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宗旨就是A 以客户为中心B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C 提高核心竞争力D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在20世纪最先提出的。

A 40年代B 60年代C 80年代D 90年代3.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A 管理理念。

B 新型的商务模式。

C 管理软件和技术。

D 商业哲学或营销观念。

4.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A 判断客户的价值;B 判断利润的来源;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

5.如果企业面对的是少量客户,而且产品的边际利润很高时,那么它就应当采用“”的客户关系,支持客户的成功,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

A 基本型B 伙伴型C 主动型D 责任型6.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之所以被现在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所代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缺乏的支撑?A 互联网B 数据库C 现在管理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论7.在先进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客户关系管理实现称为可能,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8.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A 信息技术B 数据库技术C 互联网D 现代管理理论9.以200以上,跨地区经营的企业为目标的CRM系统属于A 高端CRMB 中段CRMC 企业级CRMD 中小企业级CRM10.以店面交易为主的企业,其CRM应有的核心是A 数据挖掘B 客户关系管理C 客户分析与数据库营销D 销售力量自动化11.CRM集成应用于程序较高的企业,对这类企业CRM与财务、ERP\SCM,以及群件产品与ExchangeMSOutlook和LotusNotes等的集成应用是很重要的A 个性化B 信息化C 流程化D 电子商务化12. 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出现,对于CRM具有重大影响A 商业模式B 互联网C 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念13.尽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须有一定投入,但可提高企业的A 客户数量B 产品数量C 经济效益D 市场占有率14.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企业经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然后通过垄断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以为中小心?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5.实现有效地是建立和保持企业和客户良好关系的基本途径A 产品咨询B 售后服务C 信息交流D 业务往来16.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前台业务,在它的主要功能中是自动的,也是交互的A 营销自动化B 销售自动化C 服务支持D 任务管理17. 对于衡量企业承诺目标实现的程度、测试企业各种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客户服务中的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 利润B 客户反馈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8.在一个企业中,下列那些部门与客户有密切关系A 技术部B 市场部C 销售部D 服务部19.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当中,以下那项管理功能不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范畴之内A 销售管理B 采购管理C 呼叫中心D 数据挖掘20.以下那种客户服务工具不属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在前端实施的服务功能A 个性化网页服务功能B 在线客服C 订单自助跟踪服务D 客户状态分析二、填空题1.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来源于西方的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4、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2年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10、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1、邓小平总结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困难等情况,认为根本原因是()A、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D、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1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A、保持政治稳定B、实现祖国统一C、加强国防建设D、把发展放到首位1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A、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14、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突破口和第一推动力的()A、国企改革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外开放D、金融体制改革15、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A、国企改革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外开放D、金融体制改革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A、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则的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D、能战胜资本主义的17、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A、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则的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D、能战胜资本主义的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19、共同富裕意味着()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下面哪一个不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阐述的重要思想()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21、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B、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C、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D、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革命新形势22、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A、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B、要以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C、要以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D、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23、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国家的发展问题B、国家的改造问题C、国家的生存问题D、国家的巩固问题24、当代科学技术成果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A、信息化B、产业化C、专利化D、专业化2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的首要基础地位。

第5章--成本函数--习题及答案

第5章--成本函数--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成本理论练习题及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二、选择题1.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在于( )。

A.短期中存在着不变的收益而长期中不存在B.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投入都可变C.超过三个月是长期,否则是短期D.平均成本在短期内是递减的,而长期成本在长期内是递增的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经济利润D.沉没成本3.机会成本的经济含义是( )。

A.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另一种用途的收入B.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用于次优用途的收入D.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继续使用而必须支付的费用4.正常利润是( )的一个组成部分。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总成本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

A.平均成本值最小B.平均成本=边际成本C.边际成本曲线处于上升段D.上述说法都对6.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 )。

A.应该增加成本的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的支出C.应该减少成本的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的支出7.已知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此时要达到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出的水平,应该( )。

A.增加要素投入B.保持原有的要素投入不变C.减少要素投入D.或A或B8.当一个厂商减少一个单位的一种投入,并通过增加另一种要素以保持产量不变,那么被增加的要素的增加量叫做( )。

A.收益递减率B.规模经济边际率C.边际收益递减率D.边际技术替代率9.当( )时,成本实现最小化。

第五章练习题_财务成果与分配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_财务成果与分配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财务成果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 年末结账后,“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A.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B 本年实现的净利润额C.本年利润分配总额 D 年末未分配利润额2. 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年内接受投资160万元,本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按10%提取盈余公积金,决定向投资人分配利润100万元,则该企业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A.2460万元 B. 2435万元C. 2660万元 D 2565万元3. 按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要求,下列货款应确认为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是()A.本月销售产品,款未收到; B 上月销货款本月收存银行C.本月预收下月货款存入银行 D 收到本月仓库租金存入银行4.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60万元,则企业本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为()A.1710万元 B 1734万元C.1740万元 D 1748万元5. 某企业2009年8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投资收益为50万元;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为400万元,管理费用为2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该企业8月份的营业利润为()A.65万元 B 75万元C.90万元 D 115万元6. 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00万元,当年以其中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25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金15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则该企业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A. 1800万元 B 2500万元C. 2200万元D。

2300万元7. 某企业20X9年10月31日所有者权益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85万元,盈余公积190万元,未分配利润160万元,则该企业10月31日的留存收益为()A. 160万元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一、单项选择题1.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A解析:在购买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2.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3.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答案:C解析:职能资本是指用来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是指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自有资本。

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答案:C解析: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的统治者。

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输出。

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D解析: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B解析:购买阶段是剩余价值的准备阶段。

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练习题(有答案)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学问点,以下是第五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练习题,请大家细致练习。

一、选择题1.下面是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后的产物及释放能量,表述正确的是( )A.A—P~P+Pi+能量B.A—P—P+Pi+能量C.A~P—P+Pi+能量D.A~P~P+Pi+能量答案:A2.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缘由是( )①腺苷很简单汲取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简单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简单从ATP上脱离,其次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变成ADP;反之,亦简单形成ATP④ADP可以在酶作用下快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汲取能量形成其次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解该题,要熟识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简式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并非三个;在酶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Pi(磷酸),该键又可在接受能量的时候,加上一分子磷酸再次形成ATP。

在这里,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和再形成,保证了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3.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干脆来源,是因为( )A.ATP在细胞内数量较多B.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C.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D.ATP是生物体内惟一的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答案:C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为骨骼肌细胞干脆供应能量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C.ATP? ?????D.蛋白质答案:C解析: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干脆供应能量的物质是ATP。

5.在人体细胞内同时存在两个过程:ATP? ADP+Pi+能量,以下对①过程和②过程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①过程和②过程中的能量均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干脆利用C.①过程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②过程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①过程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②过程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中,ATP分解后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而生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五章练习答案

第五章练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1.柱塞供油有效行程:2.全速式调速器:3.柴油机“飞车”:柴油机转速失去控制,超出额定转速,同时出现排气管冒黑烟,机件过载发生巨大响声和振动的现象。

4.最佳喷油提前角: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和最低油耗的喷油提前角。

二、填空1.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具有、、、等优点,因此目前重型汽车均以柴油机作动力。

2.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由、、、、、、和等组成。

经济性好;工作可靠;排放物污染小;容易起动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总成;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

3.按结构形式,柴油机燃烧室分成两大类,即燃烧室,其活塞顶面凹坑呈、、、及等;燃烧室,包括和燃烧室。

统一式;回转体;四角型;花瓣型;四角圆弧形;分隔式。

预燃室;涡流室。

4.长型孔式喷油器是由、和三大部分组成。

是喷油器的主要部件,它由和组成,二者合称为针阀偶件。

针阀中部的锥面用以承受油压,称为;针阀下端的锥面用以密封喷油器内腔,称为。

5.喷油器油束的特性可用油雾油束的、和来表示。

喷油嘴;喷油器体;调压装置;喷油嘴;针阀;针阀体;承压锥面;密封锥面。

射程;锥角;雾化质量。

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与,与,与,称为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三大偶件”。

针阀;针阀体;柱塞;柱塞套筒;出油阀;出油阀座。

7.两速式调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旋转产生的与调速弹簧的之间的平衡过程来自动控制的位置,达到限制最高转速和稳定最低转速的目的。

飞块;离心力;张力;供油齿杆。

8.为了弥补喷油泵安装时造成的喷油泵与驱动齿轮的误差,通常采用,并利用它可用小量的角位移调节,以获得最佳的。

凸轮轴;输出轴;同轴度;联轴节;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9.柴油滤清器一般都是的,其滤芯材料有、、、及等。

目前广泛采用的。

10.输油泵型式有活塞式、、、等几种,而目前都采用。

活塞式输油泵由、、、及等组成。

过滤式;棉布;绸布;毛毡;金属网;纸质;纸质。

膜片式、齿轮式、叶片式;活塞式;泵体;机械油泵组件;手油泵组件;进、出油止回阀;油道。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第五章课后练习题整理(附答案)⼀、单选题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深加⼯决策中,深加⼯前的半产品成本属于()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在进⾏半产品是否进⼀步深加⼯决策时,应对半成品在加⼯后增加的收⼊和()进⾏分析研究。

A.进⼀步加⼯前的变动成本B.进⼀步加⼯追加的成本C.进⼀步加⼯前的全部成本D.加⼯前后的全部成本3、设⼀⽣产电⼦器件的企业为满⾜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些成本开⽀,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产,⽽要购⼊⼀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付职⼯加班费C.⽣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该⼚为⽣产该批产品以及以后的⽣产建造了⼀间新的⼚房4、某⼚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时,外购、⾃制两种⽅案等效。

A.2500 B.3000 C.2000 D.18005、某公司⽣产⼀种化⼯产品甲,进⼀步加⼯可以⽣产⾼级化⼯产品⼄,甲、⼄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50元每千克、120元每千克,但⼄产品的⽣产每年需要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每千克甲可加⼯0.6千克⼄,则以下选择中,该公司应( )。

A.进⼀步加⼯⽣产产品⼄B.当产品甲的年销售量超过1250千克,将甲加⼯为⼄C.将甲出售,不加⼯D.两种⽅案均可6、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应该采取采购的策略。

A.⾃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价格B.⾃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C.⾃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成本D.⾃制单位产品成本⼤于外购成本7、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个企业同时⽣产多种产品,其中⼀种单位边际贡献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是()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D.该产品的销量太⼩8、下列哪种成本为相关成本()A.可避免成本B.共同成本C.联合成本D.沉没成本9、下列哪种成本为⽆关成本()A.沉没成本B.专属成本C.可避免成本D.增量成本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案形成的()A.相关成本B.沉没成本C.差量成本D.付现成本11、设某企业⽣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定加⼯⼯序后,可以⽴即出售,也可以进⼀步深加⼯之后再出售,如果⽴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深加⼯成本9500元,则继续进⾏深加⼯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9500 D.1800012、如上题条件,⽴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13、有⼀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案,⼀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为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A.3000 B.4000 C.8000 D.10001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的特征的有()A.本质的主观能动性B.依据的客观性C.⽅案的可选择性D.时间上的未来性2、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A.战略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经营决策中相关成本的是()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E.不可避免成本4、下列各项中,备选⽅案中不涉及相关收⼊的是()A.差别损益分析法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练习题及答案
1. 2. 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 FIFO算法 图中 P 行表示引用串,M 行表示在主存的页面号,其中“ A ”表示在下一时刻将被淘汰 的页面,其中“√”表示发生缺页中断, “X”表示不发生缺页中断。 时 刻 P M F √ 3 3 5 3 5 √ 1 3 5 1 √ 2 2 5 1 √ 3 2 3 1 √ 1 2 3 1 X 5 2 3 5 √ 1 1 3 5 √ 2 1 2 5 √ 3 1 2 3 √ 4 4 2 3 √ 1 4 1 3 √ 3 4 1 3 X 1 4 1 3 X 5 4 1 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缺页中断次数 F=12;缺页中断率 f=12/15=80% 3. LRU算法 图中 P 行表示引用串,M 行表示在主存的页面号,其中“ A ”表示在下一时刻将被淘汰 的页面,其中“√”表示发生缺页中断, “X”表示不发生缺页中断。 时刻 P M F 4. 1 3 3 2 5 3 5 3 1 3 5 1 4 2 2 5 1 5 3 2 3 1 6 1 1 3 2 7 5 1 3 5 8 1 1 3 5 9 2 1 2 5 √ 10 3 1 2 3 √ 11 4 4 2 3 √ 12 1 4 1 3 √ 13 3 4 1 3 X 14 1 4 1 3 X 15 5 4 1 5 √
发生页面淘汰时所淘汰页面的顺序为 1、2、6、4、7、3、2、1、4、7, 缺页中断次数为 14 次; 最后驻留在内存 4 个页帧里的页(按照淘汰顺序排列)的顺序是 6、5、2、1。
X X X 缺页中断次数 F=8;缺页中断率 f=8/15=53%
考虑一个460字的程序的下述内存访问序列:99,133,100 ,101,122,309 ,197,246, 247,333,421,222,408,366。⑴假定页面大小为100字, 试给出页访问串;⑵假定内 存中有200字可供程序使用,采用FIFO、LRU、 OPT 算法缺页中断率各为多少? 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__⑴__的, 该特征是基于__⑵__, 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 技术是__⑶__。 ⑴:A. 一次性 B. 多次性 C. 交换性 D. 驻留性 E. 离散性
参考答案:
1. 答:分段和分页系统十分相似,因而容易混淆。实际上两者在概念上完全不同,主要表 现在: ①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 含有一组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信息,是出于用户的需要。 ②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由机器硬 件实现;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由用户在编程时确定,或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 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③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线性地址空间;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 二维的。 2. 3. 4. 5. 解. 0-99 :0页 ; 100-199:1页; 200-299:2页; 300-399:3页; 1)页访问串0、1、1、1、1、3、1、2、2、3、4、2、4、3 2)FIFO:6/14;LRU:8/14;OPT :6/14 6. 7. 8. ⑴B、 C、D ⑵D ⑶C 答:页式管理;动态地址重定位 答:使每道程序各得其所,在不受干挠的环境下运行;向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为 用户对信息的访问、保护、共享等提供方便;并能使存储器利用率高。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页号 虚是抖动?你有什么办法减少系统的抖动现象? 18. 设系统分配给某作业4个页帧使用,执行时的页面走向为: 1,2,3,6,4,7,3,2,1,4,7,5,6,5,2,1 ①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发生页面淘汰时各自所淘汰页面的顺序和缺页中断次数,以 及最后驻留在内存4个页帧里的页的顺序(按照淘汰顺序排列) 。 ②采用LRU页面淘汰算法: 发生页面淘汰时各自所淘汰页面的顺序和缺页中断次数, 以及 最后驻留在内存4个页帧里的页的顺序(按照淘汰顺序排列) 。
√ √ √ √ √ √ X X 缺页中断次数 F=11;缺页中断率 f=11/15=75% OPT 算法
图中 P 行表示引用串,M 行表示在主存的页面号,其中“ A ”表示在下一时刻将被淘汰 的页面,其中“√”表示发生缺页中断, “X”表示不发生缺页中断。 时刻 P M F 5. √ 1 3 3 2 5 3 5 √ 3 1 3 5 1 √ 4 2 3 2 1 √ 5 3 3 2 1 6 1 3 2 1 7 5 5 2 1 √ 8 1 5 2 1 9 2 5 2 1 X 10 3 5 3 1 √ 11 4 4 3 1 √ 12 1 4 3 1 X 13 3 4 3 1 X 14 1 4 3 1 X 15 5 4 3 5 √
发生页面淘汰时所淘汰页面的顺序为 1、2、3、6、4、7, 缺页中断次数为 10 次; 最后驻留在内存 4 个页帧里的页(按照淘汰顺序排列)的顺序是 2、1、5、6。 答:LRU: 1 1 2 2 1 3 3 2 1 * * * 6 6 3 2 1 * 4 4 6 3 2 * 7 7 4 6 3 * 3 3 7 4 6 2 2 3 7 4 * 1 1 2 3 7 * 4 4 1 2 3 * 7 7 4 1 2 * 5 5 7 4 1 * 6 6 5 7 4 * 5 5 6 7 4 2 2 5 6 7 * 1 1 2 5 6 *
单一连续分区 10. 内存保护是否可以完全用软件来实现?为什么? 11. 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作业的__⑴__中进行的, 动态地址重定位是在作业的__⑵__中进行 的。 ⑴-⑵:A. 编译过程 B. 装入过程 C. 修改过程 D. 执行过程 12. 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定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 2,1,4,3 ,5,4 ,3,2 ,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和4时,请计算访 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并比较所得的结果。 13. 常用的内存信息保护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4. 在最先适应算法中, 要求空闲区按__⑴__次序链接成空闲分区链; 在最佳适应算法中是 按__⑵__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是按__⑶__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 ⑴-⑶:A. 空闲区地址递增 B. 空闲区地址递减 C. 空闲区大小递增 D. 空闲区大小递 减 15. 假定占有m块(初始为空)的进程有一个页访问串,这个页访问串的长度为p,其中涉 及到n个不同的页面,对于任何页面置换算法,其缺页中断的上、下界各为多少? 16. 若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 某作业的分页地址中的地址结构如下左图所示, 页表如下 右表所示,试问这种虚拟地址空间总共多少页?每页的尺寸是多少?给出将逻辑地址 9800转化为相应的物理地址的演算过程。
400-499:4页
9. ⑴E ⑵D ⑶B ⑷C ⑸A 10. 答: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都只能在自己的内存区内运行,这就要求系 统能对每条指令所访问的地址进行越界检查, 越界检查通常由硬件实现, 但发现有越界 后的处理需与软件配合完成,因此说内存保护的功能是由软硬件协同完成的。 11. ⑴B ⑵D 12. 解:物理块为3时,缺页中断次数为10,缺页中断率为10/12=83.33% 物理块为4时,缺页中断次数为8,缺页中断率为8/12=66.67% 在使用置换算法时, 在未给进程或作业分配足它所要求的页面数时, 一般随着分配的页 面数增多,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都有所下降。 13. 答:内存信息保护方法有硬件法、软件法和软硬件保护法。常用的有上下界保护法,要 求为每个进程设置一个上下界寄存器; 保护键法, 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存储块分配一个单 独的保护键;界限寄存器与CPU 的用户态与核心态工作方式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在这 种保护模式下, 用户态进程只能访问哪些在界限寄存器所规定范围内的内存部分, 而核 心态进程则可以访问整个内存地址。 14. ⑴A ⑵C ⑶D 15. 答:缺页中断的上、下界分别为p、n。 16. 答:由于虚拟地址中是用12个二进制位表示页面尺寸(即页内位移),所以虚拟地址空 间中表示页号的也是12个二进制位。这样,这种虚拟地址空间总共有: 212 = 4096(页) 每页的尺寸是: 212 = 4096 = 4K(字节) 对某特定机器,其地址结构是一定的。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空间中的地址为 A, 页面的大小为 L,则页号 P 和页内地址 d 可按下式求得:
A P INT L d [ A]MODL
所以有以下 P=INT[9800/1024/4]=2 D=9800 MOD 4096=1608 根据页表信息故物理地址为:1*4096+1608=5704 17. 答:局部性原理是指在几乎所有程序执行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CPU总是集中的访问 程序中某一个部分而不是对程序的所有部分具有平均的访问概率。 抖动是指当给进程分配的内存小于所要求的工作区时,由于内存外存之间交换频繁, 访问外存的时间和输入输出处理时间大大增加,反而造成 CPU 因等待数据而空转,使 得整个系统性能大大下降。 在物理系统中,为了防止抖动的产生,在进行淘汰或置换时,一般总是把缺页进程锁 住,不让其换出,从而防止抖动的发生。防止抖动发生的另外一个办法时设置较大的内 存工作区。 18.答:FIFO: 1 1 2 2 1 3 3 2 1 * * * 6 6 3 2 1 * * 4 4 6 3 2 7 7 4 6 3 * 3 7 4 6 3 * 2 2 7 4 6 1 1 2 7 4 * 4 1 2 7 4 7 1 2 7 4 * 5 5 1 2 7 6 6 5 1 2 * 5 6 5 1 2 2 6 5 1 2 1 6 5 1 2
6.
⑵:A. 高速性 7. 8. 9.
B. 大容量内存
C. 大容量硬盘 D. 局部性原理
⑶:A. 内存分配 B. 置换算法 C. 请求调页(段) D. 对换管理 解决碎片的主要技术有____和____。 存储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提供良好的存储器环境。问“良好的存 储器环境”应包含哪几个方面?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同下列叙述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⑴: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 ⑵: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 ⑶:克服了碎片多和紧缩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 ⑷: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 ⑸:允许动态连接和装入,能消除碎片,支持虚拟存储。 ⑴-⑸: A. 段页式 B. 非请求分页式 C. 请求分页式 D. 可重定位分区 E. 固定分区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