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中医健康保健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与肩部保健

中医养生与肩部保健

中医养生与肩部保健肩部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隐患之一,许多人在长期面对电脑、手机等工作方式变化的同时,肩膀的疼痛和僵硬也成了常态。

中医养生学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和预防肩部问题,下面我们将探讨中医养生与肩部保健的关系。

1. 中医理论中的肩膀在中医学中,肩膀与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经络学说,肩部是胆经、肺经、心经等多条经络的交汇处,这些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通。

因此,肩部的不适往往与脏腑功能有关。

2. 肩部常见问题与中医防治肩部常见问题包括肩周炎、颈肩痛等。

根据中医的理论,这些问题常常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因素有关。

因此,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成为了中医防治肩部问题的关键。

3. 中医养生与肩部保健的方法(1)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缓解肩部问题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中医按摩包括推拿、拔罐等,这些手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肌肉,缓解肩膀的疼痛和僵硬。

(2)中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养生中广泛使用,并在肩部保健中展现出独特的作用。

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草药,如川芎、红花等,可以用来泡脚或制作草药贴敷在肩部,起到预防和缓解肩部问题的作用。

(3)中医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肩部保健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肩部问题与肝脏、脾胃功能紊乱相关,因此,调理饮食习惯,少食寒凉食物,多吃温补食品,有助于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4. 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在肩部保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加重肩部问题。

首先,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后适当休息,并进行轻柔的肩部活动。

其次,避免寒冷和湿气的侵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此外,适当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加强肩部肌肉和增强肩膀的灵活性。

总结起来,中医养生学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和预防肩部问题。

通过中医按摩、中草药调理和中医饮食调理等方法,可以促进肩部的气血循环、舒缓肌肉,并预防肩部问题的发生。

肩周炎中医健康保健

肩周炎中医健康保健

肩周炎的中医康复治疗知识史雅琴定义: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 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据临床观察,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病因肩部原因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 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症状体征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多为中、老年患病。

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

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

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

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

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

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242019.05食疗茶坊引起脚足出现肿胀的情况。

另外,市场上一些关于治疗糖尿病以及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脚足水肿的问题。

不过往往如果是由于心脏问题引起的脚足肿胀,通常还会伴随有呼吸异常以及身体疲劳乏力等问题。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精力不好,或者是身体有气无力时。

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不是自己太过劳累,或者是自己日常睡眠不好引起的。

但是,如果浑身疲累乏力和精力不足带给你的身体有点像大病一场之后感觉,那么你就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脏病的风险。

之所以会出现精力不足,有气无力;主要是由于体内缺氧,心脏过于紧绷和紧张。

对于这种情况,还请尽量去医院做个相关的检查为好。

中医3大食疗偏方 辅助治疗肩周炎■ 马 晨在生活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肩周炎患者,也听说很多得了此病的人都用西药来缓解肩部的剧烈疼痛,但是却很难根治疾病,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其实现在中医对于根治肩周炎已经有了新的研究理论了,那么怎么用中医治疗肩周炎呢?肩周炎治疗五大误区1、依赖止痛药: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贴药膏、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

2、按摩等于治疗:肩痛时,不少人习惯借助按摩来舒缓疼痛。

专业的按摩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除根。

需要提醒的是,不恰当的手法只会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损伤。

3、努力锻炼就能治好:运动疗法非常重要,但不是过度锻炼,否则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形成新的粘连,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适度锻炼即可。

事实上,只有病情较轻的肩周炎可能无须治疗即可自行缓解,然而医生的干预一定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4、见好就收:许多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缓解,就会立即停止物理康复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如果不遵循医嘱,凭感觉行事,病灶处的炎症或损伤可能只恢复了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内反复发作。

5、小毛病犯不着去医院:虽然多数肩关节疾病可以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或康复训练来缓解或者治愈,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的治疗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导语: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
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缓解肩周炎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推荐中医疗法吧!
肩周炎的治疗中医疗法治疗肩周炎
1、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

两周为1疗程。

2、拔罐治疗
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

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

每次留罐大约5分钟。

拔罐之后要活动肩部,否则反而不利于治疗。

隔天治疗一次即可。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

4、药浴治疗
组成:鬼箭羽15克,海桐皮15克,木瓜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麻黄6克,威灵仙10克,黄酒250毫升。

用法:上述药先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并倒入黄酒,煎沸后取汁趁热熏洗患侧肩部处,冷则加热再熏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

每服药可连续使用3天。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肩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或慢性劳损所引起的。

肩周炎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肩周炎多属于“肩部寒湿”、“痰浊瘀滞”等病机,可以通过食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就是中医的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一、山药猪心汤山药猪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偏方,能够起到滋阴养血、益气健脾、润肺化痰的作用,对于肩周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山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质、淀粉、维生素B1、B2以及磷、铁等多种元素,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养血的功效。

而猪心则有活血化淤、滋阴补血的作用,两者搭配起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制作山药猪心汤的方法如下:所需食材:山药100克,猪心1个,姜、葱、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山药去皮切片,猪心洗净切块,姜、葱切片备用。

将山药片、猪心块、姜、葱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煮50分钟左右,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红枣山药粥红枣山药粥是一道常见的滋补养生的食疗偏方,也是一道非常适合肩周炎患者的食疗菜谱。

山药和红枣都是非常好的滋补食材,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滋养肝肾,对于肩周炎引起的肩膀疼痛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芝麻糊芝麻糊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医食疗偏方,常常用于治疗肩周炎引起的关节疼痛。

芝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具有润肠通便、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芝麻糊的方法如下:所需食材:黑芝麻100克,糙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黑芝麻和糙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放入煮锅中,煮开后改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待煮烂成稀粥状。

最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要有坚持的时间,不宜急功近利。

同时在进食时应该注意搭配,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以免增加病情的恶化。

肩周炎的中医养生调护

肩周炎的中医养生调护

肩周炎的中医养生调护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亦称“肩漏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肩凝症”,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损伤等原因而引起的慢性炎性病症。

临床表现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局部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为主要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以40-60岁为此发病的高峰,以女性多见,与天气变化有关,以长期电脑操作者、伏案工作者为多见,可因受凉、劳累而加重。

国外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 % ,国内文献资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8 %。

约40%的一侧肩周炎患者还会在5年内发生对侧的肩周炎。

肩周炎也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疾病,且日益年轻化。

1、肩周炎的发病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危险炎症真是反应。

其病因多与急性损伤(手术、上肢外伤)和慢性劳损(着凉或肩关节长时间不活动)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失调引起的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群炎症引起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

2、肩周炎的危害2.1发病时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受影响,并且会长期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受损、手部麻木。

2.2长期压迫血管,使手肩部血流不畅,严重者引起肌肉萎缩。

2.3由于关节周围广泛发生粘连,使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明显受限制,甚至引起关节僵硬,形成“冻结肩”。

3、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医学中肩周炎属于“痹症”、“肩痹”的范畴。

最早记载肩周炎症状和治疗的医学著作是晋代的《针灸甲乙经》,称其为“肩脾周痹”,并描述其症状“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

五旬之人,肝精渐亏,正气渐虚,腠理不密,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长期受到压迫,导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

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

中医3大食疗偏方辅助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常常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认为,肩周炎是因为气血不畅所致,可以通过食疗来辅助治疗。

下面将介绍三种中医食疗偏方,帮助患者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一、姜糖水姜糖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医食疗偏方,被认为对缓解肩周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是因为姜能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糖又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对于缓解肩周炎的疼痛有一定的帮助。

制作姜糖水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适量的姜和冰糖,姜切成薄片,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待姜糖水冷却后就可以饮用了。

每日饮用姜糖水,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肩周炎疼痛的症状。

二、红枣山药粥红枣山药粥是一道传统的滋补养生食品,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偏方之一。

红枣能补中益气,山药能补脾益肺,两者搭配在一起有益于改善体质,对于肩周炎的辅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制作红枣山药粥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适量的红枣、山药和大米。

红枣和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洗干净,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粥,待粥变得稠糊糊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

每日饮用红枣山药粥,有助于增加体力,改善体质,对于辅助治疗肩周炎有一定的帮助。

三、枸杞猪骨汤枸杞猪骨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食品,在中医中被认为能够起到滋阴益肾,强健筋骨的作用,有助于辅助治疗肩周炎。

枸杞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猪骨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煲汤后能够渗入骨髓,对于改善肩周炎有一定的作用。

制作枸杞猪骨汤的方法也不复杂,只需要准备适量的枸杞、猪骨和调料。

先将猪骨洗净焯水,再与枸杞一起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调入适量的盐和料酒,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直到猪骨煮烂,即可关火。

每日饮用一碗枸杞猪骨汤,可以有助于滋阴养肾,改善肩周炎的症状。

中医食疗偏方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理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的中医康复治疗知识
史雅琴
定义: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据临床观察,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病因
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症状体征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多为中、老年患病。

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

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

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

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

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

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肩周炎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
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

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

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

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分型:不同肩周炎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病情有轻重之分。

①轻型:肩部酸痛,夜间不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前屈后伸正常。

②中型:肩部疼痛较重,可影响夜间睡眠,个别体位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中度受限。

③重型:肩部疼痛严重,夜间影响睡眠,多个体位均可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治疗方法
1.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

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

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

两周为1疗程。

5.锋钩针选取阿是穴,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后锋钩针勾割3~4下,火罐拔出瘀血,创可贴固定针口。

6.理疗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医三分练七分”,应鼓励患者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

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

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

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

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

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