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案例分析同名48522
2024行政法经典案例

2024行政法经典案例行政法可真是个超有趣又超复杂的领域呢!那咱就来唠唠2024年的一些经典案例吧。
案例一有个关于城市规划的行政法案例。
某个城市想要建一个大型的商业中心,但是这个规划涉及到了一片老居民区。
居民们就不乐意啦,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要被破坏了。
这时候行政机关就得出面啦。
行政机关在做这个规划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的。
比如说要进行环境评估,要听取居民的意见等。
可是呢,在这个案例里,行政机关好像有点着急,没有充分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就把规划给定下来了。
居民们就把行政机关告上了法庭。
这个案例就涉及到行政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啦。
案例二还有一个关于行政许可的案例。
有一家企业想要开一个特殊的工厂,这个工厂生产的东西可能会对环境有一点点影响,但是企业有信心通过一些措施来控制。
企业就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机关呢,一开始是拒绝了这个申请的。
企业觉得很委屈呀,因为他们有很完善的环保方案。
于是企业就开始调查行政机关拒绝的原因。
发现行政机关拒绝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而且在审核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申请。
这个案例就体现了行政许可过程中的审查标准和公正性的问题。
案例三再说说一个行政处罚的案例。
有个小商贩在街边摆摊,这个摊位呢,其实是违反了城市管理规定的。
行政机关就对小商贩进行了行政处罚。
小商贩觉得处罚太重了,自己只是为了糊口,而且他觉得行政机关执法的时候态度也不好。
小商贩就提出了异议。
这个案例就涉及到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和行政机关执法态度的问题。
在行政法里,行政处罚要合理,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而且执法人员也要文明执法呢。
反正就是说,2024年的这些行政法经典案例都反映了行政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行政机关和公民、企业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
法律行政行为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某市A区城管部门在巡查中发现,居民李某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其住宅楼顶搭建了一处违章建筑。
该违章建筑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用于堆放杂物和私人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搭建违章建筑属于违法行为,城管部门有权依法予以拆除。
二、案件经过1. 调查取证:城管部门在发现李某违章建筑后,立即进行了调查取证,确认了李某的行为违法,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2. 下达《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城管部门依法向李某下达了《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要求李某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违章建筑。
3. 期限届满未拆除:期限届满后,李某未自行拆除违章建筑。
城管部门再次进行调查,确认李某的行为仍然违法。
4. 强制拆除:城管部门依法对李某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
在强制拆除过程中,李某及其家属进行了阻挠,但城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采取措施,保证了强制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李某提起行政复议:强制拆除后,李某不服城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向某市B区人民政府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
三、案例分析1. 城管部门执法程序合法:在本案中,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下达《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等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2. 强制拆除行为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搭建违章建筑,城管部门有权予以强制拆除。
在本案中,城管部门在多次要求李某自行拆除违章建筑未果的情况下,依法进行了强制拆除,符合法律规定。
3. 李某的阻挠行为违法:在强制拆除过程中,李某及其家属进行了阻挠,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4. 行政复议结果:某市B区人民政府依法对李某的行政复议申请进行了审查,认为城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合法,驳回了李某的行政复议申请。
四、案件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法律案例分析行政法(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政府为实施一项重点工程项目,需要征用某村集体土地。
在征用过程中,由于补偿问题引发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纠纷。
村民认为政府补偿标准过低,且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双方就征地补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村民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焦点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是否依法履行了程序?2. 征地补偿标准是否合理?3. 村民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四、案例分析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是否依法履行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依法给予补偿。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征地前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告、听证,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违反了法律规定。
因此,政府在此环节存在程序违法。
2. 征地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土地等级、地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时,未充分考虑土地等级、地价水平等因素,导致补偿标准过低。
因此,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3. 村民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征用土地的,应当依法保障被征用土地的村民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某市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未与村民达成补偿协议,导致村民权益受损。
因此,村民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补偿标准不合理、村民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判决某市政府撤销征地补偿决定,并要求重新进行征地补偿。
六、案例启示1. 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程序,充分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行政法案例分析的示例:
1. 行政部门滥用职权案例:在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门
滥用了其职权,对一家公司采取了过度严厉的行政措施。
公司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但行政部门却罚款并要求关
闭该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寻求司法救济,通过
提起行政诉讼来挑战行政部门的行为。
2. 行政部门错误决定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
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不公正的影响。
例如,一个
申请人被拒绝申请某项福利,但事后证明该申请人符合相
应的资格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可以通过提出行政
申诉来挑战行政部门的错误决定。
3. 行政部门滞后执法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个行政部
门没有按时履行其执法职责,使得某些不法行为持续存在。
例如,一个执法机构没有合理地对一个环境污染问题采取
行动,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
利益相关方或其他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该
行政部门履行其执法职责。
4. 行政部门违反程序正义原则案例:在另一起案例中,一
个行政部门在处理某个案件时违反了程序正义原则。
例如,一个行政部门对一个被指控违法的个人或企业未经公正听
证审理就做出了裁决。
在这种情况下,被指控方可以通过
提起行政诉讼来挑战该行政部门的决定,并要求重新进行
公正听证。
这些案例展示了行政法案例分析的一些典型情况。
在每个
案例中,法院会评估行政部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确保行
政部门遵守法律和公正原则。
行政法-案例分析(同名48522)

行政法-案例分析(同名48522)行政法-案例分析(同名48522)时间:2007年12月25日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主角:崔博,绥德县县长;高勇,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事件:高勇为落实学校贫困生助学金,追着找崔博签字,崔博以开会为由拒签。
随后,县教育局宣布高勇停职,县公安局以妨碍公务为由行政拘留高勇。
(1)试对高勇在行政法上的主体地位进行分析;教育局宣布高勇停职是公务员的身份;公安局拘留他是行政相对人身份(2)教育局、公安局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分别是什么?并对本案所涉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教育局是行政处分,是内部行为,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公安局是行政处罚,是外部行为,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今年2月,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对饭店进行卫生检查。
执法人员林某和陈某为了尽快结束检查,分头行动。
林某来到曾经发生过纠纷的宏宇饭店,以卫生达不到标准为由,决定对该饭店给予1000元的罚款。
饭店老板说:“能不能把证件和相关文件给我看看,或者说说?”林某说:“没有,再啰嗦加重处罚。
”饭店老板经过斟酌,当场交了罚款。
林某收到罚款后即行离开。
根据行政处罚的程序规则,本案例中存在哪些程序性问题? 1.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执法人员林某和陈某分头行动这一行为是不正确的,调查或检查时至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2.执法人员对饭店进行罚款的时候,必须向饭店说明原因和事由,还要把处罚决定书给当事人看,同时告知其权利; 3.罚款金额必须合理,不可以随意增减,同时要给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4.交完罚款金后,应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2007年2月13日。
江西南昌,五月花酒吧。
奚志波系南昌市特警支队干警,任立群系五月花酒吧保安。
两者发生纠纷,根据媒体报道,纠纷起源和经过存在以下不同说法:版本一:奚志波在酒吧暗查毒品被保安围攻刺伤;版本二:奚志波在酒吧同学聚会,其间,试图送女伴进厕所遭任立群阻拦不服,遂招三名同事殴打任立群,任立群在情急之中刺伤奚志波。
行政法学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某市某区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决定在该区某村征收土地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张某的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张某对此征收补偿方案存在异议,认为补偿标准过低,遂向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要求重新评估补偿标准。
区人民政府经调查后,作出了征收补偿决定,张某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区人民政府的征收补偿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 张某的房屋价值评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 征收补偿方案是否符合张某的合法权益?三、案件分析1. 关于征收补偿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进行,并给予被征收人相应的补偿。
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应当根据土地的用途、区位、价值等因素确定。
”本案中,区人民政府的征收补偿决定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作出的,其程序合法,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2. 关于房屋价值评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条规定:“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房地产估价师;(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房地产估价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名称、章程和制度;(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房地产估价场所和设备。
”本案中,区人民政府委托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具备上述条件,其评估过程符合法律规定。
3. 关于征收补偿方案是否符合张某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应当包括下列费用:(一)土地补偿费;(二)安置补助费;(三)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四)搬迁、临时安置费用;(五)其他应当给予的补偿。
”本案中,区人民政府的征收补偿方案包括上述费用,符合法律规定。
然而,张某认为补偿标准过低,未能充分体现其房屋价值。
针对此问题,人民法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房屋价值评估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人民法院应审查房地产估价机构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
行政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某市居民。
2010年,张某在未经某市规划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其自用土地上新建一栋三层房屋。
2011年,某市规划局发现该房屋后,经调查取证,认定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张某拆除违法建筑,并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张某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向某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市人民政府经复议维持了原处罚决定。
张某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件焦点:1. 某市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2.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建设?一、关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1. 程序合法:某市规划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进行了调查取证,并依法向张某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张某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陈述和申辩,某市规划局也依法进行了复核。
因此,某市规划局在程序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2. 实体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并处以罚款。
某市规划局根据张某的违法事实,依法作出了责令拆除违法建筑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建设1. 违法事实:张某在未经某市规划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新建房屋,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属于违法建设。
张某的行为符合违法建设的定义。
三、判决结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合法、实体合法,张某的行为构成违法建设,遂判决维持某市规划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擅自新建房屋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属于违法建设。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行政法是指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门法律学科。
下面通过分析一个行政法案例来具体了解行政法的适用和实践。
案例背景:某地政府在一座城市建设中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该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涉及到土地使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征地并拆迁了一批居民房屋,并在拆迁后开始进行建设工作。
然而,部分居民对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补偿不满意,因此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重新计算补偿标准。
案例分析:政府在进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需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征地拆迁。
首先,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要与居民进行协商,提供合理的补偿,并签订补偿协议。
政府应当保证补偿协议的公平合理,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补偿。
如果居民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政府在进行城市公园建设时,应当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工作中需按照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施工,确保建设工程符合法律和规定要求。
如果发现存在环境污染、违法施工等问题,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最后,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依法行使,不得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
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需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
如果政府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居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行政法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门法律学科。
在案例中,政府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建设工程等方面需依法进行行政管理。
居民在行政处理过程中享有合法权益,并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行政法的适用和实践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案例分析同名48522时间:2007年12月25日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主角:崔博,绥德县县长;高勇,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事件:高勇为落实学校贫困生助学金,追着找崔博签字,崔博以开会为由拒签。
随后,县教育局宣布高勇停职,县公安局以妨碍公务为由行政拘留高勇。
(1)试对高勇在行政法上的主体地位进行分析;教育局宣布高勇停职是公务员的身份;公安局拘留他是行政相对人身份(2)教育局、公安局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分别是什么?并对本案所涉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教育局是行政处分,是内部行为,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公安局是行政处罚,是外部行为,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今年2月,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对饭店进行卫生检查。
执法人员林某和陈某为了尽快结束检查,分头行动。
林某来到曾经发生过纠纷的宏宇饭店,以卫生达不到标准为由,决定对该饭店给予1000元的罚款。
饭店老板说:“能不能把证件和相关文件给我看看,或者说说?”林某说:“没有,再啰嗦加重处罚。
”饭店老板经过斟酌,当场交了罚款。
林某收到罚款后即行离开。
根据行政处罚的程序规则,本案例中存在哪些程序性问题? 1.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执法人员林某和陈某分头行动这一行为是不正确的,调查或检查时至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2.执法人员对饭店进行罚款的时候,必须向饭店说明原因和事由,还要把处罚决定书给当事人看,同时告知其权利; 3.罚款金额必须合理,不可以随意增减,同时要给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4.交完罚款金后,应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2007年2月13日。
江西南昌,五月花酒吧。
奚志波系南昌市特警支队干警,任立群系五月花酒吧保安。
两者发生纠纷,根据媒体报道,纠纷起源和经过存在以下不同说法:版本一:奚志波在酒吧暗查毒品被保安围攻刺伤;版本二:奚志波在酒吧同学聚会,其间,试图送女伴进厕所遭任立群阻拦不服,遂招三名同事殴打任立群,任立群在情急之中刺伤奚志波。
问题:(1)按照版本一,奚的行为性质是什么?其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什么?1)版本一:暗查毒品,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法律关系,公务员(2)按照版本二,奚的行为性质是什么?其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什么?版本二:民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以公民身份出现与行政职权无关。
韩某是辽宁省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察,自1997年开始,由于原告工作和生活上原因,曾多次到某公安局以及某市政府上访,因未令其满意,韩某便采取往被告墙上挂草包皮等行为。
市公安局认为其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疑患有精神病,于2007年12月3日向某市公安局精神病医学鉴定组提出申请,要求对韩某进鉴定。
该医学鉴定组于2007年12月28日作出鉴定结论:被鉴定人韩某对其行为辨认及控制能力,故评定为无责任能力,目前正处于发病期,建议采取监护性措施。
该鉴定书未向原告及其家属宣布,鉴定书中没有鉴定人签章等要件。
某市公安局依据某市《治疗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条例》,于2008年3月2日将韩某送往某市安康医院进行监护治疗长达9个月。
某市公安局对韩某入、出院,未给其下达任何法律手续和文书。
(1)市公安局对韩某采取强制监护治疗措施的行为是否违反行政合法性原则?为什么?违反了合法性原则.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依据法律,而市公安局对其强制治疗措施仅依据<-条例>违反了合法性原则(2)如果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谁是赔偿申请人?谁是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申请人:韩某;赔偿义务机关:市公安局。
某县工商局工作人员王某、赵某,2004年6月15日去一家个体餐馆喝酒,饭后结账180元,王某、赵某说他们是工商局的,要求个体老板张某免收餐费140元,张某不同意,王某、赵某遂耿耿于怀,2004年7月5日,王某、赵某去张某的餐馆检查,以销售假酒为由,吊销了餐馆的营业执照,并处1000元的罚款,张某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
(1)县工商局作出上述处罚应分别采用什么程序?为什么?县工商局:吊销执照前,告知有听证的权利,若张某要举行听证会,工商局需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后才能做出吊销执照的决定(2)复议机关是谁?若张某想提出复议,需向市工商局提出复议。
某市地方税务局所属的某乡地方税务所在检查税收状况时,发现城外城酒楼有偷税行为,对该酒楼给予了500元的罚款。
城外城酒楼不服,认为某乡地方税务所是派出机构,所以无行政处罚权。
问题:(1)本案中某乡地方税务所有处罚权吗?为什么?有处罚权,在其处罚权范围内(2)对某乡地方税务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谁为行政复议机关?市税务所为被申请人,市税务局市人民政府为行政复议机关某日,交警魏某,在执勤中,做了以下事情:(1)口渴难耐,进商店买了瓶矿泉水;(2)将醉酒司机李某带进值班岗亭约束至酒醒;(3)对一起交通事故,出具责任认定书;(4)对一日闯三次红灯的王某,忍无可忍,狠狠扇了两耳光;问题:(1)魏某以上行为的法律性质,分别是什么?买矿泉水是民事法律行为;将醉酒司机约束至酒醒,是行政强制行为;对事故出具责任认定书是行政确认行为;对王某扇耳光是行政事实行为(2)在(4)中的王某,被魏某打耳光后,常出现耳鸣、头昏症状,花掉医疗费若干。
王某的这些损害,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救济?责任主体是谁?赔偿义务主体是谁?可申请进行行政赔偿;国家;魏某所在的行政机关。
“华南虎事件”,注定将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标点”事件。
陕西林业厅为了获得国家自然保护基金,在“鉴定”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后,未经报批,擅自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陕西省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
随后,华南虎照片引起民众的广泛质疑。
陕西林业厅针对民众质疑,一直未给予明确答复。
请指出材料中的行政违法事实,并分析各自的违法类型。
(1)为了获得保护基金—行使职权的目的不正当,行政滥用职权。
(2)鉴定华南虎照片—事实认定有错误,未认真鉴定(3)擅自公布照片—违法法定程序(4)未给予明确答复—行政不作为。
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在在一次临时联合稽查中,查获该市东区个体户包某从外地运回一批价值20万元的盗版光盘。
市文化局与公安局便依法对这批光盘予以扣押,并以共同名义对包某作出10万元的罚款决定。
次日A市东区工商局吊销了包某的营业执照,东区公安分局委托该区洼里派出所对包某予以10天行政拘留的处罚。
包某不服上述行政处罚。
(20分)问题:(1)上述行政处罚决定,哪些适用听证程序?为什么?责令停产停业;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须听证(2)包某若申请行政复议,谁为复议机关?较大数额罚款—A市人民政府;吊销营业执照—A市工商局;行政拘留—A市公安局和东区人民政府。
某日下午,张某骑车与王某相撞,发生口角,继而动手推打,引得过路行人驻足观望。
恰好县公安局副局长林某从此路过,见此情景,当场认定张某、王某的行为阻碍交通,扰乱公共秩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分别给予张某、王某二人各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并当场收缴了罚款,而后林某让二人到别处去吵,不要影响行人走路,然后开车离去。
问题:林某的处罚行为哪些方面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符?(1)要出示证件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2)要做出处罚前应说出处罚依据(3)当场做出处罚决定应在50元以下,100元的罚款超出处罚限额(4)不可当场收缴罚款,应当交予银行(5)没有开罚款发票(6)做出处罚前,未给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权利(7)开车离开,没有及时纠正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发布命令,要求某主干道两侧20内的建筑必须拆除,以拓宽该道路。
市城建局遂以此命令为依据组织拆迁,居民程某不愿意搬走,市城建局遂决定强制拆除其房屋,并对程某处以罚款2000元。
问题:(1)若程某认为市政府命令不合法,能否对其申请复议?为什么?能复议.市政府的发布命令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市城建局依据市政府文件进行拆除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中规定,针对效力等级比较低的规定,在复议具体行政行为(拆迁)时,可以将抽象行政行为(命令)一并提起复议(2)若程某对市城建局的决定不服,可向何机关申请复议?为什么?向市人民政府和省建设厅。
某市一公司是1999年年初成立的台商独资企业,因其生产工序不合格,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该市环保局成立了一个调查小姐进行详细调查取证后,拟对其作出罚款7万元并责令其停业停业的处罚。
环保局于2000年3月5日告知该公司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3月7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要求听证,3月14日环保局作出决定,于3月18日举行听证,并于3月15日通知该公司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听证会由该调查组组长主持,秘密进行。
该公司人员未出席听证会,但委托一名律师代为参加。
听证结束后,市环保局调查小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该决定包括,对该公司处以5万元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听证费用300元由该公司负责。
本案的行政处罚程序中有哪些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1)3月14日作出决定,3月15日通知听证,3月18日听证—做出听证决定需提前7天通知相对人2)由该调查组组长主持听证—主持人员不符.调查组长不能作主持人3)秘密进行—不符合秘密进行的要求,不是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4)由调查小组做出—应有市环保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5)听证费用—不应由公司承担,听证不收费。
某区的市人民政府发布命令,要求某主干道两侧20内的建筑必须拆除,以拓宽该道路。
市城建局遂以此命令为依据组织拆迁,居民程某不愿意搬走,市城建局遂决定强制拆除其房屋,并对程某处以罚款2000元。
(1)若程某认为市政府命令不合法,能否对其申请复议?为什么?能复议.市政府的发布命令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市城建局依据市政府文件进行拆除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中规定,针对效力等级比较低的规定,在复议具体行政行为(拆迁)时,可以将抽象行政行为(命令)一并提起复议(2)若程某对市城建局的决定不服,可向何机关申请复议?为什么?向市人民政府和省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