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2.心理发展:(广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狭义)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所发生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4.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知觉”。

6.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7.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8.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9.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成分。

12.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3.意志:是指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

15.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16.需要:需要是指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1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

18.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爱好比兴趣程度深一些。

19.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21.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2.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三个侧面。

意义: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怎样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

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及作用?

影响因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因素;主观努力(心理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了重要的能动作用。

作用: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

4.注意有哪些品质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注意规律

5.

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运用:1.无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A控制和减少分散学生注意的无关因素;B充分利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有利因素;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A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B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C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5.什么是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一个人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变化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感受性因实践活动而发展提高;感觉补偿。

6.知觉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7.

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培养: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勤于思考;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7.记忆过程的环节遗忘规律是什么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遗忘。

遗忘规律: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适量的过度学习;不要同时复习两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以免产生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

8.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解决问题的阶段

9.

因素:问题情境中材料的组织形式、思维定势(知觉特点)、知识经验。

阶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9.思维的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0.

思维品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一)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以了解学生和把握教材为前提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提问、比喻、对比、讨论等。(二)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自我监控思维过程

10.想象的种类?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如夏天傍晚时分,一个人看到天边的火烧云情不自禁产生的想象。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A.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对于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B.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创造需要与动机。②表象的积累与储备。③积极的思维活动。④艰苦的劳动与灵感。

C.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幻想分理想和空想。

11.情绪、情感的分类及其涵义?

情绪分类:A心境(心情):是指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B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C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分类:A道德感:道德感是指一个人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B美感:美感是指一个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C理智感:理智感是指一个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12.试对意志行动进行分析?

意志行动是指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

分析:(一)采取决定阶段:是指确定行动的目的和选择行为方式、方法的阶段。

1、目的的确定(做什么)

选择目的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目的的主观价值和轻重缓急;二是目的实现的可能性。意志坚强的人往往果断地选择那些价值大,并且实现可能性也大的事情;盲目选择或不去行动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2、方式方法的选择(怎样做)

在选择时应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动机斗争(为什么)

动机斗争的基本形式:(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即实施决定、具体行动的阶段。

在执行决定时,意志的支配、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支配一个人采取积极行动达到目的(发动、维持功能);另一方面制止那些有碍达到目的的行动(抑制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有所为是以有所不为为条件的,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此阶段是整个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因为:1、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才能达到目的;2、执行决定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马斯洛概括出不同水平的需要,依次排成梯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论表明:1、作为一种基本动力,需要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之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即低层级需要的满足是高层级需要产生的基础:“仓廉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2、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共有,且这类需要也较易获得满足。3、对高层级的需要来说,产生难,实现更难。14.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A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B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C利用反馈;

D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E 竞赛。

15.能力的分类及类型差异什么是智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分类:一般能力(智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智力:智力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五种能力。

培养:1、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思想;2、在教育态度上,做到一视同仁;

3、在培养途径上,以实践为主;

4、从能力与个性结构其他成分的关系来看,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从开发智力的时期看,要注重早期教育。

16.典型气质类型有气质特点在实践中的意义

17.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好与人交往,热情、有生气。)

2.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冲动,行为迅速而富有突发性,控制力差、易怒、急躁而难以自制。)

3.粘液质(安静、淡漠、沉稳、反应缓慢、寡言少语、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坚韧、执拗。)

4.抑郁质(观察细致、敏锐,反应高度敏感,情绪体验深刻,思虑较多,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为缓慢。)

意义:1.气质特点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2.气质具有职业适应性,是选用人才的依据之一;

3.中小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4. 气质差异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1)胆汁质学生的培养。胆汁质的学生坦率热情、开朗刚强、精力旺盛,反应灵敏,但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较差,并且急躁易怒。老师在对这个类型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其思想,又要避免激怒他们;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细致的事,引导他们向生气勃勃、勇敢顽强的品质方面发展;防止他们出现任性粗暴、狂妄自大的消极品质。

(2)多血质学生的培养。多血质的学生活泼灵敏、思维敏捷、爱交际,但缺乏耐心和毅力。对于多血质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有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强、善于组织活动的优点,但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克服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华而不实的缺点,引导他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严于律己。

(3)黏液质学生的培养。黏液质的学生情绪稳定、沉着稳重、自我控制能力强,但行动缓慢、不灵活、固执。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鼓

励他们接受新事物、探索新问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主动与外界进行交往,避免他们向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刻板冷漠等不良品质的发展。

(4)抑郁质学生的培养。抑郁质的学生情绪体验深刻,想象丰富,情感细腻,但不善交际、孤僻离群且较敏感。对抑郁质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可过于严厉且要讲究方式,要对他们多加关心与鼓励,及时表扬以培养其自信心。

17.性格包括的方面常见的性格分类有试对性格的成因进行分析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方面:

性格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顺从型与独立型;内倾型与外倾型

成因:(一)生物因素的影响: 1.遗传 2.内分泌激素 3.外表特征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教育方式儿童的性格特征

民主型独立、协作、亲切、社交活

动能力强,机灵、快乐、大

胆、主动、有创见

溺爱型骄傲、依赖、被动、顺从、

情绪不稳定

专制型固执、冷酷、残忍、消极、

怯懦、不诚实、缺乏自信心

另外,家庭结构,家庭地位也对孩子性格产生一定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1.学习过程的影响2.集体的作用3.教师的影响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五)自我教育的影响

三.论述

一.感知与思维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章

什么是思维(思考)

1、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思维的本质特征

A 概括性概括性是指思维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能将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或者同类现象共同具有的联系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

B 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思维不是直接地、而是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3、思维的意义

思维使人们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的结果(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二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

感知是认识活动的开端,也是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

与感知的关系第三章

相同点:同属认识过程

不同点:

反映方式反映对象反映结果

感知:直接外部感性认识

思维:间接概括本质、规律理性认识

联系:思维以感知为基础,感知结果也有待通过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第三章

1、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由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所构成作为交际工具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指对语言的使用过程,包括外部言语(听、说、读、写、看等)和内部言语(回忆、思考等),是一种心理现象。

语言的功能:

(1)符号功能(2)概括功能(3)记载功能(4)交往功能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联系:相互依存。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思维结果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语言中的词义就是概念,语法规则是思维逻辑规律的反映。

区别: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思维是个体的心理现象;

2、语言是用以标志客观事物的,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

3、不同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而全人类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是什么第四章

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情绪和情感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讲,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则产生满意、高兴、愉快、感激等肯定情绪;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时,则产生伤心、害怕、忧郁、自卑、不满、愤怒等不愉快的体验。

2、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即自我感受;

3、任何情绪都是由三种基本要素所构成:

A 自我的主观体验

B 情绪的生理变化

C 外部表现,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体态表情。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情绪的产生较多地和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则只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情绪动物也有。

2、情绪的产生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与深刻性。

3、情绪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偏重于内心体验。

联系:

1、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2、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3、情绪往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绪情感和认识的关系

认识活动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情绪的性质

1、情境性

2、感染性

3、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强度和激动水平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了解两极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和管理个体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感染功能

3、动机功能

四.动机与活动的关系第六章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

动机与活动

1、动机引起和维持活动

2、同一活动可能有不同动机;不同活动也可能有同一动机

3、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达到最高作业水平的动机强度为动机的最佳水平。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作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作业的水平不断下降。这一研究结果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比较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比较复杂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的动机强度。

五.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什么第七章

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A、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C、能力与活动密不可分。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区别

1、本质不同

2、发展速度不同

3、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并不能表明一个人能力大小;反之,亦然。

二)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深度和质量;

2、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

六.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第八章主要在第九章

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1.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动力特点: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内外倾向性等。

2.气质具有很大的天赋性。气质是神经细胞活动的特点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自然表现。

3.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变性。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A. 性格是指一个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B.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征

C 性格是极其复杂的

性格与气质

(一)区别

1. 性质不同: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

2. 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而性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后天所形成的各种条件反射。

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气质形成在先,表现在先,且不易变化;性格形成在后,表现在后,它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比气质变化要快得多。二)联系

1. 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胆汁质、多血质的人,易形成果断、勇敢的性格特征;粘液质的人,易形成坚韧、谨慎的性格特征;抑郁质的人,易形成细心、自制的性格特征。

同时,不同的气质可以给同一性格的人涂上不同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勤劳的性格,胆汁质的人在工作中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多血质的人是兴高采烈、充满热情;粘液质的人是从容不迫、踏实肯干;抑郁质的人是认真、不声不响地埋头工作。

2.性格可以掩盖和改变气质。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5

《心理学》期末试卷A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 .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一失衡一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允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 -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

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短时记忆 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标准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2.试述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标准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标准答案:A

4.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A.以教师讲授为主 B.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目的 D.以补救性教育为主 标准答案:B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标准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6.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学前心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幼儿中期已经()。 A、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B、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 C、没有时间概念 D、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2、注意属于()。 A、认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特征 D、心理过程 3、()也称作轻微脑功能失调。 A、好动症 B、多动症 C、书写障碍 D、行为障碍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一定关系 D、完全无关 5、“一心两用”,这是注意的()。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6、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A、知觉 B、感觉 C、色觉 D、视觉 7、马斯洛创立了()。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机能主义 8、狼孩之所以心理上与正常儿童有本质区别,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受狼的影响 D、脱离社会环境 9、()被称为“生命中枢”。 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 10、有预定目的而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A、反应 B、反映 C、反射 D、应答 12、()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华南师范大学2012级《心理学》试卷(A 卷)

心理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2级《心理学》试卷(A 卷) 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1=25分) 1.下列心理现象,表述全面的是()。 A、个体心理和认知 B、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认知过程和人格 2.下列心理活动,属个性倾向是()。 A、气质 B、能力 C、动机 D、性格 3.马斯洛是()理论创始人。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4.()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A、情绪 B、兴趣 C、价值观 D、个性 5.()心理学理论特别重视潜意识在心里活动中的作用。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机能主义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现象。 A、同时对比 B、即时对比 C、适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7.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心里现象的重要特点。 A、注意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8.人在感知事物时,会借助于已有知识经验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解析说明,这是知觉的()。 A、集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9.“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品质。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10.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都称()。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回忆 1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均衡发展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时快时慢12.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的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C.想象可客观反映现实 D.想象的内容不能超前于现实 13.下列不是思维特点的是()。 A、概括性 B、直接性 C、问题性 D、创造性 14.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好的内在心里过程或内部动力是()。 A、注意 B、动机 C、记忆 D、想象 15.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状态,它是人脑对社会要求反映()。 A、注意 B、记忆 C、思维 D、需要

大学心理学试题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4 0 分) 1、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 ?斯金纳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 A.升华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8、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 ?具有境遇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D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B A.概念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3、在符号表征中,个体可直接运用()发现原理和原则,或者解决问题。C A.具体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图形思维

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注意 3 、思维 4 、情绪情感 5 、气质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 B 社会实践 C 遗传因素 D 个性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 B间接性 C 深刻性 D 独立性 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特性 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 明度 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 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理智感 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黏液质 D 抑郁质 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 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 2 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 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 2005 年 7 月试卷类型: B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个性 3 、记忆 4 、情绪情感 5 、性格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 B 适应 C联觉 D 对比 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明度 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A 焦虑 B 激情 C 紧张 D 心境 4 、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 B 有意回忆 C 再认 D 追忆 5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心理学科目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2.心理发展:(广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狭义)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所发生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3.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4.感知:感觉和知觉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合称“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外部整体的反映。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知觉”。 6.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7.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8.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9.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成分。 12.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3.意志:是指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动 15.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16.需要:需要是指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1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动机即行为原因。 18.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爱好比兴趣程度深一些。 19.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点的综合。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21.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2.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 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三个侧面。 意义: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大学心理学试题7

大学心理学试题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学流派是()。C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6、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

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7、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8、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 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发展的关键期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0、“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

华师大心理学历年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 8、离差智商 9、趋避冲突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2、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过程。 3、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4、试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6、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试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大学心理学测试试题(.)

大学心理学试题(10.21)

————————————————————————————————作者:————————————————————————————————日期: 2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最新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和验证期。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和。 8、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0.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我意识 2、情景记忆 3、创造性思维 4、性格的理智特征 5、注意的范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普通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优柔寡断、草率决定,这是()品质不好。 A、意志的自觉性 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坚持性 D、意志的自制性 2、看照片时认出了某个熟人,这种现象叫()。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再现 3、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喜悦、快慰之感叫()。 A、道德感 B、幸福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4、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叫()。 A、表象 B、想象 C、知觉 D、幻想 5、“一题多解”属于()。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6、听了一首乐曲,头脑里浮现出乐曲表现的现实世界,这种想象称之为()。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使其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叫()。 A、下定义 B、变式 C、类化 D、辨别 8、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A、独白言语 B、外部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0、最佳的学习程度是()。 A、50% B、100% C、150% D、20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A、有限的 B、无限的 C、7个组块 D、7士2个组块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流派 一、判断题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 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答案:错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 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 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答案:对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 二、填空题 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过程和()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

大学心理学试卷(仅供参考)教学提纲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 单位:河南周口川东区许湾中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策略 答: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先行组织者 答: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 3、场独立性是 答:场独立性是较多地依存于遗传因素和生理基础的一个人格维度,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两个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场独立性者则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部参照。 4、习得性无力感 答: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 5、教师的威信 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答:(一)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承担着系统地、准确地向下一代传递文化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即教师应该充当学习指导者的角色。(二)班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正式的领导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担负着领导者的责任。(三)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四)心理保健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使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五)教育科研人员。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多样并富有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依靠现有理论和教师自身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2、斯金纳提出的程序学习的编程原理有哪些?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试卷一 一、单选题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情感。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 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和长期研究的方法是定性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趋冲突。 7.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两面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连续性与阶段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奖惩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12.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 罚。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同化过程的三种模式。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变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 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使促进学习的迁移,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 问题的解决。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使人际沟通。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晕轮

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心理。 19.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20.人们常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投射性。 21.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 22.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习得阶段。 23.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24.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表现性因素。 25.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道德情感。 26.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科学性。 27.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人本主义。 28.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澄 清技术。 29.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简述语 意技术。 30.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 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倾听技术。 31.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教学的能力。 32.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进行教学反思。 33.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 3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力的二个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35.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

学前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幼儿中期已经()。 A、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B、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 C、没有时间概念 D、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2、注意属于()。 A、认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特征 D、心理过程 3、()也称作轻微脑功能失调。 A、好动症 B、多动症 C、书写障碍 D、行为障碍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一定关系 D、完全无关 5、“一心两用”,这是注意的()。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6、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A、知觉 B、感觉 C、色觉 D、视觉 7、马斯洛创立了()。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机能主义 8、狼孩之所以心理上与正常儿童有本质区别,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受狼的影响 D、脱离社会环境 9、()被称为“生命中枢”。 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 10、有预定目的而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A、反应 B、反映 C、反射 D、应答 12、()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A、强度的特点 B、变化的特点 C、新异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 14、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冯特 D、华生 15、阿格诺索娃研究发现,五岁儿童观察某一事物的时间约为()。 A、6分8秒 B、7分6秒 C、8分4秒 D、9分2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娱乐 2、“一目十行”说明一个人注意的()非常好。 A、分配 B、广度 C、转移 D、范围 3、脊椎动物如()等也有简单的心理活动。 A、鱼类动物 B、两栖类动物 C、鸟类动物 D、爬行类动物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B、抑制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5、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有()。 A、教育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6、六岁幼儿能辨别()等方位。 A、左、右 B、上、下 C、前、后 D、内、外 7、注意具有()和调节、监督功能。 A、指引 B、选择 C、保持 D、激励 8、个性是由()构成的。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 D、个性心理特征 9、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的知觉组织原则有()。 A、相似原则 B、封闭原则 C、接近原则 D、统一原则 10、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 A、运动觉 B、味觉 C、嗅觉 D、机体觉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并改错。) 1、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 2、幼儿已懂得透视原理,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分化是相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