦,坎凶,伏震爲東、爲公,巽爲姥。

姥,母也。

伏震爲柈、爲盆,坎爲破,巽爲飯飡,風散故曰棄。

伏坤爲吾、爲貧。

○怨,元本作怒,姥作姑,依宋本、汲古。

柈,汲古作盤,依宋元本。

師。

泥滓汙辱,棄捐溝凟。

衆所笑哭,終不顯錄。

坤土坎水故曰泥、曰汙,坎爲溝凟、爲衆,震爲笑哭,坤賤坎隱,故曰終不顯錄。

○汙,宋元本作洿,依汲古。

比。

旦往暮還,各與相存,身无凶患。

《頤》震爲旦、爲往,坤爲暮,艮者,震之反,故曰暮還。

坤爲身,坎爲患。

○凶患,汲古作患凶,依宋元本。

小畜。

六翮長翼,夜過射國。

焦氏易林-乾卦

焦氏易林-乾卦
21. -
乾之噬嗑
坚冰黄鸟,终日悲号。不见白粒,但见藜蒿,数惊鸷鸟,为我心忧。
22. -
乾之贲
室如悬磬,既危且殆。早见之士,依山谷处。
23. -
乾之剥
大禹戒路,蚩尤除道。周匝万里,不危不殆,见其所使,无所不在。
24. -
乾之复
三人为旅,俱归北海。入门上堂,拜谒王母,饮劳我酒。
1.乾
1. -
乾之乾
道徙多阪,胡言连蹇。译喑且聋,莫使道通。请遏不行,求事无功。
2. -
乾之坤
招殃来螯,害我邦国。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3. -
乾之屯
阳孤亢极,多所恨惑。车倾盖亡,身常忧惶。乃得其愿,雌雄相从。
4. -
乾之蒙
37. -
乾之家人
三女求夫,伺候山隅,不见复关,长思叹忧。
38. -
乾之睽
阳旱炎炎,伤害禾谷。穑人无食,耕夫叹息。
39. -
乾之蹇
骑豚逐羊,不见所望。径涉虎庐,亡羝失羔。
40. -
乾之解
暗昧冥语,相传诖误。鬼魅所居,谁知卧处。
29. -
乾之坎
黄鸟采绿,既嫁不答。念我父兄,思复邦国。
30. -
乾之离
胎生孚乳,长息成就。充满帝室,家国昌富。
31. -
乾之咸
三人求桔,反得大粟。女贵以富,黄金百镒
32. -
乾之恒
东山西岳,会合俱食。百家送从,以成恩福。
33. -
乾之遁
弱鸡无距,与鹊交斗。翅折目盲,为鸠所伤。
34. -
乾之大壮
隙大墙坏,蠹众木折。狼虎为政,天降罪罚。高弑望夷,胡亥以毙。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

可能是由于《管锥编》的影响,《焦氏易林》由此前不被重视一而变为研着丛出。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有迥异独特之处。

《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

《焦氏易林》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

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b/iaohiyiin,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

《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

《易林》是四言,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

“《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一字一句之中,宽然而余者。

”《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注卷一干之第一坤之第二屯之第三焦氏易林注卷二需之第五讼之第六师之第七比之第八焦氏易林注卷三小畜之第九履之第十泰之第十一否之第十二焦氏易林注卷四同人之第十三大有第十四谦之第十五豫之第十六焦氏易林注卷五随之第十七临之第十九观之第二十焦氏易林注卷六噬嗑之第二十一贲之第二十二剥之第二十三复之第二十四焦氏易林注卷七无妄之第二十五大畜之第二十六颐之第二十七大过之第二十八焦氏易林注卷八坎之第二十九离之第三十咸之第三十一恒之第三十二焦氏易林注卷九遯之第三十三大壮之第三十四晋之第三十五明夷之第三十六焦氏易林注卷十家人之第三十七睽之第三十八蹇之第三十九解之第四十焦氏易林注卷十一损之第四十一益之第四十二夬之第四十三姤之第四十四焦氏易林注卷十二萃之第四十五升之第四十六困之第四十七焦氏易林注卷十三革之第四十九鼎之第五十震之第五十一艮之第五十二焦氏易林注卷十四渐之第五十三归妹之第五十四丰之第五十五旅之第五十六焦氏易林注卷十五巽之第五十七兑之第五十八涣之第五十九节之第六十焦氏易林注卷十六中孚之第六十一既济之第六十三未济之第六十四---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易学古籍《焦氏易林》

易学古籍《焦氏易林》

易学古籍《焦氏易林》
书名:《焦氏易林》
编著:汉.焦赣著
年代:明崇祯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祕书
页卷:630页4卷
大小:138M
简介:《焦氏易林》成书于汉昭帝时期,作者为焦延寿。

此书将64卦384爻化为4096爻(64X64),即将一个卦变为64卦,并系以对应的64句林辞,林辞大多为四言韵语,文辞优美,有《诗经》之风。

可惜的是,历代都将其视为卜筮之书,不登大雅之堂,在《四库全书》中未能位列“经”部,而只能列于“卜筮”一类。

《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

可能是由于《管锥编》的影响,《焦氏易林》由此前不被重视一而变为研著丛出。

《焦氏易林》,汉.焦赣著,明崇祯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祕书。

周易,易经系列,全书共630页4卷,总容量约为138M。

古籍屋收藏。

更多周易,易经系列百度搜索古籍屋进入网站查看。

感觉不错关注留言点赞。

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温馨提示:。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刻易林序廣圻十六七歲時,從游於長洲張白華師,假館程子念鞠家。

鄙性不耽,尚時藝,每問師讀古書之法,師指誨靡倦。

念鞠既同門而頗蓄書,甚相得也。

先是念鞠有陸敕先手校本《易林》,在師所,枚葊漫士吳君,借而失去。

廣圻後聞其事,恨不一見。

多方搜訪,久之,遂獲。

袁君綬階以枚葊所臨,及餘姚盧抱經學士所臨等本相示,最後陸本歸黃君蕘圃。

取勘一過良多是正。

乙丑冬,客江寧,蕘圃以札來告,將謀付刊去,冬返及里門,則釐然在目焉,而屬序其簡首,回憶初知有是書目之日,倏忽二十五、六寒暑,曾不一瞬,唯師頤德弗營,精神巋然,而念鞠以薄宦遽化於外。

廣圻亦復行年四十有三,久見二毛矣。

方思悉數吾吳人物、源淵、典籍、流派,所聞所見,加以筆記,存諸敝篋,示我兒曹,稍傳文獻之信。

而蕘圃刻是書,顛末乃可為其中一事者也。

敢即舉而書之。

嘉慶十三年,歲在戊辰春正月下旬元和顧廣圻。

白話摘述:顧廣圻從張白華為師,暫住在同窗好友程念鞠家時,陳念鞠家中有豐富藏書,當時就知道有陸敕先手校本的《易林》,但此書卻讓人一個姓吳的借去不還,廣圻知道後相當懊悔沒能先讀此書,因此到處尋訪。

經過多年尋訪,果然找到:包括袁綬階,以及盧抱經等人都有臨〔抄〕本,而陸勘本則在黃蕘圃(黃丕烈,字蕘圃)手上,經過校刊後認為內容正確。

後來黃蕘圃說要將此書付刊(印刷),請廣圻寫序。

回想從一開始知道這本書,到為其寫序,已過25、6年,而今人事已非。

嘉慶13年即1808年。

刻陸敕先校宋本焦氏易林序世所行諸刻易林,悉出自明內閣本,成化癸巳彭華題,後可證也。

分上下經,為卷,或又析之作四卷。

而其譌舛,不可卒讀,則盡同。

近好事者多傳臨陸敕先校宋本,文句碩異,實視諸刻,遠勝往歲。

陸手勘者,歸予家。

續又收葉石君校本,取以參驗,先所傳臨,竟有稍益,失真處,故付之刻。

凡陸勘而誤,必存其真。

雖可知當為某字者,終不輒以改竄,亦猶予向日刻他書之意耳。

其諸刻所附,而陸勘未及者,蓋皆非出於宋本,概不載入。

焦氏易林注:恒之

焦氏易林注:恒之

焦氏易林注:恒之1恒之: 恒:黄帝所生,伏羲之宗,兵刀不至,利以居止。

2恒之: 乾:登墀踒足,南行折角,长夜之室,不逢忠直。

3恒之: 坤:燕雀衰老,悲鸿入海,忧不在乡,差池其羽,颉颃上下,在位独处。

4恒之: 屯:开门除忧,伯自外来,切切无患,我之得欢。

5恒之: 蒙:效耕释秬,有所疑止,空虚无子。

6恒之: 需:张牙切齿,断怒相及,咎起萧墙,牵引吾子,患不可解,忧惊吾母。

7恒之: 讼:履不容足,南山多棘,毋出房闼,乃无疾病。

8恒之: 师:牛騂亡子,鸣于大野,申后阴徵,罡归其母。

9恒之: 比:龙生于渊,因风身天,章虎炳文,为凶败轩,发輗温谷,暮宿昆仑,终身无患,充精照耀,不被祸难。

10恒之: 小畜:既嫁宜吉,出入无忧,三圣并居,国安无灾。

11恒之: 履:北陆阳伏,不知白黑,君子伤谗,正害善人。

12恒之: 泰: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13恒之: 否:牝马牝驹,岁字不休,君子衣服,利得有馀。

14恒之: 同人:南行怀忧,破其金舆。

安坐故庐,乃无灾患。

15恒之: 大有:忧人之患,履伤浮愿,为身祸残,笃心自守,与喜相抱。

16恒之: 谦:咸阳辰巳,长安戌亥,丘陵生上,非鱼鰌市,可以避不,终无凶咎。

17恒之: 豫:不知何孙,夜来扣门,我慎外寝,兵戎且来。

18恒之: 随:昧旦不明,暗我无光,丧灭失常,使我心伤。

19恒之: 蛊:江阴水侧,舟楫破乏,孤不得南,豹无以北,虽欲会盟,河水绝梁。

20恒之: 临:神之在丑,逆破为咎,不利西南,人休止后。

21恒之: 观:然诺不行,欺天误人,使我灵宿,夜归温室,神怒不直,鬼击无目,欲求福利,适反自贼。

22恒之: 噬嗑:攘臂极肘,怒不可止,狼戾复佷,无与为市。

23恒之: 贲:贩马卖牛,会值虚空,利得尠少,留连为忧。

24恒之: 剥:高楼陆处,以避风雨,深堂邃宇,君安其所,牝鸡之晨,为我利弗,求得弗得。

25恒之: 复:阿衡服箱,太乙载行,逃时历舍,所之吉昌。

26恒之: 无妄:飞来之福,入我嘉室,以安吾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頤之第二十七頤。

家給人足,頌聲並作。

四夷賓服,干戈卷閣。

艮爲家,震爲人,坤多故給足。

震爲聲。

坤陰,故爲夷狄,震卦數四,故曰四夷。

震爲賓,艮爲干戈,艮止故卷閣。

乾。

思初道古,哀吟無輔。

陽明不制,上失其所。

乾爲初、爲古,《頤》互坤爲思、爲哀,震爲道、爲吟,一陽在上故曰失所。

陽明不制者,言陽不能制陰也。

全用遇卦象。

○道,元本作悼,依宋本、汲古。

坤。

江河淮海,天之奧府。

衆利所聚,可以饒有,樂我君子。

詳《乾》之《觀》。

屯。

三雁俱行,避暑就涼。

適與矰遇,爲繳所傷。

震爲雁,數三,故曰三雁。

坎爲寒,离伏,故曰避暑就涼。

伏巽爲矰繳,兌爲傷。

○矰,元本作繒,依宋本、汲古。

行,汲古作飛,依宋元本。

蒙。

秋南春北,隨時休息。

處和履中,安無憂凶。

伏兌爲秋,艮納丙,故曰秋南。

震爲春,坤爲北,故曰春北。

艮爲鴻雁,雁隨陽轉故曰隨時。

艮爲時、爲休息。

坎爲中和,震爲履,艮爲安。

需。

履危無患,跳脫獨全。

不利出門,傷我左膝。

疾病不食,鬼哭其室。

坎爲危、爲患,跳脫在外故无患。

乾爲門戶,出門遇險故不利。

兌爲傷膝象,疑爲坎股之屈信全在膝,而坎爲矯輮,又爲美脊,以義、以形皆有膝象。

互离爲東,故曰傷我左膝。

坎爲病,兌爲食,坎憂,故云不食。

坎爲鬼、爲室,兌爲口,故曰鬼哭其室也。

○跳,汲古作逃,依宋元本。

膝,宋元本作踝,今依汲古。

訟。

東家凶婦,怨其公姥。

毀柈破盆,棄其飯飡,使吾困貧。

巽爲婦,坎凶,伏震爲東、爲公,巽爲姥。

姥,母也。

伏震爲柈、爲盆,坎爲破,巽爲飯飡,風散故曰棄。

伏坤爲吾、爲貧。

○怨,元本作怒,姥作姑,依宋本、汲古。

柈,汲古作盤,依宋元本。

師。

泥滓汙辱,棄捐溝凟。

衆所笑哭,終不顯錄。

坤土坎水故曰泥、曰汙,坎爲溝凟、爲衆,震爲笑哭,坤賤坎隱,故曰終不顯錄。

○汙,宋元本作洿,依汲古。

比。

旦往暮還,各與相存,身无凶患。

《頤》震爲旦、爲往,坤爲暮,艮者,震之反,故曰暮還。

坤爲身,坎爲患。

○凶患,汲古作患凶,依宋元本。

小畜。

六翮長翼,夜過射國。

高飛冥冥,羿氏无得。

伏《豫》。

震爲翮、爲翼,坎數六,故曰六翮長翼。

坤爲夜、爲國,震爲射,故曰射國。

震爲飛,坤惡,故曰羿,坤虛故无得。

履。

蜂蠆之門,難以止息。

嘉媚之士,爲王所食。

從去其室。

巽爲蟲,伏坎爲毒,故曰蜂蠆。

乾爲門,風散故難以止息。

兌爲媚、爲食,乾爲王,伏坎爲室,言王食養嘉士,士皆歸王室也。

伏震爲士。

○門,汲古作國,今依宋元本。

泰。

被狐乘龍,爲王道東。

過時不返,使我憂聾。

伏艮爲狐,震爲龍,言被狐裘乘龍馬也。

震爲道、爲東,乾爲王,震往故不返。

坤爲憂,坤迷故聾。

○被,宋元本作放,依汲古。

否。

雹梅零墜,心思憒憒,亂我魂氣。

乾艮皆爲果,而乾爲冰,故曰雹梅。

《方言》:"大袴謂之倒頓",郭注:即今之雹袴。

雹袴、雹梅皆象形語,巽隕故曰墜。

坤爲心,坤迷故曰憒憒。

○汲古多"懷憂少愧"四字,在第三句,依宋元本。

按:乾爲魂,坤爲亂,故曰亂我魂氣。

同人。

長女三嫁,進退無羞。

牝狐作妖,夜行离憂。

巽爲長女,伏震爲嫁,數三,故曰三嫁。

巽爲進退,坤爲羞,坤伏故无羞。

伏坎爲狐、爲妖、爲夜、爲憂,巽爲牝。

○無羞,各本皆作多態,依《觀》之《蠱》校。

大有。

轟轟??,馳東逐西。

盛盈必毀,高位崩顛。

此用遇卦象。

震爲車、爲聲,故曰轟?。

震爲東、爲馳逐,兌爲西。

乾爲盛盈,兌爲毀,故曰盛盈必毀。

艮爲高位,艮覆爲震,故曰崩顛。

○第二句宋元本作驅車東西,茲依汲古。

謙。

乘船涉濟,載水逢火。

賴得無患,蒙我生全。

震爲船,坎爲水、爲濟,艮爲火,故曰載水逢火。

坎爲患,震爲樂,故曰無患。

○生全,汲古作全生,依宋元本。

豫。

至德之君,政仁且溫。

伊呂股肱,國富民安。

震爲君、爲仁,坤爲政,艮爲火,故曰政仁且溫。

伏巽爲股肱,伊吾,語聲。

呂,從口,皆震象也。

又艮爲臣,亦或爲艮象,坤爲國、爲民。

○至德,汲古作德至,依宋元本。

隨。

生不逢時,困且多憂。

无有冬夏,心常悲愁。

震爲生,艮爲時,兌向晦,故生不逢時。

艮爲困,巽爲憂,正反巽,故多憂。

震春兌秋,故曰无有冬夏,言无時不悲愁也。

蠱。

南歴玉山,東入生門。

登福上堂,飲萬嵗漿。

震爲南、爲玉,艮山,故曰南歴王山。

艮門,震東,巽入,故東入生門。

震爲登、爲福,艮爲堂,故曰登福上堂。

兌口爲飲,兌澤故曰漿,震爲萬嵗。

臨。

大斧斫木,讒人敗國。

東關二五,禍及三子。

晉人亂危,懷公出走。

兌爲斧,震爲木,兌震爲口、爲言,故曰讒人。

坤爲國、爲關,兌數十,故曰二五。

《左傳·僖二十八年》:"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是也。

震數三,故曰三子,申生、夷吾、重耳也。

震爲晉、爲人、爲公,坤爲禍亂、爲心,故曰懷公。

○斫,宋元本作破,依汲古。

觀。

一室百孫,公悅嫗歡。

相與笑言,家樂以安。

艮爲室、爲孫,坤爲百,故曰一室百孫。

巽爲嫗,伏震爲公、爲歡笑,艮爲家。

噬嗑。

隨陽轉行,不失其常。

君安於鄉,國無咎殃。

离爲日,震爲隨、爲行、爲轉運,而离上震下,故曰隨陽轉行。

震爲君,艮爲鄉、爲國,艮止,故君安而國無殃咎也。

賁。

群虎入邑,求索肉食。

大人禦守,君不失國。

艮爲虎、爲邑,正覆艮,故曰群虎。

艮爲求,坎爲肉,故求索肉食。

震爲大人、爲君,艮爲守、爲國,能守故不失也。

剝。

弱足刖跟,不利出門。

商賈無贏,折崩爲患。

湯火之憂,轉解喜來。

此用《頤》象。

震爲足、爲跟,艮刀,故曰刖,坤柔,故曰弱,故出不利,坤爲門也。

震爲商賈,上震覆故无贏、故崩折。

坤爲患、爲水,艮火故曰湯火。

○商,宋元本作市,崩作朋,皆非,依汲古。

復。

夏臺羑里,湯文卮處。

鬼侯飲食,岐人悅喜。

此用遇卦《頤》象,義詳前《无妄》林。

《史記》:"西伯、九侯爲紂三公,紂烹九侯",徐廣曰,九一作鬼。

○首二句依《无妄》校。

羑里,各本皆作幽戶,湯文作文君。

无妄。

棟橈榱壞,廊屋大敗。

宮闕空廓,如冬枯樹。

震爲榱棟,巽隕落故橈壞。

艮爲廊屋、爲宮闕,巽隕故大敗,震虛故空廓。

乾爲冬,震爲樹,巽爲枯。

○空廓,宋元本作空廊,茲依汲古。

大畜。

讒以內安,不利其國。

室家大懼,幽囚重閉。

疾病多求,罪亂憒憒。

三至上正反震,故曰讒。

艮爲國、爲室家,伏坤爲懼、爲幽閉、爲重、爲疾病、爲罪亂,言內有讒人,群臣被讒,幽囚重閉,不利其國也。

坤迷故曰憒憒。

○讒,宋元本作說,利作离,大懼作相懽,均依汲古。

大過。

六龍俱怒,戰於坂下。

蒼黃不勝,旅人艱苦。

乾數六,故曰六龍。

震爲怒,《頤》正反震,故曰戰。

艮爲坂,坤爲下,震爲蒼黃、爲旅人。

皆用伏象。

○坂,汲古作陂,蒼作倉,均依宋元本。

坎。

天下雷行,塵起不明。

市空无羊,疾人憂凶。

三木不辜,脫歸家邦。

艮爲天,震爲雷,艮上震下,故曰天下雷行。

艮爲塵,坎黑故不明。

兌爲羊,巽爲市,兌巽皆伏,故曰市空无羊。

坎爲疾、爲憂,震爲木,數三,故曰三木。

三木,拲、桎、梏,亦坎象也。

艮爲家邦,震爲脫,三木不辜,言雖被三木之刑而非其罪也。

离。

一指食肉,口無所得。

染其鼎鼐,舌饞於腹。

伏《坎》。

艮爲指,坎爲肉,兌爲口,震爲鼎,鼎兌爲舌,离爲腹。

《左傳》:"子公染指於鼎,嘗之而出",林似指其事。

一當作以。

咸。

喜笑不常,失其福慶。

口辟言疥,行者畏忌。

兌爲喜笑,正反兌故曰不常。

乾爲福慶,巽隕落故曰失。

兌爲口,乾爲言,辟,邪也,疥,瘡也,言口邪言穢也。

伏坤爲畏忌,艮爲節,故曰疥。

○辟,汲古作辨,依宋元本。

疥,宋元本作??,依汲古。

恒。

毛生豪背,國樂民富。

侯王有德。

《山海經》:竹山有獸,狀如豚,白毛,名曰豪彘。

注:夾髀有麄毫,能以脊上毫射物,故曰毛生豪背。

震爲毛,伏艮爲背、爲國,坤爲民、爲富,乾爲侯王。

○豪,汲古作毫,依宋元本。

遯。

豶豕童牛,害傷不來。

三女同堂,生我福仁。

巽爲豕,艮爲牛,艮少,故曰豶豕童牛,象本《大畜》也。

互巽爲女,艮數三,艮爲堂,故曰三女同堂。

乾爲福仁。

伏震爲生。

○害,宋元本作童,依汲古。

女,汲古作光,依宋元本。

大壯。

江海淮濟,盈溢爲害。

邑被其瀨,年困无嵗。

乾爲河、爲盈,兌毀故曰害。

伏坤爲邑,乾爲年嵗。

○濟,宋元本作海,依汲古。

晉。

兩虎爭鬬,股創無處。

不成仇讐,行解卻去。

詳《大畜》之《損》。

明夷。

五嶽四凟,潤洽爲德。

行不失理,民賴恩福。

震爲山,坎爲五,故曰五岳。

震卦數四,坤坎皆爲水,故曰四凟、曰潤洽。

《淮南子》:"河潤百里"。

坤爲理、爲民。

○潤,元本作??,依宋本、汲古。

家人。

載車乘馬,南逢君子。

與我嘉福,雖憂无咎。

此用《頤》象。

震爲車、爲馬、爲載、爲乘、爲南,艮爲君子,故曰南逢君子。

震爲嘉福,坤爲憂。

○福,宋元本作喜,依汲古。

睽。

缺囊破筐,空无黍粱。

不媚如公,棄於糞牆。

此用《頤》象。

坤爲囊,震爲筐,伏兌毀,故曰缺、曰破。

震爲稻粱、爲黍稷,坤虛故曰空。

震爲公,兌爲媚,兌伏故曰不媚。

艮爲牆,坤柔,故曰糞牆。

○粱,元本作稷,依汲古。

蹇。

殺行桃園,見虎東還。

螳螂之敵,使我无患。

此用《頤》象。

震爲行、爲桃,艮爲園、爲虎,震爲東、爲反,故曰東還螳螂,疑伏兌象。

《左傳·宣二年》:"趙穿攻靈公於桃園,□之",《淮南子》:"齊莊公出行,有螳螂奮臂當車,迴車避之"。

○還,元本作西,使作仁,均依汲古。

解。

箕仁入室,政衰弊極。

抱其彜器,奔於他國,因禍受福。

此用《頤》象。

震爲箕、爲仁,艮爲室,入室謂箕子囚於圜室也。

坤爲政、爲弊,艮爲抱,震爲彜器、爲奔,坤爲國。

抱其彜器,《周本紀》:"少師彊抱其祭器以犇周",《宋世家》又云:"微子持祭器造於軍門"是也。

○箕仁,元本作飢人,依宋本、汲古。

黃丕烈從元本,非,因不知入室之義,而據《殷本紀》"西伯伐飢國"爲說,然於下文義愈不協。

損。

庭燎夜明,追古傷今。

陽弱不制,陰雄坐戾。

詳《剝》之《大有》。

益。

懸貆素飱,食非其任。

失輿剝廬,休坐徙居。

詳《乾》之《震》。

○貆,宋元本作狟,徙作從,茲依汲古。

夬。

嘉門福喜,繒帛盛熾。

日就爲得,財寶敵國。

乾爲門、爲福,兌悅故喜。

伏坤爲繒帛,乾爲盛、爲日、爲財寶,伏坤爲多,故曰敵國,言富可敵國。

○喜,宋元本作善,依汲古。

姤。

執綏登車,驂乘東遊。

說齊解燕,霸國以安。

《史記·蘇秦傳》:"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重",林用其事。

巽爲綏,伏震爲車、爲東、爲燕、爲解,巽爲齊,伏坤爲國,乾健故目[當作曰]霸國。

萃。

水深無桴,蹇難何游。

商伯失利,庶人愁憂。

坤爲水,震爲桴,震伏故無桴,艮止故蹇。

巽爲利,坤喪故失利。

坤爲庶人、爲憂。

升。

三鳥鴛鴦,相隨俱行。

南到饒澤,食魚與粱。

君子長樂,見惡不傷。

震爲鳥,數三,故曰三鳥,坤文故曰鴛鴦。

震爲隨、爲行、爲南,兌爲澤,坤多,故曰饒澤。

坤爲魚,震爲粱,互兌,故曰食魚與粱。

伏艮爲君子,坤爲惡,震樂,故見惡不傷。

○長樂,宋元本作樂長,依汲古。

革。

言無要約,不成券契。

殷叔季姬,公孫爭之。

彊人委禽,不悅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