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河道清淤技术
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中小型河道是城市和乡村中常见的河流类型,它们承担着排水、供水、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河道往往容易出现淤积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域功能。
对中小型河道进行清淤及淤泥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一、清淤技术1. 机械清淤机械清淤是目前较为常见、有效的中小型河道清淤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挖掘机、铲运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淤泥进行挖掘、清理和运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清理河道内的淤泥,恢复水域的通行能力,提高水域的自净能力。
但机械清淤需要占用一定的工期和人力物力成本,且在一些环境敏感区域或水域狭窄的地方,机械清淤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 水利工程清淤水利工程清淤是利用水利设施和工程手段进行河道清淤的技术。
比如通过设置冲洗泵、拆卸水利设施、疏导涵洞等方式,通过水流力量来清除河道中的淤泥。
这种清淤方式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小,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清淤技术。
3. 生物清淤生物清淤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资源,比如水生植物、微生物等,来降解淤泥和污染物质,从而实现对河道的清淤。
这种清淤方式对环境友好,有助于提高水体的水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但生物清淤需要一定的运行周期,对水域生物的选择和管理有一定的要求。
二、淤泥处理技术1. 淤泥固化处理淤泥固化处理是将淤泥通过掺杂添加物、加入草木灰、水泥等固化剂,使其形成稳定的结构,减少水分挥发和有机物氧化。
淤泥固化处理可以减少淤泥的体积和重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适合于淤泥的终端处置。
但在固化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和控制固化作用的环境条件。
淤泥填埋处理是将淤泥运输至指定的填埋场地,进行掩埋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淤泥对水域环境的二次污染,并能将淤泥固定在地下,避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扩散。
但淤泥填埋处理需要合理选择填埋场地,进行淤泥收运、运输处理,以及解决填埋场地的后续管理问题。
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河道清淤施工方法1. 简介河道清淤是指通过清除河道中的淤泥、杂物和障碍物,恢复和改善河道的水流条件和水质,维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防止和减轻河道洪涝灾害的一系列工作。
河道清淤施工方法的选择对整个清淤工程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法。
2. 机械清淤机械清淤是一种常见的高效率河道清淤方法。
它主要利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清淤作业。
机械清淤的优点是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快速清除大量淤泥和杂物。
但机械清淤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会对河床和河岸造成一定的损坏,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3. 自然疏浚自然疏浚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河道清淤方法。
它通过人工引导,让河流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冲刷沉积物。
自然疏浚的优点是无需使用机械设备,对环境污染较小。
但自然疏浚的作业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不适用于急需清淤的情况。
4. 水力冲淤水力冲淤是一种使用水流冲刷淤泥和杂物的清淤方法。
它主要通过调整水流速度和流量,利用水流的动力将淤泥冲刷到河道外。
水力冲淤可以采用高压水枪、水泵等设备进行。
水力冲淤的优点是不会对河床和河岸造成太大的损害,还可以起到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流的操作要精确控制,以避免对河道造成破坏。
5. 生物清淤生物清淤是一种利用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清淤方法。
常用的生物清淤方法包括水生植物治理、浮游生物治理等。
生物清淤的优点是无需使用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小。
此外,生物清淤还可以改善河道水质,并提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但生物清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治理效果,适用于对水体污染不严重的河道。
6. 人工疏浚人工疏浚是一种利用劳动力进行清淤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使用铲子、簸箕等工具进行。
人工疏浚的优点是无需使用机械设备和消耗能源,适用于清淤面积较小的河道。
然而,人工疏浚的作业时间长,效率低,适用范围有限。
7. 结论不同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清淤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河道情况、预算、工期等因素。
河道清淤有哪些方法

河道清淤有哪些方法河道清淤是指对河道中淤积的泥沙、垃圾等杂物进行清理,以保持河道的通畅,防止洪涝灾害,改善水环境质量。
而要进行河道清淤,就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河道清淤方法。
首先,机械清淤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挖掘机、清淤船等机械设备,对河道中的淤泥、垃圾进行清理。
机械清淤能够高效地清理大面积的淤泥,快速恢复河道的通畅。
但是,机械清淤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些特殊地形、狭窄河道等情况,机械设备可能无法完全覆盖,需要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清淤。
其次,生物清淤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引入一些生物资源,比如水生植物、活体贝类等,来帮助清理河道中的有机废物和富营养化物质。
这些生物资源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起到净化水质、清理淤泥的作用。
生物清淤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还能够提高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另外,化学清淤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比如氧化剂、絮凝剂等,来改变水体中的化学成分,促使淤泥、废物等物质沉降或凝聚,从而达到清淤的效果。
化学清淤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控制清淤的过程和效果,但是也需要注意对水质的影响和药剂的排放处理。
此外,人工清淤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人工清理,比如利用人工清理工具、清淤工程队等,对河道中的淤泥、垃圾进行有序地清理和处理。
人工清淤可以针对性地对河道中的问题部位进行清理,保证清淤效果的全面和彻底。
综上所述,河道清淤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达到清淤的最佳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清淤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以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常用河道清淤技术_河道清淤设备

常用河道清淤技术_河道清淤设备常用河道清淤技术1.1 排干清淤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排干清淤指可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
排干后又可分为干挖清淤和水力冲挖清淤两种工艺。
a.干挖清淤: 作业区水排干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挖出的淤泥直接由渣土车外运或者放置于岸上的临时堆放点。
倘若河塘有一定宽度时,施工区域和储泥堆放点之间出现距离,需要有中转设备将淤泥转运到岸上的储存堆放点。
一般采用挤压式泥浆泵,也就是混凝土输送泵将流塑性淤泥进行输送,输送距离可以达到200~300m,利用皮带机进行短距离的输送也有工程实例。
干挖清淤其优点是清淤彻底,质量易于保证而且对于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低,易于后续处理。
b.水力冲挖清淤:采用水力冲挖机组的高压水枪冲刷底泥,将底泥扰动成泥浆,流动的泥浆汇集到事先设置好的低洼区,由泥泵吸取、管道输送,将泥浆输送至岸上的堆场或集浆池内。
水力冲挖具有机具简单,输送方便,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形成的泥浆浓度低,为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
一般而言,排干清淤具有施工状况直观、质量易于保证的优点,也容易应对清淤对象中含有大型、复杂垃圾的情况。
其缺点是,由于要排干河道中的流水,增加了临时围堰施工的成本; 同时很多河道只能在非汛期进行施工,工期受到一定限制,施工过程易受天气影响,并容易对河道边坡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1.2 水下清淤水下清淤一般指将清淤机具装备在船上,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中。
水下清淤有以下几种方法。
a.抓斗式清淤: 利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河底淤泥,通过抓斗式挖泥船前臂抓斗伸入河底,利用油压驱动抓斗插入底泥并闭斗抓取水下淤泥,之后提升回旋并开启抓斗,将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驳泥船中,开挖、回旋、卸泥循环作业。
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型河道的治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清淤及淤泥处理是河道治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清淤技术是指将河道中的泥沙、淤泥等杂质清除,使水流得以顺畅。
常见的清淤技术包括:机械清淤、人工清淤和生态清淤。
机械清淤是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挖掘出来。
这种方法清淤速度快,效果明显,适用于淤泥厚度较大的河道。
机械清淤可能会对河床和岸边造成一定的损害。
人工清淤是由工人使用人力工具进行清淤作业。
这种方法操作灵活,能够对河道底部进行精细清理,不会对河床和岸边造成太大的破坏。
人工清淤速度较慢,适用于清淤量较小的中小型河道。
生态清淤是利用生态修复的方式进行清淤。
可以在河道中引入植物,利用植物的吸水能力吸附并稳定底泥颗粒,从而减少淤泥的积累。
也可以引入水生生物,如鱼类、螺类等,通过它们的活动清理河道中的底泥。
生态清淤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势,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平衡。
淤泥处理是指对清淤出来的淤泥进行处理,以达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常见的淤泥处理技术包括:填埋、堆肥和生物处理。
填埋是将淤泥填埋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
填埋可以有效地减少淤泥的体积,但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填埋地点和进行防渗处理,以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堆肥是将淤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进行堆肥处理。
淤泥中的有机质可以作为堆肥的主要成分,通过堆肥的过程分解为有机肥料。
堆肥能够有效地利用淤泥的养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对淤泥进行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或植物的吸收能力,可以降解淤泥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从而实现淤泥的净化。
生物处理技术对淤泥的处理效果较好,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中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技术需要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河道的清淤量、淤泥的性质、治理目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技术,以实现河道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河道整治施工工艺

河道整治施工工艺河道整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对河道进行改造和修复,以提高河道的水质和水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防止洪涝灾害等。
而在河道整治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下面将介绍河道整治施工中常用的工艺方法。
一、清淤工艺清淤是河道整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清除河道中的淤积物,恢复河道的正常水力条件。
常见的清淤工艺包括:1.机械清淤:通过使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将淤泥、石块等物质清除。
这种方法速度较快,效果较好,但对环境影响较大,需要合理控制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水力冲刷:利用高压水流对淤泥进行冲刷,将其冲刷到较远的地方。
这种方法对环境影响较小,但适用于较浅的河道,对于深度较大的河道效果较差。
3.人工清淤:通过人工手段对河道进行清除,包括挖掘、撬动等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狭窄、复杂的河道,但其工艺周期较长,效率较低。
二、岸坡修整工艺岸坡修整是为了防止河道岸坡的坍塌、滑坡等问题,以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岸坡修整工艺包括:1.护坡工艺: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岸坡护面,如砼护面、石方护面等,以增加岸坡的抗冲刷能力。
2.植被修复: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如草坪、灌木、乔木等,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减少岸坡的侵蚀。
3.加固工艺:利用加固材料、钢筋等进行岸坡的加固,以增加岸坡的抗倾斜能力。
三、河床整治工艺河床整治是为了提高河道的水流能力和水质,以减少洪水积涝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河床整治工艺包括:1.疏浚清淤:通过清除河床中的淤泥、石块等物质,恢复河床的正常断面形态和水流能力。
2.河床加固:通过加固河床的底部和两岸,以增加河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生态恢复:通过引入水生植物、沉积物等,改善河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四、河道景观工艺河道整治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水质和防止洪涝灾害,还要考虑到河道的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居住环境。
常见的河道景观工艺包括:1.绿化美化: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石等,营造绿化景观,增加河道的美观度。
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

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现场勘测:对要清淤的河道进行全面的勘测,了解河道的地貌、水深、水流速度等情况,为清淤施工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河道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清淤的区域范围、深度和方法等。
3.人员和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包括清淤机械、浮船、抽水泵等。
二、清淤的方法和工艺:1.机械清淤:对于较大规模、较深河道的清淤工程,通常采用机械清淤的方法。
根据河道的深度和清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进行作业,如挖掘机、装载机等。
通过机械的操作,将河道底部的淤泥、石块等物质清理出来,恢复河道的通畅。
2.人工清淤:对于一些较浅的河道或河道附近淤泥较多的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清淤的方法。
人工清淤主要通过人员手工刨缸、铲泥等方式进行,清理河道的淤泥和杂物。
3.高压水清淤:对于一些复杂的河道或有难以清理的淤泥物质,可以使用高压水进行清淤。
通过高压水喷射的力量,将淤泥松动,并借助水流将其冲刷出来。
三、施工后的处理:1.淤泥处理:清淤后产生的淤泥要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以采用填埋、浸沉以及转运到合格的处理场所等方式进行处理。
2.河道修复:为了保持河道的长期通畅,施工后还需要对河道进行修复工作。
主要包括加固岸边、修复岸坡、种植护岸植被等措施,防止河道再次淤积。
四、注意事项:1.安全防护:清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
2.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同时,要合理利用清淤后的淤泥等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3.施工监测:清淤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相关的监测工作,确保施工后河道的通畅,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以上是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的清淤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工作。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的技术方式分析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的技术方式分析我国中小河道淤积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原有的调蓄洪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减弱。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中小河道和农村河道的治理力度,其中清淤工程作为主要措施被广泛实施。
一、常规清淤方式1、干式清淤干式施工法将河道进行分段并修筑围堰,之后利用水泵将围堰范围内的河泊积水排干,将水排干之后再进行清淤施工,清淤常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采用长臂式挖掘机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式沿河道两岸进行清淤。
干式清淤法的优点是清淤彻底,易于控制清淤深度,污泥浓度高,运输成本低,因而工程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是,由于需要围堰排水,对两岸护坡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施工也会对两岸已建工程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坏,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施工也需要对河道进行局部断流,因此,不适合雨季施工,也不适合不宜断流的河道施工。
由此可见,干式清淤法较为适合两岸具有一定空间且便于断流施工的小型河道清淤。
2、半干式清淤与干式清淤法类似,半干式清淤法也需要将河道进行分段并修筑围堰,区别在半干式清淤法不需要将河道积水完全排干,而是排至足够搅拌深度即可。
施工方式采用高压水枪对河底淤泥进行冲刷破坏,再采用泥浆泵将泥浆抽吸排至淤泥集中处理区。
对于河底无法冲刷破坏的渣土可采用人工清理或长臂式挖掘机开挖的方式,吊运至运渣车外运处理。
半干式清淤的优点在于清淤彻底,操作简便,便于穿过桥梁和其他河道障碍物,使用管道输送泥浆也可避免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减少对河道两侧居民的干扰。
缺点是高压水枪、泥浆泵、加压泵等设备耗电量大,人工费用高。
同时,施工也需要对河道进行局部断流,因此,不适合雨季施工,也不适合不宜断流的河道施工。
由此可见,半干式清淤法较为适合便于断流施工的小型河道清淤,对于两岸的操作空间也有一定要求。
3、湿式机械清淤湿式机械清淤法无需进行围堰排水,在带水环境下采用挖泥机械进行清淤施工。
根据工作装置、底盘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典型的小型湿式机械分为下图中几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河道清淤技术
目前的河道清淤工程,大多数具有水质改善的目的,因此尚属“环保清淤”范围。
另外,在工程上有“疏浚”和“清淤”两个较为接近的术语,为了区别于航道、港口等大规模疏浚工程,小编建议将中小河道、农村河道的清、挖工程统一称为“清淤”,突出清除底泥中污染物的概念和解决淤积问题的工程目的。
常用河道清淤技术有:
1.1 排干清淤
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排干清淤指可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
排干后又可分为干挖清淤和水力冲挖清淤两种工艺。
a.干挖清淤: 作业区水排干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挖出的淤泥直接由渣土车外运或者放置于岸上的临时堆放点。
倘若河塘有一定宽度时,施工区域和储泥堆放点之间出现距离,需要有中转设备将淤泥转运到岸上的储存堆放点。
一般采用挤压式泥浆泵,也就是混凝土输送泵将流塑性淤泥进行输送,输送距离可以达到200~300m,利用皮带机进行短距离的输送也有工程实例。
干挖清淤其优点是清淤彻底,质量易于保证而且对于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低,易于后续处理。
b.水力冲挖清淤:采用水力冲挖机组的高压水枪冲刷底泥,将底泥扰动成泥浆,流动的泥浆汇集到事先设置好的低洼区,由泥泵吸取、管道输送,将泥浆输送至岸上的堆场或集浆池内。
水力冲挖具有机具简单,输送方便,施工成本低
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形成的泥浆浓度低,为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
一般而言,排干清淤具有施工状况直观、质量易于保证的优点,也容易应对清淤对象中含有大型、复杂垃圾的情况。
其缺点是,由于要排干河道中的流水,增加了临时围堰施工的成本; 同时很多河道只能在非汛期进行施工,工期受到一定限制,施工过程易受天气影响,并容易对河道边坡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1.2 水下清淤
水下清淤一般指将清淤机具装备在船上,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中。
水下清淤有以下几种方法。
a.抓斗式清淤: 利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河底淤泥,通过抓斗式挖泥船前臂抓斗伸入河底,利用油压驱动抓斗插入底泥并闭斗抓取水下淤泥,之后提升回旋并开启抓斗,将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驳泥船中,开挖、回旋、卸泥循环作业。
清出的淤泥通过驳泥船运输至淤泥堆场,从驳泥船卸泥仍然需要使用岸边抓斗,将驳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场中。
抓斗式清淤适用于开挖泥层厚度大、施工区域内障碍物多的中、小型河道,多用于扩大河道行洪断面的清淤工程。
抓斗式挖泥船灵活机动,不受河道内垃圾、石块等障碍物影响,适合开挖较硬土方或夹带较多杂质垃圾的土方; 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容易组织,工程投资较省,施工过程不受天气影响。
但抓斗式挖泥船对极软弱的底泥敏感度差,开挖中容易产生“掏挖河床下部较硬的地层土方,从而泄露大量表层底泥,尤其是浮泥”的情况; 容易造成表层浮泥经搅动后又重新
回到水体之中。
根据工程经验,抓斗式清淤的淤泥清除率只能达到30% 左右,加上抓斗式清淤易产生浮泥遗漏、强烈扰动底泥,在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清淤工程中往往无法达到原有目的。
b.泵吸式清淤: 也称为射吸式清淤,它将水力冲挖的水枪和吸泥泵同时装在1 个圆筒状罩子里,由水枪射水将底泥搅成泥浆,通过另一侧的泥浆泵将泥浆吸出,再经管道送至岸上的堆场,整套机具都装备在船只上,一边移动一遍清除。
而另一种泵吸法是利用压缩空气为动力进行吸排淤泥的方法,将圆筒状下端有开口泵筒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底,陷入底泥后,在泵筒内施加负压,软泥在水的静压和泵筒的真空负压下被吸入泵筒。
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将筒内淤泥压入排泥管,淤泥经过排泥阀、输泥管而输送至运泥船上或岸上的堆场中。
泵吸式清淤的装备相对简单,可以配备小中型的船只和设备,适合进入小型河道施工。
一般情况下容易将大量河水吸出,造成后续泥浆处理工作量的增加。
同时,我国河道内垃圾成分复杂、大小不一,容易造成吸泥口堵塞的情况发生。
c.普通绞吸式清淤:普通绞吸式清淤主要由绞吸式挖泥船完成。
绞吸式挖泥船由浮体、铰绞刀、上吸管、下吸管泵、动力等组成。
它利用装在船前的桥梁前缘绞刀的旋转运动,将河床底泥进行切割和搅动,并进行泥水混合,形成泥浆,通过船上离心泵产生的吸入真空,使泥浆沿着吸泥管进入泥泵吸入端,经全封闭管道输送(排距超出挖泥船额定排距后,中途串接接力泵船加压输送) 至堆场中。
1.3 环保清淤
环保清淤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清淤工程,另一方面则是在清淤过程中能够尽可能避免对水体环境产生影响。
环保清淤的特
点有: ①清淤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挖掘精度,防止漏挖和超挖,不伤及原生土; ②在清淤过程中,防止扰动和扩散,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降低水体的混浊度,控制施工机械的噪音,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 ③淤泥弃场要远离居民区,防止途中运输产生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