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治疗肩周炎的中医药偏方1六十克老桑枝,一整只老母鸡,加盐少许。

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

桑枝鸡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

桑枝鸡汤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的患者。

2三十克黄芪,十克桂枝,十五克白芍,十克防风,十二克当归,十克威灵仙,十克羌活,十二克桑枝,六克甘草。

用水煎,每天一剂,分两次服。

若痛甚者加九克乳香,九克没药。

黄芪桂芍汤的功效是补益气血、祛风胜湿散寒,适用于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

肩周炎的锻炼方法1.患者在床上仰卧或者是背部靠墙,上臂靠在身体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屈肘,做外旋活动。

2.肩周炎患者可以面壁而立,用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指爬墙,尽量爬的越高越好,到最高的地方可以画一个印记,然后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每次争取比前一次爬的更高,这样反复锻炼对肩周炎很有效。

3.患者可以自然站立,将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臂向内旋转并且用健康的一侧手拉住患侧,向健侧拉并且向上拉,尽量向上向健侧,对肩周炎比较有疗效。

4.患者自然站立手臂贴着身子,然后将手心向下,手臂尽量向上抬起,抬到最高位置,静止十分钟,然后回到原处,再重复。

5.患者站立或者是仰卧都可以,然后用患病的一侧屈肘,手心向上向后,前臂向前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头,也就是擦汗动作,反复做。

6.将双手放在头部的后面仰卧,然后将肘部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这样反复做,有利于肩周炎的好转。

7.患者自然站立,然后将肘部伸直,手臂向前向上向后旋转,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可以有效的治疗肩周炎。

以上是几个肩周炎锻炼的动作,长期锻炼才能够有效果哦!要想不再被肩周炎所烦恼,就积极的锻炼起来吧,可能一开始做动作肩部...查看更多>>肩周炎锻炼方法有哪些?肩周炎的锻炼方法肩周炎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下边的几种:1、穴位按摩一是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在用右手同样按摩左手三里。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原理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原理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原理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

中医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邪容易侵入肩部,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如果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肩周炎,可能会使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方剂,如独活寄生汤;如果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引起的,可能会使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的方剂,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中药治疗通过调理人体的内在环境,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目的。

针灸治疗肩周炎有着显著的效果。

通过针刺肩部的穴位,如肩髃、肩贞、肩髎、曲池、合谷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针灸还能够刺激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

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专业的推拿按摩师会运用推、拿、揉、按、扳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在推拿按摩过程中,还可以对粘连的组织进行松解,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拔罐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吸出肩部的寒湿之气,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和肿胀。

常见的拔罐方法有火罐和真空罐,可在肩部疼痛部位进行留罐或走罐治疗。

艾灸则是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肩部穴位,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可以选择直接灸、间接灸或温针灸等方法。

艾灸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增强人体的阳气,提高抵抗力。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患者自身的调养。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肩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受风;要适当进行肩部的运动锻炼,如爬墙、甩肩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简介: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中医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2023年的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

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2. 观察病人肩膀的外观,包括肿胀、红肿、压痛等。

3. 进行肩关节活动测试,评估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

4. 需要特殊检查的病人可以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

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内服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方,通常包括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药物。

- 常用药物包括桑枝、红花、川芎、地龙等。

2. 经络推拿治疗:- 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包括推拿、拔罐、艾灸等方法。

3. 针灸治疗:-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炎症。

- 可以结合电针、艾灸等辅助手法。

4. 个体化调理:- 饮食调理: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营养物质,减少刺激性食物。

- 运动调理: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和损伤。

- 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作息惯,避免寒湿环境。

疗效评估:1. 跟踪疗效:定期复诊,观察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2. 根据病人的反馈和体检结果,调整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

3. 长期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调整。

注意事项:1. 避免重复治疗: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但避免重复或过度治疗。

2. 注意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 个体差异:每个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都有差异,需个体化调整方案。

经过综合治疗,绝大多数肩周炎患者可以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但请注意,本方案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杂志, 2023, 10(1): 1-10.2. 王五, 赵六. 肩周炎中医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 20(2): 50-60.。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简介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中医在其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针对肩周炎的诊疗方案。

诊断方法
中医针对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肩疼痛:患者常常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

运动受限:肩周炎患者在日常动作中常常感觉到肩关节的运动受限。

压痛:肩周炎患者肩部常常存在压痛的情况。

肩部肌肉萎缩:在肩周炎患者中,有时会观察到肩部肌肉的萎缩现象。

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针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疗法:中医常用的中药内服外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等作用,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疼痛的缓解。

2.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
循环,缓解肩疼痛和运动受限的症状。

3.推拿疗法: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的紧张和炎症,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4.中外结合疗法: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
理疗法和中医疗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治疗肩周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于中医疗法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诊疗时间:治疗肩周炎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保持足够的
耐心,按医嘱坚持治疗。

生活惯: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有助于康复和预防再次发作。

以上为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中医疗法前咨询专业中医师,以获得更准确的诊疗方案。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的治疗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导语: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
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缓解肩周炎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推荐中医疗法吧!
肩周炎的治疗中医疗法治疗肩周炎
1、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

两周为1疗程。

2、拔罐治疗
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

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

每次留罐大约5分钟。

拔罐之后要活动肩部,否则反而不利于治疗。

隔天治疗一次即可。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

4、药浴治疗
组成:鬼箭羽15克,海桐皮15克,木瓜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麻黄6克,威灵仙10克,黄酒250毫升。

用法:上述药先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并倒入黄酒,煎沸后取汁趁热熏洗患侧肩部处,冷则加热再熏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

每服药可连续使用3天。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 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 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发布时间:2015-01-15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中医网络现在很多的白领们都有一个职业病——肩周炎。

患有肩周炎抬臂是疼痛无比,需要我们加强锻炼。

另外,小编为大家介绍十个治疗肩周炎的中药方子:中药处方(一)【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方名】舒筋养血汤。

【组成】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方名】阳和活络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处方(三)【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名】三痹汤加减。

【组成】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方名】肩凝汤加味。

【组成】黄芪30克,川草乌各9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18克,生地30克,香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方名】蠲痹汤加味。

【组成】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六)【辨证】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肩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或慢性劳损所引起的。

肩周炎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多属于“肩部寒湿”、“痰浊瘀滞”等病机,可以通过食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就是中医的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一、山药猪心汤山药猪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偏方,能够起到滋阴养血、益气健脾、润肺化痰的作用,对于肩周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山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质、淀粉、维生素B1、B2以及磷、铁等多种元素,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血的功效。

而猪心则有活血化淤、滋阴补血的作用,两者搭配起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制作山药猪心汤的方法如下:所需食材:山药100克,猪心1个,姜、葱、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山药去皮切片,猪心洗净切块,姜、葱切片备用。

将山药片、猪心块、姜、葱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煮50分钟左右,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红枣山药粥红枣山药粥是一道常见的滋补养生的食疗偏方,也是一道非常适合肩周炎患者的食疗菜谱。

山药和红枣都是非常好的滋补食材,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滋养肝肾,对于肩周炎引起的肩膀疼痛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芝麻糊芝麻糊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医食疗偏方,常常用于治疗肩周炎引起的关节疼痛。

芝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具有润肠通便、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芝麻糊的方法如下:所需食材:黑芝麻100克,糙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黑芝麻和糙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放入煮锅中,煮开后改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待煮烂成稀粥状。

最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要有坚持的时间,不宜急功近利。

同时在进食时应该注意搭配,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以免增加病情的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并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性病变。

其临床表现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则以功能障碍来主,外展、外旋及后伸等动作受限最明显。

锻炼比吃药方便易学又不致于产生副作用,所以受到病人普遍的欢迎。

常用的锻炼方法有:爬墙法、下蹲法等。

爬墙法患者直立面对墙壁与之贴紧。

将有病一侧的手掌贴墙,并用手指缓慢地顺着墙壁向上爬行,直到肩部疼痛为止。

重复以上动作并试图使每次高度超过前一次,直至肩关节能够完全上举。

下蹲法用手抓住相当于胸部高度的横杆或树枝等,患者缓慢下蹲,使患病的肩关节被动上举,当肩部疼痛时,停止下蹲。

如此反复活动,并试图逐渐加大下蹲幅度。

中医学中,本病称“漏肩风”、“肩凝”等,属痹症范畴。

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仆损伤,瘀血留内,气血不行,经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1.穴位按摩: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贞等。

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会伴有肩膀虚冷,因此进行指压按摩之前,从颈部到肩膀,先用热毛巾蒸一遍以加强效果,平时也要注意预防肩部虚冷。

当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点,最好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推拿按摩。

2.中药:可以辨证选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肩周.骨方.世医贴;可以活血化淤、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3.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里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

医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所以使用得最多。

家里一般适合使用橡胶罐,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觉得哪里痛就拔哪里,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

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

每次选两个穴,交替使用。

4.刮痧:刮痧板有多种,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时,易发生断裂,在医疗机构中多不使用。

我们一般采用玉制板,易于消毒。

可反复使用。

刮痧时,应在施术部位多多涂抹刮痧油,减少刮时对皮肤的损伤,并能加强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作用,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人到中年,身体各处都有点力不从心。

特别是50岁后,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
带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患上了扰人的肩周炎,又称“五十肩”。

除了肩部活动减少这一主要的致病原因外,年龄、肥胖、炎症、创伤、遗传等因素也是原因。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压痛等。

一旦患上肩周炎,服用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且停药后多数会复发。

锻炼是较佳的防治方案,若能坚持效果更佳。

1.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动,上肢尽量高举,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2.弯腰晃肩法: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5.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再尽量外展。

6.甩手锻炼:患者站直,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7.扶持牵拉1:用双手扶持身后的固定物体,挺胸挺腹,牵拉患肢向后。

8.扶持牵拉2: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然后用身体的重量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