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数学七年级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成都七中初一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初一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初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用法?A. 心旷神怡B. 心旷神怡(错误)C. 心旷神怡(错误)D. 心旷神怡(错误)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D3.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数学公式?A. 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B.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A = πr²C.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A = πr²D.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 = πr²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英语表达?A.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B.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r.C.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s.D.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re.答案:A5.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秦始皇统一七国C. 秦始皇统一八国D. 秦始皇统一九州答案:A6.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物理概念?A. 光速是最快的速度B. 光速是第二快的速度C. 光速是第三快的速度D. 光速是第四快的速度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化学元素符号?A. 水(H2O)B. 氧气(O2)C. 氢气(O2)D. 氮气(H2)答案:B8.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动物界、植物界、细菌界B. 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C. 动物界、植物界、病毒界D. 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答案:B9.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地理概念?A.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B. 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C.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D. 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计算机术语?A. 软件(Software)B. 硬件(Hardware)C. 软硬件(Soft-ware)D. 硬软件(Hard-ware)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宁波港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年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晋升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并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宝座.其中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A .1212∠-∠B .132122∠-∠C .12()12∠-∠D .21∠-∠3.已知单项式2x 3y 1+2m 与3x n +1y 3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4.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 )A .2B .πC .3.14D .375.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6.“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应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D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7.图中是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 A .105︒B .75︒C .115︒D .95︒9.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格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数据“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5010⨯ B .5510⨯C .6510⨯D .510⨯10.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 +2b =5abB .4m 2 n -2mn 2=2mnC .-12x +7x =-5xD .5y 2-3y 2=212.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A .2B .1C .0D .-1二、填空题13.把53°30′用度表示为_____. 14.36.35︒=__________.(用度、分、秒表示)15.定义-种新运算:22a b b ab ⊕=-,如21222120⊕=-⨯⨯=,则(1)2-⊕=__________.16.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其中,含3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a 上,含9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221a b ∠=∠,;,则1∠=__________°.17.因式分解:32x xy -= ▲ .1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 19.请先阅读,再计算: 因为:111122=-⨯,1112323=-⨯,1113434=-⨯,…,111910910=-⨯, 所以:1111122334910++++⨯⨯⨯⨯ 1111111122334910⎛⎫⎛⎫⎛⎫⎛⎫=-+-+-++- ⎪ ⎪ ⎪ ⎪⎝⎭⎝⎭⎝⎭⎝⎭111111119 11223349101010 =-+-+-++-=-=则1111 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_________.20.五边形从某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2019的坐标是_____.22.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根据这些规律,则第2013个图案中是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23.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4.若4a+9与3a+5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_____.三、压轴题25.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 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__.(2) 若OA=3OB,求a的值.(3) 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26.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27.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说明:[)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商品的标价,请问:()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 ()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2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 ,点P 表示的数是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29.对于数轴上的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点Q 的距离为d(d≥0),则称d 为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记作d[PQ].例如,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2,点Q 表示的数是5,则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为d[PQ]=3. 问题解决:(1)点M,N都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是1,且点N到点M的d追随值d[MN]=a(a≥0),则点N表示的数是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点C表示的数是1,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A,B都沿着正方向同时移动,其中A 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B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A从点C出发,点B表示的数是b,设运动时间为t(t>0).①当b=4时,问t为何值时,点A到点B的d追随值d[AB]=2;②若0<t≤3时,点A到点B的d追随值d[AB]≤6,求b的取值范围.30.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31.如图,A、B、P是数轴上的三个点,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1)试求P点对应的数值;若点A、B对应的数值分别是a和b,试用a、b的代数式表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2)若A、B、P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点相向而行,P点在动点A和B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B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B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B、P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2个单位长度/s,3个单位长度/s,设运动时间为t.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x的值.(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5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因为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为:,所以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2.C解析:C【解析】【分析】由图知:∠1和∠2互补,可得∠1+∠2=180°,即12(∠1+∠2)=90°①;而∠1的余角为90°-∠1②,可将①中的90°所表示的12(∠1+∠2)代入②中,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由图知:∠1+∠2=180°,∴12(∠1+∠2)=90°,∴90°-∠1=12(∠1+∠2)-∠1=12(∠2-∠1).故选:C.【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余角与补角,难点在于将∠1+∠2=180°进行适当的变形,从而与∠1的余角产生联系.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概念,首先求出m 与n 的值,然后求出m n -的值. 【详解】 解:单项式3122mx y+与133n xy +的和是单项式,3122m x y +∴与133n x y +是同类项,则13123n m +=⎧⎨+=⎩∴12m n =⎧⎨=⎩,121m n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得出m ,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及无理数的概念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B. π是无理数,故不符合题意;C. 3.14是有理数,故符合题意;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与无理数,熟练掌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 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两棵树的连线确定了一条直线,可将两棵树看做两个点,再运用直线的公理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种做法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公理的实际运用,易于理解掌握.7.D解析:D【解析】【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详解】解:从正面看,左边1列,中间2列,右边1列;从左边看,只有竖直2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本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及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8.B解析:B【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详解】解:∵∠A=105°,∴∠A的补角=180°-105°=7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将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510⨯,故B 选项是正确答案. 【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五棱柱的形状特点判断即可. 【详解】圆锥,如果截面与底面平行,那么截面就是圆; 圆柱,如果截面与上下面平行,那么截面是圆; 球,截面一定是圆;五棱柱,无论怎么去截,截面都不可能有弧度. 故选B .11.C解析:C 【解析】试题解析: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 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 C.正确.D.222 532.y y y -=故错误. 故选C.点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1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A 、D 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 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 ,求得AB 、BD 的长度,从而找到BD 的中点E 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如图:∵|AD|=|6-(-5)|=11,2AB=BC=3CD , ∴AB=1.5CD , ∴1.5CD+3CD+CD=11,∴CD=2,∴AB=3,∴BD=8,∴ED=12BD=4,∴|6-E|=4,∴点E所表示的数是:6-4=2.∴离线段BD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二、填空题13.5°.【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30’用度表示为53.5,故答案为:53.5.【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30’用度表示为53.5︒,故答案为:53.5︒.【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60,注意度、分、秒都是60进制的,由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60才行.14.【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即1°=60′,1′=60″.【详解】解:36.35°=36°+0.35×60′=36°21′.故答案为:36°21′.【点解析:3621'o【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即1°=60′,1′=60″.【详解】解:36.35°=36°+0.35×60′=36°21′.故答案为:36°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熟记1°=60′,1′=60″.15.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将-1和2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因为;所以故填8.【点睛】本题结合新定义运算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将-1和2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因为22a b b ab ⊕=-;所以2(1)222(1)28.-⊕=-⨯-⨯=故填8.【点睛】本题结合新定义运算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6.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解析: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3=90°−∠2.∵a∥b,∠2=2∠1,∴∠3=∠1+∠CAB,∴∠1+30°=90°−2∠1,∴∠1=20°.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17.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解析: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详解】x3﹣xy2=x(x2﹣y2)=x(x﹣y)(x+y),故答案为x(x﹣y)(x+y).18.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0,∴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解析: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0,∴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9.【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 解析:242525【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 解: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 ⎪ ⎪⎝⎭⎝⎭⎝⎭⎝⎭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9610100242525== 故答案为2425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规律,利用规律将所求算式进行化简计算. 20.2【解析】【分析】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5﹣3=2条对角线,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熟记解析:2【解析】【分析】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5﹣3=2条对角线,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熟记知识点(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是解此题的关键.21.(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解析:(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第2019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以1、0、-2、0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9÷4=504…3,∴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3次运动,与第3次运动的点的纵坐标相同,为-2,∴点P(2019,-2),故答案为:(2019,-2).【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考查,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解析: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3+3=7个基础图案,第3个图案中有1+3+3+3=10个基础图案,……第n个图案中有1+3+3+3+…3=(1+3n)个基础图案,当n=2013时,1+3n=1+3×2013=6040,故答案为:604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问题,由前3个图案得出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解析:270【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此位置数为15时,恰好是第8个奇数,即此“田”字为第8个.观察每个“田”字左下角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是2,22,23,24等,则第8数为a=28.观察右下角的数字可得右下角的数字正好是左上角和左下角两个数字的和,所以b=15+a=271,右上角的数字正好是右下角数字减1,所以c=b-1=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以探究数字规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感.解题时注意把同等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3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50° D .90° 2.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000km ,将384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84×103B .3.84×104C .3.84×105D .3.84×106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C .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D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4.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的圆柱的体积为2r h π,单项式2r h π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 A .π,3B .π,2C .1,4D .1,35.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3=2(m ﹣x )的解满足(x+3)2=4,则m 的值是( ) A .13或﹣1 B .1或﹣1 C .13或73D .5或736.下列分式中,与2x yx y---的值相等的是() A .2x yy x +-B .2x yx y+-C .2x yx y--D .2x yy x-+ 7.已知2a ﹣b =3,则代数式3b ﹣6a+5的值为( ) A .﹣4B .﹣5C .﹣6D .﹣78.已知线段AB=8cm ,点C 是直线AB 上一点,BC =2cm ,若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度是( ) A .6cm B .3cm C .3cm 或6cm D .4cm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x 的解为x =﹣1,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3 D .﹣3 10.如果a ﹣3b =2,那么2a ﹣6b 的值是( )A .4B .﹣4C .1D .﹣1 11.如果+5米表示一个物体向东运动5米,那么-3米表示( ). A .向西走3米B .向北走3米C .向东走3米D .向南走3米12.如果代数式﹣3a 2m b 与ab 是同类项,那么m 的值是( ) A .0B .1C .12D .3二、填空题13.甲、乙两地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和﹣9米,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米.14.如图,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BC =2AB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AB =4,则BD 长度是_____.15.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16.若3750'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7.﹣30×(1223-+45)=_____. 18.如图,若12l l //,1x ∠=︒,则2∠=______.19.16的算术平方根是 .20.小颖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入一个正数x ,最后输出的结果为131.则满足条件的x 值为________.21.按照下面的程序计算:如果输入x 的值是正整数,输出结果是166,那么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___________. 22.五边形从某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23.下列命题:①若∠1=∠2,∠2=∠3,则∠1=∠3;②若|a|=|b|,则a=b ;③内错角相等;④对顶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2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COE 是直角,∠1=44°,则∠2=______.三、解答题25.计算:﹣6÷2+11()34-×12+(﹣3)2.26.解方程3142125x x -+=-.27.滴滴快车是一种便捷的出行工具,其计价规则如图:(注:滴滴快车车费由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三部分构成,其中里程费按行车的具体时段标准和实际里程计算:时长费按具体时段标准和行车的实际时间计算,远途费的收取方式:行车里程10公里以内(含10公里)不收远途费,超过10公里的,超出部分每公里收0.3元)(1)小红早上7:00从家出发乘坐滴滴快车到学校,行驶里程2公里,用时8分钟,需付车费元,傍晚17:00放学乘坐滴滴快车到妈妈单位,行驶里程5公里,用时20分钟,需付车费元;(2)某人06:10出发,乘坐滴滴快车到某地,行驶里程20公里,用时40分钟,需付车费多少元?(3)某人普通时段乘坐演滴快车到某地,用时30分钟,共花车费39.8元,求他行驶的里程?28.某水果店用500元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共50kg,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下表所示品名甲种乙种进价(元/kg)712售价(元/kg)1016()1求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2如果这批水果当天售完,水果店除进货成本外,还需其它成本0.1元/kg,那么水果店销售完这批水果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售价-成本)29.甲队原有工人65人,乙队原有工人40人,现又有30名工人调入这两队,为了使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12,应调往甲、乙两队各多少人? 30.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4,10,10--.(1)填空:AB = ,BC = .(2)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 请说明理由。

成都七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1∠与2∠是(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2.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2(25)a a cm +B .2(315)a cm +C .2(69)a cm +D .2(615)a cm + 3.已知()22316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可能是( )A .7-B .1C .7-或1D .7或1- 4.若(x 2-x +m )(x -8)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8B .-8C .0D .8或-8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B .15C .12或15D .18 6.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能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的关系式是( )A .22()()a b a b a b +-=-B .222()a b a b -=-C .2()b a b ab b -=-D .2()ab b b a b -=- 7.已知,()()212x x x mx n +-=++,则m n +的值为( )A .3-B .1-C .1D .38.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 2-5=(a+2)(a-2)-1B .(x+2)(x-2)=x 2-4C .x 2+8x+16=(x+4)2D .a 2+4=(a+2)2-49.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6B .3C .2D .10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02x m x m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m ≤ B .23m < C .23m ≥ D .23m > 二、填空题11.若a m =5,a n =3,则a m +n =_____________.12.已知5m a =,3n a =,则2m n a -的值是_________.13.如图,将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ABCD 先向下平移2cm ,再向左平移1cm ,得到正方形A 'B 'C 'D ',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 2.14.如果9-mx +x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_.15.若二次三项式x 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________.16.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7.若等式0(2)1x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8.如图,将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ABCD 先向上平移3cm ,再向右平移1cm ,得到正方形A ′B ′C ′D ′,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 2.19.小马在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232a x x -=时,误将- 2x 看成了+2x ,得到的解为x =6,请你帮小马算一算,方程正确的解为x =_____.20.已知x 2a +y b ﹣1=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 =_____. 三、解答题21.因式分解:(1)249x - (2) 22344ab a b b --22.已知a+b=2,ab=-1,求下面代数式的值:(1)a 2+b 2;(2)(a-b )2.23.解方程组(1)2431y x x y =-⎧⎨+=⎩(2)121632(1)13(2)x y x y --⎧-=⎪⎨⎪-=-+⎩. 24.己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4325x y a x y a -=-⎧⎨+=-⎩, (1)请用a 的代数式表示y ;(2)若,x y 互为相反数,求a 的值.25.当,m n 都是实数,且满足28m n =+,就称点21,2n P m +⎛⎫- ⎪⎝⎭为“爱心点”. (1)判断点()5,3A 、()4,8B 哪个点为“爱心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4A a -、()4,B b 是“爱心点”,请判断A 、B 两点的中点C 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3)已知P 、Q 为有理数,且关于x 、y的方程组3x y q x y q⎧+=+⎪⎨-=-⎪⎩解为坐标的点(),B x y 是“爱心点”,求p 、q 的值.26.计算:(1)022019()32020-- (2)4655x x x x ⋅+⋅27.计算:(1)0201711(2)(1)()2--+--;(2)()()()3243652a a a +-•-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a ,()0,b ,其中a ,b满足|273|0a b --=.将点B 向右平移1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如图所示.(1)求点A ,B ,C 的坐标;(2)动点M 从点C 出发,沿着线段CB 、线段BO 以1.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N 从点O 出发沿着线段OA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012t <<.当BM AN <时,求t 的取值范围;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得OACM OCN S S ≤四边形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可判断.【详解】∵∠1和∠2都在直线c 的下侧,且∠1和∠2在直线a 、b 之内∴∠1和∠2是同旁内角的关系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旁内角的理解,紧抓定义来判断.2.D解析:D【分析】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注意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详解】矩形的面积为:(a+4)2-(a+1)2=(a 2+8a+16)-(a 2+2a+1)=a 2+8a+16-a 2-2a-1=6a+15.3.D解析:D【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22316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22316x m x --+=2816x x -+或者()22316x m x --+=2+816x x +∴-2(m-3)=8或-2(m-3)=-8解得:m =-1或7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4.B解析:B【解析】(x 2-x +m )(x -8)=322328889(8)8x x mx x x m x x m x m -+-+-=-++- 由于不含一次项,m+8=0,得m=-8. 5.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分情况讨论:①、3是腰;②、3是底.必须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①若3是腰,则另一腰也是3,底是6,但是3+3=6,∴不构成三角形,舍去. ②若3是底,则腰是6,6.3+6>6,符合条件.成立.∴C=3+6+6=15.故选B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6.A解析:A【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分别表示出甲乙两个图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S a b a b +-甲,()()2222==S a a b b a b a ab ab b a b -+-=-+--乙. 所以()()a b a b +-22=a b -故选A .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难度不大,通过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即可顺利解题.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即可化简求解.【详解】∵()()2212222x x x x x x x +-=-+-=-- ∴m=-1,n=-2,故m n +=-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8.C解析: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能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9.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设第三边为x ,则3<x <9,纵观各选项,符合条件的整数只有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解析:A【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解:202x mx m-<⎧⎨+>⎩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2m.解不等式②,得x>2-m.因为不等式组无解,∴2-m≥2m.解得23 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m=5,an=3,∴am+n= am×a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解析: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 m=5,a n=3,∴a m+n= a m×a 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算.1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相乘或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或相减. 解析:253【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2m n m n a a a -=÷,∵5m a =,∴22525m a ==, ∴22252533m n m n a a a -=÷=÷=, 故答案为:253. 【点睛】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同底数幂相乘或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或相减. 13.20【分析】如图,向下平移2cm ,即AE=2,再向左平移1cm ,即CF=1,由重叠部分为矩形的面积为DE•DF,即可求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如图,向下平移2cm ,即AE=2,解析:20【分析】如图,向下平移2cm ,即AE=2,再向左平移1cm ,即CF=1,由重叠部分为矩形的面积为DE•DF,即可求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如图,向下平移2cm,即AE=2,则DE=AD-AE=6-2=4cm向左平移1cm,即CF=1,则DF=DC-CF=6-1=5cm则S矩形DEB'F=DE•DF=4×5=20cm2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关键在理解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变化.14.±6【分析】如果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方程9-mx解析:±6【分析】如果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因此得到:m2-36=0,解得:m=±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正确理解一个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由是完全平方式,得到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方法一、方法二、由是完全平方式,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式解析:18±【分析】由281x kx ++是完全平方式,得到()22819,x kx x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方法一、 ()2222281991881,x kx x kx x x x ++=++=±=±+18,kx x ∴=± 18.k ∴=±方法二、由281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2810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0,b ac ∴=-=1,,81,a b k c ===241810,k ∴-⨯⨯=2481k ∴=⨯,18.k ∴=±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式的特点,掌握完全平方式的特点,特别是积的二倍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6.104【解析】两个阴影图形可以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长为,宽为8,故阴影部分的面积13×8=104,故答案为104.解析:104【解析】两个阴影图形可以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长为15213-=,宽为8,故阴影部分的面积13×8=104,故答案为104.17.【分析】根据非0数的0次幂等于1列出关于的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成立,,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的意义,即非0数的0次幂等于1,0的0次幂无意义 解析:2x ≠【分析】根据非0数的0次幂等于1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0(2)1x -=成立,20x ∴-≠,解得2x ≠.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的意义,即非0数的0次幂等于1,0的0次幂无意义. 18.15【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为长方形,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ABCD 先向上平移3cm ,∴阴影部分的宽为6-3=解析:15【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为长方形,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3cm,∴阴影部分的宽为6-3=3cm,∵向右平移1cm,∴阴影部分的长为6-1=5cm,∴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5=15cm2.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阴影部分的长和宽.19.3【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方程的解为x=6,∴3a+12=36,解得a=8,∴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方程3232a xx+=的解为x=6,∴3a+12=36,解得a=8,∴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y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2a=1,解析: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a b-1x +y =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 、y 的指数均为1∴2a =1,b-1=1,解得a =12,b =2, 则ab =122⨯=1, 故答案为:1.【点睛】该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含有两个未知量,且未知量的指数为1,将其代数式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三、解答题21.(1)()()2323x x +-;(2)()22--b a b . 【分析】(1)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 ()()249=2323x x x -+-; (2)()223224444ab a b b b a ab b--=--+=()22--b a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22.(1)6;(2)8.【分析】(1)先将原式转化为(a+b )2-2ab ,再将已知代入计算可得;(2)先将原式转化为(a+b )2-4ab ,再将已知代入计算计算可得.【详解】解:(1)当a+b=2,ab=-1时,原式=(a+b)2-2ab=22-2×(-1)=4+2=6;(2)当a+b=2,ab=-1时,原式=(a+b)2-4ab=22-4×(-1)=4+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求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其灵活变形.23.(1)12xy=⎧⎨=-⎩;(2)53xy=⎧⎨=⎩【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2431y xx y=-⎧⎨+=⎩①②,把①代入②得:3x+2x﹣4=1,解得:x=1,把x=1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12 xy=⎧⎨=-⎩;(2)121632(1)13(2) x yx y--⎧-=⎪⎨⎪-=-+⎩方程组整理得:211 213x yx y+=⎧⎨+=⎩①②,①×2﹣②得:3y=9,解得:y=3,把y=3代入②得:x=5,则方程组的解为53 xy=⎧⎨=⎩.【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要根据方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简化运算.24.(1)31y a =-+;(2)12a =-. 【分析】 (1)通过消元的方法,消去x ,即可用a 的代数式表示y ;(2)令y x =-,再将x 、x -代入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43x y a -=-得:43x a y =-+,将其代入25x y a +=-得:4325a y y a -++=-,整理得:393y a =-+,即31y a =-+.故答案为31y a =-+.(2)若x 、y 互为相反数,则y x =-再将x 、y 代入方程组:4325x x a x x a+=-⎧⎨-=-⎩ , 解得12a =-. 故答案为12a =-. 【点睛】 本题考查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运用,难度一般,熟练掌握消元法是顺利解题的关键.25.(1)()5,3A 为爱心点,理由见解析;(2)第四象限,理由见解析;(3)0p =,q =23- 【分析】(1)分别把A 、B 点坐标,代入(m ﹣1,22n +)中,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代入2m =8+n 检验等号是否成立即可;(2)把点A (a ,﹣4)、B (4,b )各自代入(m ﹣1,22n +)中,分别用a 、b 表示出m 、n ,再代入2m =8+n 中可求出a 、b 的值,则可得A 和B 点的坐标,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出C 点坐标,然后即可判断点C 所在象限;(3)解方程组,用q 和p 表示x 和y ,然后代入2m =8+n 可得关于p 和q 的等式,再根据p ,q 为有理数,即可求出p 、q 的值.【详解】解:(1)A 点为“爱心点”,理由如下:当A (5,3)时,m ﹣1=5,22n +=3, 解得:m =6,n =4,则2m =12,8+n =12,所以2m=8+n,所以A(5,3)是“爱心点”;当B(4,8)时,m﹣1=4,22n+=8,解得:m=5,n=14,显然2m≠8+n,所以B点不是“爱心点”;(2)A、B两点的中点C在第四象限,理由如下:∵点A(a,﹣4)是“爱心点”,∴m﹣1=a,22n+=﹣4,解得:m=a+1,n=﹣10.代入2m=8+n,得2(a+1)=8﹣10,解得:a=﹣2,所以A点坐标为(﹣2,﹣4);∵点B(4,b)是“爱心点”,同理可得m=5,n=2b﹣2,代入2m=8+n,得:10=8+2b﹣2,解得:b=2.所以点B坐标为(4,2).∴A、B两点的中点C坐标为(2442,22-+-+),即(1,﹣1),在第四象限.(3)解关于x,y的方程组3x y qx y q⎧+=+⎪⎨-=-⎪⎩,得:2x qy q⎧=-⎪⎨=⎪⎩.∵点B(x,y)是“爱心点”,∴m﹣1﹣q,22n+=2q,解得:m﹣q+1,n=4q﹣2.代入2m=8+n,得:﹣2q+2=8+4q﹣2,整理得﹣6q=4.∵p,q为有理数,若使p﹣6q结果为有理数4,则P=0,所以﹣6q=4,解得:q=﹣23.所以P=0,q=﹣23.【点睛】本题是新定义题型,以“爱心点”为载体,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关键.26.(1)89;(2)102x;【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计算;(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合并同类项即可计算.【详解】(1)原式=1-19=89; (2)原式=x 10+x 10=2x 10.【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法则的计算方法.27.(1)-2(2)12a【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求解;(2)根据幂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0201711(2)(1)()2--+-- =1-1-2=-2(2)()()()3243652a a a +-•- =()126654a a a+•-=121254a a -=12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28.(1)(12,0)A (0,3)B (15,3)C(2)610.8t <<;存在,02t <≤或11.612t ≤<【分析】(1)根据题意构造方程组21802730a b a b +-=⎧⎨--=⎩,解方程组,问题得解; (2)①当010t <≤时,15 1.5BM t =-,12AN t =-,根据BM AN <构造不等式,求出t ,当1012t <<时, 1.515BM t =-,12AN t =-,根据BM AN <构造不等式,求出t ,二者结合,问题得解;②分别表示出BCN S 三角形、 OACB S 四边形,分010t <≤,1012t <<两种情况讨论,问题得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21802730a b a b +-=⎧⎨--=⎩,解得123a b =⎧⎨=⎩, ∴(12,0)A ,(0,3)B ,(15,3)C(2)①当010t <≤时,15 1.5BM t =-,12AN t =-,BM AN <得15 1.512t t -<-,解得6t >则610t <≤;当1012t <<时, 1.515BM t =-,12AN t =-,BM AN <得1.51512t t -<-, 解得10.8t <,则1010.8t <<,综上,610.8t <<; ②1145153222BCN S BC OB =⨯⨯=⨯⨯=三角形 1181()(1215)3222OACB S OA BC OB =⨯+⨯=⨯+⨯=四边形 当010t <≤时, 81145(15 1.5)3222OACM OACB BMO S S S t =-=-⨯-⨯≤四边形四边形三角形 解得2t ≤,则02t <≤;当1012t <<时, 81145(1.515)15222OACM OACB BMC S S S t =-=-⨯-⨯≤四边形四边形三角形 解得11.6t ≥,则11.612t ≤<,综上02t <≤或11.612t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表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面积表示,不等式,方程组、分类讨论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根据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成都7中初一试题及答案

成都7中初一试题及答案

成都7中初一试题及答案试题:成都7中初一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3或-3D. 9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5或-5D. 不存在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不等式?A. 3 > 2 > 1B. 3 ≥ 2 ≥ 1C. 3 ≤ 2 ≤ 1D. 3 < 2 < 15. 如果a + b = 7,a - b = 3,那么a和b的值分别是?A. a=5, b=2B. a=4, b=3C. a=3, b=4D. a=2, b=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8. 两个数的和是10,差是2,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9. 如果一个数的5倍加上8等于3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0. 一个数的3/4等于12,这个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12. 一个水池的容积是1000升,如果每分钟注水5升,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注满水池?13.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1/3是男生,2/3是女生,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14. 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23,求这个数。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进价是每个20元,标价是每个30元。

如果打8折出售,商店每卖出一个商品的利润是多少?16. 一个农场有鸡和兔子共40只,腿的总数是100条。

问农场里各有多少只鸡和兔子?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B5. A二、填空题6. 47. 278. 6, 49. 6 10. 16三、解答题11. 周长= 2 × (长 + 宽) = 2 × (15 + 10) = 50厘米12. 时间 = 容积 / 每分钟注水量 = 1000 / 5 = 200分钟13. 男生人数= 45 × 1/3 = 15人,女生人数= 45 × 2/3 = 30人14. 这个数 = (23 - 5) / 3 = 6四、应用题15. 利润 = 标价× 折扣 - 进价= 30 × 0.8 - 20 = 4元16. 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x + y = 40,2x + 4y = 100,解得x=10,y=30,即鸡有10只,兔子有30只。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小升初招生入学数学考试卷(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A 组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1.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____条.【答案】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求直线的条数,根据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过任意一个点与剩下的3个点可以画出3条直线,4个点共可以画出3412×=条,每个点重复一次,故一共可以画1226÷=(条)直线;故答案为:6.2. a 、b 是自然数,规定33b a b a =×−▽则25▽的值是____. 【答案】13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按照题目所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513253233=×−=▽, 故答案为:133. 3. 用1、5、7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两位小数,其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____.【答案】5.9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减法,根据题意得出最大的数为7.51,最小的数为1.57,相减即可.【详解】解:用1、5、7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数为7.51,最小的数为1.57,7.51 1.57 5.94−=,故答案为:5.94.4. 某工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0.25吨,可以烧100天,实际每天烧煤比原计划节约20%.实际可以烧____天.【答案】12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用总的煤数除以实际每天烧煤数,即可解答.【详解】解:()0.251000.25120%125×÷×−=(天), 故答案为:125.5. 找规律,填一填:1,8,27,____,125,216,…【答案】6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类的规律探究,根据311=,382=,3273=,31255=,32166=,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311=,382=,3273=,31255=,32166=,∴括号内为3464=,故答案为:646. 26比一个数的37少4,这个数是____. 【答案】7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264)7+÷,然后根据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7(264)307073+÷=×=, 即这个数是70,故答案为:70. 7.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体积比是5:6,它们高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答案】5:8##58【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1(3V Sh S =圆锥为圆锥的底面积,h 为圆锥的高),圆锥底面积2(S R R π=为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也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和最简整数比.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得到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的比是2:3,设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为1h 、2h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2r ,3r ,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得到22121(2):(3)5:63r h r h ππ⋅⋅⋅⋅=,然后1h 与2h 的最简整数比. 【详解】解: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的比是2:3,设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为1h 、2h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2r ,3r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5:6,22121(2):(3)5:63r h r h ππ∴⋅⋅⋅⋅=, 124:35:6h h ∴=,122415h h ∴=,12:15:245:8h h ∴==.故答案为:5:8.8. 父亲对儿子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79岁了.”现在父亲____岁.【答案】5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设出年龄差,分别得出儿子和父亲现在的年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设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为x 岁,则根据“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得出儿子现在的年龄为:()4x +岁;根据“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79岁”得出父亲现在的年龄为:()79x −岁;根据儿子的年龄+年龄差=父亲的年龄,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为x 岁,则儿子现在的年龄为()4x +岁,父亲现在的年龄为()79x −岁,根据题意可得方程:479x x x ++−,解得:25x =,则父亲现在的年龄为:792554−=(岁), 答:父亲现在的年龄是54岁.故答案为:54.9. 把一根60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 11次,每段长____米.【答案】5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分数的乘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锯11次将钢筋锯为了12段,每段长是原来的1 12,即可解答.【详解】解:1605111×=+(米),故答案为:5.二、解答题.10. 计算.(1)111 63010.9 12154−+×÷×(2)352.253 1.8 1.2140%511+÷−×÷(3)721210 1637113511 1233414×+×−÷(4)11991 52204 3.20.24221005−×−÷×+÷(5)113135132013 244666201420142014 ++++++++++【答案】(1)4 3(2)37 4(3)15 11(4)8066 55(5)25376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3)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4)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5)先计算括号内的,再用首位相加法进行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 解:11163010.912154−+×÷×59630032041=−×÷×96892 =−÷3829=×43=;【小问2详解】 解:352.253 1.8 1.2140%511+÷−×÷ 991215245510011518+÷−×÷911524202 =+−×92954202 =+×745202=×374=;【小问3详解】 解:72121016371135111233414×+×−÷28377111637115153414×+×−×71217113637212+×− 15564211121=×× 1511=; 【小问4详解】 解:1199152204 3.20.24221005−×−÷×+÷ 5591009520 3.20.24229 =−×−××+× 5591009916620225 ×−××+ 150******** −×+6500111655=×+ 58000556+ 806655=; 【小问5详解】 解:113135132013244666201420142014 ++++++++++ 12310072222=++++ ()112310072=×++++ ()110071100722=×+× 11007100822=×× 253764=.11. 解方程.(1)2152136x x x −++=−(2)()7.635% 6.50.76:1:2x ×+×=【答案】(1)97x =(2)15.2x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比例.(1)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步骤进行解答即可;(2)先将括号内化简,再根据比例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小问1详解】 解:2152136x x x −++=−, ()()()2215621x x x −++=−,425126x x x −++=−,412625x x x +−=−+−,79−=−x ,97x =. 【小问2详解】解:()7.635% 6.50.76:1:2x ×+×=, ()7.60.350.657.6:1:2x ×+×=, 7.6:1:2x =,7.62x =×,15.2x =.12.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按相同的速度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后到达乙站,那么这3小时的路程就是慢车6小时行驶的路程,先求出这段路程再除以3就是快车的速度,用快车的速度乘快车行驶的时间就是甲、乙两站的距离.【详解】解:快车速度:456390×÷=(千米), 的甲、乙两地距离:()906381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B 组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 某环保队有甲、乙、丙三支队伍,现计划在A 地植树1000棵,在B 地植树1250棵,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8、32、30棵.甲在A 地,乙在B 地,丙在A 与B 两地之间来回帮忙,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丙在A 地植树____棵.【答案】30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 先设丙在A 地植树x 棵,则甲在A 地植树()1000x −棵,然后根据甲在A 地,乙在B 地,丙在A 与B 两地之间来回帮忙,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可以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丙在A 地植树x 棵, 由题意可得:100010003230()1250282830x x x −−×+−=, 解得300x =,答:丙在A 地植树300棵,故答案为:300.14. 将87化成小数,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____. 【答案】8【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数小数互化,将87化为小数,得出87的小数部分每6个数字一循环,即可解答. 【详解】解:将87化成小数为1.142857 , 即87的小数部分每6个数字一循环, 1006164÷=……,∴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第17组的第4个,即为8,故答案为:8.15. 王叔叔只记得李叔叔的电话号码是76045□□,还记得最大数字是7,各个数字又不重复.王叔叔要拨通李叔叔的电话,最多要试打______次.【答案】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整数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的数字只能是1、2、3.【详解】解:∵最大数字是7,各个数字又不重复,∴□的数字只能是1、2、3,∴剩下两个数字可能是12、13、21、23、31、32,共6种情况,∴最多要试打6次,故答案为:6.16. 两数相除,商4余8,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四数之和等于415,则被除数是____.【答案】32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除法、有理数的加法,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解答即可.−−=,【详解】解: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41548403商4余8,被除数比除数的4倍多8,−÷+=,则除数:(4038)(41)79×+=.被除数:7948324故答案为:324.17. 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____个.【答案】16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运算,根据题意得到四位数首位必须为1,又和的后三位为9,所以相加时+=,又四位数的首位是没有出现进位现象,找出合适的组合,0和9,2和7,3和6,4和5(因为1891,不能重复,则数字8不能用在这),根据乘法原理求解即可.【详解】解:由于其和为1999,则这四位数的首位一定是1,和的后三位是9,∴相加时没有出现进位现象,和为9的组合有:0和9,2和7,3和6,4和5(1和8在本题中不符题意),∵两个数的和一定,∴三位数一定下来,四位数只有唯一的可能.∵0不能为首位,∴这个三位数首位有817−=种选法,∴十位数有826−=种选法,个位数有844−=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知,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764168××=个.故答案为:168.18. 小明把6个数分别写在3张卡片的正面和反面,每个面上写1个数,每张卡片正、反面上的2个数的和相等,然后他将卡片放在桌子上,发现正面写着28,40,49,反面上的数都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那么反面上的3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答案】1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整数的运算,质数,根据三张卡片正反两面的和相同,且28,40为偶数,49为奇数,结合反面上的数都是质数,得到49的反面只能是2,进而得到和为51,求出两外两个数,再求出3个数的平均数即可.【详解】解:因为反面上的数都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所以反面上的数都是质数,因为三张卡片正反两面的和相同,且28,40为偶数,49为奇数,所以49的反面只能是2,所以正反两面的和为51,所以另外两个数分别为:512823,504011−=−=, 所以反面上的3个数的平均数是:()23112312++÷=; 故答案为:12.19. 某产品的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生产成本,每个需8元;另一部分是管理、宣传、营销等与产品间接有关的费用,共10000元.如果此产品定价12元,要使利润达到营业额的20%以上,至少要生产____个产品.【答案】6250【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正确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列式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2120%×−1280%=×9.6=(元), ()100009.68÷−10000 1.6÷6250=(个). 故答案为:6250.20. 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要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4小时,单开丁管需要6小时.现在池内有16池水,如果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 小时,则____小时后水开始溢出水池.【答案】20.7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先计算出第一次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小时后池内的水,然后再计算后面的几次,直到发现这一次结束后再加下一次中先开甲多长时间后水池内水的体积超过1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打开甲水管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111632+=, 打开乙水管11144=, 打开丙水管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1194520+=, 打开丁水管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911720660−=, 则第二次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1711112460345660+−+−=, 第三次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2411113160345660+−+−=, 第四次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3111113860345660+−+−=, 第五次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每次开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3811114560345660+−+−=, 故第6次先打开甲水管1小时后池内的水为:45165160360+>, 设第6次,甲打开x 小时,水池内水正好满了, 4511603x +=, 解得0.75x =,的每次需要4小时,∴水开始溢出水池的时间为:450.75200.7520.75×+=+=(小时), 故答案为:20.75.二、解答题.21. 如图,A 、B 是圆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10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A 点有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答案】这个圆的周长为360米或240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解题时要能读懂题意,列出式子计算是关键.依据题意,第一次相遇于C 点,两人合走了半个周长.从C 点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于D 点,两人合起来走了一个周长.因为两速度和一定,所以第一段所需时间是第二段的一半.对于小王而言,他第一段所走的行程是第二段的一半.从而可得C ,D 的关系有两种情况,进而画出图形分析判断可以得解.【详解】解:由题可知,C ,D 的关系有如下两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情况,2CD BC =,所以160CD AC AD =+=米,则160280BC =÷=米,所以半圆周长是10080180+=(米),圆的周长是1802360×=(米).对于第二种情况,2CD BC =,40CD AC CD =−=米,则40220BC ÷米,则半圆周长10020120+=(米),圆的周长是1202240×=(米).即这个圆的周长为360米或240米.是22. 某次考试共有100道题,每题1分,做错不扣分,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得90分、70分、50分,其中3个人都做出来的题叫作“容易题”,只有1个人做出来的题叫作“较难题”,没人做出来的题叫作“特难题”,且“较难题”的个数是“特难题”的3倍,又已知丙同学做出的题中超过80%的是“容易题”,但又不全是“容易题”.“特难题”共有多少道?【答案】特难题有7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特难题有x 道,容易题有y 道,则较难题有3x 道,则有两个人做出来的题有()1003x x y −−−道,根据题意推出105y x =+,再根据“丙同学做出的题中超过80%的是容易题”以及特难题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即可解答.【详解】解:设特难题有x 道,容易题有y 道,则较难题有3x 道,∴有两个人做出来的题有()1003x x y −−−道,()3210033907050x x x y y +−−−+++,整理得:105y x =+, ∵丙同学做出的题中超过80%的是“容易题”,但又不全是“容易题”,∴5080%10090y x >× <−, 即1054010x x +> < , 解得:610x <<,∴x 7,8,9当7x =时,10545y x =+=,符合题意;当8x =时,10550y x =+=,不符合题意;当9x =时,10555y x =+=,不符合题意;综上:特难题有7道.23. (组合图形求面积)在矩形ABCD 中,8AB =,15BC =,点E 是BC 的中点,点F 是CD 的中点,连接BD 、AF 、AE ,把图形分成六块,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答案】40【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中线求三角形的面积.设BD 交AE 交于G 点,AF 交DB 与H 点,根据111332ABD ABCD AGH BGC DHC S S S S S ===×=△△△矩形 ,1134BGE DHF ABCD S S S =×=△矩形求解即可. 【详解】解:AE 与BD 的交点记为点G ,AF 与BD 的交点记为点H ,∵矩形ABCD ,∴BE AD ∥,∵点E 是BC 中点, ∴1212BE BC AD ==, ∴12BG GD =,12GE AG = 同理12DH GD =,12HF AH = ∵BG GH DH BD ++=,∴BG GH DH ==, ∴011111332328152AG ABD AB H BG DHC CD CS S S S S ==××=×===×矩△△△形 , ∴12BGE ABG S S =△ ∴1111111111158103323223434BGE ABE ABCD S S BE AB BC AB S ==×⋅=××⋅=×=×××=△矩形 同理:111111111033232234DHF ADF ABCD S S DF AD CD AD S =×⋅=××⋅=×==矩形 , 2010240S +×==阴,的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0.24. 一条河的岸边有A、B两个码头,A在上游,B在下游.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划船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划船出发,同向而行,乙16小时后追上甲.已知甲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则乙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答案】乙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船无论是同向而行还是相向而行,两船的速度和与速度差都与水流速度无关.设乙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根据相向时,两船路程和等于A、B两地距离,同向时,两船路程差等于A、B两地距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设乙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x x61664x=,解得:10答:乙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

2024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新 初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20分)1. 要使四位数104□能同时被3和4整除,□里应填( ). A. 1B. 2C. 3D. 42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那么煎熟3只饼至少需要_____分钟.( ) A 4B. 3C. 5D. 63. 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第4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12B.14C.13D.234. 一串珠子按照8个红色2个黑色依次串成一圈共40粒.一只蟋蟀从第二个黑珠子开始其跳,每次跳过6个珠子落在下一个珠子上,这只蟋蟀至少要( )次,才能又落在黑珠子上. A. 7B. 8C. 9D. 105. 12,第二次运走了余下的 13,第三次运走了第二次余下的14,第四次运走了第三次余下的 15,第五次运走了最后剩下的19吨.这个仓库原来共有水泥_____吨.( ) A. 78B. 56C. 95D. 13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6. 132吨=( )吨( )千克.70分=( )小时. 7. 把0.45:0.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11:812的比值是_____. 8 111112310012123+++++++++++ . 9. 定义运算:35a b a ab kb =++ ,其中a 、b 为任意两个数, k 为常数.比如:27325277k =×+××+ ,若5273= ,则85= _____.10. 某年的10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10月8日是星期_____....11. 某小学举行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竞赛,学生中至少参加一科的:数学203人,语文179人, 科学165人,参加两科的:数学、语文143人, 数学、科学116人,语文、科学97人.三科都参加的:89人,这个小学参加竞赛的总人数为_____人.12. 一个长方体长、宽、高之比为3:2:1,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则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_____,长方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13.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行驶2小时后,余下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之比是3:2,两车还需要经过_____小时才能相遇.14. 如图,长方形ABCD 中,12AB =厘米,8BC =厘米,平行四边形BCEF 的一边BF 交CD 于G ,若梯形CEFG 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则DG 长为_____.15. 自然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下:从排列规律可知,99排在第_____行第_____列.三、计算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共20分)16. (1) 计算:2255977979 +÷+ ;(2) 计算:121513563+++×; 的(3)计算:479111315 31220304256−+−+−;(4)计算:11111 155991313171721 ++++×××××.四、解答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每小题6分,共30分)17. 如图所示是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边长为8,小正方形边长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π取3.14)18. 学校计划用一批资金购置一批电脑,按原价可购置60台,现在这种电脑打折优惠,现价只是原价的75%,用这批资金现在可购买这种电脑多少台?19. 在甲、乙、丙三缸酒精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分别占48%、62.5%和23.已知三缸酒精溶液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缸酒精溶液的量等于乙,丙两缸酒精溶液的总量.三缸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缸中纯酒精的量是多少千克?20. 一家工厂里2个男工和4个女工一天可加工全部零件的310,8个男工和10个女工一天内可加工完全部零件.如果把单独让男工加工和单独让女工加工进行比较,要在一天内完成任务,女工要比男工多多少人?21. 如图,有一条三角形环路,B段是上坡路,B至C段是下坡路,A至C段是平路,A至B、B至C、C至A三段距离的比是345::,小琼和小芳同时从A出发,小琼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小芳按逆时针方向行走,2个半小时后在BC上的D点相遇,已知两人上坡速度是4千米/小时,下坡速度是6千米/小时,在平路上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问C至D段是多少千米?的2023~2024学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新初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20分)1要使四位数104□能同时被3和4整除,□里应填()..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数的整除,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能被3和4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根据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即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进行解答即可.+++=能被3整除,不【详解】解:A:后两位数是41,不能被4整除,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10416,6符合题意;+++=不能被3整除,不符合题意;B:后两位数是42,不能被4整除,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10427,7+++=不能被3整除,不符合题意;C:后两位数是43,不能被4整除,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10438,8+++=能被3整除,符合题意.D:后两位数是44,能被4整除,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10449,9故选:D.2.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那么煎熟3只饼至少需要_____分钟.()A. 4B. 3C. 5D. 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推理与论证,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论,既要节省时间又不能造成浪费.若先把两只饼煎熟,则在煎第三张饼时,锅中只有一只饼而造成浪费,所以应把两只饼的两面错开煎,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若先把两只饼煎至熟,势必在煎第三只饼时,锅中只有一只饼而造成浪费,∴应先往锅中放入两只饼,先煎熟一面后拿出一只,再放入另一只,当再煎熟一面时把熟的一只拿出来,再放入早拿出的那只,使两只饼同时熟, ∴煎熟3只饼至少需要3分钟. 故选:B .3. 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第4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12B.14C.13D.2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的大小,熟练根据概率的知识得出可能性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每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都一样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每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都为12. 故选:A .4. 一串珠子按照8个红色2个黑色依次串成一圈共40粒.一只蟋蟀从第二个黑珠子开始其跳,每次跳过6个珠子落在下一个珠子上,这只蟋蟀至少要( )次,才能又落在黑珠子上. A. 7 B. 8 C. 9 D. 10【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关键是理解这只蟋蟀跳跃的规律,难点是得出跳过的珠子数与循环周期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蟋蟀每次跳过6粒珠子,则隔7个珠子,把珠子编上号码,将第2粒黑珠记为0,以后依次将珠子记为1,2,3,39….其中0,9,10,19,20,29,30,39的8颗珠子是黑色;蚱蜢跳过的珠子号码依次是0,7,14,21,28,35,42,49…,因为周期是40,再根据周期性的知识解决即可. 【详解】解:观察可知,每次跳过6粒珠子,则隔7个珠子,将第2粒黑珠记为0,以后依次将珠子记为1,2,3,39….其中0,9,10,19,20,29,30,39的8颗珠子是黑色.蚱蜢跳过的珠子号码依次是0,7,14,21,28,35,42,49…,即7的倍数; 周期应是40,4940−9=,就相当于一圈后落在“9”号黑珠子上; 即这只蟋蟀至少要7次,才能又落在黑珠子上;故选:A.5. 仓库里的水泥要全部运走,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12,第二次运走了余下的13,第三次运走了第二次余下的14,第四次运走了第三次余下的15,第五次运走了最后剩下的19吨.这个仓库原来共有水泥_____吨.()A. 78B. 56C. 95D. 13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此题应从后向前推算,分别求出第三,二,一次运过之后,还剩下的数量,即可求解.【详解】∵第五次只剩下19吨,∴第三次运过之后,还剩下195 19154÷−=吨,那么第二次运过之后,还剩下951951443÷−=吨,那么第一次运过之后,还剩951951332÷−=吨那么没经过运输之前,仓库中有9519522÷=吨,故选: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6.132吨=()吨()千克.70分=()小时.【答案】①. 3 ②. 500 ③. 7 6【解析】【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小时=60分计算即可.【详解】解:∵11000=5002×千克,∴132吨=(3)吨(500)千克.∵70÷60=76小时,∴70分=(76)小时. 故答案为:3,500;76.【点睛】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熟练掌握1吨=1000千克、1小时=60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把0.45:0.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11:812的比值是_____. 【答案】 ①. 1 ②. 2 ③. 1.5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详解】解:0.45:0.91:2=,11111:12 1.58128128=÷=×= 故答案为∶1,2,1.5. 8. 111112123123100+++++++++++ . 【答案】200101【解析】【分析】先确定,分数的变化规律,后整理计算即可. 【详解】∵21112()123n (1)1n n n n ==−++++++ ,∴111112123123100+++++++++++ =1111112()1001011223−+−++−=12(1)101−=2001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中的规律问题,熟练掌握拆项法找规律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9. 定义运算:35a b a ab kb =++ ,其中a 、b 为任意两个数, k 为常数.比如:27325277k =×+××+ ,若5273= ,则85= _____.【答案】244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5273= 得到方程,解方程得到4k =,【再计算85 即可.【详解】解:由5235552273k =×+××+= , 解得4k =,∴853*********=×+××+×= , 故答案为:24410. 某年的10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10月8日是星期_____. 【答案】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字规律,有理数混合运算,根据题意,找出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10月有31天,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31号是星期三,31823−=(天),2373÷=(周) 2(天),把星期三往前推2天,是星期一, ∴10月8号是星期一, 故答案为:一.11. 某小学举行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竞赛,学生中至少参加一科的:数学203人,语文179人, 科学165人,参加两科的:数学、语文143人, 数学、科学116人,语文、科学97人.三科都参加的:89人,这个小学参加竞赛的总人数为_____人. 【答案】280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至少参加一科的:数学203人,语文179人,常识165人.参加两科的:数学,语文143人,数学、常识116人,语文、常识97人,三科都参加的有89人.根据容斥问题,参加三科的人数为:(20317916514311697)++−−−人,由于三科都参加的有89人,所以这个小学参加竞赛的总人数为:(2031791651431169789)++−−−+.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容斥问题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详解】解:2031791651431169789280++−−−+=(人) 答:这个小学参加竞赛的总人数有280人. 故答案为:280.1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3:2:1,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则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_____,长方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 【答案】 ①. 11:12 ②. 3:4【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直接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a 、2a 和a ,则其棱长之和为()43224a a a a ×++=,从而正方体棱长为24122a a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计算求得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求得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详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a 、2a 和a ,则其棱长之和为()43224a a a a ×++=,从而正方体棱长为24122a a ÷=.长方体表面积为()22323222a a a a a a a ××+×+×=, 正方体表面积为()226224a a ×=,其比为2222:2411:12a a =.长方体体积为 3326a a a a ××=,正方体体积为()3328a a =,其比为336:83:4a a =. 故答案为:11:12; 3:4.13.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行驶2小时后,余下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之比是3:2,两车还需要经过_____小时才能相遇. 【答案】3 【解析】由于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所以根据“余下的路程与已行的路程之比是3:2”可得:余下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与已行的时间之比也是3:2,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2233÷=(小时) 故答案:3.14. 如图,长方形ABCD 中,12AB =厘米,8BC =厘米,平行四边形BCEF 的一边BF 交CD 于G ,若梯形CEFG 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则DG 长为_____.【答案】4厘米 【解析】为【分析】本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设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求解.根据图形可得=64ABGD CEFG S S =梯形梯形,设DG 的长度为x 厘米, 则有()1128642x +××=,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长方形ABCD 和平行四边形BCEF 底边和高相同,故它们面积相同,GCB ABCD ABGD S S S =− 矩形梯形,64BCEF GCB CEFG S S S =−= 梯形平方厘米,, =64ABGD CEFG S S ∴=梯形梯形,设DG 的长度为x 厘米, 则()1128642x +××= ()128642x +××896128x +=832x =4x =,即DG 长为4 厘米, 故答案为:4厘米.15. 自然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下:从排列规律可知,99排第_____行第_____列. 【答案】 ①. 2 ②. 1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规律问题的探究.通过观察知第1行中的每列中的数依次是1、2、3、4、5…的平方;在第2行中的每列中的数从第2列开始依次比相应的第1行每列中的数少1;据此规律第1行中的10列的数是10的平方,第2行中的10列的数是100199−=.【详解】解:由图表可得规律:每列的第1个数就是列的平方;10的平方是100,99在100的下方,所以99排在第2行第10列,故答案为:2;10.三、计算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共20分)16. (1) 计算:2255977979 +÷+ ; (2) 计算:121513563 +++× ; (3) 计算:47911131531220304256−+−+−; (4) 计算:11111155991313171721++++×××××. 【答案】(1)13;(2)136;(3)78;(4)521【解析】(1)将229779 + 变形为551379 +,可进行简便运算; (2)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变形为11525136353++×+× 进行简便运算; (3)利用裂项相消法进行简便运算;(4)利用裂项相消法进行简便运算;【详解】解 :(1)2255977979 +÷+ 6565557979 +÷+ 5555137979 =+÷+13=;(2)121513563+++× 11525136353=++×+× 35252353=×+× 5223=+ 136=; (3)47911131531220304256−+−+− 4111111111133445566778 =−+++−+++−+ 4111111111133445566778=−−++−−++−− 118=- 78=; (4)11111155991313171721++++××××× 11111111111455991313171721 =×−+−+−+−+− 111421 =×− 120421=× 521=. 四、解答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每小题6分,共30分)17. 如图所示是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边长为8,小正方形边长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π取3.14)【答案】20.56平方厘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BEF △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与扇形GAF 面积之差,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解:()21184444π424 ×+×−×−××24164π=−+84 3.14=+×20.56=(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面积为20.56平方厘米.18. 学校计划用一批资金购置一批电脑,按原价可购置60台,现在这种电脑打折优惠,现价只是原价的75%,用这批资金现在可购买这种电脑多少台?【答案】用这批资金现在可购买这种电脑80台.【解析】1,用1乘上60台,就是总钱数,然后用1乘上75%求出现在的单价,再用总钱数除以现在的单价即可.【详解】设原来每台的单价是1(160)(175%)80×÷×=台答:用这批资金现在可购买这种电脑80台19. 在甲、乙、丙三缸酒精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分别占48%、62.5%和23.已知三缸酒精溶液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缸酒精溶液的量等于乙,丙两缸酒精溶液的总量.三缸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缸中纯酒精的量是多少千克?【答案】丙缸中纯酒精的量是12千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易得甲缸酒精溶液的量=乙缸酒精溶液的量+丙缸酒精溶液的量50=千克,从而可设丙缸中酒精溶液的量是x 千克,则乙缸中酒精溶液的量是()50x −千克,然后根据题意可得:()25048%62.5%5010056%3x x ×+−+×,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 三缸酒精溶液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缸酒精溶液的量等于乙,丙两缸酒精溶液的总量,∴甲缸酒精溶液的量=乙缸酒精溶液的量+丙缸酒精溶液的量1100502=×=(千克), 设丙缸中酒精溶液的量是x 千克,则乙缸中酒精溶液的量是()50x −千克,由题意得:()25048%62.5%5010056%3x x ×+−+×, 解得:18x =, ∴丙缸中纯酒精量218123=×=(千克), ∴丙缸中纯酒精的量是12千克. 20. 一家工厂里2个男工和4个女工一天可加工全部零件的310,8个男工和10个女工一天内可加工完全部零件.如果把单独让男工加工和单独让女工加工进行比较,要在一天内完成任务,女工要比男工多多少人?【答案】女工要比男工多18人.【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工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工作量与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关系,列方程计算.设男工的工作效率为x ,女工的工作效率为y ,根据2个男工和4个女工一天可加工全部零件的310,8个男工和10个女工一天内可加工完全部零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设男工的工作效率为x ,女工的工作效率为y , 根据题意得,324108101x y x y += +=, 解得,112130x y = =, 如果单独让男工加工或单独让女工加工, 需要女工113030÷=(人), 需要男工111212÷=(人), 女工比男工多181230=−(人). 的故女工比男工要多18人.21. 如图,有一条三角形的环路,A 至B 段是上坡路,B 至C 段是下坡路,A 至C 段是平路,A 至B 、B 至C 、C 至A 三段距离的比是345::,小琼和小芳同时从A 出发,小琼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小芳按逆时针方向行走,2个半小时后在BC 上的D 点相遇,已知两人上坡速度是4千米/小时,下坡速度是6千米/小时,在平路上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问C 至D 段是多少千米?【答案】2千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设3km 4km 5km km AB a BC a AC a CD x ====,,,,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结合2个半小时后在BC 上的D 点相遇,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设3km 4km 5km km AB a BC a AC a CD x ====,,,, 由题意得,34 2.5465 2.554a a x a x − += += 解得2x a ==,答:CD 的实际距离为2千米。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七中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4月份)+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七中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4月份)+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七中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A. B.C. D.2.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作为食物和药物,得到广泛的使用.经测算,一粒芝麻的质量约为,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3.如图,从人行横道线上的点M处过马路,沿线路MC行走距离最短,其数学依据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则a的值为()A.1B.2C.3D.45.如图所示,将四张全等的长方形硬纸片围成一个正方形,根据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关系,可以直观地得到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为()A. B.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两条不相交的线段叫平行线7.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的是()A.B.C.D.8.小明、小华两人练习跑步,如果小华先跑10m,则小明跑6s就可追上他;如果小华先跑2s,则小明跑4s就可追上他,若设小明的速度为,小华的速度为,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9.已知,,则______.10.已知,,则的值为______.1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将量角器的中心与点O重合,发现表示的点在直线a上,表示的点在直线b上,则______12.是完全平方式,则______.13.如图,点O在直线AB上,,,那么的度数是______14.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则k的值为______.15.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16.已知,则的值为______.17.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如图,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展开式中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展开式中的系数等等.若的展开式中不含的项,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18.如图,已知,在内部且下列说法:①如果,则图中有两对互余的角;②如果作OE平分,则;③如果作OM平分,ON在内部,且,则OD平分④如果在外部分别作、的余角、,则;其中正确的有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8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数学七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经过平面上的四个点,可以画出来的直线条数为()
A.1
B.4
C.6
D.前三项都有可能
2、-(-3)的倒数是()
A.3 B.-3 C.
1
3D.-
1
3 3....-3.+.-9.......
A.-12B.-6C.+6D.12
4..3.......................“E”.................
5.若|a|=7,|b|=5,a+b>0,那么a-b的值是( )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6.在代数式
1
3ab、3xy、a+1、3ax
2y2、1-y、
4
x、x
2+xy+y2中,单项式有……()A.3个B.4个C.5个D.6个7.若|a|=7,|b|=5,a+b>0,那么a-b的值是( )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A
70°
15°


8.如图,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走到点B,乙从点A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点C,则∠BAC的度数是……………………………………………………………( )
A.85°B.160°C.125°D.105°9...................60%...........8..80%......................
A..12.8%B..12.8%C..40%D..28%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20°,OD平分∠BOC,
则∠2的度数是__度.
12. “早穿皮袄午穿纱”这句民谣形象地描绘了新疆奇妙的气温变化现
象.乌鲁木齐五月的某天,最
高气温17℃,最低气温-2℃,则当天的最大温差是℃.
1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大3,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
14.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正方体的表面,与“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BOD=20°,则∠COE等于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1......+..×|.24|
2
1
C
D
.2.....13..1.0.5.××[2...3.2].
17. 解方程(1) 3x+3=2x+7 (2)
18.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
(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
连接线段AD。

(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共有条。

19.小明用172元钱买了语文和数学的辅导书,共10本,语文辅导书的单价为18元,数学辅导书的单价为10元.求小明所买的语文辅导书有多少本?
20、如图1,CE平分∠ACD,AE平分∠BAC,∠EAC+∠ACE=90°
(1)请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E=90°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使∠MCE=∠ECD,当直角顶点E点移动时,问∠BAE与∠MCD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P为线段AC上一定点,点Q为直线CD上一动点,①当点Q在射线CD上运动时(点C除外)∠CPQ+∠CQP与∠BAC有何数量关系?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当点Q在射线CD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时(点C除外)∠CPQ+∠CQP与∠BAC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猜想结论,不需说明理由.
21.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某陶艺班学生积极参与赈灾,决定制作A、B两种型号陶艺品进行义卖,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给灾区.
义卖21日当天,A、B两种型号陶艺品的善款与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A型陶艺品销售量(件)
B型陶艺品
销售量(件)
筹得善款
(元)
上午 1 3 51
下午 3 2 69 (1) 求A、B型陶艺品每件分别为多少元;
(2)
甲种材料(kg ) 乙种材料(kg )
1件A 型陶艺品 0.8 0.3 1件B 型陶艺品
0.4
0.6
已知该班学生制作了A 型陶艺品x 件和B 型陶艺品y 件,共用去甲种材料80kg .
①写出x 与y 满足的关系式;
②为保证义卖A 、B 两种型号陶艺品后的总善款至少1500元捐给灾区,那么乙种材料至少需要多少吨?
22、(12分)水是生命之源泉,是人体需要的第一营养素,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


此,学校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在每个教室里安放有一台饮水机(如图),饮水机上
有两个放水管,课间时同学们依次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
泼洒,每个同学所接的水量都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它们的流量相同,
如果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2分钟后,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
着,饮水机的存水量(升)与放水时间(分钟)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放水时间(分) 0 2 12 … 饮水机中存水量
(升)
18
17
8

(1)当两个放水管都打开时,求每分钟的总出水量;
(2)如果从开始到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
分钟?
材料 陶艺品
(3)按(2)的放水方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班级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23.如图,已知A、B、C是数轴上三点,点C表示的数为8,BC=6,AB=14.
(1)写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________,B表示的数_________;
(2)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到达原点O立即掉头,按原来的速度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Q两点到点A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①当0<t≤3时,求数轴上点P、Q表示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t为何值时,点O为线段PQ的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