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模型
存货基本模型

存货控制的目的就是找到存货总成本为 最小的订货量,这个订货量称经济订货 量。
1.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1)前提假设
① 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D)可以较为准确地 预测; ② 存货的购买价格不变,不存在数量折扣(商业 折扣);说明购置成本是与决策无关成本 ③ 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存货的耗用或者 销售比较均衡;
存货管理-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企业存货过多或不足,都会使企业遭 受损失。对存货进行控制和管理,应 该考虑如何将与存货有关的成本减少 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也就是说企业应 保持一个适当的存货水平,能使企业 的存货既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同 时又使企业的存货相关成本之和最低 。
存货管理-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存货的相关成本主要有订货成本、储存 成本和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成本=
D Q
P
Q
2
C
Q*
2DP C
N*
D Q*
TC 2DPC
1.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1)前提假设
④ 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说明不会因现 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⑤ 不允许出现缺货;说明没有缺货成本 ⑥ 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说明不会因买不到需 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存
货 订 购 量
时间
1.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3)公式法 决策相关总成本=变动性订货成本+ 变动性储存成本
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_范嘉

(编辑 向玉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合 2010 年第 2 期(中) 149
(2)仿真结果。根据设计的存货风险管理模型和模拟A存货相 关资料,仿真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曲线可以看出当企业建立起存货风险管理体系时,企业 的存货风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量有效地控制在6000件左右 (订货次数在70次左右时),即风险容限实现了库存量的-10%~ +10%的变动。
综上所述,本文在设计模型时的目的就是考察企业采用基于 缺货风险的存货管理模型后,该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库存量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在该管理体系下,企业的库存量可以通过库 存量与期望库存之间的差额以及平均销售量企业可以有效调整订 货量,从而使库存量及时恢复到在企业存货决策所要求的相对于 折现收益的最佳货物持有量,这说明了ERM体系对企业存货管理 中规避缺货风险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 R ISK MANAGEMENT
存货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范 嘉 李小健
本文依据2004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颁布的COSO新报告《企 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建立基于缺货风险的企业存货管理模型 的解释变量,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价在存货管理中建立 ERM体系对于企业缺货风险的控制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模拟仿 真探讨企业存货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将企业缺货风险控制于企业所 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可以有效地估计缺货概率,估计企业有效的保险存货量。 (5)风险应对。本研究假设企业采用风险管理模型后有效地降
低了缺货风险,故企业对于缺货可以自主承担该风险。 (6)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也就是基于企业流程中相关要素的把
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临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
库存管理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库存的大小与调度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库存管理优化模型。
本文将阐述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一、库存管理优化模型概述库存管理优化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旨在解决库存过高或过低的问题,通过对库存大小的合理调节,实现企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库存管理优化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库存规划模型。
通过对企业生产与销售的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规划企业的库存,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库存水平。
2. 库存需求预测模型。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库存的需求量,辅助企业进行合理调配。
3. 库存控制模型。
通过对库存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库存的及时补充和销售,避免因库存过高或过低而造成损失。
二、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对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建立完整的库存数据系统,为建立优化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2. 模型的建立。
根据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需求,建立库存规划模型、库存需求预测模型和库存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3. 模型的测试与验证。
通过对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确定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4. 模型的应用。
将优化模型应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中,通过对库存水平的合理控制和调配,实现库存的最优化管理。
三、库存管理优化模型的应用实例以某化妆品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库存管理优化模型,在日常运营中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
以该企业的库存规划模型为例,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 收集与处理数据。
该企业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系统,对销售、生产、库存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2. 建立模型。
该企业运用高级统计模型,建立了产品销售模型和库存规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
3. 预测未来库存需求量。
中级财务管理存货模型

中级财务管理存货模型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中级财务管理里的存货模型。
你想想啊,存货就像咱们家里的“储备粮”,得管理好了,不然家里乱套,企业也一样!这存货模型呢,就像是给存货管理出的一套“秘籍”。
先说这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它就好比是帮企业找到最合适的订货数量,不多不少正正好。
订货多了,积压资金,占地方;订货少了,不够卖,错失赚钱机会。
这是不是像你去菜市场买菜,买多了吃不完坏了可惜,买少了不够吃又得再跑一趟?再说说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这就好比是流水线上的活儿,材料不是一下子都来,而是一点点来的。
这可就复杂了些,得算得更精细,不然怎么能保证生产不停顿,还不浪费呢?还有保险储备。
这就像是给存货上了个保险,万一有个突发情况,比如运输延误、需求突然增加,有了这保险储备,心里不慌。
你说要是大冬天突然降温,你家里没多备点厚衣服,不得冻得直哆嗦?存货管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得考虑各种成本,像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这一个个成本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得把它们都制服了,才能让存货管理顺顺利利。
订货成本,那就是为了订货花的钱,像电话费、差旅费啥的。
购置成本呢,就是买存货花的钱,这个一般好算。
储存成本,就像给存货租房子的钱,还得照顾它们,不能坏了。
缺货成本可不得了,没货卖了,损失的可是赚钱的机会。
咱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不能光纸上谈兵。
得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模型。
就像每个人的胃口不一样,每个企业对存货的需求和管理能力也不同。
所以啊,这中级财务管理的存货模型,就是让咱们在存货管理的道路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能把企业的存货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企业顺顺利利赚钱!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存货管理国外学者观点

存货管理国外学者观点
国外学者对存货管理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JIT(Just-in-Time)管理:JIT管理是一种精益生产理念,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存货水平,通过准确预测需求、减少生产和交货周期,实现按需生产和交货。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JIT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模型:EOQ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存货管理方法,通过平衡订单成本和持有成本,确定最经济的订货量和订货周期。
国外学者认为EOQ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成本,并优化供应链效率。
3. ABC(Activity-Based Costing)分析:ABC分析是一种根据存货价值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和管理的方法。
国外学者认为ABC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优化关键存货,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利润率。
4.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模式:VMI模式是一种由供应商负责存货管理和补充的模式。
国外学者认为VMI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风险和管理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5.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用于实时跟踪和管理存货的无线识别技术。
国外学者认为RFID技术可以提高存货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存货损失和偷盗风险。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有效的存货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帮助企业实现优化的存货管理。
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

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1. 引言存货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非常重要,它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是一种用于帮助企业优化存货管理的数学模型。
本文将从模型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
2. 模型原理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基于经济批量的理论,通过考虑存货的订购成本、持有成本以及需求的不确定性,来确定存货的最优订购批量。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需求的不确定性分析在确定最优订购批量之前,需要分析需求的不确定性。
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需求的分布进行建模,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提供基础。
2.2 存货成本的计算存货成本由订购成本和持有成本组成。
订购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购买存货所支付的成本,它包括订单处理费用、订购费用等。
持有成本是指存货在企业仓库中滞留所产生的成本,它包括货物保管费、利息成本等。
2.3 最优订购批量的计算在确定存货成本之后,可以计算出不同订购批量下的总成本。
最优订购批量即为使总成本最小的订购批量。
通过对成本-批量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最优订购批量的数学表达式。
3. 应用场景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存货管理对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库存积压非常重要。
通过应用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零售商可以优化订购批量,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3.2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存货管理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半成品的生产以及成品的销售等方面。
通过应用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制造商可以有效地管理存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交付能力。
3.3 物流业在物流业中,存货管理涉及到仓储、运输以及配送等环节。
通过应用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物流公司可以合理安排存货的订购和配送,减少仓储和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优缺点分析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单易懂: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应用。
存货模型

• 运用ABC法一般可分如下步骤: • 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 资金占用额; • 计算每一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存货资金 占用额的百分比,并按大小顺序排列,编成 表格; • 根据事先测定好的标准,把重要的存货划为 A类,把一般存货划为B类,把不重要的存货 划为C类,并画图表示出来; • 对A类存货进行重点规划和管理,对B类进行 次重点管理,对C类只进行一般管理即可。
• 在实际的生活中,企业的实际情况与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的条件 不一定相符。例如: • 为促销,供货方给企业的折扣; • 为保证正常运行,安排一个保险储备 量,以应对耗用量突然增加或成交货 延迟等意外情况。
1、存在数量折扣时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这种情况的实质:是购货价格发生变动,此时 存货总成本增加了一个变动因素,即: 存货总成本=存货买价+变动性进货费用+变动 性储存成本 例题:三多公司预测2011年要耗用4 000吨煤, 平均每次进货费用200元,每吨煤的年储存成 本为40元,煤的买价为2 000元/吨。若一次订 购400吨以上时可获2%折扣,达800吨/次时可 获2.5%的折扣,试问该公司一次购进多少吨煤 为宜?
• 企业可以分清主次,突出管理重点,提高存 货管理的整体效率。其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一是金额,二是品种数量,以金额为主。 • 存货的划分标准大体如下:
• A类存货:金额很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的70%, 品种数量很少,占整个存货的10%; • B类存货:金额较大,占整个存货金额的20%, 品种数量较多,占整个存货的20%;
答案:
• 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解基本模型中
Q 2 3600 250 40 300
第27次课 存货管理

1.6 保险储备量
保险储备量:为防止需求量增大或送货延迟而造成 损失,企业多储备的存货 缺货原因:需求稳定供给减少或者供给稳定需求增 加(原经济批量模型假定供需稳定且确知,日需求量不变 且能准时交货)
研究保险储备量的目的:找到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 缺货或供应中断的损失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
相关成本包括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 二者之和最低的保险储备量为最佳保险储备量。
1.3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
EOQ模型假设:不存在缺货。
存货管理目标:是使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最小
TC(Q*)= (D/Q)×K +(Q/2 )×Kc
当(D/Q)×K=(Q/2)Kc时, TC(Q*)最小,
Q* 2 KD KC
此时,Q*为经济订货批量:
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TC (Q*) 2KDKC
ABC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的 资金占用额。 (2)计算每一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 百分比,并按大小顺序排列,编成表格。 (3)将存货占用资金巨大、品种数量较少的确定为A 类;将存货占用资金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的确定 为B类;将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较小的确定为 C类。 (4)对A类存货进行重点规划和控制;对B类存货进 行次重要管理;对C类存货实行一般管理。
存货管理
存货: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 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 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业置存存货的原因: 1.商业竞争 2.结算时间的差异 存货管理的基本思路:在置存存货带来的效益 核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确定最佳的存货 量
1.1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___零存货控制 1.9适时供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