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廉洁故事 树廉洁家风
廉洁家风故事8篇

廉洁家风故事8篇廉洁家风故事演讲稿篇1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清晨,我坐在小小的书桌旁读书,回忆着当初遇到书时的情景。
上小学之前,妈妈经常一边看着书。
一边讲着书中的故事。
那时的我还小,一个个生疏的文字让我感觉不好玩。
我还没喜欢上读书,但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告诉我,那些好听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图书里。
图书里的世界真的那么神奇?一年级的时候,我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本《童话故事》,当时就想看看里面漂亮的图画,可谁知道,这一看竟然入了迷,我津津有味的读起来,沉浸在我的童话世界里: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邪恶的巫婆,仁慈的小矮人……就这样,我爱上了读书。
自从喜欢读书以后,我改变了很多---小小的我有些怕黑,却“英勇”的走进了地下室;从前最让我头疼的漂泊狗在挨饿,我竟然可以仁慈的像个公主一样给它喂食。
读书不仅能改变自己的性格,还可以给我带来朋友。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因为喜欢读书而认识的。
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某本书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讨论作者怎么会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故事写的那么精彩。
我们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作家,写出好的作品让大家来读,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热爱读书,读书给我带来了惊喜,读书给我带来了快乐,我从读书中增长了智慧。
我热爱读书廉洁家风故事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廉洁阳光照耀每一个家。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____”。
家风正,那么民风淳;家风好,那么政风清;反之,家风浊,那么社风浑。
因此,立好“家风”这面镜子,照清自己,辐射别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享受清正安乐的人生。
提到廉洁,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一个家庭假设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一个人假设意志不够坚决,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2022树清廉家风创廉洁家庭经典优秀征文5篇范文

2022树清廉家风创廉洁家庭经典优秀征文5篇范文篇一:树清廉家风创廉洁家庭征文我的爸妈如今已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他们的党龄比我的年龄还大十几岁,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小时候,爸妈的月工资加起来不足八十元,养着我和弟弟、还有从农村来投奔的姑姑,全家共五口人,居住在不足15平方米的木板旧房里(无水、无厕、更无气)。
那个年代的口粮全凭计划,姑姑经常带着我和弟弟去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剩菜,回家煮着充饥。
有一次,被妈妈单位的领导看见我们又在捡菜叶,批评妈妈为什么不写申请困难补助(那时标准只有5至8元),妈妈笑笑说:不用的,把它留给更困难的同志吧!爸爸年轻时是一名武警消防战士,后转业到地方分配在公安部门,负责农转非户口工作。
当时有一个单位领导找到爸爸,要求帮忙解决职工家属户口问题并承诺办成后给我们家一套大房子,爸爸回答领导:如果符合条件就按照规定办理,如果不符合条件给再大的房子都不行。
爸爸经过深入调查走访,最终将指标给了一位最困难的职工家属。
这位家属在办理手续的当天将一包香烟和一袋水果悄悄的放在爸爸办公桌上,后来爸爸还是让同事转交给那位当事人。
长大后走上工作岗位,爸妈像念经似的始终叮嘱:要懂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好好珍惜;工作上要坚持原则,不怕吃苦;要尊重领导,善待同志,要节俭廉洁不占便宜。
家风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动作”,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形成的,它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风向标,伴随着我从懵懂走向成熟,也一直指引着我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会慎终如始,将更加努力继承家族的灵魂。
篇二:树清廉家风创廉洁家庭征文快乐一家人,和睦新家风我的名字叫冯xx,我是xx市xx公证处的一名公证人员,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妻子和我。
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人用自我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携手搭建起一个幸福的“家”。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优秀作品范文12篇

会了学习上不要大人操心,自己的事情学会独立去承担和完
成。
家风是雨,孩子是苗。良好的家风需要传承,它无形的力量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社会 主义价值观,是家风的总结,是时代的要求,如同美丽的鲜花,到处开放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中。
篇二: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优秀作品
"不学礼而无立"倡导礼法对个人乃至国家的规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牵系的是诸葛亮对子子辈辈品德的培养 ,"恒念物力维艰”是朱子吾辈当以毅力为永念,不应该轻言放弃的家训。历经人生百步,这些生动的家风警言坚定 而有力地传承着,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更在我的家庭中熠熠生辉。
人士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可辛苦了!你的不文明行为会伤害他们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听着妈妈喋喋 不休的话语,我几乎快把红苹果似的小脸低到了地上。在那之后我懂得:生活中一次不经意行为很有可能影响到他 人,伤害到他人,不应该只考虑到自己的方便,方便他人才能方便自己。同样让我明白如何待人处事。最后我想说" 好家风养育着我,成就了我!"
父亲如果在世的话,该已是耄耋之年,只是他走的那一
刻身边并无一人,只有那片自退休以后,陪伴了他十几年的菜园,这也是至今我不敢看父亲照片的缘故。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知道,这样的诗句用在父亲身上并不十分妥帖,因父亲只是一个凡人,但在我 的心里,父亲永远是那样的高大伟岸,那样的乐观坚强,那样的坚韧不拔,就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走过童年,走 过青春,走过人生的沟沟坎坎。
廉洁家风故事8篇

廉洁家风故事8篇【篇1】上个世纪710年代,那是1个属于书信的时期,我总感觉“家书”就是在那个时期真正飞入了千千万万“扫盲”以后的“寻常百姓家”。
那个时期,我的父母正直青春年少,斗志昂扬,家书中演绎着他们的生活足迹与人生追索。
1971年的秋季,我的爷爷,1位以拉板车赡养了他10个孩子中5个的父亲,给他“上山下乡”的知青儿子,写了生平第1封家信:“儿啊,到农村要好好干,多拿工分,吃饱肚子。
”1974年的春季,我的外公,1位曾在华国锋主席身旁做警卫员,随其从山西南下的“南下干部”,给他渴望留城招工的大女儿写了这封家信:“丫头,毛主席号令青年‘农村是1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要牢记,你是1名知识青年,要为国家做贡献。
”就这样,唱着“毛主席教导我们到农村去”,我的父母前后来到了当时湘潭地区最最边远的地方——酃县(今天的炎陵县),开始了他们战天斗地的青春生活!如今,家中不时有这样的对话,父亲身豪地说:“ 我在知青点只几个月,每天都是满工分,当地人都喜欢找我去帮忙干活,请我吃东西。
”母亲淡淡地说:“我下乡3年,历来没拿过满工分,常常到田里放鸭子。
家里相册还有我当年带草帽,拿长条赶鸭子的相片。
”1972年的春季,父亲说凭仗他“劳苦大众”的诞生,和在知青组优秀的表现,荣幸地成了湖南京大学学的1名“工农兵学员”。
他给他的父亲写了1封信,告知这天大的喜讯,他的父亲回信:“儿呀,到学校好好用功,将来报答国家。
”1975年到1976年间,母亲说,外公受邀在撰写《华主席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1书,她很自豪,同学很羡慕。
这时候知青组陆陆续续有人招工回城了,每次有同学返城以后,留下的人就会在夜晚伤心的哭泣,她也不例外。
同学都说“你爸现在这么红,让你回城肯定没问题”。
母亲还说外公的家信也就在这时候来了——“丫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锻炼人,酃县就是1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在我印象中,母亲屡次给我描绘过她读信时的心情,但每次她描写这份曾心情时的现时心情,是随着时光而变化的。
颂廉洁经典树清廉家风演讲稿(5篇)

颂廉洁经典树清廉家风演讲稿(5篇)颂廉洁经典树清廉家风演讲稿(5篇)颂廉洁经典树清廉家风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在心中洁在行中》。
当雨水融入土壤,滋润了一方大地;当花香融入清风,濡染了一片天空;当廉洁融入人心,推动了文明前行!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廉洁,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廉洁?难道真的要“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周朝之粟”?不,不是的!廉洁其实是很朴素的,无需极端,无需标榜。
仰望先贤,我作为一名年轻人,面对那些因丧失廉洁而落马的干部、普通干部,甚至还有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我也曾心生疑惑:“难道廉洁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严重缩水了?难道廉洁的正气已被雨打风吹去?”然而,一个身边的故事扭转了我的看法,使我明白:无论如何,廉洁永远是人心里最真诚的呼唤、最闪光的品质。
给我启示的,是在实习期间带我的一位老。
他曾经在战线上从事多年职务,经常与各类干部群体打交道,位殊权重。
可他踏踏实实做人,本本份份做事,平时的交往中看不到老为虚荣所扰、为享受所困的情景,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智慧的艺术为我进入干部队伍上了一堂很好的启蒙课。
记的自己来实习的当天,老就对我说:小汤,作为长辈,我必须得提醒你啊:工作十分重要,今后可能也会面对不少诱惑,年轻人要想把工作搞好,从一开始就得注意“五官”端正,就是要“手不长”,“嘴不馋”,“耳不偏”,“腿不懒”,“心不邪”,努力做到廉在心中,洁在行中。
老是这么说的,自身更是这么做的!学习先进,使我敬仰满怀,审视世情,使我更添清醒。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干部,究竟想形成什么样的作风?我想,“廉洁建设”应该能带给我们每一位干部切身的触动、深刻的'思考。
而在这一活动中,干部无疑更需要带好头、示好范。
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在学习中理解廉洁,不断地学习掌握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各项规定,经常性地接受廉洁从政警示教育,使廉洁的要求成为一项基础知识;我们要在修养中培育廉洁,发扬公道正派、忠诚无私的核心组工文化,积极的树立起一批于名利淡泊、于职责坚守、于名声看重的人。
以廉洁家风清气正廉洁好家风教育

郑义门
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 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 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 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 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 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 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 其优良家风。
历史为鉴,以正反典型为镜思齐自省
与清官廉吏相对照, 历史上一些家族因 腐化堕落而衰败的 例子也不少见。贪 腐家风斩断家族命 脉:
寇 准 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 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
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 严嵩
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春风化雨
以清廉家风为训涵养正气
春风化雨,以清廉家风为训涵养正气
房玄龄
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 “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 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 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 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 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 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名相 的美誉。
包
拯
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断案铁面无私,不因身份地位就区 别对待,遵纪守法、不畏权贵,并 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 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 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 爱戴。现代也有关于包拯人物形象 的影视剧,皆是正面典型,被称为 包青天。
包容、支持与理解,互敬、互爱、互 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 的示范者;
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 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同时,制订清廉家规家训,经常开展 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 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廉洁家风故事范文(通用6篇)

廉洁家风故事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廉洁家风故事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
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
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
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像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到了初三以后这样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初三的我们不再像小学时候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
初三的我们更怕冬天的来临,寒风像个怨妇一样在我们的耳旁嘶吼着、咆哮着,它告诉我们你只能前进,尽管这样的学习很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为明天铺上一条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脑海里像电影一样倒带重放,记得前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问我原因,我也答不上来,自己独自去好好思考。
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
爷爷问了我情况,我便如实的回答了。
爷爷听完慈祥的笑了。
爷爷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没有认真,对吧?”我看着爷爷点了点头。
“怎么回事,你能告诉爷爷么?”我低着头说:“其实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课很晚。
”爷爷听完后,便指向大厅上那几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呆呆地望了它许久,爷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幅毛笔字挂在这里么?”我摇了摇头。
爷爷说:“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听爷爷讲里面的含义。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
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
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
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
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

讲清廉家风的故事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扬清廉家风,育国之未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国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可以说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传家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讲清廉家风的故事篇1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今天,板报小编跟大家分享·:廉政家风故事。
让我从这些人身上,汲取到传统家风映射出的正能量。
唐家正在副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论资历、论能力他早该扶正了,和他一起提拔的大多早已做了局长。
一些朋友也劝他“跑一跑”,可他仅是笑呵呵地答应着,没有任何行动。
这次调整干部,他凭借过硬的工作能力,终于被提拔为局长。
趁着星期天,两个月没回老家的唐家正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去一趟。
为了表示孝心,他还特意买了一条软云烟和两瓶汾酒。
唐家正的老家在农村,是个离县城较远的小山村。
唐家正每次回家,看着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的小院,都会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
长时间的分离,一家人见面格外亲热。
唐家正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和他们还算健康的身子骨,感觉心安了好多。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妻子起身进了厨房,帮母亲做饭。
儿子专心地看起了电视。
光他们爷儿俩的时候,唐家正注意到父亲的神色渐渐地凝重起来,手里捻着他刚才递的香烟久久没有点燃。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唐家正的心骤然紧张起来,他从小就怵父亲,这种心结一直延续到现在。
父亲虽是一个农民,但身上与生俱来一种刚正之气。
父亲的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他刚正不阿的工作特性与父亲的这种秉性有很大关系。
过了一会儿,父亲开口说话了:“家正,你现在当局长了,按老话说是掌了印把子了。
我和你妈都为你高兴,可今天爹要给你泼点冷水,咱可千万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啊!”父亲的话让唐家正一头雾水,他本能地反问了一句:“爹,我怎么违法乱纪了?”父亲举起手中的香烟,说:“你现在都抽上这么好的烟了?你一个月多少工资,抽得起这样的烟吗?要是公务应酬,那是工作需要,爹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