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分析 产品成本分析
产品成本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产品成本分析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实际成本会与其目标——标准成本不符,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
为了消除偏差,就要对产品成本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即分析实际产量下产品实际成本总额与该产量下的成本标准水平的差异大小及产生该差异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首先要分析由于耗用水平、价格、生产能力变动而造成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分析引起这三个因素变动的原因,就可找到产生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和对策。
(1)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
由于它们的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
其中:价格差异集中表现了各生产投入要素(如材料、人工、机器等)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异;数量差异集中反映各种投入要素的利用率情况。
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图: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分解为材料单价差异(简称价差)和材料耗用量差异(简称量差),其计算公式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材料耗用量差异=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的标准耗用量)材料单价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由于某些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如生产调和油的企业,在保证油的口味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单位产品中的花生油和菜子油的比例可适当调整,如增加价格较低的菜子油的比例,降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
这种由于调整不同价格可替换直接材料引起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称为直接材料结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材料总的利用率实际受利用低价材料的利用程序和每种材料利用效率综合影响,因此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可进一步分解为结构差异和产出差异。
某个产品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某个产品成本分析报告范文第一篇:成本分析报告——iPhone XiPhone X是苹果公司2017年推出的一款全面屏智能手机,它具备强大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和出色的相机等优点,备受消费者追捧。
那么,这款产品的成本分析又是怎样的呢?一、成本构成1.芯片和存储器:占据成本的50%iPhone X采用了A11仿生芯片,该芯片第一次问世时即被评为无可匹敌的手机处理器,不仅速度快、功耗低,而且能够智能化学习用户的行为和偏好。
另外,iPhone X还配备了3GB RAM和64GB存储,如果用户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要额外支付100美元购买256GB的版本。
2.显示器和摄像头:占据成本的25%iPhone X采用了高级OLED显示器,其价格比传统的LCD屏幕高出很多,这也是该产品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此外,该手机配备了主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其中主摄像头的成本更高。
3.机身外壳和电池:占据成本的15%iPhone X采用了光滑的玻璃背板和金属中框设计,这使得整个设备更加坚固和美观,但也增加了电池的成本。
该手机采用了2716mAh的大容量电池,支持快速充电和Qi无线充电。
4.配件和杂项:占据成本的10%iPhone X的配件和杂项成本相对较低。
在包装盒中,用户会得到一对Lightning耳机、一根Lightning充电数据线、一个USB 电源适配器以及一些文档等。
二、成本分析据分析,iPhone X的成本中,芯片和存储器是最昂贵的部分,但是其价格也是最高的。
早期的iPhone产品大多使用LCD屏幕,但是iPhone X首次使用了高级OLED显示器,这对于该产品的售价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由于各类配件的成本较低,因此有时候Apple店铺提供的附件让插口失灵论翻班也可以很低廉。
但是,iPhone X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芯片和存储技术,这也是其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三、结论iPhone X的生产成本高昂,但其优越的性能、出色的拍照和美观的外观等特点也使其成为了市场上最为热门的手机之一。
工业企业产品的成本的分析

工业企业产品的成本的分析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成本的定义、成本分析的目的、成本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成本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为生产和销售决策所发生的付出金钱的数量。
一个工业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劳动等。
这些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一些具体的产品,通过产品的单位成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
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租金、水电费、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这些成本无法直接归属于一些具体的产品,需要通过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来确定。
二、成本分析的目的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原因,以便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产品的成本构成。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明确哪些是直接成本,哪些是间接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2.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
通过计算产品的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距,可以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3.辅助决策制定。
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一些产品的成本水平如何,是否需要继续生产,或者是否需要调整价格等。
三、成本分析的方法成本分析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即将所有直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归为直接成本,并按照产品的生产数量进行分配。
2.避免成本法。
避免成本法是将所有可避免的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上,不考虑每种产品的规模和效率差异。
3.边际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是以边际成本为分析对象,即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4.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数学模型求解最优解,使得成本最小化。
四、如何控制成本要提高产品的利润和竞争力,工业企业需要控制成本。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1.原材料采购策略。
工业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较低的采购成本。
成本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0篇)

成本分析报告范文成本分析报告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企业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成本分析报告,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和营运费用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企业掌握生产经营的成本状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成本分析报告的范文。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款中等规模的家用电器,总共由三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是底座、控制系统和外壳。
底座主要由铝合金材料和塑料材料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显示器共同构成。
外壳的材质为高强度塑料。
二、成本分析1. 材料成本项目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成本如下:- 底座铝合金材料:85 元/公斤- 底座塑料材料:10 元/公斤- 控制系统处理器:100 元/个- 控制系统内存:10 元/GB- 控制系统存储器:100 元/GB- 显示器:50 元/个- 外壳高强度塑料材料:30 元/公斤2. 工时成本工时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设备使用费用等。
具体情况如下:- 机加工人工费:30 元/小时- 塑料注塑人工费:20元/小时- 机加工设备使用费:10 元/小时- 塑料注塑设备使用费: 5 元/小时3. 运输成本项目的物流费用是固定的,包括物流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具体费用如下:- 物流费用:10 元/件- 保险费用:0.5‰三、成本计算1. 材料成本计算- 底座铝合金材料成本:85 元/公斤* 1.2 公斤= 102 元- 底座塑料材料成本:10 元/公斤* 0.5 公斤=5 元- 控制系统处理器成本:100 元/个* 1个= 100 元- 控制系统内存成本:10 元/GB * 4GB = 40 元- 控制系统存储器成本:100 元/GB * 256GB = 25600 元- 显示器成本:50 元/个* 1个= 50 元- 外壳高强度塑料材料成本:30 元/公斤* 0.6公斤= 18 元2. 工时成本计算- 机加工人工费:(85/15*3+30)*1 = 276 元- 塑料注塑人工费:(10/2*0.5+20)*1 = 25 元- 机加工设备使用费:10元/小时* 3小时= 30 元- 塑料注塑设备使用费:5元/小时* 0.5小时= 2.5 元3. 运输成本计算- 物流费用:10元/件* 1件= 10元- 保险费用:(102+5+100+40+25600+50+18+276+25+30+2.5+10)* 0.5‰ = 14.05元四、成本分析报告根据如上计算得出,本项目的总成本为:(102+5+100+40+25600+50+18+276+25+30+2.5+10+14.05) = 26160.55 元。
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

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产品成本分析。
产品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下面将对产品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产品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产品成本分析是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以便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产品成本分析的核心是要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其次,产品成本分析涉及到的成本种类非常丰富。
首先是直接成本,它包括直接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直接成本是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非常大。
其次是间接成本,它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通常需要通过成本分配方法进行核算和分配。
此外,还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期间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是随产品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变化的成本。
再次,产品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提高利润。
此外,产品成本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经营决策方面,产品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比如产品生产批量、产品生产线的选择、产品的淘汰等。
最后,产品成本分析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分析的结果,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其次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产品成本分析不仅要了解产品的成本情况,还要通过成本控制手段,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成本分析的及时性,产品成本分析需要及时进行,及时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产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因此,对产品成本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新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一、产品成本结构分析产品成本结构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构成和比重。
通过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费用项目对产品成本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
1.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生产产品时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
对于某企业的新产品A而言,直接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为30%。
这主要是因为产品A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成本较高。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精细管理采购渠道、优化供应商关系等方式来降低直接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工人的人工成本。
在某企业的新产品A中,直接人工成本占比约为20%。
这说明产品A的生产对人工投入较为重要。
企业应关注员工素质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以降低直接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摊等。
某企业新产品A的制造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为25%。
合理控制制造费用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线效率、减少废品率等方式实现。
4.销售与行政费用销售与行政费用包括市场推广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
在某企业的新产品A中,销售与行政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约为15%。
提高销售效率、降低各项费用支出成为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产品成本优化方案基于产品成本结构的分析,我们结合当前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产品成本优化方案:1.材料采购优化通过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可以协商获取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或选择与供应商长期合作,获得更多优惠。
此外,可开展工程技术研发,探索合适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既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又降低成本。
2.人工生产效率提升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提升生产效率。
同时,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直接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产品总成本分析方法

产品总成本分析方法产品总成本分析方法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产品的总成本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从而优化产品的定价、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产品总成本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生产产品直接所消耗的原材料成本。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需要确定它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并计算出其消耗量和成本。
通过直接材料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原材料成本。
2. 直接人工成本分析: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所需要的直接劳动力成本。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需要确定它所需要的直接劳动力数量和时长,并计算出直接人工成本。
通过直接人工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劳动力使用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成本。
3. 制造间接费用分析:制造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相关的间接成本,如工厂折旧、设备维护、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等。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需要确定它所占用的制造间接费用,并计算出其成本。
通过制造间接费用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各项间接费用的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制造成本。
4. 销售和分销成本分析:销售和分销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和分销相关的成本,如广告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物流费用等。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需要确定它所占用的销售和分销成本,并计算出其成本。
通过销售和分销成本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成本,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销售效率,减少销售成本。
5. 管理和一般行政费用分析:管理和一般行政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和销售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设备费用、办公场地租金等。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需要确定它所占用的管理和一般行政费用,并计算出其成本。
通过管理和一般行政费用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管理和行政成本,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管理成本。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成本分析,还可以对其他与产品相关的成本进行分析,如研发成本、质量成本等。
成本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成本分析包括哪些内容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系统分析和核算,以便合理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直接成本分析。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联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
直接成本分析是对这些成本进行详细核算,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间接成本分析。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联的成本,例如生产设备折旧费、厂房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间接成本分析是对这些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了解各项成本的分摊比例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合理确定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和控制成本提供支持。
3. 成本构成分析。
成本构成分析是对成本进行逐级分解和归类,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要素和比重,以便找出成本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空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成本费用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是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和分析,包括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以便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费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5.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对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成本与效率的关系等,以便找出成本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和瓶颈,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供支持。
6. 成本控制分析。
成本控制分析是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包括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成本控制手段的有效性、成本控制成果的评估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成本控制措施,保持成本的稳定和合理。
综上所述,成本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等方方面面。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成本的矛盾和问题所在,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高度重视成本分析工作,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费用分析——产品成本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实际成本会与其目标——标准成本不符,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
为了消除偏差,就要对产品成本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即分析实际产量下产品实际成本总额与该产量下的成本标准水平的差异大小及产生该差异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首先要分析由于耗用水平、价格、生产能力变动而造成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分析引起这三个因素变动的原因,就可找到产生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和对策。
(1)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
由于它们的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
其中:价格差异集中表现了各生产投入要素(如材料、人工、机器等)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异;数量差异集中反映各种投入要素的利用率情况。
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分解为材料单价差异(简称价差)和材料耗用量差异(简称量差),其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材料耗用量差异=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的标准耗用量)
材料单价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
由于某些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如生产调和油的企业,在保证油的口味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单位产品中的花生油和菜子油的比例可适当调整,如增加价格较低的菜子油的比例,降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
这种由于调整不同价格可替换直接材料引起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称为直接材料结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材料总的利用率实际受利用低价材料的利用程序和每种材料利用效率综合影响,因此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可进一步分解为结构差异和产出差异。
直接材料结构差异=∑(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实际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预算比重)×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产出差异=∑(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预算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的差额,它可分解为人工效率差异(即工时耗用量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即工资分配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即工资分配率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标准成
本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资率
与多种可替代直接材料存在结构差异一样,在同一岗位可选择使用不同工资级别(实际体现为不同熟练程度)的人工的情况下,企业也会因所用人工比例与预算比例有差异而改变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效率的高低也是利用低价人工的程度和每种人工劳动生产率高低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由于直接人工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差异称为直接人工的结构差异。
同样,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和直接人工产出差异。
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实际工时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预算工时比重)×标准价格直接人工产出差异=∑(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预算工时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人工预算工时×标准价格)
③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它也可分解成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部分。
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故称为耗费差异或分配率差异。
最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小时费用率计算确定的金额,反映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故称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额–实际产量下变动制造费用标准费用额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小时费用率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小时费用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可分解为开支差异和能量差异。
开支差异,又称为耗费差异预算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
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不同,不因业务量而变,故差异分析有别于变动费用。
在考核时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以原来的预算数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视为耗费过多。
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或者说是实际业务量的标准工时与生产能量的差额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金额。
它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开支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能量差异=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导致固定制造费用产生能量差异。
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还可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又称为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可体现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充分利用;效率差异则可体现单位产品的生产效率是否改变。
其计算公式为:
能量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效率差异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标准小时费用率和实际
工时下的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
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效率差异=标准小时费用率和实际工时下的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
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实
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
(3)产品成本差异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将产品实际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成本标准额差异的分解比较,只能判断产品中变动生产成本的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以及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及利用效率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价格、数量、开支及生产能力利用效率变动,并不是通过这些计算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计算结果只是提供了线索,分析者需顺藤摸瓜,追根究底,调查清楚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不能盲目做出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