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分析本次期末考卷总体成绩比上学期有所提高。

试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试卷难度适中,符合全体同学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本次考试共有158人参加,及格人数为105人,及格率为66.4%。

最高分为104分,最低分为5分,平均分为62.5分。

二、试题分析本次语文期末试题共120分,共四大题,分别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和作文。

试卷在试题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稳中有微升。

整体构思好,兼顾了课内与课外,记忆能力与分析能力,知识积累与能力迁移,情感体悟与文化熏陶,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答卷情况1、概况本次试卷难度适中,试题范围基本包括了课本内容并有少量难度较大较灵活的试题。

这样既符合学生实际,也能满足教学质量检查的要求。

2、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为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共26分。

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分到18分之间。

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分析,基础差的同学根本不看题。

例如第5、6题很简单,直接丢分。

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题,共两个阅读题,共28分。

不同的类型,包括课内、外阅读。

阅读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丢分,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答对。

第一个属于课内阅读,出的是《壶口瀑布》问题设置合理,重点突出。

都在强调过的考点范围之内,学生基本上都能答上。

第二个是课外阅读《岁月的寄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由于讲解训练比较多,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三大题为古诗文阅读。

这是押题押中的题目,考前强调学生对此课文识记重点字、翻译、还有相关试卷。

但是学生没有重视,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这些题既能考查所学知识,所学课文,又能通过对比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灵活运用。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6篇(集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6篇(集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6篇(集合)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1一、积累与运用1、2、3题,建议平时多识记《语文中考说明》(附录一),大约3500个。

4题,建议以“中考说明”古诗文默写部分,关注易错字,尤其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定要写所通的字。

如:(6)“同舍生皆被绮绣”中“被”通“披”,但不能写成“披”。

5题,(2)小题,错误属于关联词搭配错误:“不仅”只能和“还”连用,只有“不但”才能和“而且”连用。

平时多熟悉常用关联词的`搭配,还要搞清楚各表示什么关系。

6题,考查《名人传》,这篇可以不考虑,20某某年开始,名著阅读只考12篇,《名人传》已经被删去,再关注就没有必要。

平时多以《中考说明》规定的12篇。

二、综合性学习(3)题,没有注意题干的规定“对联”,而不是诗句,况且“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不符合对联“对仗”的要求。

建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养成用笔画出关键词的习惯。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2考查的是说明文,中考必考,总分12分,一定要掌握。

8题,考查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怎样影响”,要求答详细些。

如:1、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尿钙的排泄。

过于简单,注意再说具体点。

可把第4段“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人体24小时尿钙定量,也就是推动钙的流失。

同时注意,此题给了4分,可能会是4点。

但经过筛选后发现,只有两点,况且,如果能够审好“怎样影响”,亦可判断出是2点。

9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常的步骤有:1、明确观点(答出此点1分),2、解释加点的词语,即加点词表示什么。

3、去掉加点词后,句子变成了什么意思。

4、解释为什么不能去掉。

5、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出此点1分)。

所以,此题格式是:不能去掉,“一般情况“表示通常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去掉后句子意思变成‘钙在人体的储备通过入与出来衡量,还会有特殊情况,删去意思表达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定不要忘记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随着学期的结束,八年级学生们迎来了期末考试。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考试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首先,我们对八年级学生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结果统计数据,本次考试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为80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60分。

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段学生较多,但低分段学生的比例也不容忽视,这说明仍然存在着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接下来,我们对考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首先,阅读理解方面存在问题。

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涉及了不同的题型,包括判断正误、选择填空等。

但是,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能力不够,导致答题错误;其次,作文方面也存在问题。

有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清晰,结构混乱,语法错误较多;此外,词语理解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有些学生对于生僻词汇理解困难,导致对文章整体意思的理解不准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首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做题等方式来增加对不同题型的熟悉度,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加强写作能力培养。

通过让学生多练习写作,批改错误,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最后,提升词语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词语拓展训练,如积累词汇、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从而提高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

除了对个体学生,学校和老师也可以从整体上进行一些改进。

比如,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显示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题范围:八年级下册全册内容。

2、题型题量:第Ⅰ卷,客观题部分:选择题共计六题,分别为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词),病句修改(句)及语句的连贯性和文学常识判断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古诗文默写、名著及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以及作文。

全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考察范围全面。

其余题目,在突出基础性上,兼具探究迁移能力的考察。

总的说来,这份试卷能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二、本班学生答卷所反馈的基本信息:本班语文参考考生40人,平均分61.33。

优秀人数无,较上年有所减少。

良好人数为8人,与去年持平。

不及格人数为13人,及格人数为23人,及格率为57.4%,较去年降低了6%左右。

50—59分的人数为12人。

综合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本班虽然是重点班。

但学生情况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是高分段人数少。

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外,客观题满分12分,平均分8.45。

较之上期有所进步,但主观题平均分52.88,丢分还是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短文阅读部分。

下面详细分析之:主观题古诗文默写,满分人数为9人,无零分人数。

满分人数太少,多数同学背诵没问题,但错字扣分太多。

主观题名著阅读,满分人数为0,有三人零分。

说明名著阅读本期要继续加强习题。

主观题口语交际、仿句题,本题满分人数较多,但零分人数也比较多,说明这类题目两级分化严重,平时注重练习的同学完成较轻松,但不注重练习的则很难完成,本期要注意这部分同学的提高。

主观题古诗文赏析和文言文题目,满分率和部分分率情况正常,但有审题不细心的情况。

主观题现代文阅读,情况相对较好。

但丢分最严重的题目比如概括性能力考查题,词语理解,修辞赏析题,满分率均不高,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主语言阐述表达类题目,还急需提高分析表达能力。

作文情况依然是书写和不能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问题最突出。

综合分析,总体情况相当严峻,转化差生率和提高及格率,仍然是本期工作的目标。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翰.林/浩瀚.桅.杆/纤维.由衷./无动于衷.咆哮./惟妙惟肖.B.折.皱/折.腾琐屑./凋谢.仁.慈/任.劳任怨推崇./重.峦叠嶂C.虬.枝/遒.劲暮.年/序幕.恶.劣/深恶.痛疾联结./交头接.耳D.踌.躇/田畴.鲜腴./防御.倔.强/倔.头倔脑仲.裁/摩肩接踵.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②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③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④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⑤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⑥营造了一个个绿洲A.①②④③⑤⑥ 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①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⑥③⑤7、古诗文默写填空。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随着本次考试评卷工作的结束,我对八年级学期下学期班上语文教学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从试卷成绩来看,这次考试不太理想,存在许多问题。

我们班68人及格53人,及格人数偏低,年级前50名我们班有5人,高分层还是比较稳定。

全班最高分96分,最低分53分,全班刷黑人数还有13人。

及时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考试取得的成绩,并且和自己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对本次语文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一、试卷的构成、得失分情况。

《2020-2021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区教研室命题,按照中考模式出卷。

全卷共120分,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由文言文翻译(6分),名著切片阅读(6分),现代文阅读(20分),综合性学习(8分),作文(50分)组成。

从整体上看,试卷体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

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分学生成绩,有些题目,还给学生拓展了新的空间,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应该是新形势下一套很好的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

第1题是课本上面的选词填空全班68人只有49人正确,准确率只有72.06%。

第2题是病句修改,这一题错误比较明显缺少句子成分,全班68人有52人正确,准确率有76.47%。

第3题是标点符号,这一题也是课本《昆明的雨》这一课的第一句话,考察句号和分号的用法,全班68人有50人正确,准确率有73.53%。

第4,5,6是现代文阅读一,考察同学们对说明文文意的理解,得分率分别为72.06%,50%和52.94%。

说明同学们读文章和读题目的耐心不够没有理解,特别是第五题错的同学有一半。

第7题考的是诗词赏析,我认为比单纯的考察默写要灵活得多,这一题上课讲的很详细但是同学们得分率也是不高只有44.12%,说明同学们做题很是浮躁,不仔细。

8,9,10三道题是文言文第五比较阅读,检测同学们课本上识记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不难但是要同学们细心,这三题的得分率也不高分别只有64.71%,32.35%,51.47%。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二年语文备课组本次期末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期中基础分为80分,作文为40分。

考试结果统计如下:1、年段最高分113(语基73,作文40)2、年段平均分84.87。

分析各大部分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一、古诗文默写(12分)本次古诗文的默写平均分为8分,反映出学生对于古诗的默写掌握不够充分。

期中《饮酒》的理解性默写得分率最低,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审题不仔细。

然而,就算是去掉这一题的难点,剩下的1分的得分率依旧不高。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要重视默写的落实。

在失分的学生中,不乏有会背诵,书写时却模棱两可,相似音节而不同字形,导致错别字迭出。

例如“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只缘”版,有“生在最高层”版,可见学生的背诵并未从口头练习扎实落实到笔头练习中。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本模块题目属于灵活运用的综合题型。

主要包括字词记忆理解,古诗文赏析,名著阅读,民间风俗记忆,厦门端午文化等。

这部分题型较灵活,所以学生的失分率也比较高,再次是阅卷时也相对比较严格。

改完年级的试卷之后,分析本部分题目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要求的生字,掌握程度还不够。

总分6分,年级平均得分在4-5分左右。

这道题的得分率应该做到百分百的。

希望下次这部分得分能够有所提高。

2、学生对厦门风俗习惯的了解较少,甚至连厦门端午的习俗都答不出来,这部分知识还需要在节后的学习中,重点落实。

增补资料让学生对厦门的风俗有更深的了解。

3、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差,尤其有些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表述不能让人满意。

可见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量是欠缺的。

4、学生审题不清楚,不懂得按分答题的回答技巧,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是要不断强化这一方面的认识。

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三、文言文阅读质量分析(15分)本次文言文以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形式出题,课内选文《醉翁亭记》,课外选文《灵壁张氏园亭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命题质量分析这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它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最高分为134分,最低分为43分。

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二、阅读(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三、作文。

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为语言积累及运用,主要考查了古诗文名句默写、字词音形义、成语的运用、病句、名著的知识、综合性研究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算理想,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较牢固。

失分较多的集中在第2、3小题和第6题的第3小题。

尽管第3小题病句类型较为常见,但仍有不少学生选错。

第二大部分为综合阅读,古诗的阅读理解,共两小题5分,两题均为主观题,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回答都较浅显不全面,失分较多。

现代文阅读,涵盖了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虽然设题不难,但学生总体失分率非常高,主要是审题不清、答题要点不全面。

文言文得分率较高。

第三大部分是作文题,学生只要能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就可。

但不少学生没能写出这一思想认识过程,也有学生缺少深刻的表现,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

三、教学生存在问题及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对于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部分。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三、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

初二年语文备课组
本次期末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期中基础分为80分,作文为40分。

考试结果统计如下:
1、年段最高分113(语基73,作文40)
2、年段平均分84.87。

分析各大部分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古诗文默写(12分)
本次古诗文的默写平均分为8分,反映出学生对于古诗的默写掌握不够充分。

期中《饮酒》的理解性默写得分率最低,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审题不仔细。

然而,就算是去掉这一题的难点,剩下的1分的得分率依旧不高。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要重视默写的落实。

在失分的学生中,不乏有会背诵,书写时却模棱两可,相似音节而不同字形,导致错别字迭出。

例如“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只缘”版,有“生在最高层”版,可见学生的背诵并未从口头练习扎实落实到笔头练习中。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本模块题目属于灵活运用的综合题型。

主要包括字词记忆理解,古诗文赏析,名著阅读,民间风俗记忆,厦门端午文化等。

这部分题型较灵活,所以学生的失分率也比较高,再次是阅卷时也相对比较严格。

改完年级的试卷之后,分析本部分题目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要求的生字,掌握程度还不够。

总分6分,年级平均得分在4-5分左右。

这道题的得分率应该做到百分百的。

希望下次这部分得分能够有所提高。

2、学生对厦门风俗习惯的了解较少,甚至连厦门端午的习俗都答不出来,这部分知识还需要在节后的学习中,重点落实。

增补资料让学生对厦门的风俗有更深的了解。

3、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差,尤其有些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表述不能让人满意。

可见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量是欠缺的。

4、学生审题不清楚,不懂得按分答题的回答技巧,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是要不断强化这一方面的认识。

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三、文言文阅读质量分析(15分)
本次文言文以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形式出题,课内选文《醉翁亭记》,课外选文《灵壁张氏园亭记》。

分析题目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1、字词的理解,包括一词多用,词类活用。

此类活动一题得分率不理想,可见学生的对于文言文词语特殊用法的掌握,还需要多加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定义与例子相辅相成,让学生将文言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以不变应万变。

2、句子翻译题,课内的比较简单,得分较多。

而课外的翻译不理想,体现学生的思维定式,以及对特殊句式(倒装)的不理解。

今后的教学,除了课外阅读的拓展之外,还要归纳特殊句式的出现规律,让学生掌握规律,更易于理解知识点。

3、对于主观理解题目,得分率也较低。

事实上从这一题的大题可见学生对于比较的题目的答题方式已经初步形成规范,懂得先解释甲,再解释乙,然而学生对文
章的理解却较为肤浅,无法从两篇文章中读出共同之处,反倒容易因为对于甲文的理解而牵强至对于乙文的理解,忽略了乙文本身的写作内容和特点。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质量分析(25分)
从这次语文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部分,可以看出学生有以下几大方面能力不足。

1.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有缺;
两篇文章的第一小题都要求学生查找关键信息,并能加以概括。

可是学生要么不懂得利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来回答,要么,根本没找到答题的根据。

甚至许多好生,在《春卷》的第一小题栽了跟头。

2.对文章主旨、情感把握不准;
两篇文章的第三小题都涉及到对文章主旨、情感的分析。

可是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想当然而为之。

如《天鹅》一文,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只停留在揭露人性的丑恶一面,忽略了文章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

而《春卷》一文中,学生错看了作者对春卷的感情,以为作者讨厌做春卷,直接造成答题偏差。

3.审题不清,不注意关键字眼;
《春卷》一文的最后一题,要求学生描绘和亲人朋友共享某种美食的情景。

有些学生描写的是他人而非自己,也有人没有具体描写某种美食,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4.答题不规范;
《春卷》一文中,要求学生品析某句话语,学生能从修辞方面把握这很好,但是却忽略了,从修辞角度答题应该有的规范。

如,比喻这种修辞,很多学生不注意表达其作用时要添加“形象生动”这四个字。

今后,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五、作文(40分)
1、作文设题为二选一
(1)引领我成长(半命题)
(2)材料作文(关于优点与缺点)
2、作文计分要求(40分)
(1)主题积极向上,字数达到一定要求——30分;
(2)结构有特色、层次清楚——5分;
(3)表达通顺,用词恰当,略有文采——5分; 3、作文批改情况
(1)最高分满分(40分)
(2)最低分2分
(3)平均分33分
4、作文好的方面
(1)能使用诗化的语言;
(2)记叙中的过渡句段的使用,层次分明;
(3)具有哲理性语言;
(4)议论文的过渡句、中心句用得好;
(5)开头与结尾做到呼应;
5、作文有待改进的方面
(1)端正态度,达到要求的字数;
(2)力求做到不雷同;
(3)记叙文的内容不能空、肤浅;
(4)文体要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