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肩周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肩周炎

肩周炎

分 型
不同肩周炎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病情 有轻重之分。 ①轻型:肩部酸痛,夜间不影响睡眠,肩关 节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前屈后伸正常。 ②中型:肩部疼痛较重,可影响夜间睡眠, 个别体位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功能活 动中度受限。 ③重型:肩部疼痛严重,夜间影响睡眠,多 个体位均可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 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疾病简介
4、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 障碍显著,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 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 局部肌肉萎 缩等。 5、首先发生一侧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 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 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 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 力。
发病机制
主要问题
1、疼痛、肿胀 2、关节活动受限 3、肌肉萎缩 4、关节囊粘连 5、ADL功能降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短期目标: 1、消肿 2、减少疼痛 3、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双 侧) 4、能完成简单的一些功能活动


长期目标: 1、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增强 2、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治疗计划
• 1、电疗:可用超声波、干扰电、 热疗等物理因子治疗缓解疼痛,消 除炎症,放松肌肉。 • 2、关节松动:麦特兰德手法松解 粘连,增大关节活动度。
O/E
(一)视诊
1、有无水肿、畸形、皮肤颜色 2、步行时,观察患者上肢的摆动 3、患者活动上肢时,可见有肩胛胸关 节过度代偿活动或躯干代偿活动,出现 “扛肩”现象。患者有明显肩部肌肉萎 缩(较长病史患者)。
O/E
(二)触诊 1、皮温 2、有压痛点(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 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 3、出汗情况 4、肌萎缩 5、感觉 6、位置(肩胛骨、肱骨头、肩峰之间 的位置关系是否正常)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的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的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的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用药规律研究作者:杨伟毅刘金文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基于古今醫案云平台(V2.1),对平台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共享医案库中收录的关于治疗肩周炎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验案,经过规范化的数据整理,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聚类分析等,分析处方的用药规律。

结果:共有222首方剂符合本次研究要求,涉及中草药262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位分别为当归、桂枝、白芍、姜黄、甘草;药物四气主要以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主要以辛味、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主要以脾经、肝经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草药以活血化瘀、温阳行气、缓急止痛为主要治法特征进行分组。

结论:当归是医家最常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治法以温阳行气、化瘀止痛为主要治法,同时重视运用调理脾胃的药物,维护后天之本的运化功能,进而补益气血,濡养筋脉,从标本兼治角度促进肩周炎治疗。

【关键词】中医药;肩周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1-0001-05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ased o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 Cloud Platform (V2.1)”YANG Weiyi1,2 LIU Jinwen1,2*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China;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 Cloud Platform(V2.1), the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shoulder periarthritis included in the ancient medical case database, modern medical case database, famous medical case database, and shared medical case database were analyzed. Discover the r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Methods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 Cloud Platform was used to retrieve the effective test c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After the standardized data arrangement, the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of drug use, the four flavors, five flavors, the classics and cluster analysis, etc., to analyze the medication laws of prescriptions. Results A total of 222 prescription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study, involving 262 flavor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he top 5 most frequently used Chinese medicines were Danggui, Guizhi,Baishao,Jianghuang,Gancao. The five flavors are mainly pungent, sweet and bitter; the meridian is mainly the spleen and liver; the clust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erbs a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main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warming Yang and qi, and slowing and analgesic. Conclusion Danggui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is to warm the yang, relieve stasis and relieve pain. At the same time,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medicine that regulate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strengthens the function of the acquired nature, and then replenishes Qi. Blood, nourishing tendons, and promoting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the symptoms and the symptoms.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rozen Shoulder;Data Mining;Medication Rules肩周炎又名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中药膏摩联合中频治疗 1 例气滞血淤型肩周炎患者的护理》

《中药膏摩联合中频治疗 1 例气滞血淤型肩周炎患者的护理》

《中药膏摩联合中频治疗1 例气滞血淤型肩周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

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型,主要由于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肩部经络而发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肩部外伤:如肩部骨折、脱位、扭伤等,损伤肩部软组织和关节,导致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

若损伤后未能及时正确治疗,瘀血长期停留,可发展为肩周炎。

2.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如长时间伏案工作、肩部扛重物、频繁进行上肢外展、上举等动作,使肩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发生劳损。

劳损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易受外邪侵袭,进而形成肩周炎。

3. 风寒湿邪侵袭:肩部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肩部经络,使气血凝滞,脉络不通。

特别是在夏季贪凉,空调、风扇直吹肩部,或冬季衣着单薄,肩部保暖不足,容易导致风寒湿邪入侵。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肩部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关节软骨磨损,肌肉力量减弱,韧带弹性降低,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在此基础上,稍受外力或劳累、感受外邪等,就容易引发肩周炎。

5. 内分泌紊乱: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改变,如韧带松弛、滑膜水肿等,增加了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此外,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也容易并发肩周炎,可能与糖代谢紊乱影响了肩部软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有关。

三、临床表现1. 疼痛:初期为肩部某一处疼痛,多为慢性发作,疼痛呈钝痛或刀割样痛,且以夜间为甚。

疼痛可向颈部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

气候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常常加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范围逐渐扩大,可涉及整个肩部及上肢。

偏方治好肩周炎,超简单,特效!

偏方治好肩周炎,超简单,特效!

偏方治好肩周炎,超简单,特效!偏方治好肩周炎,超简单,特效!得了肩周炎,胳膊抬不起,一般都是靠甩胳膊、拉单扛、吊树等来锻炼,以减轻疼痛。

现提供一个偏方:买甁山西陈醋,准备若干医用纱布或两个口罩。

备好纱布四层[规格:5公分×5公分(约口罩大小)],放入一个干净的小盆内,倒入适量陈醋,让醋浸透纱布。

然后将稍拧干的纱布贴在肩部疼痛处,一块不够贴两块。

再用电吹风热风对着纱布吹,约十五分钟左右,直吹到纱布干透为止。

每天睡觉前吹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连续三次就会减轻痛苦,若每次吹干纱布后,再用粗盐袋做热敷十五分钟,则效果更佳。

方法变通:可以把稍拧干的纱布贴在肩部疼痛处,不使用电吹风吹,而是在纱布外盖上一层保鲜膜,直接用粗盐袋热敷。

粗盐袋热的做法详见《粗盐茴香袋热敷治疼痛特效》。

一般用一个疗程就可痊愈。

这个办法是我陪同一亲戚去看望一老中医时,无意中获得的。

已告知身边的好几个亲戚朋友试用过,真的很有效!特别是有一朋友,肩颈疼痛非常严重,双臂都不能动弹了,生活也不能自理,去看医生,打针、吃药、做按摩等,花了一万多元钱也没能治好。

结果用这个方法给治好了。

且从未复发过。

电吹风治疗的其它妙用案例一:“不久前一位朋友带着一名十来岁小孩,说她的孩子持续打嗝大半天了,非常难受,精神不佳,影响进食。

我太太观察以后告诉她:“这是横肌痉孪所致。

”,她马上转身拿出一个吹风机来往小孩胃部吹了一通,大约十几分钟,打嗝缓解了,大家感到惊讶,这玩意儿竟能治打隔”案例二:“王女士是一名机关工作者,久坐办公室,腰会经常不舒服。

有一次王女士不仅腰部酸疼,甚至有点恶心,甚至冒冷汗,本想前去看诊,但同事中刚好有人家属就医,就说回去用吹风机吹吹就好,王女士也咨询医生,医生也说用吹风机吹整条脊椎试试。

说也神奇,刚吹的时候王女士一点都不会觉得烫,大约吹了十几分钟才开始觉得烫,而此时也不冒冷汗,刚始冒汗了,头痛也好多,后来她休息了半个小时后,丈夫再帮她吹一次,效果很好。

拔罐实训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拔罐实训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一、引言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的重视,拔罐疗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我国拔罐技术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我校开展了拔罐实训课程。

本文通过对拔罐实训案例的分析,总结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拔罐实训案例分析1. 案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5岁,因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取穴:腰阳关、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部,选用玻璃火罐,点燃酒精棉球,迅速投入罐内,待罐吸附于皮肤后,留罐10-15分钟。

治疗1次/日,连续治疗10次。

经过拔罐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扩大,疗效显著。

2. 案例二:颈椎病患者,女,35岁,因颈肩部疼痛、僵硬,头部活动受限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颈椎病。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取穴:大椎、肩井、曲池、合谷、阿是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颈肩部,选用玻璃火罐,点燃酒精棉球,迅速投入罐内,待罐吸附于皮肤后,留罐10-15分钟。

治疗1次/日,连续治疗10次。

经过拔罐治疗后,患者颈肩部疼痛、僵硬症状明显改善,头部活动范围扩大,疗效显著。

3. 案例三:肩周炎患者,男,50岁,因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肩周炎。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取穴:肩髃、肩贞、曲池、合谷、阿是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肩部,选用玻璃火罐,点燃酒精棉球,迅速投入罐内,待罐吸附于皮肤后,留罐10-15分钟。

治疗1次/日,连续治疗10次。

经过拔罐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1. 严格掌握拔罐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盲目治疗。

2. 拔罐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3.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感染等并发症。

4. 拔罐后,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针灸学(中级350)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针灸学(中级350)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针灸学(中级350)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腰痛2年,加重1周。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1周前腰部疼痛加重,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影响睡眠。

患者否认有腰部外伤史、手术史,无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查体:腰部活动受限,腰4~5棘突旁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肌力下降。

问题:1、根据以上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腰椎间盘突出症B、腰肌劳损C、腰椎结核D、腰椎管狭窄症E、强直性脊柱炎答案:A2、对于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卧床休息B、局部热敷C、理疗D、药物治疗E、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答案:E3、以下哪项检查对该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A、血常规B、腰椎MRIC、腰椎CTD、腰椎X光片E、腰穿答案:B 第二题患者,男,45岁,主诉:右侧肩臂疼痛2个月,加重1周。

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肩臂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1周前症状加重,夜间痛醒,影响睡眠。

患者否认有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查体:右侧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肌肉紧张,无红肿,局部无压痛。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以下为该患者的治疗方案,请根据案例分析和所学知识,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A、肩周炎B、颈椎病C、肩袖损伤D、网球肘答案:A2、根据患者的病情,以下治疗方案中,哪项最适宜作为首选?A、针灸治疗B、拔罐治疗C、推拿按摩D、药物治疗答案:A3、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以下穴位组合中,哪一组对该患者的病情最为合适?A、肩髃、曲池、合谷B、肩髃、天宗、风市C、肩髃、外关、阳陵泉D、肩髃、风池、曲池答案:B 第三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5岁,主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月余,加重1周。

患者1个月前开始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尤其在夜间明显,伴有头晕、耳鸣。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病例辨析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病例辨析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病例辨析案例1:失眠症的中医治疗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性别:女年龄:28岁主诉:失眠困扰病史:近半年来出现失眠症状,每晚难以入睡,多梦且易醒,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初步判断为心脾不调所致的失眠症。

心脾不调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表现为失眠、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

中医认为心脾相互关联,心气充盛则可扶持脾气,脾气健运则可蕴心之气。

治疗方案:1. 调理心脾: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疏肝理气、健脾养心的治疗,如柴胡泻心汤。

2. 改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避免熬夜、规律作息等。

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摄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B以及镁等元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杂粮等。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年龄、病史和治疗配合情况,大部分患者在经过中医治疗后可获得明显缓解,睡眠质量逐渐改善。

但需注意,失眠症的治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同个体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案例2: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主诉:左肩疼痛、活动受限病史:因长期高强度使用计算机导致左肩疼痛、活动受限,持续两个月未缓解。

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初步诊断为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部软组织慢性炎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肩疼痛、活动受限等。

中医认为,肩周炎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治疗方案:1. 祛风湿:采用温通络舒筋的中药,如桂附葛根汤,辅以艾灸等疗法,以祛除体内的湿邪。

2. 活血止痛:应用花红、红花等中药外敷或熏洗肩部,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炎症疼痛。

3. 针灸疗法:选择适当的经络穴位进行针刺,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病情康复。

预后评估:肩周炎治疗的预后较为良好,但对于长期存在的慢性病情,患者需配合医生的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

同时,病情的复发性较高,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发布时间:2022-12-09T08:43:09.8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王跃颖[导读] 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王跃颖北京市第六医院针灸科 100007【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采集自本院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 60 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30 例,运用针灸治疗,针刺穴位:肩贞、肩髃、肩髎、天宗以及阿是穴;风寒湿证加阴陵泉、风池、合谷;肝肾亏虚加太溪、太冲;气血虚亏,加足三里、气海;针刺深度 2 ~ 3 cm,平补平泻,得气后保持半小时,日1次, 10次1疗程,共3疗程。

参照组 30 例,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对肩部痛点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醋酸泼尼松龙2mL,每周/次,3 次 1 个疗程,共3疗程。

运用不同疗法对干预后的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等情况做出对比。

结果:经治疗,经针灸治疗后,实验组显效:22例(73.33%);有效:6例(2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28例(93.33%)。

参照组治疗后,显效:10例(33.33%);有效:14例(46.66);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24例(7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中,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上,实验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针灸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疼痛,帮助恢复肩部功能,其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为理想。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对症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并伴有肩关节功能受限,逐渐加重及夜间疼痛较甚,达到某种程度后可自行缓解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肩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肩周炎案例分析
闫海明
(德州人民总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
【简要】膏药是传统中医医学的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国粹。

外用中药对于肩周炎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外敷膏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肩周炎和顺贴外用中医中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使用方便,不过敏,疗效有效;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治理肩周炎。

【目的】分析中医膏药对肩周炎案例分析。

【关键词】肩周炎、肩膀疼痛、中医膏药
一、肩周炎的概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及滑膜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非物异性炎症,从而引起的以肩部广泛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肩关节的急性创伤引起局部炎症渗出、出血、疼痛、肌肉痉挛,也会导致创伤性肩周炎。

因其多见50岁左右的患者,故又有“五十肩”之称。

本病体力劳动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二、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肩周炎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病名。

在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
分类,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邪侵袭有关。

在《灵枢•风》篇中首次提出其发病与外伤有密切关系,认为伤后恶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易受风寒湿邪侵犯,恶血与外则发为痹证。

在隋唐时期,又进一步认识到其发病与劳伤气血不足有关。

如《诸病源候论》载:“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机关,则使筋挛,客足太阳之络,令人肩痛疼背拘急……。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带伤筋骨,肩痛疼痛”,指出了其与外伤有明确关系。

至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痛有经络气滞、气虚、血虚以及兼风、兼痰等证候。

【临床证实】
在肩周炎和顺贴作用下,肩周血液循环加快,排毒功能增强,软骨组织强效修复,肩周炎所带来的酸痛、麻木、寒冷等症状明显消失。

本组肩周炎病人100例。

男性病人45人,女性病人55例。

病程最短为9个月,最长为5年。

其中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炎疼痛。

【治疗特点与原理】
特点:肩周炎和顺贴皮肤炎症中,有活血止痛、通经行络、祛风去寒的功效。

膏药贴于疼痛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达到肩周痛症状彻底消除的优良效果。

【效果分析】治疗组治愈100例,显效95例,有效2例,无效3例,
康复者没有复发现象,总有效率为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