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导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导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国家级课程课件 页

(3)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 。社 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最初起源于19世纪30—40年代。 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 ,不同国度里 ,不 同的党派中有不同的思想语言表述和论述 。但他们也仍然存 在着共同的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和主张。
民主社会主义的共同的基本原则和主张: ①主张建立所谓民主、多元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主张实 行民主多元化和权力分散的自治原则 ,不主张用社会公有制 去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和独立的政治运动的开展 ,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条件 。随着资本主 义大工业的发展 ,一个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出现了 , 并日益成熟 。伴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和无产阶级反对 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 ,无产阶级开始了独立的政治运动 。
3.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一书中 , 明确地把作为 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区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共产 主义的高级阶段。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 一文中明确地指出:苏联建 立的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 而这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 ”。 由此 ,社会主义亦可以 作为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形态的称谓 , 即指 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
3.它明确地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 、 目的和特征 , 制定了关于无 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4.它对各种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 共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 并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他们的历 史地位 。 明确地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巨大进步和成就,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 。这一 时期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学说 和生物进化论),加速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思想理 论界 ,它所提供的事实材料 ,沉重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 而上学的世界观 ,推动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萌生 。 在社会科学方面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 学和16世纪的以来 ,特别是19世纪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 义学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学导论 PPT课件

3.科学是一种重要力量
(1)弗兰西斯· 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杠杆。 (3)科学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解放功能、思维方法 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政治功能等 罗马俱乐部的主席称1989年是人类历史的转 1、狭义的科学社会学(严格意义的科学社会学) 由专业社会学家进行研究,主要是以默顿及其学派为代表而形成的美国传 统。 马尔凯:科学社会学成为一个学科,与默顿的著作和在他的影响下的一批成 果有直接的关系。 默顿把科学当作一种社会体制,研究了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及结构、科学 家的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等。 科学社会学代表人物:普赖斯(数量分析角度)。
(2)理性批判主义的主张
18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并找出普遍的规律,并利用理性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科学是整理好是知识体系;就是用 理性原则方法建构零散的知识,使之成为符合逻辑规则 的认识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些知识的汇集,也不是 许多各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 明的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出的创造”. 英国波普创建了理性批判主义——证伪主义。
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种类
•
•
国外科学社会学研究,一般不直接讨论研究对象,而更多 地讨论研究路线、研究传统、流派和方法途径等。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 象分为广义的科学社会学和狭义科学社会学。
• 1、广义的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的社会研究) • 具体包括:科学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宗教、 文学艺术等关系。 • 英国研究传统。包括贝尔纳(《科学社会功能》)、 波朗依(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概念)、齐曼
《社会学导论》课件

社会学导论
目录
社会学简介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问题与冲突社会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9世纪末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学派别。
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2
CHAPTER
社会结构与功能
03
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变化。
按照不同的标准,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影响范围可以分为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结构问题和功能问题等。
分类
定义
贫困是指物质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贫困
不平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权利、机、财富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公平现象,它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规则的总称,它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制度。
03
CHAPTER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现代化进程的定义
现代化进程对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同时,现代化进程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01
目录
社会学简介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问题与冲突社会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9世纪末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学派别。
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2
CHAPTER
社会结构与功能
03
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变化。
按照不同的标准,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影响范围可以分为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结构问题和功能问题等。
分类
定义
贫困是指物质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贫困
不平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权利、机、财富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公平现象,它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规则的总称,它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制度。
03
CHAPTER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现代化进程的定义
现代化进程对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同时,现代化进程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01
科学社会学.ppt

• 科学专门职业化的第一步:法兰西科学院(1666年成立) 和专家科学(精英科学);此时科学中心由英国传至法国 (1770-1830).
• 科学活动的专门职业化:在德国,产生了进行科学研究的 大学教师、工业实验室和政府实验室中的科学家,走出了 迈向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步;此时科学中心由法国传至德国 (1830-1920).
3)科学哲学家库恩使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成为主 题。
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
组成是划分层次的;
最根本的是专业一致(专业教育相同、看法相 同、阅读共同的文件等);
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相同的师承关系、共同 培养接班人、引用相同文献、参加相同的会议 等)。
2.无形学院
默顿:“从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把无形学 院解释为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这些 科学家处在较大的科学共同体之中,但是 他们彼此之间在认识上的相互作用要比和 其他的科学家的相互作用更为频繁”。
2.科学交流的重要性
• 个别科学家做出的科学发现只有通过它才 能被了解、承认;
• 在专业问题上的一致,通过它逐步实现 ;
• 符号系统、模型及范例,概念、理论、方 法或仪器的使用,都是通过它逐步取得的 ;
• 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把分散的科学家的 认识汇聚和统一起来,形成不同的研究领 域、专业和学科,形成不同的层次 。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默顿): A. 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 B. 科学研究在于探索和发现,是内在的科学兴趣。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cepticism) (默顿) : A.可以对固有观念、权威提出疑问。 B. 不能人为设定绝对固定不变的界限。 C.对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仔细检验。 D.对发现的错误应公开宣布。 独创性(Originality)(约翰.齐曼) A.世俗层次上:每篇论文必须具有某种新的贡献(新问题、
• 科学活动的专门职业化:在德国,产生了进行科学研究的 大学教师、工业实验室和政府实验室中的科学家,走出了 迈向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步;此时科学中心由法国传至德国 (1830-1920).
3)科学哲学家库恩使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成为主 题。
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
组成是划分层次的;
最根本的是专业一致(专业教育相同、看法相 同、阅读共同的文件等);
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相同的师承关系、共同 培养接班人、引用相同文献、参加相同的会议 等)。
2.无形学院
默顿:“从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把无形学 院解释为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这些 科学家处在较大的科学共同体之中,但是 他们彼此之间在认识上的相互作用要比和 其他的科学家的相互作用更为频繁”。
2.科学交流的重要性
• 个别科学家做出的科学发现只有通过它才 能被了解、承认;
• 在专业问题上的一致,通过它逐步实现 ;
• 符号系统、模型及范例,概念、理论、方 法或仪器的使用,都是通过它逐步取得的 ;
• 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把分散的科学家的 认识汇聚和统一起来,形成不同的研究领 域、专业和学科,形成不同的层次 。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默顿): A. 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 B. 科学研究在于探索和发现,是内在的科学兴趣。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cepticism) (默顿) : A.可以对固有观念、权威提出疑问。 B. 不能人为设定绝对固定不变的界限。 C.对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仔细检验。 D.对发现的错误应公开宣布。 独创性(Originality)(约翰.齐曼) A.世俗层次上:每篇论文必须具有某种新的贡献(新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27张PPT)-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的发展
素养提升
1、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 C.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D.资本主义是人类的最终社会形态
答案:A
答案:①③
知识点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1)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2)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 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 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 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 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历史意义 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
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知识点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剩余价值说
①形成: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 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内容:。③作用: (3)历史意义。
素养提升
1.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 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 物史观创立的巨大贡献是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④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主体作用
科技和社会导论课程介绍-PPT文档资料

Source: 2019, 2019, Melissa L. Morgan; , 20/02/08 downloaded
8
A New Life
What is happening in terms of science or medical science?
Source: 2019, 2019, Melissa L. Morgan; , 20/02/08 downloaded
約 ? 年前開始 自我放逐,成為 街頭遊民。 原因是:___?__
▲當遊民的賴醫師,早期曾在彰市中正路平和國小對面開業,這一 帶目前仍是「醫師街」,短短數百公尺就有6、7家診所。(許司 任攝)
他自認「墮胎太多, 雙手沾滿血腥」
資料來源: 2019, 黃志亮,中時電子報。news.chinatimes/2019Cti/2019Cti-News/2019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19021800255,00.html, 20/02/08 下載。 14
5
課程評量方式
上課參與(題問與回應):30 % 分組報告(口頭報告):30 % 期末作業(書面整理):30 % 出席:10 %
6
為什麼要談醫學、科技與社會?
從一個生命的誕生講起
7
從一個生命的誕生講起: Facts of Lif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birthday, or what implications of birthday?
你同意墮胎嗎? 墮胎是什麼意思?(請寫下你對這兩個問 題的初步想法之後,2人一組相互討論交換 意見)
社会学(全套263页PPT课件)

一、调查研究(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 问的方法)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
●封面信(简洁中肯短小精悍) ⑴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⑵要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 ⑶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 ⑷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
果保密的措施
●(问卷设计时)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⑴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⑵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⑶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⑷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⑸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⑹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⑺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词源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
孔德 (1798 一 1857年) 首先提出的。(社 会学之父)
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战国 时期社会思想家荀况的《王制》篇
章太炎 1902 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 太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二、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 一 ) 各种不同的意见 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孔德) 2.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4.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5.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6.其他的意见还有不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③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应以被访者方便为主 要原则。
④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
⑤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 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 方面的表现。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五、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1)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如文化社会 学,道德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科学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等;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
●封面信(简洁中肯短小精悍) ⑴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⑵要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 ⑶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 ⑷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
果保密的措施
●(问卷设计时)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⑴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⑵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⑶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⑷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⑸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⑹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⑺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词源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
孔德 (1798 一 1857年) 首先提出的。(社 会学之父)
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战国 时期社会思想家荀况的《王制》篇
章太炎 1902 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 太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二、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 一 ) 各种不同的意见 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孔德) 2.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4.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5.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6.其他的意见还有不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③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应以被访者方便为主 要原则。
④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
⑤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 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 方面的表现。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五、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1)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如文化社会 学,道德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科学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等;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4张PPT)(2024)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 诞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3.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 强大的生命力。
小结:
课程小结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总结: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 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 文第一版封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一)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 在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 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 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 诞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3.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 强大的生命力。
小结:
课程小结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总结: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 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 文第一版封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一)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 在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 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 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表现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人类对科学活动本身的意识活动;科学 意识和科学活动形成科学文化生态系统并影响着科学的健康发展。
(4)科学意识形态内容 包括观念形态和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包括自然观、科学观、 科学精神、人生观等;知识形态是指科学成果。
• (1)发展历史
6.科学是一种方法体系
17世纪以来,经验方法使科学和神学分道扬镳;理性方法使 科学成为理论知识。20世纪以来,经验和理性统一体。 • (2)科学方法包括:各种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 • (3)科学认识程序:科学问题、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设计 和活动;科学理论的形成、特点、功能;科学假说的建立、检 验、转化科学理论的途径和方法等。 • (4)科学方法论核心问题是为科学进行辩护、阐述科学的合 理性;研究科学发现的途径、方法等;解决科学研究的认识论、 方法论、逻辑等之间的关系。
(2)理性批判主义的主张
18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并找出普遍的规律,并利用理性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科学是整理好是知识体系;就是用 理性原则方法建构零散的知识,使之成为符合逻辑规则 的认识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些知识的汇集,也不是 许多各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 明的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出的创造”. 英国波普创建了理性批判主义——证伪主义。
表现:科学研究的目的;研究过程;方法和工具等;也存在一些局部的创造等. (4)探索性
一种探索的,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遵循。
(5)曲折性 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人为的因素等。
(6)高风险性
反对者;高失败率;其他因素等。
第二节 研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 出现
一、科学史 科学史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的“老前辈”,已经有200多 年的历史了。 1、学科史 在科学领域,了解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前沿成果是必须要做的一 个工作。例如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撰写的《电学的历史和现状》 (1767)。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3、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特征
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理论系统性 (3)社会实践性 (4)逻辑一致性
(5)可检验性
(6)动态发展性
二、自然科学基本性质和特点
(3)创造性 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就是创造,没有创造也没有意义.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导论
第一章 本章重点
1.什么是科学?
总 论
2.熟悉科学认识与方法的对象、性质、特点 3.科学社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了解研究科学的各种学科情况 5.了解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一、什么是科学? 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不断地讨论这个问题。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1)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化、有条理、说明自然规律 的理性知识; (2)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且得到验证的,具有逻 辑一致性(或数学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3)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结构:内部的结构和外部结构 科学知识的概念:科学知识是一种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 理性的知识念体系:
科学事实、概念与范畴
、定律、理论是科学知识概
念体系的四个方面,它们之
间互相联系,构成一条由低 到高、有浅入深、由易到难 的序列。
理论 定律 概念与范畴
科学事实
2.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1)人类活动 英国科学家弗理德曼认为: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通 过追求科学,可以得到完善与准确的知识从而理解自然界的过 去、现在和将来,增加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环境以及自己特性 的能力。 (2)社会活动 巴伯认为:科学首先和根本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人类 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 (3)认识活动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特殊的认识活动等。 (4)文化活动。
3.科学是一种重要力量
(1)弗兰西斯· 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杠杆。 (3)科学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解放功能、思维方法 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政治功能等 罗马俱乐部的主席称1989年是人类历史的转折年,他认
LOREM IPSUM DOLOR
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贝尔纳观点:科学是一种知识 体系;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宇宙间的力量; 一种信仰。 定义1:根据科学知识特点,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 学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知识体系。
定义2:也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具有广泛联 系和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的动态知识体系。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断标准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12世纪,哲学家认为科学是认识物质的知识。17世纪,哲学家 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归纳出来的知识。 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并最 终要得到经验的验证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所谓哲学的或行而上学的命题实际上 都是非命题或假命题,它们的没有意义的。命题必需与现实相 比较;科学就是以证实性为标准,证实性是科学与非科学、伪 科学的划界标准。 石里克指出:“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自然在于它的命 题的最终有何意义”。“有意义”是命题的真值意义。
学院里的科学研究活动、企业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等。
(3)现代科学组织的特点 (4)科学组织的种类 (5)科学组织管理 (6)科学组织学习与创新
5.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
(1)科学文化概念 (2)科学文化结构 科学文化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成分和各种要素,要素之间 存在有序、历史、动态、分层的联系。 (3)文化实质
为1989年科学各个国家的首脑和决策者开始认真对待科
学发展和科学家了。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社会建制的概念 (2)科学组织 科学是有目的的活动;科学一种组织的活动;符合社 会规范下的活动;主体是科研人员。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组织的出现。17世纪 科学体制化以后,科学的社会组织包括大学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科
(4)科学意识形态内容 包括观念形态和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包括自然观、科学观、 科学精神、人生观等;知识形态是指科学成果。
• (1)发展历史
6.科学是一种方法体系
17世纪以来,经验方法使科学和神学分道扬镳;理性方法使 科学成为理论知识。20世纪以来,经验和理性统一体。 • (2)科学方法包括:各种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 • (3)科学认识程序:科学问题、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设计 和活动;科学理论的形成、特点、功能;科学假说的建立、检 验、转化科学理论的途径和方法等。 • (4)科学方法论核心问题是为科学进行辩护、阐述科学的合 理性;研究科学发现的途径、方法等;解决科学研究的认识论、 方法论、逻辑等之间的关系。
(2)理性批判主义的主张
18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并找出普遍的规律,并利用理性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科学是整理好是知识体系;就是用 理性原则方法建构零散的知识,使之成为符合逻辑规则 的认识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些知识的汇集,也不是 许多各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 明的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出的创造”. 英国波普创建了理性批判主义——证伪主义。
表现:科学研究的目的;研究过程;方法和工具等;也存在一些局部的创造等. (4)探索性
一种探索的,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遵循。
(5)曲折性 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人为的因素等。
(6)高风险性
反对者;高失败率;其他因素等。
第二节 研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 出现
一、科学史 科学史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的“老前辈”,已经有200多 年的历史了。 1、学科史 在科学领域,了解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前沿成果是必须要做的一 个工作。例如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撰写的《电学的历史和现状》 (1767)。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3、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特征
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理论系统性 (3)社会实践性 (4)逻辑一致性
(5)可检验性
(6)动态发展性
二、自然科学基本性质和特点
(3)创造性 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就是创造,没有创造也没有意义.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导论
第一章 本章重点
1.什么是科学?
总 论
2.熟悉科学认识与方法的对象、性质、特点 3.科学社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了解研究科学的各种学科情况 5.了解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一、什么是科学? 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不断地讨论这个问题。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1)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化、有条理、说明自然规律 的理性知识; (2)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且得到验证的,具有逻 辑一致性(或数学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3)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结构:内部的结构和外部结构 科学知识的概念:科学知识是一种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 理性的知识念体系:
科学事实、概念与范畴
、定律、理论是科学知识概
念体系的四个方面,它们之
间互相联系,构成一条由低 到高、有浅入深、由易到难 的序列。
理论 定律 概念与范畴
科学事实
2.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1)人类活动 英国科学家弗理德曼认为: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通 过追求科学,可以得到完善与准确的知识从而理解自然界的过 去、现在和将来,增加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环境以及自己特性 的能力。 (2)社会活动 巴伯认为:科学首先和根本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人类 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 (3)认识活动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特殊的认识活动等。 (4)文化活动。
3.科学是一种重要力量
(1)弗兰西斯· 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杠杆。 (3)科学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解放功能、思维方法 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政治功能等 罗马俱乐部的主席称1989年是人类历史的转折年,他认
LOREM IPSUM DOLOR
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贝尔纳观点:科学是一种知识 体系;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宇宙间的力量; 一种信仰。 定义1:根据科学知识特点,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 学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知识体系。
定义2:也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具有广泛联 系和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的动态知识体系。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断标准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12世纪,哲学家认为科学是认识物质的知识。17世纪,哲学家 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归纳出来的知识。 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并最 终要得到经验的验证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所谓哲学的或行而上学的命题实际上 都是非命题或假命题,它们的没有意义的。命题必需与现实相 比较;科学就是以证实性为标准,证实性是科学与非科学、伪 科学的划界标准。 石里克指出:“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自然在于它的命 题的最终有何意义”。“有意义”是命题的真值意义。
学院里的科学研究活动、企业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等。
(3)现代科学组织的特点 (4)科学组织的种类 (5)科学组织管理 (6)科学组织学习与创新
5.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
(1)科学文化概念 (2)科学文化结构 科学文化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成分和各种要素,要素之间 存在有序、历史、动态、分层的联系。 (3)文化实质
为1989年科学各个国家的首脑和决策者开始认真对待科
学发展和科学家了。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社会建制的概念 (2)科学组织 科学是有目的的活动;科学一种组织的活动;符合社 会规范下的活动;主体是科研人员。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组织的出现。17世纪 科学体制化以后,科学的社会组织包括大学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