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题库
西方美术史试题预测及答案

西方美术史试题预测及答案一、填空题/选择题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3、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4、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特波留克列斯,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荷矛者》中。
5、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6、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7、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往埃及》等。
9、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的勃鲁盖尔。
10、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11、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宫廷、亲友、下层人民。
12、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13、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14、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5、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18、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巡回画派,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列宾。
19、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20、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21、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东方式。
22、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
其有两种形式,即一跨式和三跨式。
23、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24、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外国美术史题库-填空

外国美术史题库1 雕刻家波留克列特斯确立了头与人体之比为1比7的标准,最能体现其理论的雕塑作品是《持矛者》。
2 金字塔建筑产生于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
3 在美术史上,“爱琴文化”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4 罗马美术的形式,主要受伊达拉里亚美术的影响。
5 古希腊瓶画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等三种风格。
6 巨石文化产生于大约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7 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时期称作苏美尔—阿卡德美术。
8 吉库拉塔是苏美尔人创造的一种神庙建筑。
9 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洞窟壁画向人展示了旧石器时代绘画的发展水平。
10 雅典卫城建于古典时期,其主体建筑是巴底农神庙。
11 位于罗德岛的《拉奥孔》群雕属于希腊化时期的作品。
12 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专著。
13 罗马万神庙的穹顶是古代世界中最大的,直径达43.5米。
14 古希腊雕像《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的整理是普拉克西特列斯;《刮汗污的运动员》是留西波斯的代表作。
15 圣维他尔教堂中的两幅镶嵌画《查士丁尼皇帝与廷臣》和《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是拜占庭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16 6世纪建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属于拜占庭风格的建筑。
17 最早的哥特式建筑是1137年至1144年重修的圣德尼教堂。
18 12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是比萨教堂及其建筑群。
19 基督教的样式是巴西里卡式,它是在古代长方形神殿的基础上形成的。
圣彼得教堂是最大的巴西里卡式教堂之一。
20 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是古戎和彼隆。
21 塞维尔雕塑工场的负责人法尔科内也是一位擅长作女人体的著名画家,他的作品《音乐》、《冬》因受到蓬巴杜夫人的赞赏而名噪一时。
22 画家华多因《舟发西苔岛》一画而一举成名,他还为好友画了一幅用作画店招牌的画《热尔桑画店》。
23 佩鲁吉诺曾是拉斐尔的老师,他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一画。
西方美术史试题

外国美术史试题 E一、填空题(40分)1、《受伤的野牛》是(国)的洞窟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2、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浮雕。
3、古埃及三大金字塔指得是金字塔、金字塔和金字塔。
4、“爱琴文化”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文化。
5、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是著名雕刻家设计的。
6、在古希腊雕刻中,与普拉克希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的雕刻则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
7、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8、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美术、美术和美术。
9、文艺复兴法国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是创作的。
10、法国雕刻家乌东是使石像具有精神和生命的大师,其中要代表作品有《》、《》等。
11、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是,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是,而“柏林分离派”的创始人是。
12、长期侨居国外的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三个画家是、和。
13、确立俄国“情绪风景”画的画家是,他在1892年所作的《》一画则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14、非洲黑人木雕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15、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三大文化中心是、和,其中的被称为“美洲的古希腊”16、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著作《》和《》,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
另一俄国画家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
奠定了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重要贡献的是荷兰画家创建的“”派。
17、超现实主义社团是从达达社团内部分化出来的。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和等。
18、德国女画家是一位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寄以深厚同情的艺术家,她的重要作品有《》等。
二、名词解释(20分)1、罗马凯旋门2、阿旃陀石窟3、圣像画4、拉斐尔前派三、简答题(20分)1、 17世纪荷兰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 19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色?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1、列宾的《伏尔加纤夫》2、莫奈的《日出·印象》外国美术史答案 E一、填空题(40分)1、西班牙、阿尔塔米拉2、亚述王宫3、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4、克里特——迈锡尼5、菲狄亚斯6、史珂柏斯7、万神庙8、基督教、佛教、伊斯兰 9、古戎 10、华盛顿像、伏尔泰像11、弗里德里希、门采尔、利伯曼 12、惠斯勒、卡萨特、萨金特13、列维坦、符拉基米尔道路 14、写实的、程式化的15、墨西哥、玛雅、安第斯、玛雅16、论艺术中的精神、点线面、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风格17、恩斯特、马格利特、达利 18、珂勒惠支、织工暴动二、名词解释(20分)1、罗马一种纪念性建筑。
西方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美术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家是以下哪三位?A.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B. 伦勃朗、鲁本斯、卡拉瓦乔C. 毕加索、达利、马蒂斯D. 梵高、高更、塞尚答案:A2.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线条和轮廓的清晰B. 强调光影效果和色彩的对比C. 强调细节的精细描绘D. 强调抽象和非具象的表现答案:B二、填空题3. 19世纪末,法国画家_______被认为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莫奈4. 20世纪初,立体主义的两位代表艺术家是_______和毕加索。
答案:布拉克三、简答题5.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调,以及对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精确运用。
艺术家们追求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光影效果,以及对空间和体积的描绘。
四、论述题6. 论述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
答案:现代艺术通常指的是20世纪初至中叶的艺术潮流,其特点包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反叛,对抽象和非具象表现的探索,以及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
后现代艺术则是指20世纪中叶以后的艺术潮流,其特点在于对现代艺术的进一步解构,强调多元文化和历史语境的融合,以及对艺术和非艺术界限的模糊。
五、作品分析题7. 分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
这幅作品以其精湛的透视技巧、生动的人物表情和动作,以及对场景氛围的营造,展现了达芬奇对细节的深入观察和对构图的巧妙安排。
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宗教绘画,也对透视画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国美术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有壁画《》等。
2、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和。
3、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4、法国立体主义美术的创立者是,其油画作品《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5、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是苏里科夫,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女贵族莫罗佐娃》和《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6、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式和式。
7、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和康斯太勃尔。
8、“印象主义”一词由所作的《日出·印象》一画的标题而来。
填空题参考答案:1、乔托、逃往埃及2、米开朗基罗、拉斐尔3、马拉之死4、毕加索5、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6、多利亚、爱奥尼亚7、透纳8、莫奈二、选择题1、以下那几位画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拉斐尔B、米开朗基罗C、维米尔D、伦勃朗2、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17世纪( )国籍画家委拉斯贵兹的作品A、意大利B、西班牙C、法国D、佛兰德斯3、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为()。
A安格尔B德拉克洛瓦C柯罗D修拉选择题参考答案:1AB 、2B、3B一、论述题1、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2、米勒的《拾穗》3、论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4、塞尚对现代艺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它有哪些主要艺术观点?参考答案:1、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不满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
(2)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
(3)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
(4)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
2、米勒的《拾穗》(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西方美术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美术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5至16世纪欧洲大陆艺术上的复兴与发展时期。
其特点包括:重视人的自我意识与价值、注重个体能力的发展、追求现实世界的描绘、恢复古典文化的兴起、独立的艺术家身份与专业化的艺术制度。
2. 请简述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点。
巴洛克艺术是17至18世纪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包括:运用多样化的装饰、复杂的构图与繁复的细节、充满戏剧性与动感的表现形式、强调宗教与政治权力的象征、强调信仰与情感的内在表达。
3. 请简述印象派的主要特点。
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出现于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其主要特点包括:追求瞬间光影变化的捕捉与描绘、强调色彩与光线的表现、画家观察力的重要性、注重自然与真实的感觉、突破传统绘画规则。
4. 请简述现代艺术的发展特点。
现代艺术是20世纪以来的艺术形态,其发展特点包括: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拒绝传统的限制与创新性的尝试、突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艺术家的自我表达与思想探索、对社会、政治、文化现实的关注。
二、分析题1. 请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并解释其艺术特点以及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对应图片)例如,选择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进行分析。
《蒙娜丽莎》是一幅半身肖像画,展现了女性的微笑和神秘性。
这幅作品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精细的细节描绘、逼真的人物形象以及对光线和阴影的精确处理。
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成功地捕捉到了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并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
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这幅作品无疑增强了人们对艺术的兴趣与欣赏。
它在艺术形象上的创新表现,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与时代背景。
2. 请选择一幅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并解释其艺术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对应图片)例如,选择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进行分析。
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请简要描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2.列举至少三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并描述他们的主要作品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印象派?请分析印象派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答案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是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崇尚。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以对人体比例、透视和光影的准确把握为特征,注重人物表情的塑造和细节的表现。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立了新的艺术观念和技巧,为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著名艺术家:1.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在当代被视为杰作,他的创作探索将科学和艺术结合,为后世艺术家树立了榜样。
2.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以其雕塑作品《大卫》和画作《创造亚当》等而闻名于世。
米开朗基罗精通绘画、雕塑和建筑,他的作品展现出对人体的深入研究和对神圣之美的追求。
3.拉斐尔(Raphael)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画家,以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的完美而被誉为“画神”。
他的作品《圣母子》系列和《雅典学派》等展现了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平衡、和谐的追求,影响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
印象派艺术家以追求光线变化和观察的瞬间感受为特点,强调色彩的直接表现和对光影效果的描绘。
印象派对当时的传统艺术观念和绘画技法进行了颠覆,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篇章。
印象派对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印象派突破了传统的绘画规范,注重感官和情感的表达,为后来的现代艺术提供了启示。
其次,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和画面构图影响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画面的新鲜感和现代感。
最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使观众更加关注艺术作品中的真实体验和观察力,推动了艺术观念的变革。
西方美学史试题

填空1、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三类来容纳自己的著作:理论性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实践性的科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创造性的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理论性的科学只是为了知识而知识,另外两种科学才有外在的目的。
实践性的科学知识要指导行动,创造性的科学知识要知道创造。
2、本能、情感、欲望之类心理功能既是满足人性中固有的,就是要求满足的权利;给他们以适当的满足就会对性格发生健康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一贯主张诗的目的就是一种文雅的快感。
4、统治古希腊乃至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派: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都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和三世纪。
伊壁鸠鲁派在三派中式最先进的。
5、古希腊人强调艺术模仿自然,罗马人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却更强调“模仿古人”。
6、古典主义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它广泛流行于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的本义就是“古典学术的复兴”),演变为十七八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7、贺拉斯的论诗意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古典主义的建立。
8、贺拉斯认为诗所必不可少的品质是合式或妥帖得体9、朗基努斯对美学的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
P11110、普洛丁是亚历山大理亚学派希腊哲学家的殿军,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的始祖,是站在古代与中世纪交界线上的一个思想家。
11普洛丁是把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督教神学观念和东方神秘主义的思想熔冶于一炉的。
12圣奥古斯丁的美学言论大半见于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
13圣奥古斯丁给一般美所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给物体美所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
14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应见于他的著作《神学大全》。
15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16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在实质上就是当时法国阶级妥协和中央集权制的产物。
象征之一就是法兰西学院。
17新古典主义的两个基本信条是:1、文艺具有普遍永恒的绝对标准;2、第二个信条是跟着第一个信条来的,既然久经考验的东西才是好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值得我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名词解释单面人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集体无意识是由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艺术家正在它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这种学说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
柏拉图的美育观36灵感说是柏拉图文艺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在论及文艺创作的动力时认为,高明的诗人不是凭技艺和摹仿来创作的艺术家,美妙的文艺也不是人的创作,而是神的诏语,是诗人代神说话的结果。
美好的作品是诗人在迷狂状态中创造出来的。
这种迷狂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由灵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灵感又通过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的途征而来。
这种说法虽然与柏拉图的思想造成一定的矛盾,但对西方文论仍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审美态度 38移情说埃斯特惕卡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普罗丁的流溢说生命意志说新感性美是理念说斯多葛派美学stoics公元前4世纪由芝诺(基底恩的)于雅典创立的一个学派。
一译画廊派、斯多亚派、斯多阿学派。
因其讲学的场所在一彩色画廊而得名(希腊文stoa,意为画廊,音译斯多亚)。
斯多葛派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在希腊、罗马持续了约5个世纪。
斯多葛派的研究重心是伦理德行学。
他们强调人生应该追求的目的不是快乐而是德行,即“顺从自然”。
在他们看来,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普遍法则,即“自然法”,亦称“逻各斯”、“世界理性”,或称“上帝”、“命运”。
这种普遍法则,即自然的必然性,支配着宇宙间的一切。
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普遍法则的支配,这是不可抗拒的。
人只有抑制个人的一切情感和欲望,俯首贴耳地服从命运,“按照自然而生活”,才能达到德行的境界,实现人生的目的。
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最早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
他们认为自然法就是理性,是至高无上、普遍存在的,是宇宙一切事物,包括国家和个人所必须遵循的法则。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自然法。
他们认为人们共同1生活在社会统一体中是自然法的要求。
在这里,自然法赋予每个人的理性是相同的。
不论希腊人或是蛮族人,也不论自由民或奴隶,均具有同样的理性,都是平等的,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为地划分不同的等级和国家,是违反自然法的。
应该废除国家的界限,消除等级的差异,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即“ 世界国家”。
斯多葛派关于自然法、世界主义、人类平等和安于现状、顺从命运等观点,对罗马政治思想以及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直觉即表现寓教于乐美育代宗教说(1)蔡元培提出;(2)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3)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4)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四、简答、论述题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内涵o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是他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他认为,感觉、想象、书本知识、科学教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可以怀疑的,但只有我是一个正在思维的存在,即理性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真实的。
他把思维、理性看作存在唯一可靠的依据和标准。
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或源泉,是来自上帝的天赋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判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良知良能。
据说每个人的理性都先天地包含一些不言自明的公理,人类的全部知识体系都是由这些公理演绎出来的。
因此只有符合理性的知识才是真理,而真理必然是明晰的清楚明白的。
他对美和艺术的态度,正是从这种理性主义出发的。
--------------P107 “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o(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从古希腊开始到近,对美感的一直是美学的重要课题。
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倾向于主观方面,认为美感是纯主观的产物。
柏拉图认为美感是人的灵魂在迷狂中对理想世界的回忆和凝神观照时产生的欣喜。
19世纪以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学说如费肖尔父子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摹仿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克罗齐的直觉说、桑塔耶那的客观化的快感说等。
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反映论,早期唯物主义把美感看是人的生理机能的反映。
博克认为美感通过想象来满足人的情欲,仍然是从生理入手的。
达尔文认为,凡动物均有美感。
弗洛伊德把美感看成是人的性本能的升华。
此外,还有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均把美归于人的自然性上。
这两种典型看法,各自都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内中也存在着许多区别。
同时,均有失之简单和片面之处。
美作为对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本性的揭示,在康德看来,审美须遵循合目的性原理,这原理表明审美是无目的的,且不涉概念,能产生愉悦的情感。
许多思想想家、美学家,都谈到过真与美的关系。
2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2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会使得美学研究的内容无边丰富。
既要研究审美客体,又要研究审美主体,还要研究二者的关系以及研究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艺术品、工艺品以及大量存在的包含了人类审美创造的物质劳动的产品。
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康德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第一契机从质的方面说,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
第二契机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的。
第三契机是从关系上看,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目的性。
第四契机从方式上看,即从判断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看,审美判断不但是可能性、现实性,而且要求必然性。
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对任何人都具有必然性,必然引起审美快感,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
总观康德关于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学说,其中揭示了审美现象的一系列矛盾或二律背反。
P212-217 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内涵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把存在区分为两类,一是我以外的世界的存在,这是“自在的存在”,它是偶然的荒谬的,它既独立于上帝又独立于精神,既不可解释、不可知又不可改变,因此它是一种多余的令人恶心的存在。
另一种“自为的存在”即人的自我存在、人的主观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存在。
因为正是人的主观意识才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人成为绝对自由的、能动积极的创造主体。
他认为人不是物,人的存在不能受任何概念的规定,因此对人来说,“存在先于本质”人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选择自由”,人是由自己造就成的东西。
在萨特看来,人的审美活动就是这种绝对自由的创造活动,其目的就在于追求自由,这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显然,萨特的哲学和美学具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意志主义色彩。
P406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
1现当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对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抛弃了传统的美学原则,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行定义的做法。
尼采说:“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分理由的。
”请你结合相关理论及生活实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它强调,“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在这个意义上,悲剧神话恰好要使我们相信,甚至丑与不和谐也是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
”由于把世界和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我们就不至于在人生悲剧性面前被它吓倒,而是感到生存还是可以忍受的。
3由此,尼采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一切都看作艺术品,或者说是在“没有艺术家的情形下所出现的艺术品”,整个世界就犹如一件自我生育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观照。
人所以活着,也就在人实现并感受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后获得的美感愉悦、精神满足极大地刺激着人的生存欲望,激发着人的生命冲动,蓬勃着人的生命活力等,人的自我、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显然构成人生存的根据或理由,对人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尼采讲:“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我的和谐,离不开人坦然、愉快地面对自己,包括接受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自我、享受自我等。
如果在一个社会里,人都不能坦然、愉快地面对自己,包括接受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自我、享受自我等,它的和谐还表现在哪里呢?而人与自我的和谐,即人坦然、愉快地面对自己,包括接受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自我、享受自我等,实际上就正以上述人的实现并感受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即审美之维为深刻基础,以这种人生存的根据或理由为深刻基础。
这样,要构建和谐社会,人实现并感受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即审美之维问题便自然被提出来,人实现并感受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即审美之维对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对尼来说,世界总是处于无休止的生成变化之中,漫无目的。
人生也是如此,人无法把握世界,也无法把握自身,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人无法达到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自由。
人生本无意义,“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在人生中,须有一种新的美化的外观,以使生气勃勃的个体化世界执着于生命。
”如何才能解决人生的痛苦?尼采在自然人生中找到了艺术:“艺术不只是自然现实的模仿,而且是对自然现实的一种形而上补充,是作为对自然现实的征服而置于其旁的。
”尼采认为,两种艺术冲动之一的“日神精神”就是个体化、适度、形式、美、幻觉的领域,他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不谐和和音化身为人――否则人是什么呢?――那么,这个不谐和音为了能够生存,就需要一种壮丽的幻觉,以美的面纱遮住它自己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日神的真正的艺术目的。
我们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它们在每一瞬间使人生一般来说值得一珲,推动人去经历这每一瞬间。
”不谐和音本是一些尖锐刺耳的声音,尼采用它们来比作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人生,但是它们诉诸人的感官以后却形成一种期待的壮丽的幻觉,尼采认为这就是美。
为什么说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直线性和可感性。
1、美感的产生以人类诞生为前提,而实践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42、在实践中超越了动物,人有了人性,有了人的本质力量;3、在实践中人把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产生了美感试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