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合集下载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8.168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杨洪斌1,史睿1,扎西塔杰1,邵仁豪1,李建龙1,陈剑平21.山南市人民医院综合外科,西藏山南856004;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安徽芜湖241001[摘要]目的讨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时落实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成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山南市人民医院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方案治疗,对比组患者术后行化疗,研究组术前执行新辅助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成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

研究组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手术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治疗前,以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三周期治疗,确定符合指征后行手术疗法,可以提升治疗成效,降低复发率及病灶转移率,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生存质量;手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9(b)-0168-04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YANG Hongbin1, SHI Rui1, ZAXI Tajie1, SHAO Renhao1, LI Jianlong1, CHEN Jianping2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hannan People's Hospital, Shannan, Xizang, 856004 China;2.Department of Nail and Breast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Province, 2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 Shanna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mparison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oper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41, P< 0.05).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t 3 months and 6 months follow-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overall health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efore using surgery to imple⁃men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hree cycles of treatment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 and surgical therapy after 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les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of patients.[Key word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reast cancer; Quality of survival; Surgery; Efficacy[作者简介] 杨洪斌(1976-),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专科。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单位 : 4 0 0甘肃 天水 , 7 10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外科
第 一 作 者 : 西 , , 肃 天 水 人 , 治 医师 , 长 乳 腺 及 甲 状 腺疾 病 的诊 治 , - i:gtu@ s a cr 王秦 男 甘 主 擅 Ema r hpt i .o li n n
【 摘要 】 目的
心 脑血 管疾病 1 、 例 外伤 1 ; 照组 随访 2 例 对 8例 , 失 访 2例 ; 中死亡 9例 , 别死 于肿 瘤 复发 7例 、 其 分 心
脑 血管疾 病 2例 。 2 2 两组 手术切 除 率 的 比较 治 疗 组 的手 术 切 除 . 率 ( 6 7 , 9 3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6 7 , 6 9 . % 2 / 0) 8.% 2/

23 ・ 8
中 国肿 瘤 外 科 杂 志 2 1 02年 8月 第 4卷 第 4期
C i ugO c ,A g2 1 V 1 N . hnJSr no u .0 2,o. o4 4,
临 床 应 用
新辅 助化 疗 在 局 部 晚期 乳 腺 癌 治疗 中的 疗 效 评 价
王秦 西 , 马 建瓴
评价 新辅 助化疗 与传 统 的术后 化疗 在局部 晚期 乳腺 癌治疗 中的效果 。方法
20 0 3年 1 至 20 0月 0 5年 1 天 水 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 共 收 治 6 0月 0例 局 部 晚 期 乳 腺 癌 患 者 ,0例 患 者 行 新 辅 3
助化疗 ,0例患者行术后化疗 , 3 对两组患者 的手术切除率 , 5年局部复发率 , 5年远处转 移率 , 3年及 5年 生存率 , 无瘤生存率 , 治疗前后 C A、 A 13水平等进行 比较 。结果 E C 一5 新 辅助化疗组 5年局部复发 率 、 5 年远处转移率 、 术切 除率 、 生存 率 、 手 3年 5年生 存率 、 5年无 瘤生存 率 分别 为 1 . % 、 . % 、6 7 、 0 0 33 9.% 9 ./ 、0 O 3 3 % 8 . %及 6 . % ; 6 6 传统治疗组则分别 为 1 .% 、0 0 、6 7 、6 7 、0 0 67 1 .% 8 . % 7 . % 7 . %及 4 .% , 6 7 两组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TNM分期及术后治疗方案影响的研究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TNM分期及术后治疗方案影响的研究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TNM分期及术后治疗方案影响的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评估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TNM分期及术后治疗方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治疗之前,采用化学药物等手段对肿瘤进行治疗,以缩小肿瘤病灶或减轻病情,促进手术成功的一种治疗方法。

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减小术后肿瘤再度复发的风险,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蔓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一般来说,TNM分级是乳腺癌治疗方案设计的重要基础,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更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

通过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可以明显地提高前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一些较大的肿瘤的体积,从而使得肿瘤切除的难度变小,术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此外,在乳腺癌的术后治疗中,新辅助化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术后的化疗可以清除术后残留的局部病灶,并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再发。

由此,将新辅助化疗应用于术后期的治疗中,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乳腺癌TNM分期和术后治疗方案设计也是治疗的重要基础,两者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控制病情
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今后的乳腺癌治疗中,应该更加重视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并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完善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成功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

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成功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

应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成功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患者,女,44岁,因左侧乳腺肿物三年,伴破溃二月于2010年3月22日入院。

该患于三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内有一肿物,大小如花生米,无不适,未在意。

近一年来肿物渐增大。

二月前肿物破溃,伴疼痛,于2010年1月27日在我院行病理检查,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出血坏死。

未行治疗。

今为求治来我院,门诊以“左侧乳腺癌破溃合并感染”收入院。

病来无胸痛咳嗽,消瘦,体重减轻15kg,乏力。

饮食正常,二便正常。

既往健康。

查体:左侧乳腺皮肤红肿,呈桔皮样变,无酒窝征,于外上象限可见一菜花状肿物,直径12.0cm,突出皮肤,高3.0cm,表面有污秽样焦痂状物覆盖,有浑浊液体渗出,味恶臭,触之出血。

左侧乳腺腺体质硬,压痛(+),活动度差,与胸壁无粘连。

左侧乳头无内陷,无溢液。

右侧乳腺未见异常。

左侧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互相粘连,活动度好,最大者为2.0cmX1.5cm,质硬,压痛(—)。

右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WBC:11.0×109/L,RBC:4.55×1012/L,HGB:126g/L,PLT:394×109/L;尿液分析:葡萄糖:3+;血糖:15.31mmol/L;乳腺超声:左侧乳腺未见正常腺体回声,可见实质不均质团块,内可见无回声暗区,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内可见血流信号,左侧腋窝可见数枚实质不均质淋巴结,最大者为1.8cm×1.3cm,肝脏未见异常。

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

病理报告: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出血坏死。

入院诊断:1、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破溃合并感染(Ⅲ期:T4b N2a M o);2、糖尿病。

入院后首先癌肿破溃处以3%过氧化氢液冲洗并湿敷,清除坏死组织,1次/日,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其次嘱其糖尿病饮食,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第三,按CTF方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具体为:CTX(环磷酰胺)500mg/m2,THP-ADM(吡柔比星)40mg/m2,5-Fu(5-氟尿嘧啶)500mg/m2,CTX、5-Fu在第1、2、3、4周、THP-ADM在第1、3周给药。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

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与标准方案的对比研究<em>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与标准三周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择20__年4月~20__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紫杉醇70mg/m2,阿霉素30mg/m2,1次/周,连续3周,4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紫杉醇135mg/m2,d1,阿霉素50mg/m2,d1,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肌肉关节痛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紫杉醇、阿霉素每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剂量密度增加,总体疗效更高,且近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 紫杉醇;阿霉素;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__)19-11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centcurative effect of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__ to 20__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4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70mg/m2, pharmorubicin 30mg/m2, 1time/week, continue 3 weeks, 4 weeks as a cycle; 25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aclitaxel 135 mg/m2, Pharmorubicin 80mg/m2, d1, 3 weeks as a cycl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cycles, recent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00% in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hair loss, neutropenia,thrombocytopenia, and muscle joint pain compared,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weekl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creases the dose density, with higher total efficacy and no obvious recent adverse reaction,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aclitaxel; Pharmorubic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1982年Frei提出早期辅助化疗的概念,对于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尽早应用辅助化疗,在肿瘤诊断明确后即予以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称为新辅助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世界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新趋势。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林伟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部分乳腺癌在病变的早期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因此仅予局部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

现今通过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手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宽,全身性治疗的手段越来越被重视。

1 新辅助化疗的定义新辅助化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系统性的辅助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亦称术前化疗、诱导化疗。

2 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据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意大利 Milan 及法国等许多随机试验报道[1—5],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为:(1) 局部晚期乳腺癌(ⅡB、ⅢA、ⅢB和ⅢC 期)和炎性乳腺癌;(2) 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有保乳意愿但不适合保乳手术者。

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2。

1 缩小肿瘤大小,降低临床分期1990 年,Bonadonna 等[6]首先进行了相关报道,作者搜集了肿瘤直径> 3 cm 的 165 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 5 组,分别给予 CMF* 3(环磷酰胺600 mg·m- 2、甲氨蝶呤 40 mg·m- 2及 5-氟尿嘧啶600 mg·m- 2)、CMF* 4、FAC* 3(5-氟尿嘧啶600 mg·m- 2、阿霉素 60 mg·m- 2及环磷酰胺 600 mg·m- 2)、FAC* 4、FEC* 3(5—氟尿嘧啶 600 mg·m - 2、表柔比星60 mg·m- 2及环磷酰胺 600 mg·m- 2)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结果有 97。

5% 的患者化疗后肿瘤缩小,其中81%的肿瘤直径< 3 cm,可接受保乳治疗.Gianni等[7]对手术前的化疗药物的选择也有一系列研究,作者总结了1 355 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 组,术前化疗方案为 CMF 序贯 A(阿霉素 75 mg·m- 2);B 组,术前化疗方案为 CMF 序贯 AC (阿霉素60 mg·m- 2和紫杉醇 200 mg·m- 2);C 组,术后给予CMF 序贯 AC 方案化疗.结果显示(随访 76 个月),B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 A 组,B 组与 C 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和 B 组保乳率明显高于 C 组(P <0. 001)。

2021年ASCO指南:乳腺癌根据分型进行新辅助治疗(全文)

2021年ASCO指南:乳腺癌根据分型进行新辅助治疗(全文)

2021年ASCO指南:乳腺癌根据分型进行新辅助治疗(全文)新辅助治疗最初用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患者。

随后,新辅助治疗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多项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可以增加保乳手术的几率,并支持可手术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

ASCO召集了专家组,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推荐建议。

本指南旨在为乳腺癌患者提出新辅助全身治疗方案的最佳建议,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

专家小组强烈建议在考虑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时,应基于临床表现、患者特征和乳腺癌亚型进行MDT讨论。

解决的问题浸润性、非转移性乳腺癌的最佳新辅助治疗方案是什么?目标人群非转移性乳腺癌推荐要点01临床问题1:哪些乳腺癌患者适合新辅助治疗?推荐1.1:新辅助化疗是炎症性乳腺癌(IBC)患者或确诊为不可切除或局部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通过新辅助治疗,不可切除肿瘤有可能成为可切除肿瘤(类型:非正式共识;证据级别:低;推荐强度:强)。

推荐1.2: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以及雌激素、孕激素、HER2表达应常规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

目前无足够证据支持使用其他免疫化学标志物、形态学标志物(例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或基因组图谱用于指导新辅助化疗(类型:非正式共识;证据级别:不充分;推荐强度:中)。

推荐1.3:高危HER2+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接受新辅助全身治疗,在这些患者中若发现残留病灶应遵循辅助治疗相关建议(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级别: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1.4:新辅助全身治疗后可能会减少手术范围(保乳手术[BCS]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若HR+,可予以化疗±辅助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级别:中;推荐强度:中)。

推荐1.5:对于手术延迟患者(例如,为决策治疗方案需进行基因检测,延迟手术以便考虑重建方案)或不可避免延迟手术的患者,可予以新辅助全身治疗(类型:非正式共识,利大于弊;证据级别:低;推荐强度:中)。

NX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NX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甘肃医药 2019 年 38 卷第 1 期 Gansu Medical Journal袁2019袁Vol.38袁No.1
窑37窑
(SD);疾病进展(PD)。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测评 标准按照国际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级系统 CTCAE 4.0 评价。 1.6 统计分析 使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 用均数依标准差(x依s)描述,使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基金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WGL2011-8) 第一作者:白晓蓉,女,副主任医师,从事乳腺癌的诊疗工作。E-mail: 13893217378@
者 1;白细胞计数>4伊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伊109/L, 血小 板计数>100伊109/L,血红 蛋白>9g/dl);ASAT 和 ALAT<1.5 倍正常值上限,碱性磷酸酶<2.5 倍正常值上 限,总胆红素<1.5 倍正常值上限;血清肌酐<1.5 倍正常 值上限;心功能:心超检查 LEVF>50%;签署知情同意 书。排除标准:双侧乳腺癌或者原位癌(DCIS/LCIS);任 何部位的转移;对侧乳腺临床或者影像学怀疑恶性但 未证实,需要活检者;既往患有恶性肿瘤(皮肤基底细 胞癌和宫颈原位癌除外),包括对侧乳腺癌;患者同时 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和/或无法控制的感染,无法加 入本研究;LEVF<50%(心超);已知对相关药物过敏者; 育龄期妇女治疗期间及完成治疗后 8 周内拒绝避孕;妊 娠哺乳期妇女;无人身自由及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病理确诊,完善全身检查,排除远 处转移,根据入组情况按照实验设定标准制定治疗方 案。NX 组:NX 方案[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 司),500mg/片]:口服,950mg/m2,Bid,d1-14,q3w,同时 给予 VitB6 口服 100mg,Bid,预防手足综合症的发生; NVB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g,25mg/m2 ivgtt,d1,8,q3w]。TAC 组:TAC 方案[TXT(江苏恒瑞医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20mg/支]:75mg/m2,ivgtt,d1,q3w; EPI(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mg/支)75mg/m2,ivgtt,d1, q3w;CTX 500mg/m2,ivgtt,d1,q3w)。两组患者 2 周期后 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使用到 4 周期后手术,术后继 续该方案治疗 2 周期,总共 6 周期。无效者更换其他方 案,退出研究。 1.4 观察指标 疗效:有临床标准、影像学标准及病理 学标准。安全性:主要观察化疗药物对患者血液系统, 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方面的不良反应。 1.5 评价指标 临床标准和影像学标准根据 RECIST 标准评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发表时间:2010-12-03T10:55:24.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郑欢欢张春光孔晶
[导读] 化疗后34例患者有效,其中原发灶32例T4缩小为T2
郑欢欢张春光孔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76)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166-02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我院于近10年来共治疗乳腺癌病人468例,其中局部晚期乳腺癌36例,我们采用新辅助化疗使局部肿块及逸域淋巴结缩小,改变了乳腺癌分期,使部分病人得以根治手术或姑息切除,疗效甚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全组36例均为女性,年龄48~71岁,平均53.4岁,36例病人均经病理学诊断为乳癌,按国际TNM分期,T4N2M。

(Ⅲ期)8例,8例中肝转移2例,骨转移2例,胸膜腔转移2例,肺转移2例。

腋下淋巴结转移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例。

新辅助化疗给药方法,首先选用DOP20~30/m2·日连续5天, MMC6mg/m2每周1次(QW),ADM30~60 mg/m2QW每2周后重复,给药一次不见好转改为5FU500~750 mg QW,CTX600~800 mg QW,MTX20~30 mg QW,每4次为一疗程,定期查血、尿及肝功。

化疗效果评定按国际通用标准,CR肿块全消维持1个月,PR肿块缩小≥50%维持1个月,MR肿块缩小<50%维持一个月,SD肿块变化±25%,维持1个月,PD肿块变化进展。

2 结果
化疗后34例患者有效,其中原发灶32例T4缩小为T2,其中CR9例,PRl6例,MR2例,SD2例,腋淋巴结CRl2例,PRl6例,SD7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CH3例,PRl2例,SD2例,PDl例,MI转移灶SD6例,PD2例。

36例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26例,其中根治术4例,仿根治术14例,姑息切除8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随访5年结果,1年内死亡6例,2年死亡12例,5年死亡22例,存活率38.9%。

化疗的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均主诉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1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低于4.0×109/L),暂停给药,给予支持治疗和中医扶正固本给药,血象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后继续原方案治疗。

3 讨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LocdadvancedbreartCancer)指局部肿瘤超过5cm,病变累及皮肤或胸壁,不能手术切除的乳腺癌。

有人报道其发病占就诊乳腺癌的10%~15%,本组统计占7.69%。

局部晚期乳腺癌主要、是病人延误就诊造成的,发现乳房有肿块但由于不疼痛,未引起注意,而一但疼痛出现,肿块已侵及胸壁或已有远处转移,地区文化程度对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乳腺癌的治疗,人们已认识到乳癌为一全身性疾患,综合治疗乳腺癌为当前主流,化疗占相当重要地位。

新辅助化疗是指手术前用化学药物,通过全身或局部对肿瘤施以用药。

本组病例采用新辅助化疗,用药采用两道防线,DD、ADM、MMC给药无效时应改5-Fu其有效率达94%(34/36)。

既往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无何有效方法,多采用姑息切除,配合放疗化疗。

现我们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改变了乳腺癌的分期,使不能手术乳腺癌变为可能,本组36例通过化疗有26例得以手术,其中根治性手术18例占50%(18/36)。

以往局部晚期乳腺癌预后不理想,因远处转移,肿瘤侵犯肋骨直到胸腔,病人在2年内多已死亡,5年存活率只能在20%~30%,本组治疗后5年存活率38.9%。

这揭示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化疗可做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合理方案。

新辅助化疗可提供早期全身系统治疗,能有效控制局部病灶和治疗远处转移灶。

对于能否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目前尚无定论,但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优势在于:①新辅助化疗是最好的化疗药物体内药敏试验,可直接观察原发肿瘤变化,明确化疗方案的有效性,指导术后治疗;②使部分晚期不可手术的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③使部分T2、T3患者转化为T1,使保乳治疗成为可能;
④减少全身微小转移灶的存在;降低术后复发率。

缺点在于:术前治疗干扰术后病理分期,难以估计病情;其次如果术前化疗无效可能延误治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通过新辅助化疗改善分期后,可提供合理的手术时机,使无法保乳患者达到再造要求,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组8例患者均通过新辅助化疗缓解后,行改良根治手术及一期乳房再造,减少了二次手术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及经济负担,且并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不影响术后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颖,张学慧,亓发芝.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 2008, 2(3): 279-288.
[2] 沈镇宙,邵志敏,吴炅,等.乳腺肿瘤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9.
[3] 卓睿,李铁.乳腺癌新辅助化疗FEC与FEP(持续输注)方案的比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2):6-8.
[4]Lisa A. Newman, Henry M. Kuerer, Kelly K. Hunt, et al.Feasibility of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1999,6(6):671-675.
[5] 卓睿,凌文津,石雪枫,等.乳腺癌术后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27例分析[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3):280-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