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300MW汽轮机组断油烧瓦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案

300MW汽轮机组断油烧瓦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案摘要:汽轮发电机组断油烧瓦是是火电厂非常严重的恶性事故之一,运行中轴承一旦断油,将造成轴瓦的烧毁,更为严重时会造成大轴弯曲和轴瓦处冒烟、着火、爆炸等严重事故。
本文针对一起典型的运行人员误操作导致的断油烧瓦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非正常停机后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前期工作步骤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希望对电厂以后减少类似事故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汽轮机;断油烧瓦;防范措施前言众所周知,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好坏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大多数火电厂都发生过汽轮发电机组断油烧瓦事件,近些年来,虽然各单位在预防汽轮发电机断油烧瓦事故上做了不少工作,事故也有所减少,但总的看来,有些电厂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彻底,事故原因仍然存在,仍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本文就是结合某厂300MW#4机组大修后在启动、冲转、试验过程中,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出现了严重的断油烧瓦事故后,采取的一些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1.1#4机组断油烧瓦事故经过某电厂300MW#4汽轮发电机是东方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第八代亚临界300MW氢冷机组。
该机组于2008年3月16日停机,3月20日盘车停运,正式转入A级检修。
4月25日凌晨5:00起,#4汽轮发电机组进入启动、冲转、试验阶段。
在此阶段#4汽轮机及调速系统运行状态正常,各技术参数符合要求,机组运行未发现异常情况。
1.2机组跳机及轴承断油事件经过:1、9点38分22秒停机,首出信号"汽轮机轴瓦振动大",而从运行曲线上看,跳机前,电气试验中有一信号干扰#6瓦振动信号,造成跳机。
9点30分左右6Y轴振开始出现大幅抖动,又瞬间回落,到9点38分跳机这段时间内出现三次较大的抖动。
(保护跳机值250μm,瓦振7丝跳机)。
2、润滑油压低(正常值0.0785-0.0981)MPa0.0490.0490.03920.0390.029联动交流润滑油泵联动直流润滑油泵EST遮断盘车状态跳盘车机组跳闸后,随后在转速下降过程中润滑油压下降,交流润滑油泵联动,但联动后又停止运行。
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原因分析

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经过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300MW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该机组为今年新投产的机组。
2010年7月26日,该机组运行过程中因冷油器漏油,导致机组断油而烧瓦。
事故前:负荷177MW,主汽压力12.19MPa,主汽温度532℃,主机润滑油压0.16 MPa,主油箱油位-39mm,发电机氢压0.3 MPa,左右床压6/5KPa,床温756℃。
2010年7月26日9点37分06秒,主油箱油位-39mm,发“汽轮机润滑油压低”信号,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联启,润滑油压0.093MPa。
9点37分1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86mm,发“汽轮机润滑油箱液位低”信号。
9点37分4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310mm变坏点1500mm,润滑油压0.078MPa,发“汽轮机润滑油箱液位低低”信号。
9点37分58秒,润滑油压0.06MPa,汽轮机润滑油压低保护动作汽轮机跳闸。
就地检查发现主机润滑油冷油器六通阀大量跑油。
9点39分05秒汽轮机转速降至2790rpm,汽轮机各瓦振动:除了1X/1Y有显示为92/86mm,其它各瓦振动测点全部坏点;各瓦温度温度升高,其中#3瓦146℃,#4瓦147℃。
9点39分42秒汽轮机转速降至2470rpm,1X/1Y瓦也成坏点,1-6瓦轴瓦金属温度达129-161℃。
9点41分34秒汽轮机转速降至0 rpm。
手动盘车,盘不动。
汽轮机采取闷缸措施。
2、解体检查情况解体3、4瓦;将发电机内部残余氢气置换完毕后,解体 5 、6瓦,拆发电机端盖、拆密封瓦,拆除中低压联通管,法兰加堵,监视缸温差变化。
分解低发对轮螺栓,进行抽发电机转子,解体低压缸工作。
解体设备的主要情况如下:4瓦上瓦4瓦轴颈三瓦上瓦三瓦轴颈发电机底座螺栓错位发电机定子左后垫片出来5瓦上瓦5瓦轴颈风扇叶磨损3、解体发现的新问题由于厂家设计问题,发电机6瓦定位销长度尺寸不够,未能卡住轴瓦,无法起到定位作用,造成轴瓦转动。
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学习-王晓家

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学习心得体会事故学习后,我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违章、麻痹、粗心”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反应了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人不负责,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
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保证安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每项工作中,要做到有章可询,有章可依。
如在一项具体工作中,工作前,认真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办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开好班前会,将各项制度履行到位,也就是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隆到最低。
其次要提高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安全的根本。
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把“四不伤害”确实贯彻到工作当中,使安全深入人心,平时工作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自觉参与到安全工作中去。
我们要牢牢抓住提高安全素质教育这条主线,从本职出发,逐步形成人人自觉去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要注重“安全”的基本素质培养,掌握建立安全防线的基本技术。
使之成为生活中的“第一需求”,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真正意义上懂得如何做到安全,用“我会安全”的姿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提高安全思想认识,兼顾技能培训,除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规定、标准制定外,还应该开展有关安全方面的预防、系统管理等新科学理论的技能培训,从思想和技能上双管齐下,全面提升,增强对危险的识别能力,练就自我防护本领,在做到自我管理的同时提倡相互之间的督促作用,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总之,要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从思想上牢固建立安全防线,就必须从思想素质入手,重视安全素质教育,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制定出一系列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变成主动的“我要安全”,真正从思想上构筑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人人都能懂得安全,学会如何安全,从而在效果上达到确保安全的目的。
发电运行部王晓家。
北京华能热电厂“3.13”氢爆事故调查报告

北京华能热电厂“3.13”氢爆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回忆:2015年3月13日14时4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村100号的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汽轮发电机组突然发生爆炸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
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8.46万元。
事故原因:叶轮轮缘断裂与叶片脱落123千克,机组轴系发生剧烈振动,导致轴和轴瓦严重磨损、轴封和氢气密封系统失效,润滑油和氢气发生大量泄漏,与励磁系统火花接触后发生爆炸和燃烧。
事故发生后,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同志对做好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组织调查。
经请示北京市政府,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牵头,会同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华能华北分公司,组成了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13”2号机组事故调查组,依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条例)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又名华能北京热电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毗邻东五环,隶属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目前电厂总装机容量1768兆瓦,为热电联产企业,被北京市确定为东南热电中心。
电厂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安装4台前苏联(俄罗斯)产燃煤发电机组,1999年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845兆瓦,供热能力1300兆瓦;二期工程安装“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2011年底投产,发电装机容量923兆瓦,供热能力650兆瓦。
汽轮发电机组断油烧瓦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64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汽轮发电机组断油烧瓦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标准版本汽轮发电机组断油烧瓦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据统计,大多数电厂都存在着汽轮发电机组轴瓦断油烧瓦的事故发生,近些年来,虽然在消灭汽轮发电机断油烧瓦措施上做了不少工作,事故也有所减少,但总的看来,有些电厂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彻底,事故原因仍然存在,仍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本文就多家电厂汽轮发电机的断油烧瓦现象作出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汽轮机轴承断油烧瓦的原因分析根据国内多家发电单位(如裕东电厂#1机组、大同二电厂5号机组、彭城电厂#1机组、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望亭电厂等)轴瓦断油烧瓦的事故调查,造成断油烧瓦事故往往是由于系统的某些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
现总结如下:1.油泵方面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主油泵工作失常。
造成主油泵工作失常的原因有:主油泵的联轴器、油轮或轴瓦等部件损坏;对离心式主油泵,还可能是注油器故障,使主油泵入口油压降低,影响其出力。
(2)交、直流润滑油泵都未联启。
如彭城电厂1998年#1机组,因为联锁开关接触不良的原因,造成跳机后,直到润滑油压力近于0,交、直流润滑油泵都未联启,以致发生断油烧瓦。
(3)油泵电机烧毁。
如浙江台州电厂1988年8月,1号汽轮发电机组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后电机烧毁,而直流润滑油泵电机烧毁时直流母线电压偏低,造成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手动抢合不成,也是造成跳机事故扩大成断油烧瓦的原因。
2.油系统的管道破裂大量漏油,也是引起轴承断油烧瓦的原因。
3.注油器入口逆止挡板故障。
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

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自查报告。
报告标题,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近期,我公司燃机发电厂发生了一起断油跳闸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生产损失和安全隐患。
为了全面了解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特进行了自查和分析,现将自查报告如下:一、事件经过。
事件发生在2022年10月1日晚上8点左右,当时燃机发电厂正在正常运行中,突然发生了断油现象,导致燃机跳闸停机。
经过紧急处理和排查,最终确定是由于油路系统故障导致的断油现象。
二、事件原因。
经过自查和分析,确定了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断油跳闸事件的发生:1. 油路系统维护不到位,油路系统长期没有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导致了部分管路老化、漏油等问题,最终引发了断油事件。
2. 操作人员疏忽,在事件发生前,操作人员没有对油路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3. 系统监控不足,燃机的监控系统对油路系统的监控不够及时和全面,没有及时发出警报或者提醒,也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事件影响。
断油跳闸事件造成了燃机发电厂的停机和生产中断,导致了一定的生产损失和影响。
同时,也给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事件原因和影响,我们公司已经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1. 对油路系统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确保管路的完好和安全。
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设备的监控和维护意识。
3. 对燃机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确保对油路系统的监控更加及时和全面。
5. 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设备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以上就是本次断油跳闸事件的自查报告,希望通过此次事件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公司的重视,并对今后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发电厂断油烧瓦事故

供油系统维护不当、设备老化、 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格等。
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设备损坏
燃气轮机严重损坏,需 要大修或更换。
生产中断
发电厂停产,造成电力 供应短缺,影响周边地 区。
安全风险
经济损失
事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增加安全风险。
维修和更换设备的费用, 以及停产带来的经济损 失。
统,确保油路畅通、油位正常。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01
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润滑技术,提 高润滑效果和设备可靠性,减少因润滑问题引发的设备 故障。
03
02
智能化监控
加强发电厂的智能化监控体系建设,对重要设备进行实 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处理,降低事 故风险。
03
润滑油系统对于发电厂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一旦润滑 油供应中断或不足,会导致设备磨损加剧甚至烧瓦事故 。
断油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断油事故通常是由于润滑油供应不足或中断所引起的。可能 的原因包括润滑油泵故障、油路堵塞、油箱液位过低等。
当润滑油泵出现故障时,无法正常抽取润滑油;油路堵塞会 导致润滑油无法顺畅输送到各个润滑点;油箱液位过低则会 导致润滑油供应不足。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设备得不到足够的 润滑和冷却,进而引发设备磨损和烧瓦事故。
03
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和方式,减少设备磨损和疲劳。
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断油烧瓦事故的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流程和 责任。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配备齐全的应急设备和器材, 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

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自查报告。
标题,电厂燃机断油跳闸事件分析报告。
事件概述:
在某某电厂,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断油跳闸的情况,导致设备停机,并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排除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特进行自查和分析。
自查内容和分析:
1. 设备运行记录分析,对燃机运行记录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发现在断油跳闸前,燃机运行状态正常,未出现异常振动或噪音。
2. 油路系统检查,对燃机的油路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油路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油现象,可能导致油压不稳定,进而引发断油跳闸事件。
3. 控制系统分析,对燃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检查,发现在断油
跳闸时,控制系统出现了一定的故障,导致燃机无法正常运行。
4. 人为操作分析,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进行了分析,发现在
断油跳闸前,操作人员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操作程序也符合标准
要求。
改进措施:
1. 油路系统维护,对燃机的油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油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控制系统升级,对燃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增加
了故障检测和自动保护功能,提高了燃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操作规程优化,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增加了对燃
机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流程,提高了操作人员对异常情况的应对
能力。
结论:
通过自查和分析,发现断油跳闸事件的原因主要是油路系统存
在漏油情况和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高燃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厂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运行中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经过
某电厂2号机组汽轮机为汽轮机厂生产的300MW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该机组为今年新投产的机组。
2010年7月26日,该机组运行过程中因冷油器漏油,导致机组断油而烧瓦。
事故前:负荷177MW,主汽压力12.19MPa,主汽温度532℃,主机润滑油压0.16 MPa,主油箱油位-39mm,发电机氢压0.3 MPa,左右床压6/5KPa,床温756℃。
2010年7月26日9点37分06秒,主油箱油位-39mm,发“汽轮机润滑油压低”信号,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联启,润滑油压0.093MPa。
9点37分1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86mm,发“汽轮机润滑油箱液位低”信号。
9点37分45秒,主油箱油位下降至-310mm变坏点1500mm,润滑油压0.078MPa,发“汽轮机润滑油箱液位低低”信号。
9点37分58秒,润滑油压0.06MPa,汽轮机润滑油压低保护动作汽轮机跳闸。
就地检查发现主机润滑油冷油器六通阀大量跑油。
9点39分05秒汽轮机转速降至2790rpm,汽轮机各瓦振动:除了1X/1Y有显示为92/86mm,其它各瓦振动测点全部坏点;各瓦温度温度升高,其中#3瓦146℃,#4瓦147℃。
9点39分42秒汽轮机转速降至2470rpm,1X/1Y瓦也成坏点,1-6瓦轴瓦金属温度达129-161℃。
9点41分34秒汽轮机转速降至0 rpm。
手动盘车,盘不动。
汽轮机采取闷缸措施。
2、解体检查情况
解体3、4瓦;将发电机部残余氢气置换完毕后,解体 5 、6瓦,拆发电机端盖、拆密封瓦,拆除中低压联通管,法兰加堵,监视缸温差变化。
分解低发对轮螺栓,进行抽发电机转子,解体低压缸工作。
解体设备的主要情况如下:
4瓦上瓦
4瓦轴颈
三瓦上瓦
三瓦轴颈
发电机底座螺栓错位
发电机定子左后垫片出来
5瓦上瓦
5瓦轴颈风扇叶磨损
3、解体发现的新问题
由于厂家设计问题,发电机6瓦定位销长度尺寸不够,未能卡住轴瓦,无法起到定位作用,造成轴瓦转动。
如下图所示。
4、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汽轮机厂、冷油器切换阀制造厂、电科院、集团公司、分公司及电厂人员查阅设计图纸和现场确认,一致认为就造成本次断油停机事故的润滑油外漏原因如下:
1)切换阀上法兰盖紧固螺栓咬合深度不符合设计标准
切换阀上法兰阀体螺栓孔螺纹小径尺寸实测:上部φ11.5 mm,深度6mm以下为φ11.2 mm。
按照国标(GB5782)的设计标准应为φ10.106 mm。
而在装螺栓外径实测为φ11.7 mm,咬合深度单侧只有0.1mm至0.25 mm(标准应是0.92mm),未达设计要求,造成连接强度严重不足。
见下图。
8个M8X1.75螺丝底扣全部已捋扣
2)螺纹有效旋合长度不够
设计图纸要求上端盖紧固螺栓规格为M12×40,而现场实际使用螺栓规格为M12×24.5,同时图纸要求上盖厚度为15mm,而实测厚度为16.2mm,螺纹工艺倒角1mm,螺栓倒角及未承力螺纹部分2mm,以上原因造成螺栓实际有效旋合长度约5.3mm,与设计图纸严重不符。
如下图所示。
螺丝明显偏短,造成旋
入有效深度只有2-3扣
3)在装螺栓未按图纸要求安装弹簧垫圈
5、6QHF 冷油器切换阀存在的隐患
此次发生漏油事故的冷油器型号为6QHF 。
该型号的冷油器今年5月份在该集团的某个电厂也发生过紧固螺钉松动、脱落,造成阀蝶旋脱堵死运行油口,从而发生汽轮机断油烧瓦的事故。
经分析,该型号的冷油器存在设计、制造及安装上的缺陷。
见下图。
冷油器切换阀的结构如下:
阀瓣上的4个聚氨酯密封胶圈易脱落
阀蝶没有固定 4条螺丝无防松措施
上下法兰盖紧固螺栓存在隐患
端部紧固阀蝶螺钉无防松措施,易脱落,造成阀蝶松脱
6QHF型冷油器切换阀
1.上阀盖
2.手柄
3.阀杆
4.凸轮
5.密封组件
6.阀盖
7.阀体
该切换阀在设计、制造上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隐患如下:
1)阀瓣上的密封胶圈易脱落
2)切换阀阀瓣未固定
设计上为保证切换时另一侧的阀蝶密封到位,通过旋转阀蝶定位间距后外侧用定位螺钉锁死,而侧却没有固定,所以阀蝶在里面是可以旋转的,运行中阀瓣受油流影响会转动,会影响密封效果,震动也易引起阀紧固件松动。
3)紧固螺钉易松动、脱落,造成阀蝶旋脱堵死运行油口。
这也是该集团另一个电厂2号机今年5月份发生断油烧瓦事故的主要原因。
4)外部法兰盖紧固螺栓不符合要求,厂家没按要求配置弹簧垫圈等隐患。
6、预防措施
1)对于采用6QHF 冷油器的机组,最好能停机检查、处理。
不能近期停机检查处理的机组,必须立即采取办法对切换阀上下法兰盘同时进行加固,防止机组运行中上下法兰松脱漏油。
对于采用其它型号冷油器的机组,也要对照上述的问题进行检查,同时核查设计、制造及安装是否存在其它缺陷。
2)如果近期机组有停机机会,要对阀碟和部紧固螺栓进行焊接加固处理,拆掉胶圈;同时对上下端盖螺栓及螺孔、止动垫圈等措施进行检查,如不符合规要求必须更换处理。
3)在更换处理之前先暂停冷油器切换阀切换操作(已经切换在中间位置的,要把手柄固定,防止位置转动)。
运行中加强润滑油温、油压变化和部是否有震动等异常的监视检查。
如运行中发生渗漏、异常变化等缺陷,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4)使用哈汽机组的电厂如存在上述缺陷,应尽快与厂家联系。
其它型号冷油器和其它厂家的机组也应进行排查,有问题尽快与厂家联系。
5)核查小汽机等辅机冷油器切换阀的型式,有类似问题一并采取有效措施。
密封胶圈
密封胶圈易脱落(普查时发现有3台冷油器的密封胶圈已经脱落)
6)点检和运行人员要加强对油系统的检查,用听针、振动、测温仪等定期对六通阀等重要设备进行就地巡检和测试工作,并做好记录。
7)结合本单位油系统设备的结构和投产后发生的各类异常,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定防措施。
8)根据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研究油系统设备的结构特性,制定详细的检查项目,完善作业指导书和运行规程。
9)加强对油系统设备及管路连接法兰的螺栓、垫圈情况的检查。
禁止运行中有渗漏油的情况,若有异常时要抓紧申请停机进行消除,要避免在线处理渗漏油缺陷的情况,避免扩大事故。
10)排查法兰密封垫是否符合要求。
落实二十五项反措关于“油系统禁止使用橡胶垫(含耐油橡胶垫)的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法兰密封垫、密封圈,近期抓紧更换。
11)排查油系统阀门的安装位置、型式是否正确。
12)全面检查汽轮机油系统(包括主机润滑油系统、EH油系统、小机油系统)管路是否有异常震动、碰磨部位,支吊架是否有松脱现象。
13)检查油系统各设备运行参数是否有异常。
14)机组大、小修时,对主油箱、外部所有设备、油管道进行外观和焊口、弯头的探伤检查,包括:各油泵、射油器出口逆止门进行重点解体检查;射油器焊口、喉部着色检查;主油箱溢油阀及流量孔板前逆止门灵活性检查;检查射油器出口逆止阀销子、调节螺栓的定位螺母是否完好等等,防止卡涩、泄漏造成润滑油系统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