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 中物 理 概 念课 教 学 的重 要 性 及 常见 问题
运 用 建构 主义 给 物 理概 念 教 学 下 个 定 义 : 学 生 掌 握 以
的教 学 。 () 3 物理 概 念 教 学 中 割 裂 了 形 象 思 维 与 抽 象思 维
的统 一 。 () 理 概 念 教 学 中 对 前 概 念 的 影 响 关 注 不 够 。 4物
研 究方 法 。( ) 4 物理 概 念 教 学能 提 高 学 生学 习物 理 的兴 趣 。 物 理 概 念课 教 学 与 规 律 课 、 验 课 、 实 习题 课 三 种 课 型 教学 密 切 相 关 , 因此 概念 课 教 学 在 整 个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中处
物理问题 , 培养学生 的辩证思 维 , 提高学生解 题思路 的多
好概 念 为 目的 , 师 利 用 各 种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教 帮助 学 生 将 面临 的 新概 念 融 人 到 其 原 有 的 概 念 网 络 中去 , 构 成 新 建
() 5 物理 概 念 教 学 中不 注 意 词语 的运 用 , 教 学用 语 不 够 重 对 视 。 () 理 概念 教 学 中割 裂 了 物 理 概 念 现 象 和 本 质 的辩 6物 证 统 一 。 () 7 物理 概 念 教 学 中 割 裂 了 物 理 概 念 个 性 与共 性 的辩 证 统 一 。 () 理 概 念 教 学 中 割 裂 了 物 理 概 念 量 与 质 8物
系新 知识 , 运 用 中积 极 巩 固 和 深 化 已有 的 知 识 与 技 能 。 在 ( ) 学 性 和 思 想性 统 一 的 原 则 。第 一 , 证物 理 概 念 教学 5科 保
于举 足轻重的地位 。( ) 1概念课与规律课 : 学好物理概念是 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 学好物 理规律又有助 于更进一步掌握物理概念。() 2 概念课与 习题课 : 习题教学 能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和掌握 物理 学的基本概念 和规 律 , 学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摘要:物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虽然物理源于生活,我们生活中处处是物理,但因物理有较强的逻辑性,让很多高中生非常头疼。

如何使得高中物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本文就此对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中物理逻辑性生活有效教学一、制作优秀的课堂导入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也一样,一堂优质课需要优秀的课堂导入前提,下文从两个方面来对课堂导入进行简述。

1、“温故而知新”的巧妙衔接这种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或启发学生产生“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从而对即将讲授的新知识产生迫切求知的欲望,主动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旧知识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情况。

比如说,在讲“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时,可先让学生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就是说,“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现在有外力且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会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吗?”学生会容易地回答:“当然不是,因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就为止了”。

同时学生必然会展开联想,产生“有外力时物体将会怎么样?”的新问题。

此时开始新课的讲授,正是最佳时机。

2、从日常生活中巧妙引入物理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能把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生动有趣的生活经历,亲切熟悉的生活器件以及诙谐幽默的生活故事作为课程资源,适时、适题、适度地引入教学中,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从“怕学”逐渐变得“愿学”再到“乐学”,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光的色散”时,我出示“虹”和“霓”的图片,通过对比从它们的成因切入课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顺利入题。

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老师 .前 苏联著名 教育家
苏霍姆林 斯基也指 出 : “ 没有什 么能够 比兴趣 更能调 动学生 的积极性 .没有什么 能和学生 的学 习热情 相 比可 以更 好地提高他们 的学 习 效果 ” 为此 . 高 中物 理实验教学一 定要注重 学生兴趣 的培养 . 充 分调动他们观 察实验 、 动 手操作实 验的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 进行积极 鼓励, 合理 引导 , 利用他 们 的好奇心 , 消 除他
教师的评价激励 .给学生一定的肯定 和表 扬 .
关键词 :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策略
学 .我在引导学生认 真学习教材 知识 的基 础
上, 熟悉实验的器材 、 原理和实验步骤 . 把学生 带进实验室 , 分成实验小组 , 让学生通过合作 , 正确 运用纸带 、 打点 计时器 . 并 在实验过程 中 自己记 录有关数据 . 分别计算出加速度以及即 时速度等 . 学会在具体操作中计算各 种速度 和 加速度 的问题 . 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 能力
码 的质量对应的弹簧长度 , 算 出弹力 的大小 .
再找 出他们的之间的数量关 系 . 计算 出弹簧的 所 受弹力 F与 弹簧总长 L之 间 的函数关 系 . 并测 出弹簧的劲度 对于出现的细节问题教师 进行及 时指正 .对于学生 规范 的操 作给予表
灵活 多样 的教学形式 和手段 是提高实验
减少误差 . 培养学 生的创新 意识和能力 总之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立足学生 和教 材实 际 . 突出学生 主体 . 围绕学生 的知识和能 力.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 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们的恐惧 心理 , 引导学 生参与实验教学 . 提高
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生具有很 强的好奇心 .对物理 实验 中的新奇 、有趣的现象很 容易产生直 观的刺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研究的意义物理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控制、创造或纯化某些物理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同时在尽可能减少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也是检验物理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它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而且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道德素养,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一)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认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实验学习的认识,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教师还应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实验综合能力。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影视、多媒体等,创设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仿真传统实验,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掌握应做实验的要求与准备事项,围绕物理实验的目的进行教学;可以仿真中学物理实验室内所无法完成的实验(如α散射实验),同时可仿真宏观或微观的自然现象(如地球绕太阳转、分子运动),还可以仿真极快、或极慢的实验过程(比如自由落体等),从而突破实验条件、空间以及时间对高中实验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效果。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构建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构建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摘要:高中物理大多采用实践教学,为寻找教学课堂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分别从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对象实现课堂的最优化。

通过这种方法,将新的课程运用于物理教学课堂上,让新理念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构建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40-03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由于教学任务的差异性,采用教学行动完善教学的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进行教学策略时,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如教学的过程研究,教学内容方面的安排,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步骤以及组织的形式等。

不同的形式相互结合,形成更复杂、多样的教学策略。

因此,如何选择成为了有效教学策略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能力,增强交流互动的环节,提高课堂趣味性,保证教学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并且通过反馈,不断地调节教学,协调发展,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从理论的层面上来看,就是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的。

从操作层面上来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投入时间、精力、物力,但要取得尽可能好的物理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针对教学目标的全面发展探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新课程的研究有着较为完备系统的体系,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意味着教学的又一次新变革,教学的有效性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取代先前以学习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学的观念,新课程将这种三维课程作为教学的目标。

知识不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唯一因素,学生实现了在目标领域上更加全面的发展。

教师实行多元化的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发展德、智、体、美四个方面上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达到更高的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结合、过程中方法更好地运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充分体现。

高中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策论文

高中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策论文

高中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75-011问题的提出对基础知识中最重要内容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与方程等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物理规律的教学成效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强化高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中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策略2.1把握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认知过程,合理进行物理规律课的教学程序2.1.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学中要创设好便于学生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掌握物理规律。

创设物理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如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教学)或借助于演示实验(如玻意耳定律的教学),也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置身于物理世界中,获得探索物理规律所必要的感性知识,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

2.1.2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抓住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构建物理规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概念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推理和想象等方法,抓住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1)运用实验总结规律的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对日常经验或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电磁现象中的左右手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楞次定律等的教学;由大量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到结论,如力矩的平衡条件定律等的教学;先从实验现象或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到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到定量的结论,如牛顿第二定律等的教学;在通过实验研究物理量的关系时,先分别固定某些物理量,研究其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量的关系,如焦耳定律等的教学;限于实验条件,先介绍前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如库仑定律等的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学科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学科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提 出批 评 意 见 。
抓 住 学 生 主 体 特 点 , 新 课 堂 教 学 方 式 。 现 学 生 创 实 自主 学 习能 力 的 有 效提 升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 的重 要组成部分 ,是整个教 学活动 的灵魂 。教师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 , 都是 同绕学生这一要 素进行 的。同时 ,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主体特性有效激发作为 衡 量 教 学 活 动 成效 高低 的重 要 内容 。 因此 , 师 在 进 行 物 理 教 学 科 知识 教 学 时 , 可 以 抓 住 学 生 这 一 重 要 要 素 , 教 学 内 就 将 容 、 学 形 式 、 学 手 段 、 学 环 节 等 方 面 内容 进 行 有 效 创 教 教 教 新 , 置 出 切 合 学 生 实 际 的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 时 处 处 围绕 学 设 时 生 、 时 刻 刻 紧 扣 学 生 , 学 生 主 体 特 性 “ 采 ” 教 学 活 动 时 让 风 在 中充 分 “ 靓 ” 产 生 学 习 物 理 知 识 的 欲 望 和 潜 能 , 现 学 生 扮 , 实 主 动 学 习 知识 积极 性 的激 发 。 如 在 教 学 机 械 能 知 识 时 , 师 根 据 教 学 内容 , 教 材 知 教 将 识 进 行 有 效 整 理 ,先 向结 合 生 活 实 例 使 学 生 对 机 械 能 知 识 有初步的 了解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 出示 的问题进行针对 性 的 学 习 活 动 , 次教 师 引导 学 生 进 行 实 验 活 动 , 相 关 知 再 对 识 内 容 进 行 初 步 探 究 实 践 , 后 教 师 出示 “ 辆 质 量 为 2 × 最 一 . 0 l, 0k g的汽车 以额定功率行 驶 , 额定 功率为 6 x 0W, . l4 在水 0 平公 路上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 。 2 s 经 0 汽车刚好 能达到 的最 大速度 为 3 ms求 : 汽车行驶 时受到 的阻力 0 /, ①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转变教育理念。 提 高理 论 素 养
新课改提 出的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最大挑战就是 教 育 理念 的转 变 。 要成为一名“ 有 效 型教 师 ” , 首 先要 从转变教育理念人手。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将教师 作为教学 的主体 , 单纯注重知识 的传授 , 而对学生的 学习愿望 、 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却很少关注 , 往往是 教师说得多 、 做得多 , 学生想得少 、 学得少 , 这就形成 了“ 教师教得累 , 学生学得 累, 教学效果不理想 ” 的局 面 。而新 型教育理念明确要求教学中应该突 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成功的教学只有通 过 学 生 自己 的学 习 活 动才 能 实 现 。 所 以, 课 堂 教 学 过 程要“ 以学 定 教 ”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要 为 学 生 创设 自由讨论 的场合 , 创设听取意见的氛围 , 彻底摒弃过 去的填鸭式教学理念 , 改变死记硬背 、 机械训练的模 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使学生敢 想、 敢说 、 敢 问、 敢做 , 勇于 、 乐于展现 自我 , 保证 自主 探究活动顺利 、 高效进行 。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探 究过程 , 充分发挥 自身的主导作用 ,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促进学生 自主学 习能力的形成 。 只有转变教学观 念, 才能更好地 开展有效型的课堂教学 。

前 沿 观 察
高 中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策 略
■ 周 贯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 的学科 。《 新课程标 准》明确规定物理课 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 授和技能的训练 ,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 望、 科学探究能力 、 创新 意识以及科 学精神的培养 。 就 目前的高 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 ,是不可能很好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雷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希望有助于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创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一、问题提出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

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

[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只是形式上追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求“热闹”,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本人在CNKI中模糊搜索从2000年至今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论文有总共22篇(包括10篇硕士论文、期刊11篇结果如下图所示。

选择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文献及有关专著进行综述,对于丰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引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实践具[1]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0801.[2]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一有效教学的内涵1.国内的研究我国的有效教学起步比较晚,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孙亚玲等。

崔允都撰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他提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4];孙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亚玲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是这样说的:“效”有大有小,获得“效”所付出的代价也有大小。

当付出的代价大而获得的“效”小,或者获得的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时,我们就说其“低效”、“无效”甚至“负效”;[5]另外,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还有陈厚德的《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吕渭源的《有效教学草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张庆林的《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高慎英,刘良华的《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有:崔允都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程红、张天宝的《论教学的有效性》,沈小碚的《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张璐的《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祝爱武的《略论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王曦的《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的《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王斌华的《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顾泠沅的《当代教学策略——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位论文,如孙亚玲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姚利民的《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邓凯的《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侧面为后面学者研究各个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借鉴。

[4]聂立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但针对新课程目标下如何开展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是有欠缺的。

这些欠缺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只针对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论述和研究,即大多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方面也只是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熟练者”的角度考虑,针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教学的论述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将“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整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关注的很不够。

二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教师教的角度即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来研究,很少针对学生学的角度即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来研究。

即使有些研究,大多也是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看成是有效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未免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教学过对于通过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来促进师生共同成教师是‘导演’”,程中学生是‘主角’,长的研究有所忽略。

所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随后的一些研究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补充。

2.国外的研究国外对有效性教学也有大量的论述。

如《Adopted by the bostonschool committe 2006》;(danald R Cruickshank,Deborah L.Bainer,kimk.Metcalf等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师生互动进行了论述。

特别介绍了教师专业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开发教育研究新视角,以及如何达到教育理论的新突破,并介绍了一些摸索教育管理的新手段[6]。

在《Over Study Of Teachering Effiency Of Foreign Teachers》中指出: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的文化修养上。

这是有效性教学的创新的根本。

它需要挖掘教师的潜能战略,强调未来学习的重要性。

美国学者哈达莫切克的《好教师的特点极其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中指出:有效教师应该充满人性,有幽默感,公正,有同情心。

无论是和学生个体还是同学生集体相处都更容易,更自然。

课堂反映出开放性,自发性和灵活性[7]。

在《Teachering As Communication》中认为:一个能把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所教主题恰当融合的教师,其教学的有效性最大。

[8]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结论即:中外课堂教学都追求都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

[9](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6]Adopted by the boston school committe 2006;(danaldR Cruickshank.Deborah L.Bainer.kim k.Metcalf.[7]Over Study of Teachering Efficency of Foreign teachers.[8]Teachering As Communication.随着,有效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于物理学科有效教学的概念,也随后得到物理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早期如:刘熠、曹霞、胡梦姣、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中认为“有效”是指通过物理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10]而这个概念的的得出是参照了胡继渊,沈正元在《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签》中对这一概念的描述;近几年研究的有傅永鑫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认为物理有效教学的概念是:物理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材料、学习者活动、其它课程资源(学校环境等有机结合,使课程获得生命形态的过程,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行为转变的结果。

物理有效教学的重点不在“效”和“学”,而在“教”;[11]另外聂立君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引用谢利民在《现代教育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中的论述,把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解释为三个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随后,蔡丽珍在《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这一概念做了比较详尽和全面的论述: “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指的是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师生和教学设施的实际状况,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12]所以,蔡丽珍在《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即: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指的是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师生和教学设施的实际状况,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三、高中物理教学策略[10]刘熠,曹霞,胡梦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物理教学探讨,2009.27.[11]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0801.[12]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0401.(一物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首先,物理教师应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不是以使学生学会已经创造的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素质上的提高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与时代进步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教师应该把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索是怎样进行的,在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去开拓前人没有涉及的知识领域。

[13][14]另外,物理教师应主动参加教研和培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内涵,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理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领悟,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想和观念上逐步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