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成形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体会分解
手术讲解模板: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些病变时操作应仔细轻巧,避免损伤镫骨、 内耳及面神经等重要结构。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适宜于重建听骨链鼓室成形术的常见病变 有:①砧骨缺损,锤骨和镫骨存在;②砧 骨和锤骨(或锤骨柄)缺损,镫骨存在; ③砧骨和镫骨足弓缺损,锤骨柄存在或缺 损;④听骨链固定。⑤伴有其他病变。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术后处理: ? ?3.术后1个月内避免头部碰撞,禁捏双 鼻孔擤鼻,以免植入听骨脱位。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术后处理: ? ?4.术后1周拆除切口缝线,10d抽出耳 道内填塞的碘仿纱条。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术后处理:
? ?5.取出填塞物后,正常移植组织应是 淡红色,表面潮湿或有少量渗出性分泌物, 经3~4d后逐渐减少。若分泌物多或鼓膜 有明显搏动,提示有感染。这时,应继续 用足量抗生素,局部可用新霉素可的可的 松滴耳剂。若感染得到控制,多不遗留穿 孔。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植小柱内端的界面以纤维蛋白胶固定。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4)听骨链固定: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一是锤骨头或砧骨固定:先天性中耳畸形、 鼓室硬化症、炎症后上鼓室新骨形成以及 耳外伤均可致锤骨头和砧骨体同时或单独 固定。对此病变首先要去除引起听骨链固 定的病灶。然后分离砧镫和锤砧关节,取 出砧骨。此时如锤骨活动恢复正常,则利 用改形的自体砧骨重建锤骨柄与镫骨头之 间的联系(图9.2.2.7
手术资料:重建听骨链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步骤:
用上述方法重建听骨链后导致失败的原因, 多见于移植小柱内端与镫骨底板脱位。多 数为鼓膜愈合过程中,因纤维组织的收缩, 使鼓膜外移所致。鉴于此,对镫骨上结构 缺损者也有主张做分期手术的。第一期行 单纯鼓膜修补术,待鼓膜愈合,使其位置 相对稳定后再行第二期听骨链重建术。为 避免移植听骨脱位,可在移
Ⅲ型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Ⅲ型鼓室成形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评价Ⅲ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136例(144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在局麻或全麻下按照鼓室成形新三型的方法修补鼓膜并重建听骨链。
听骨键重建材料为自体或异体听骨。
结果发现新鼓膜形态及功能恢复约3个月,伴乳突手术者术腔上皮化约6个月。
术后新鼓膜早期穿孔5耳,晚期穿孔12耳,鼓膜一期愈合127耳。
术后听力增进124耳。
结论在完整清除中耳及乳突病变基础上,对传音性聋患者按新三型手术方法重建听力效果显著,同种异体听骨无排异性。
标签:鼓室成形术同种异体听骨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常导致鼓膜及听骨链破坏,从而影响听力。
中耳炎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和增进听力。
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术是提高听力的手术方式,且常与以清除病灶为目的的乳突根治术相结合。
我院从2005年以来,按照鼓室成形新三型的方法重建听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144耳)中,男75例,女61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3~45年。
慢性单纯型中耳炎46耳,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42耳,慢性骨疡型中耳炎56耳。
术前平均听阈均在45dB以上,气骨导差25dB以上。
术前检查咽鼓管通畅度,结果通畅122耳,不通22耳。
选用自体骨59耳,异体骨39耳。
1.2手术方法慢性单纯性中耳炎。
一般采用耳屏软骨膜作鼓膜修补材料。
取下移植组织放于75%酒精纱布中固定备用。
并用内植法修补鼓膜:在显微镜下以细小弯勾针将残余鼓膜边缘上皮剔除,内侧面用直角小刮匙经穿孔处进入小心搔刮;鼓室内填入适量氯霉素明胶海绵粒,移植筋膜置于锤骨柄外方、残留鼓膜内方。
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全麻、耳后切口,并行乳突轮廓化切除,找到鼓窦,磨开上鼓室外侧壁,磨低面神经嵴。
探查听骨链,如果砧骨破坏而锤骨、镫骨正常。
取残留砧骨或灭活的同种异体听骨,用磨光钻修成长约3mm,宽约1mm的骨小柱,一端磨成可容纳锤骨长柄的沟形关节面,另一端磨成臼状可套在镫骨头上的关节面,借助锤骨柄被鼓膜张肌肌腱牵拉的张力保持稳定。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观察比较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观察比较引言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中耳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
这两种手术都可以通过显微镜或耳内镜观察患者的中耳结构,以达到清除病变组织、修复听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手术操作、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操作及优势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耳内镜观察患者的耳腔结构,通过耳道进行手术操作。
这种手术操作相对更为精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鼓室的解剖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减少手术创伤。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的视野:耳内镜可以提供高清晰度、放大的视野,使外科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病变组织及其周围结构,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精确操作。
2. 较小的创伤:由于手术是通过耳道进行,避免了颞部手术所带来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3. 术后美观:由于手术切口在耳内,避免了颞部手术切口对外观的影响,患者术后外观更为美观。
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操作及优势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耳腔结构,进行手术操作的方法。
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相比,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1. 深入观察:显微镜可以提供更好的深入观察,有助于外科医生更全面地观察并处理病变组织,减少遗漏或二次手术的风险。
2. 较为成熟的技术:显微镜下手术是一种常规的耳鼻喉科手术方法,外科医生对这种技术操作更为熟练,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3. 更广泛的应用: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不仅可以用于鼓室成形术,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耳部手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三、临床观察比较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在临床应用上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下面对其临床观察进行比较。
1. 手术时间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相对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通常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手术时间在30分钟以内,而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手术时间可能在1小时以上。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分析和临床体会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分析和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9-03-20T10:39:20.3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郑鹏[导读] 就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郑鹏(万江眼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就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耳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67-01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病菌感染所致,患者的免疫力会随着细菌毒素的增加而下降,从而产生中耳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听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中耳炎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鼓室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鼓室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 Dep t n fOt ar n lgy He n c r r arme to OI y gO0 ad a d Ne k Su ge y,Cen r opes Hos t f talPe l pi o al
Z aj n h ni g,Zh nin a a j g,5 4 3 , ia a 2 0 7 Chn )
听骨链周围不同范围的硬化灶 。
【 键 词 】 中 耳 ; 鼓 室 硬 化 ; 鼓 室 成形 术 关
D0I 1 . 9 9 jis . 0 6 7 9 . 0 2 0 . 1 .0 3 6 .sn 1 0 — 2 9 2 1 . 5 0 3
网络 出版 时 间 : 0 2 ~ 2 1 :3 2 1 —7 O 6 1 网络 出版 地 址 : t : / w. n i e/ c / e i 4 . 3 1 R. 0 2 7 0 1 1 . 1 . t h t / ww c k. tk ms d t l 2 1 9 . 2 1 0 2 . 6 3 0 9 h ml p n a/ 【 图 分 类 号1 R 6 . 2 中 7 4 3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7 9 ( O 2 0 0 5 —0 文 0 6 2 9 2 1) 5 4 6 3
Fo h a e , r ve e we e t o plt as i o m a in, sx m on h f l w — up o e t p no ce o i r t e 33 c s s e iw d r he c m e e c e nf r to i t olo s or m r ym a s lr ss w ih t m pa op a t r t y n l s y fom b u r 0 o Fe ua y2O1 n ou p rm e . A u olgia t e e sa i tc ly a — Fe r a y 2 08 t br r l i rde a t nt di o c Ida aw r t ts ial n ay e l z d by SPS 1 . o t a e pa ka . Fort e s e h f e ue c e ar c S 3 0 s fw r c ge h pe c r q n is, i ond to a i g t e hods i p ov d by uc in he rn hr s l m r e 1 dB,orh vem e hec ie i sde i d a u c s f ls g y 5 a tt rt ra a fne ss c e s u ur er .Res t Fort te s,t e p e pe a i ul s hepa int h r o r tvepur t ne eo
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鼓室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耳硬化症的手术,也叫做耳蜗成形术。
通过手术将鼓室中的骨化组织和软骨组织磨去后用义齿或人工材料填补空缺,使之恢复正常鼓动。
但是,鼓室成形手术需要配合其他操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手术前的准备收集患者基本病史信息,注意听力检查,确诊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治疗。
需要对患者进行基本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确保手术安全性。
患者需要提前停止一些药物的使用,比如抗凝剂、镇定剂等,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手术操作开颞骨将切口开在耳后,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暴露颞骨外板,用骨锤轻敲在耳后颞骨处,将其磨开形成窗口,准备进行下一步手术。
打开鼓室鼓室是由三个骨头组成的,通过颞骨内板的窗口进入颅腔,找到鼓室的位置。
在该位置接触到耳蜗,利用透镜将操作范围放大数倍。
切断鼓膜边缘并移走后,用小型医用电动钻钻孔进入鼓室,使钻头露出窗口处。
成形骨化组织将好的钢板或其他人造材料切割成相应的尺寸和形状,夹入到通过钻孔形成的鼓室中。
通过手术器械和器械推进器,将骨化组织和人造材料紧密贴合,使其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注意事项术后护理手术后应继续辅助用药,防止感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
术后两周内避免使用耳塞、耳机等刺激性物质。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冬季的寒冷刺激,并避免接触强光、噪音等对听力有害的物质。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为普通手术的十倍,容易出现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相关的疾病因素进行评估,对操作技术有更高的要求。
结论鼓室成形术是治疗耳硬化症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其操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这种手术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因此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更加重视手术安全和术后护理,减少风险并提高成功率。
手术讲解模板: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步骤:
此时,来自咽鼓管的空气可经鼓膜张肌腱 的前后进入上鼓室和乳突腔;自镫骨下方 经后鼓室进乳突腔,乳突腔术后始终含气 则为乳突的“再气化”。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步骤: 7、重建听骨链 取自体或异体砧骨,磨成 双关节“新砧骨”,用以连接锤骨柄和镫 骨(图7)。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步骤:
复,但切不可和鼓室内壁相触,妨碍中下 鼓室通气。将外耳道皮瓣复位,盖在筋膜 和软骨上,压以明胶海绵。如滴以纤维蛋 白粘合剂,可增加稳定性。耳道内填以小 段四环素油膏纱条。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步骤:
缝合耳后切口,为使切缘对合良好,最好 作褥式缝合。在离切口后方1cm处,作一 小切口,由此切口导入一根内径为0.2cm、 外径为0.4cm的聚氯乙烯塑料管,作乳突 腔引流用,并用粗丝线将塑料管固定在皮 肤上,外露部分长0.5cm即可。此管在术 后2-3d拔除。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手术步骤:
8、耳甲腔成形 在外耳道口后上缘作横切 口,长约2-3mm,沿切口剪开肌骨膜瓣, 分离皮肤,暴露软骨,剪去部分软骨,使 耳甲腔软骨呈一半月形切迹,切口旁皮肤 翻转向内,用肠线分别固定在乳突颞线的 筋膜和乳突下端表面的胸乳肌肌腱上,另 加小段含抗生素的油纱条压迫固定在外耳 道口,此即耳甲腔成形术
术前准备: 1、乳突摄片,必要时摄ct片,以清晰的 了解病变范围。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术前准备: 2、听力检查 电测听检查,声导抗测听, 表音叉检查。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术前准备: 3、咽鼓管功能测定 同鼓膜修补术。
手术资料:鼓室成形修正术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能大致确定手术类型,但有时需 在术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更。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的可行性及疗效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的可行性及疗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耳鼻喉科领域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耳内镜技术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一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术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治疗中耳疾病的重要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1.1术前评估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合部分中耳疾病患者。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疾病史、症状、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手术。
1.2手术操作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通过耳道插入耳内镜,直接观察中耳病变部位,并通过操作器械进行治疗。
由于手术操作仅通过耳道进行,因此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中需要切开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大大减少了手术的创伤程度和术后恢复时间。
1.3手术风险尽管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有着较小的创伤和出血风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如听力损失、面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减少手术风险。
1.4手术应用范围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适用于一些中耳疾病,包括鼓室积液、慢性中耳炎、鼓室胆脂瘤等。
而对于一些病变范围较大或复杂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的首选。
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的疗效2.1听力改善通过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可以有效清除中耳腔内的病变组织,排除积液和胆脂瘤等,从而减轻听力受损的症状。
手术可使鼓膜和鼓室结构得到修复,有利于听力的恢复。
2.2复发率低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术后复发率较低。
由于手术方式较为微创,对中耳结构破坏小,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鼓室病变的复发率。
2.3术后恢复快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较为微创,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不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避免了传统手术长时间卧床休息的情况。
2.4对比传统手术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更小的创伤和更快的恢复,且术后不易留下明显的瘢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式选择及选择依据: 依据术前诊断,术前听力学,术耳HRCT。
a.鼓膜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外耳道宽大(耳内切口), 外耳道较小(耳后切口),听力检查有传导性耳聋, HRCT提示:鼓室、鼓窦、乳突腔未见阴影。 b.完壁式鼓室成形术 反复发作史的静止期病变 局限的上鼓室胆脂瘤 乳突气化良好 咽鼓管功能通畅
鼓室成形术分类及临床应用体会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张晓英
内容
1、概述 2、鼓室成形术的分类
3、临床资料
4、应用体会
5、鼓室成形术的有关问题
概述
1952年Wullstein和Zollner首次系统介绍了通 过重建而恢复听力的鼓室成形术
我国开展鼓室成形术始于1954年
现已成为慢性中耳炎以及中耳畸形等中耳传音 结构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
Ⅳ型: 病变:耳部病变如Ⅲ型,但镫骨头部及其前后脚均已腐 烂,底板尚能活动且圆窗功能正常者. 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如上,使镫骨底暴露,于鼓室下部植 入组织片,形成一“小鼓室”,内藏蜗窗及咽鼓管开 口,如此前庭窗与蜗窗之间已具有声压差,有利于音 波之传播。但移植物常与中耳内壁粘连,因此,不能 得到满意听力效果,目前很少采用。 Ⅴ型: 病变:同上述,但镫骨底板固定,已失去传音功能。 手术:形成“小鼓室”后,作外半规管开窗术。目前少用
中耳手术的个人体会
c.仅残留镫骨足板,应用TORP与镫骨足板-锤骨柄连 接,镫骨板上结构完整且活动,以PORP架于镫骨头与 锤骨柄或移植鼓膜接触.锤骨柄不可利用者人工材料 上方附耳廓软骨与移植鼓膜接触. 4.咽鼓管的处理: 术中常规探查咽鼓管(7号套管针管,可留置咽鼓 管内,1-3个月后自鼻咽部取出),现吸除鼓口病变
鼓室成形术的分类
分类的原则: 建立传音结构的方式 ,病灶根治及解剖构造的完整性 分型的种类: Wullstein的五型分类法 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的分类法 Portmann分类法 王正敏耳显微外科的分类法
Wullstein的五型分类法
Ⅰ型(即鼓膜修补术) 病变:鼓膜紧张部中央部穿孔,但听骨链尚完整,两窗结 构正常。 手术:植入组织片,修补鼓膜,使鼓室恢复正常状况。 Ⅱ型: 病变:鼓膜紧张部穿孔,锤骨柄坏死,但两窗结构正常。 手术:植入组织片,修补鼓膜穿孔,并使其覆于活动的砧 骨或锤骨头上。目的是为保持鼓室近乎正常宽广度。
中耳手术的个人体会
3.听力重建 1)听小骨的取舍: a.尽量保证镫骨的完整性。 b.听小骨破坏多为砧骨缺失(长脚、豆状突、短脚), 摘除砧骨. c.锤骨柄变短听骨链完整并活动保留,砧骨取出(砧骨 破坏或听骨链固定)后需剪断锤骨头并取出,以防与上鼓 室粘连固定,锤骨柄不积极摘除. 2)听力重建: a.选择自体颞肌筋膜修复鼓膜. b.选择自体颞骨皮质、或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镫骨加 高).
术前HRCT检查:
a.手术耳的乳突、鼓窦、上、中、后、下、前鼓室未见密 度增高影16耳。 b.乳突、鼓窦、上、中、后、下、前鼓室一处或多处见密 度增高影33耳。 c.多处见密度增高伴有颅骨部分缺失29耳,其中乙状窦板 部分缺失4耳,鼓室天盖或鼓窦天盖部分缺失10耳,外 耳道壁部分缺失12耳,乙状窦板+天盖+外耳道壁部分缺 失3耳。 d.78例中听小骨有部分或大部分缺失34耳;面神经骨管部 分缺失6耳;外半规管骨管部分缺失5耳。
Ⅲ型: 病变:鼓室及乳突病变较广泛,锤骨、砧骨均已腐烂 但镫骨尚完整且能正常活动者。 手术:进行根治或改良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鼓室鼓 窦、及乳突病变组织,植入组织片使成鼓室,并与 镫骨头接触,此即 Zollner 所谓之“柱状骨作用” 或“类鸟听骨作用”此型术后由于中耳腔狭小,移 植物常与上鼓室内壁粘连。为改变此缺点,后继者 在镫骨头上带帽,为改良Ⅲ型.
2. 术后干耳时间:12-58天,平均28天。 a.行鼓膜成形术:12-22天,平均16天。 b.行完壁式乳突手术+鼓室成形术:12- 25天,平均19天 c.行开放性乳突手术+鼓室成形术:23-58天,平均31天 。 3. 术后听力改善:78耳听力改善:0-30dB,平均18dB。 a.行鼓膜成形术:0-30dB,平均23dB。 b.行完壁式乳突手术+鼓室成型术:0-30dB,平均19dB。 c.行开放性乳突手术+鼓室成形术:0-27dB,平均16dB。
预计术后听力达40~50dB,仍应考虑手术:阻断感染途 径,利于术后佩带助听器,这类病人内耳比较脆弱, 术中处理听骨链要轻巧,避免术后感音神经性聋。 5.两耳的选择
先做听力较差耳
பைடு நூலகம்
谢 谢!
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分类法
1.鼓膜成形术:只限于修补鼓膜穿孔 2.不伴乳突开放的鼓室成形术: (1)清除病变的部位仅限于鼓室不行乳突手术 (2)听骨链重建 (3)伴或不伴鼓膜修补
3.伴乳突开放术的鼓室成形:
鼓室乳突病灶清除 + 听骨链重建 + 伴或不伴鼓膜修 补
Portmann分类
1.单纯鼓室成形术:手术主要包括鼓膜修补和听骨链重建 。适用于无感染及炎症病变已停止发展的患者。手术 经骨性外耳道进行,不需打开鼓窦与乳突气房。 2. 混合性鼓室成形术:手术主要包括清理鼓室、乳突病 灶,重建中耳传音结构。适用于中耳乳突有不同类型 的炎症病灶或胆脂瘤。因其病变程度各异,手术方法 差异 较大,概括起来分四种类型: (1)乳突进路鼓室成形术(关闭式手术); (2)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开放式手术); (3)外耳道进路开放上鼓室,再重建上鼓室外侧壁; (4)乳突根治术后重建外耳道,并做鼓室成形术。
4. 术后移植鼓膜穿孔或未成活:1耳, 行鼓膜成形术(合并局部霉菌感染 ) 5. 再次手术:1耳。 行开放式乳突手术+鼓室成形术1耳(胆脂瘤型中 耳炎复发)。 6. 术前面瘫:2例,术后30天左右均恢复。
中耳手术的个人体会
1.切口的选择: 1)耳内切口-单纯鼓膜成形术且外耳道宽敞. 2)耳后切口-完壁式和开放式乳突手术+鼓室成形. 2. 术式的选择: 1)鼓膜成形术-高分辨CT鼓室,鼓窦,乳突未见病灶 干 耳3个月。 2)完壁式-高分辨CT上鼓室,鼓窦,乳突轻度病变,乳突 气化良好,无颅内外并发症,反复发作的间歇期。 3)开放式-高分辨CT上鼓室,鼓窦,乳突病变较重,或伴 有颅内外并发症,肉芽型、中耳胆脂瘤伴有急性炎症 4)鼓膜成形术三种方法;完壁式技术要求高,初学者不易
gap缩小至15dB以内(听骨链和两窗正常),听骨链中断贴
补后听力无改变; 松弛部穿孔对听力影响主要取决于听骨链的病变,但应
注意鼓室乳突的病变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胆脂瘤形成假性连接、有时鼓膜紧张部与砧骨长脚 或前庭窗、前庭窗下方粘连形成自然III型或IV型,使 A-B gap保持在15-30dB以内。
c.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骨疡型中耳炎伴肉芽形成,有急性炎症。 中耳胆脂瘤及有骨破坏和/或并发症。 HRCT提示:上鼓室、鼓窦、乳突多处有阴影,有颅骨 破坏及并发症,有广泛炎症。
2.结果:
1. 术式选择: a.行鼓膜成形术14耳:均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 b.行完壁式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型术9耳:其中慢性化脓 性中耳炎单纯型2耳,骨疡型5耳,中耳胆脂瘤2耳。 c.开放性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55耳:其中骨疡型中耳 炎22耳,中耳胆脂瘤33耳。 d.一期64例行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中:听小骨完整并 保留行鼓膜修补12耳,行镫骨头加高47耳,镫骨足板上加 高5耳。鼓膜修补材料:78耳均使用颞肌筋膜。 e.行面神经水平段+垂直段减压2耳:术前有面瘫。
3.年龄问题 老年病人移植物的血运差,成活率较低,常伴有神经性
聋,听力恢复有限度,有作者提出年龄上限为60岁,
但应根据病人的全身、局部和内耳功能的综合情况定, 本组最大者76岁,中耳巨大胆脂瘤合并可控的糖尿病 ,术后恢复良好。 儿童病人:12岁以下不主张手术,儿童咽鼓管解剖特
点容易复发中耳炎。
4.内耳功能 神经性聋达到何种程度才不能做鼓室成形术?意见不一
鼓室成形术的要旨在于形成闭合的含气中耳,提供蜗 窗保护及重建听力,恢复鼓膜至前庭窗的声压转换功 能。 临床常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主要包括两部分 : 1.以清除病灶为目的的各种乳突手术如:上鼓室切开术 单纯乳突开放术、改良乳突根治术和乳突根治术 ; 2.以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为目的的鼓室成形术包括鼓膜成 形术和听骨链重建术;两类手术可结合同期进行。
其他相关问题
1.感染问题:
中耳感染控制的越好,移植物成活率越高。
感染控制的标准:中耳潮湿,可以有少量粘性分泌物
耳流脓细菌培养为多重耐药菌或绿脓杆菌需感染控制后
手术,急需手术,术中不能磨破硬脑膜防止颅内感染; 外耳道霉菌需清理控制后手术。 2.听力问题 鼓膜紧张部穿孔听力下降至30-40dB,贴补试验—A-B
临床资料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4年5月间我科78例慢性化脓性中 耳炎手术病例。 男34耳,女44耳。年龄17—76岁,平均46岁。 术前诊断 :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16耳 ,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27耳 , 3)中耳胆脂瘤35耳。 病史:最短1年,最长50年,平均15.8年。 听力:手术耳均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 气骨导差:20—50dB,平均33dB 。
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分类
1.鼓膜成形加听骨重建术 2.联合入路鼓室成形术 (完壁式乳突技术) 3.改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开放式乳突技术)
完壁式乳突技术
a.有反复发作史的静止期 病变 b.局限的上鼓室病变 c.乳突气化良好 d.良好的咽鼓管功能 e.术前保留部分鼓膜和听 骨链
开放式乳突技术
a.病变广泛 b.乳突气化差 c.临床出现并发症 d.咽鼓管功能欠佳 e.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失败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