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

合集下载

第2讲 汉字的性质

第2讲  汉字的性质

2 .文字的符号形式。据此将文字大体分为3类: (1)图画文字,即原始阶段的语段文字。(2) 象形文字,如古代汉字和古埃及字。(3)符号 文字,包括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国现代的方 块字、古代印度等的蚯蚓字和鸡肠字。
3 .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据此分为:(1)记义 传音文字,文字的符号直接与词的意义发生关系, 词的声音是被意义粘着而进入文字符号的,汉字 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就属于这类。(2)记音标义 文字,文字的符号结构同时与词的音、义发生关 系,既记词音又标词义,如汉字的形声字。(3) 记音传义文字,从记音入手来记词,所记录的是 粘着意义的词的声音,如汉字中的假借字。(4) 表音文字,文字的符号专门用来记录不粘着任何 意义的语音单位——音节和音素,表音文字记录 的不是词音,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
第二讲 汉字的性质
一、关于汉字性质的论述
(一)论述概况 17世纪,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基督教远征中国记》:
“中国文字很像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马尔蒂尼《中 国上古史》:中国古文字是象形文字。 18世纪,法国孟德斯鸠:字形与语义有逻辑联系(表意)。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的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把世界现行的文字明确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种 体系,以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 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 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 联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例子就是汉字”。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把汉 字符号的类型称为“词文字(Word Writing)”。 50年代美国学者I.J.Gelb在1952年发表的《A Study of Writing》一书中,又提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 (Word—Syllbic Writing)”说。

简述汉字的性质

简述汉字的性质

简述汉字的性质汉字的性质,是指汉字与其它事物区别的特点,从文字学角度讲,汉字是由字形、字音、字义三部分组成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汉字这三个方面作过不少的研究。

我们在写字时,要注意每一笔画都有规定的名称和含义。

首先是,字形的性质。

汉字是表意体系,因为汉字是由表示意义的笔画所组成的。

这些笔画往往由许多粗细不同的线条连接而成,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方块或小格子,叫做“字块”。

每一个“字块”中,都包含着若干个具有表意功能的部分,如部首、笔画等。

如:“山”字由三个平行并列的横画组成,三个“山”代表三座山,因此“山”是由三个“山”组成的;“三”字由三个“撇”组成,它代表三根线,也就是三个数字;“八”字由三个“撇”和一个“横折弯钩”组成,这就是“八”字的全部。

我们写“三”字的时候,只要把它们一笔一划地写出来就行了。

但要注意,这里的三个笔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

第二,字音的性质。

字音也是由字形组成的,因为每个字都有固定的读音。

一般说来,汉字都有四个声调,在拼音文字中,是根据发音的清浊升降而变化的。

比如“公”这个字,你看它的形状像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而“ gong”的声母是“ G”,它们共同组成的音节是“ gong”。

读“ gong”时,声音是平的,用的是清声母。

而读“ gong”时,声音是短促的,就是用的浊声母。

其实,一切语言都是如此,可以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合起来的,否则,语言便无法正常发音。

在古代,汉字还没有拼音化之前,汉语读音虽然已经固定下来,但字形却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

比如我们常见的“海”字,上半部的“氵”表示河流,下半部的“每”表示水滨。

还有的字,由于人们的书写习惯不同,结果写成不同的样子。

如“假”字,右边写成了“jia”,左边却写成了“ jia”。

因此,字音也应该象字形那样,有固定的读音,不能随意变动。

这个观点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

他认为汉字既然是表音的,就应该按照它所表示的音来读。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汉字文化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1. 象形性质汉字文化最初形成于远古时期。

当时人们只懂得画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实物,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

随着语言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发现不能仅仅局限于象形,于是在象形基础上引进了指事、会意符号,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汉字系统。

2. 概括性质汉字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质,能够用简单的符号概括表达大量的信息。

例如,一个“人”字就可以代表人类,再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多的符号。

它不仅有助于认知和记忆,更为汉字文化的魅力增添不少。

3. 声调性质汉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声调性质。

在中国语言中,一个音节能够有不同的声调,导致一个字的不同发音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学习汉字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它的声调,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4. 文化内涵汉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在不同时代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典故、典籍、文学艺术、历史知识等等。

在汉字中,很多中文词汇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人文关怀”、“道德观念”、“思辨能力”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5. 功能多样性汉字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功能多样性。

除了传递意义外,汉字还可以用于艺术创作、商业设计、装饰等多种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汉字中的书写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书法、绘画、雕刻等各方面艺术的特点,因此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总之,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是认识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而且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努力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

汉字的性质

汉字的性质
6、古汉字的形体,留有当时社会状况的一 些遗迹,可作为研究上古史的参考。
打 铸 灼 布 (从巾父声) 篇(古代曾在竹简上写字) 贷 赈 贡(曾 用贝壳作为货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上可以说 是西周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 文字;隶变以后,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 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从总体看来,汉字应称 作是意音文字,因为记号绝大多数也是由意符、 音符变来的。 裘锡圭意音文字说的贡献: 不仅明确指出只有的字符的功能才是文字性质的 决定因素,而且对隶变所造成的汉字性质的转变 进行了论述,使对汉字的研究进入更新更高的阶 段。
十七世纪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基 督教远征中国记》中以为“中国文字很像 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马尔蒂尼《中国 上古史》,提出中国古文字是象形文字。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以 为汉字不是象形文字,只表意不表音,字 形与语义有逻辑联系(表意),是表意文 字。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叶的索绪尔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世界现行的文 字明确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种体系, 以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的典型例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学者布龙菲尔德在 《语言论》中把汉字符号的类型称为“词 文字(Word Writing)”。 五十年代美 国学者Gelb在1952年发表的《A Study of Writing》中提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 (Word-Syllbic Writing)”说。
汉字
(1)意符、记号→语素 意符跟汉字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相 联系;记号起到把代表不同语素的 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所以二者都 与语素这个层次发生关系。 歪、尘、表、年
(2)音符→音节 汉字中的音符跟汉语中的音节相联系,不 表示意义 例如: 形声字的声旁:煌、蝗、隍中的“皇” 记录单音节语素的假借字,从字符本身来看, 只起到表示音节的作用,如“花钱”的 “花”; 记录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的假借字,都是 作为音节符号使用的:犹豫、仓庚、苏维 埃、达鲁花赤(统治者)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的构形与用毛笔这一书写工 具的特点所决定,汉字发展到成熟 阶段,产生了书法艺术。
四、汉字是世界上几种最古老而又唯 一沿续使用至今的基本性质没改变的 的文字,埃及圣书字、巴比伦楔形文 字都先后消亡。
五、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1.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汉族占 90% 以上。
2 .联合国规定,汉字是联合国的正 式工作文字。
举例:man woman 男、妇
关于汉字性质,学术界颇有分歧,有人认为汉字
有音,尤其是大量假借字的存在,说明汉字是表音的, 是音节文字。有人认为现代汉字有不少记号性符号, 是表意记号字;有人认为汉字中既有表意字,也有形 声字,尤其是形声字是既有意符又有音符,因而应该 称作意音文字。还有称意音记号文字。
汉语的特点:单音节,同音词多; 无内部形态变化。
在现存的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的 性质是独特的,他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是 独特的。
二、汉字的平面构架 表音文字是线性排列 :man,China 汉字是平面组合。型、汉、国、灏、器
三、汉字的艺术性书写
汉字笔画丰富,构架繁叠,姿 态各异,变化多端,具有艺术美。
我们认为,给汉字安一个什么称号并不重要,汉
字就是汉字,关键在于明确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特 殊性。
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特殊性是很明显的: 1.汉字是音节性符号,一个符号对应一个音
节,代表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词素。 2.汉字形体构造具有一定的图画意味。古文
字不用说是如此,就是所谓的记号,甚至现代汉 字依然具有图画的影子。
举例:文、字、一、二、苗、森
3.汉字字形具有区分同音词的功能. 如gōngshì这个读音,能够代表几
个不同的汉语词,语音上不能区别, (只有进入具体的句子中才明确), 但写成文字,却可以单独区分开来, 如公式、公事、公示、工事、攻势。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 结构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 结构

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
第二、形体往往不统一。
(2)指事 许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 用一种记号标明意义的字。 (一)纯粹抽象符号的指事字: 上:

下 表示数字的字,如: 一:

(二)象形字上加符号的指事字: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性的符号。 本: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 一在其下。” 末: 《说文》:“木上曰末。从木, 一在其上。” 刃: 《说文》:“象刀有刃之形。 ” 寸: 《说文》:“人手却一寸,动脉谓 之寸口 ”
(二)形声、会意两兼字(亦声字) 婚,《礼》:“娶妇以昏时。”从女从昏,
昏亦声。 姻,女之所因,从女从因,因亦声。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 贫 ,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 钩,曲钩也。从金从勾,勾亦声。
“右文说” 右文即形声字的声符,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 侧 。字的意义与形符有关,有时声符与意义 也有关。 宋人王圣美首倡“右文说”。认为,声符相同 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由 声符赋予,义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 类范围。 例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 钱,歺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 义。”


取 及 莫(暮)
捕取也。从又从耳。 逮也。从又从人。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降 陟 監 無
下也。 登也。




毓 至 飲 宿 囚 牧 住宿;过夜 。 拘禁、囚禁。 从牛,从攴( pū), 本义:放牧 牲畜。





以上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在 形体上的联系体现出来。 z 秦汉以后出现了“以义会意”的会意字。 指会意字的字义主要是通过各构件 在意义上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构件的意 义关联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中国汉字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文化之一。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深厚的历史积淀:汉字起源于约五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刻画,经过演变、发展,成为现代汉字。

汉字记录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的传统和智慧。

2. 多样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态美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

汉字的笔画构成简洁明快,结构丰富多变。

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等特点,使得汉字具有高度的表意性和表现力。

3. 丰富的内涵: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汉字的内涵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

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哲学和价值观。

4. 具有记忆性强的特点:汉字形状独特,每个字都有明确的形象,容易记忆。

这使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5. 修饰文化传统: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标识。

汉字通过表达和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民塑造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感。

6. 具有灵活的使用方式:汉字具有一定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字,形成新的词语,进而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这种灵活性使得汉字在表达思想、文化和抽象概念方面非常富有想象力。

7. 传承性和发展性: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种传承性和发展性使得汉字文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汉字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现象。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体结构、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内涵、可记忆性强、修饰文化传统、灵活的使用方式以及传承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象征。

汉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汉字的性质

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语素文字”说的根据 • 厦门市是一座海湾城市,它 · · · · · · · · · · · • 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港口、 · · · · · · · · · · · • 风景旅游城市。 · · · · · ·
“汉字是表词文字”说的根据 • 厦门市是一座海湾城市,它 —— — — — — — • 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港口、 — — — — —— —— • 风景旅游城市。
汉字的性质
•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会显示意义的指 向。 • 汉字是方块文字:字形是方块形,字与 字之间是独立,互不关联。 • 汉字是表音文字:一个字一个音节。 • 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有独立的意义。 • 汉字是表词文字: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词。
“汉字是表意文字”说的根据
• • • • 象形字:目、口、人、大、水、日 指事字:眉、甘、身、亦、永、旦 会意字:尘、休、杲、杳、渔、笔 形声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说的根据
• 阜—— 阝• • • • • 险、阻、坠、阡、防、阱、阵、隈 阴、阳、阶、阪、陆、际、陇、陈 阽、阼、陂、陉、附、陔、陕、陋 陌、降、陡、陨、陪、陵、陪、陲 陷、隆、隘、隙、障、隧、隰、际
“汉字是方块文字”说的根据
• 我是中文系的一个学生。
“汉字是表音文字”说的根据:
•甭 •覅 •甮
beng2 [方] 不用。 fiao4 [方] 不要。 feng4 [方] 不用。
“汉字是表音文字”说的根据: 2,只表音不表义
• • • • • • 喝咖啡 乘的士车 吃麦当劳 穿卡叽布 耐克鞋 跳迪斯科
“汉字是语素文字”说的根据 • 厦门市是一座海湾城市,它 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港口、 风景旅游城市。
“汉字是表意文字”说的根据
• “凡山(旁)必言山,凡水(旁)必言 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已不象太阳,但它在构字时仍然把“太 阳”和与它有关的信息诸如“时”、“明 暗 ”等 带入字形:
晶 昭 暗 晦 昏……中的“日”有“明暗”的意义 时 昨 昔 暂 暇……中的“日”有“时间”的意义 旦 旭 莫 晒 景……中的“日”仍具“太阳”的意义
会意字部件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意化以后的部件组成新字时,有
汉 字 构 意 的 演 变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金文较多 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小篆以后的汉字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义 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会意字部件的形合与意合
形声相益构成形声字
早期古文字的构意直接、具体,甲 金文不少是靠直绘物象来构形
沫 洗 网


初 吹





小篆以后象物性淡化和部件意化 义符的意义信息可以从系统中归纳出来
3.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三个原则
文字不是孤立的字符,它的总体是成系统的, 是按一定的区别原则和组构手段结合而成的体系。 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整体系统,而不应拘泥于一字 一符或某一类字符。 根据第三个原则,我们需要考察汉字不同类型 的符号是否都能列入表意体系。其中特别需要论证 的,是带有示音构件的形声字是否仍然可以在表意 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早期形声字的来源看,它们不但不是表音性的 产物,而且明显是汉字顽强坚持表意性的结果。声 符是因为增加意义信息被动转化而成的。
赵元任曾以代表yi这个音节的汉字编了一 个名为《漪姨》的小故事,全文如下: 漪姨依椅。悒悒,疑异疫,宜诣医。医以 宜以蚁胰医姨。医以亿弋弋亿蚁。亿蚁殪, 蚁胰溢。医以亿蚁溢胰医姨,姨疫以医。姨 怡怡,以夷衣贻医。医衣夷衣,亦怡怡。噫。 医以蚁胰医姨疫,亦异矣;姨以夷衣贻医, 亦益异已矣。
(3) 汉字对汉语的影响
汉字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汉字的字形中,反映出词汇 语义的信息,确证文献语义一般都要用汉字的构 形作旁证 • 汉字在传承和使用过程中,有分化、假借和通用 现象,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犯望形生训的错误 • 汉字的表音机制很少,形声字有钩稽古音的线索 作用,但形声字的声符不宜用来直读 • 字与词既有关系又有很大差别,要有字词相关的 意识,也要有字词差别的意识
根据这个原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 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 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 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从历代汉字的构形系统考察, 各共时平面上的汉字的整体系统,都是按表意原则 维系的。拿汉字和英文比较,可以清楚看出二者构 形依据的不同。例如,英语book直接拼出了意义为 “书”的这个词的声音而成为这个词的载体。汉语 “册”则用皮纬穿竹简的形态表达了它所记录的书 册一词的意义而成为这个词的载体。
汉字的历史状态和现状、特点都不是偶然的,是 汉语决定的;但是,有了汉字以后,又反过来影响了 汉语的发展和现存的特点;所以,汉语和汉字是不可 分的、相互依存的两个符号系统。
(2) 汉语对汉字的决定作用
• 汉语的单音节决定了汉字表现的语音单位是音节 琵琶,枇杷,劈啪(噼啪) 新加坡(SINGAPORE) • 汉语的孤立语性质决定了汉字的构形原则,使它能坚持表意 特性 a book , two books 一本书 , 两本书 sing , sang 唱歌 ,(昨天) 唱歌 • 汉语语音系统简化和同音词数量多,决定了形声造字成为汉 字结构的主体。 同类者以音别——铜,铁(迭,跌),钢,银(垠,龈) 同音者以义别——银,垠,龈
•类化形声字 6 “示”部形声字形成后,“禮”、“福” 等字因类化而加义符“示”
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
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的最显著表现,是它要根据 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或语素的意义来构形;因 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说 明一个汉字的形体必须包括构形和构意这两个部分。 构形指采用哪些构件、数目多少、拼合的方 式、放置的位置等。 构意指这种构形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带来 了哪些意义信息,又采用了何种手段来与相似字和同 类字相区别。也有人把构意称作造意,或称造字的理 据。 汉字的构形与构意都在不断演变。
第一、汉字总要最大限地在符形上增加意义信息,来坚持自己的表意 特点。
第二、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排异”作用,假借 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形声字是以义符为纲,并利用声符作为 别词手段的。 第三,汉字简化一般是在不影响表意与别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汉字不 论怎么简化,都不会把应有的意义信息全部舍弃,决定简化程度的下限, 一般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保留。
汉字的性质
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1 要看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的哪个 要素相联系 •2 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3 不拘泥于这种文字的一字一符,要 看它的整体系统
1.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构形一定要与语言有一 定的联系,才能起到语言载体的作用。所以,文字 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这种文字的形体与语言如何联系。 世界上的文字只能有两种体系。口头语言有两个 要素——音和义,记录语言的文字,只能从中选择 一个要素来作为构形的依据;所以,文字形体直接 显示的信息只能或是语义,或是语音。世界文字体 系的两分法,也正是按照文字构形的依据来确定的。
关于第一个原则的两点说明
•第一,就文字记录语言的职能而言,一切文字都同 时记录语言的音与义,表音文字绝非只记录音而与 义无关,表意文字也不是只记录义而与音无关。为 了不把文字记录语言的职能和它构形的依据混淆, 更准确的称谓应当说,英文是拼音文字,汉字是构 意文字。 •第二,有些理论认为,世界文字发展要经历表形 (象形)、表意、表音三个阶段,它们认为表意文 字处于文字发展的第二阶段,因此必然要继续发展 为拼音文字。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世界文字发展事实 的,世界文字并不一定都经历三个阶段,表音和表 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我们主张“世界文 字发展两种趋势论” ,不同意“三阶段论”的观点。
的还保留着物象关系; 意合:大部分已不保留原来的物象 关系,可以考虑字形的整齐、美观来安 置构件。
形合:意化以后的部件组成新字时有的还
保留着物象关系
舂(舂)两手举杵在臼里舂米,手在两旁,杵在
上方,臼置其下
薜(尘)籀文的“尘”由三个鹿和两个土构成,土
插在三个鹿之中,象群鹿奔跑扬起尘土
牢(牢)牛被拴在牢圈里,牛在宀中
第二、由于书面语与口语可以即时互相转化,在此过程 中,语音信息一时之间会变得异常强烈,加之有些抽象意 义的词因义构形又比较困难,因此汉字在甲骨文时代就产 生了一批同音借用字,即,不再为某些词构形而借用同音 字为符号。例如:“戚”的本义是“斧子”而借作“悲慽 ”字,“舍”的本义是“房舍”,而借作“捨弃”字,“ 辟”的本意是“刑法”而借作“逃避” 、“嬖宠”字等等 。但是,表意的汉字群体对这些脱离意义的音化符号有“ 排异”作用,为时不久,它们便加上了相关的义符,分别 写作“慽”、“捨”、“避”、“嬖”等,再度义化。正 因为如此,汉字中的假借字向形声字转化,成为一种规律 。
2.确定文字性质应当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文字有自己的演变历史,有些文字——比如汉字——还有相当长时期 的发展历史,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 看这种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汉字在表意与表音的相互促进中,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表意特点, 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汉字的特点
一、两维构形 二、超方言性 三、异体字多 四、信息量大
两维构形
初 初 初
州 州 州
客 客 客
异写字与异构字
齒:
隹:
粮-糧 仙-僊
傘-伞 繖
夢-夣 瞢 梦
創-创 剏 刱 刅
汉字的面性排列组合使相对说来比 较容易识别。因为人的视野是一个面 而不是一条线。数量相等的字符呈面 性排列要比呈线性排列更易于被人的 视觉感知。试比较下列图形:
汉字的性质
•汉字问题的重要性 •汉字的性质 •汉字的特点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问题的重要性
• 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语书面语的依托。他转写汉语口语, 超越方言,使汉语免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汉字是华文教育的基石。不论是汉语作为母语的习得和运用, 还是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依赖汉字来理解和记忆 • 汉字是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它记载了汉语的过去,影响了汉 语的发展,也影响了汉语今日的现实 • 汉字字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引渡中华文化的 一叶小舟 • 汉字的基础教育和研究都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要有识别汉 字伪科学的能力
意合: 汉字中的大部分已不保留原来的物象
关系,可以考虑字形的整齐、美观来安置构件
解 (解)用刀剖牛角,刀在牛上,减去 了 手 ,
意义信息足够说明“解剖”义
孙 (孙)系是连续,子的连续是孙。子系是语
义的结合,不存在物象关系
沙 (沙)沙子在水底,水少沙见,是语义的
结合,不存在物象关系
形 声 相 益
部件意合标志着它们直接和语言结合,意化必 同时有音,形声相益成为可能 隹 —— 锥 椎 骓 谁 睢;雉 雌 雄 雕 雏 雀 马 —— 妈 吗 码 玛 蚂;骑 驯 驾 驱 骋 骄 口 —— 扣 叩 ; 刀 —— 召 叨 到; 喉 咽 喝 吃 吹 叫 削 割 剖 判 刷 切
第三,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 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调节字形的杠杆是汉 字的表意性质。汉字总是不断减少构件与笔画,来减少书写 的困难和减轻记忆的负荷,但是,这种简化一般是在不影响 表意与别词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大篆很多从礜的字,小 篆都改从辫。大篆“集”作亮,小篆作谅大篆“流”作骀 ,小篆作骁。大篆“涉”作骅,小篆作骈 汉代碑刻的隶书文字经过归纳整理后,表意性尚存的占 91%左右,马王堆出土帛书传抄上古典籍的隶书文字,保留 表意性的占89%以上。现代汉字形声字已达90%以上,义符 的表义能度也较好地保留下来。这些都表明,在历史上,汉 字不论怎么简化,都不会把应有的意义信息全部舍弃,决定 简化程度的下限,一般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